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最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之一,但目前对于OSCC的具体发病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当前的研究认为在OSCC发生发展中的基因变化因素主要包括基因突变与表观遗传修饰异常。表观遗传修饰是可遗传、可逆转的生物学行为,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调控等。近来研究发现,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尤其是DNA甲基化对OSCC的发病过程意义重大。对于表观遗传学修饰改变的进一步探索将有助于我们理解OSCC的发病机制,该机制将为OSCC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并且为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工作,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是头颈部肿瘤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RNA)作为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在基因表达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口腔肿瘤中的mRNA有差异性表达,本文就mRNA表达的影响因素及口腔鳞状细胞癌中mRNA差异表达的研究进行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au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来源于口腔粘膜不同程度鳞状分化的上皮性恶性肿瘤.找到OSCC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提高生存率和减少发生率的关键,而分子标志物的筛查成为早发现早诊断的重要依据,表观遗传学是肿瘤标志物的研究方法之一.表观遗传学在口腔鳞癌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历经了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组蛋白变体和非编码RNA(microRNA)等调控模式的变迁,近来新出现的lncRNA对肿瘤等各种疾病的调控模式在表观遗传学中越来越重要.本文就表观遗传学在口腔鳞癌发生机制探索中的研究内容做一全面综述,展望表观遗传学在口腔鳞癌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的方法分别检测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3例OSCC组织中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无1例检测到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53例OSCC组织中有41例(77.36%)APAF1基因启动子区完全甲基化,5例(9.43%)APAF1基因部分甲基化,总甲基化率为86.79%(46/53),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PAF1基因的甲基化与病理分级、年龄、性别无关。结论: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是该基因在OSCC组织中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基因功能静默可能与OSCC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原发灶部位脱落、释放并转移到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目前广泛应用于肺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但是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运用较少且缺乏相关的临床证据.有研究表明,CTCs是OSCC相对独立的预后指标,而且是复发或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为深入阐述OSCC中...  相似文献   

6.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头颈肿瘤中常见的肿瘤之一,研究显示多种细胞因子及信号蛋白在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肿瘤抑制基因(mitochondrial tumor suppressor gene 1,MTUSI)是一线粒体相关的肿瘤抑制基因,定位于染色体8021.3-22,包括17个外显子,其编码的蛋白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相互作用蛋白(angiotensin Ⅱ AT2-interacting protein,ATIP),包括ATIP1、ATIP2、ATIP3a、ATIP3b、ATIP45个亚型。近期研究确定MTUSI是肿瘤抑制基因,并广泛存在于正常组织中,在乳腺癌、胰腺癌、结肠癌、肝癌、头颈癌等肿瘤中MTUSI低表达,并有研究显示MTUS1的表达下降与口腔鳞癌的进展有关。笔者对MTUS1的结构、功能及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ICM-DNA定量分析系统研究口腔鳞状细胞癌的DI值及倍体分布情况,评估其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收集口腔鳞癌石蜡标本79例作为实验组,25例口腔正常黏膜组织和30例口腔黏膜异常增生作为对照组,经Feulgen染色后分组进行ICM-DNA定量分析。 结果:实验组79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异倍体出现率为55.7%(44/7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组织的 0.0%(0/25)和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的46.7%(14/30),P=0.000;口腔黏膜异常增生组轻、中、重度三组间比较,异倍体出现率分别为0%(0/2)、14.3%(1/7)、61.9%(13/21),P=0.036;口腔鳞癌组高及中低分化组间比较,高分化组异倍体出现率42.5%(20/47)低于中低分化组为75 % (24/32),P=0.004;有淋巴结转移的有78.6%出现异倍体(22/2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43.1%(22/51),P=0.002,但异倍体出现率与年龄(P=0.193)、性别(P=0.232)、吸烟与否(P=0.151)及病变部位(P=0.915)等因素无关。 结论:口腔鳞状细胞癌中DNA异倍体出现率均高于正常组织和黏膜异常增生,并可能与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ICM-DNA定量分析对于口腔鳞癌的诊断以及恶性程度的判断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指标,有望用于口腔鳞癌的辅助性临床预测及诊断。  相似文献   

8.
周斌 《广东牙病防治》2014,22(2):102-105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是口腔鳞状细胞癌间质中的主要成分,与肿瘤患者的预后息息相关。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自分泌和旁分泌信号蛋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肿瘤微环境,调控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目前,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促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的机制包括细胞外基质改建、生长因子及趋化因子的分泌、上皮-间质转化、免疫抑制和血管新生等,本文对此作-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介素10(IL-10)基因rs1800871(-819T/C)、rs1800872(-592A/C)位点与中国汉族人群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易感性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共纳入125例OSCC患者(病例组)及110例年龄性别均匹配的对照人群(对照组),提取研究对象基因组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  相似文献   

10.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其他恶性肿瘤相似,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肿瘤微环境中最重要的间质细胞,在肿瘤的增殖、转移、免疫耐受及治疗抵抗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就OSCC中CAFs研究进展及其对临床治疗的启发,建立CAFs作为干预靶点,打破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有效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为OSCC辅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The DNA methylation statuses of the paired box 1 (PAX1) and zinc finger protein 582 (ZNF582) genes have shown promise in the detection of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ability of PAX1 and ZNF582 methylation to distinguish OSCC and the adjacent normal tissue among cancer patients. This study included 67 patients with OSCC. The methylation levels of these two genes were analysed in tissue specimens (lesion site and adjacent normal site) and in oral swabs (lesion site and contralateral normal site). Levels of DNA methylation were higher at lesion sites than at the corresponding normal sites. According to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curve analysis,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for PAX1 and ZNF582 methylation ranged from 0.73 to 0.82.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issue specimens and oral swabs (PAX1, P =  0.41; ZNF582, P = 0.28). For the oral swab, PAX1 methylation was more pronounced in bone invasion (Z = 1.988, P =  0.047), and ZNF582 methylation was more pronounced in early-stage (Z = 2.354, P =  0.02) and well-differentiated tumours (Z = 3.731, P =  0.0002). Hypermethylated PAX1 and ZNF582 are effective biomarkers to distinguish lesion sites and corresponding normal sites in tissue specimens and oral swabs from OSC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目前已有大量证据支持慢性感染性炎症与癌症的形成有关,慢性牙周炎可能促进了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牙龈卟啉单胞菌是口腔中引发慢性感染性炎症反应最重要的牙周致病菌;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牙周病与口腔颌面部肿瘤,牙龈卟啉单胞菌与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相关性及可能致病机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14.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近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参与多种细胞行为的动态细胞器,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肿瘤发展关系密切,作为决定癌细胞死亡的开关,靶向线粒体已成为OSCC治疗的重点。本文对线粒体与肿瘤发生发展、OSCC治疗以及顺铂耐药性OSCC的关系进行综述。目前研究发现:线粒体功能障碍促进细胞癌变,癌细胞的线粒体形态及功能均发生显著改变;线粒体裂变的增加提高癌细胞的侵袭性,线粒体自噬功能失调可诱导癌细胞凋亡;新型药物的出现以及定向药物递送系统纳米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靶向线粒体治疗OSCC的新方法,降低了全身用药的副作用;OSCC的顺铂耐药性通过线粒体途径产生,明确线粒体功能及线粒体DNA的突变机制,为靶向线粒体治疗顺铂耐药性OSCC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侯伊明  李娜  禹文茜  陈磊 《口腔医学》2022,42(7):650-654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OSCC患者就诊时往往疾病已发展到晚期阶段并出现肿瘤转移,导致预后不佳。OSCC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早期有效监测OSCC发生、侵袭、转移及复发的分子靶点仍需要进一步探究。当前的研究显示,各种组蛋白修饰改变了染色质结构,进而影响相关下游基因的转录活性,调控基因表达水平,在OSCC的生物学检测、病理分级与分期、预后判断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对组蛋白的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等修饰在OSC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摘要] 微小RNA(microRNA,miRNA)属于一类小非编码RNA,可以通过作用于目标信使RNA(messenger RNA, mRNA)来调控生物进程。miRNA具有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和药物作用靶点的潜能,因此阐明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十分重要。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一种常见的口腔恶性肿瘤,预后不良。该文对miRNA在OSCC中的生物学功能,相关表达谱改变,调控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18.
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鼠肉瘤病毒基因(RAS)亚型哈维-RAS、柯尔斯顿-RAS和神经母细胞瘤-RAS的突变频率分别为11.2%(140/1 251)、4.5%(35/786)和0.3%(1/375)。RAS基因突变大多发生于第12、13和61位密码子,造成RAS蛋白处于不断激活状态。持续活化的RAS蛋白可不断激活迅速加速纤维肉瘤-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下游信号转导,从而使细胞异常增殖,最终导致细胞恶性转化。RAS蛋白及其下游信号分子是OSCC治疗的分子靶点。本文就OSCC中RAS基因突变、激活机制和治疗靶点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