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锦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22):1725-1725,1741
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0、12、18水平,为评判肝脏炎性反应活动性、肝损害程度及预测药物抗病毒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6例CMV肝炎患儿治疗前后及21例健康婴儿血清IL-10、12、18水平。2组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水平。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CMV肝炎患儿血清IL-10、12、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a〈0.001),且均与血清ALT呈显著正相关(Pa〈0.01)。治疗有效者治疗结束血清IL-10、12、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a〈0.001),无效者IL-10、12、18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a〉0.05)。结论血清IL-10、12、18检测可作为婴儿CMV肝炎炎性反应活动性和肝损害程度和药品疗效的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2.
巨细胞病毒是一种具有潜伏-复活特性的DNA病毒,主要在免疫力缺陷人群中发病.免疫力正常人体感染后可不引起任何症状.IL-10是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因子,可通过多重免疫抑制模式减弱、停止病毒反应:如影响促炎症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调节抗原提呈细胞、抑制效应细胞和NK细胞应答等.目前,很多研究报道IL-10与巨细胞病毒免疫机制存在着密切关系.该文就IL-10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在巨细胞病毒感染中作用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外周血白细胞巨细胞病毒感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法,检测19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粒细胞中人巨细胞病毒前早期抗原、早期抗原、晚期抗原,并对其中5例作了恢复期复查。结果表明,急性期大都伴有白细胞受感染,三类细胞之间感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恢复期白细胞受感染极少;三种抗原在白细胞中的产生有差异,表达前早期抗原、早期抗原的居多,表达晚期抗原的较少。先天感染患儿抗原阳性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占总细胞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围生期感染者。提示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免疫细胞易受巨细胞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血清 IL-6、IL-8、IL-10水平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探讨各种细胞因子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肠粘膜病中的作用机理及意义,采用ELISA法,检测35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血清IL-6、IL-8、IL-10水平,并与幽门螺杆菌阴性组31例作对照。结果显示两组间IL-6、IL-8分布水平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两组间IL-10分布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组与阴性组IL-6平均秩和之差为16.38,均数分别为108.46pg/ml及51.32pg/ml;IL-8平均秩和之差为34,均数分别为163.09pg/ml及92.36pg/ml;IL-10平均秩和之差为-3.32,均数分别为12.56pg/ml及15.88pg/ml。幽门螺杆菌阳性组血清IL-6与IL-8间呈正相关(γ=0.349,P<0.001);IL-10与IL-6、IL-8间无明显相关性。提示细胞因子IL-6、IL-8、IL-10均参与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后的致病过程;幽门螺杆菌感染胃肠粘膜产生的炎症反应损伤与IL-6、IL-8的过量产生有关,血清IL-10对炎症有抑制作用,从而为临床诊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在婴儿巨细胞病毒(HCMV)肝炎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HCMV感染婴儿40例,其中肝炎组20例,其他疾病组2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婴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三组婴儿血浆IL-33、sST2、IFN-γ、IL-4浓度,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Th2细胞比例。结果HCMV阳性肝炎组和HCMV阳性其他疾病组患儿的血浆IL-33、sST 2、IFN-γ、IL-4浓度及Th 1、Th 2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肝炎组高于其他疾病组。肝炎组和其他疾病组患儿IFN-γ/IL-4及Th1/Th2均低于对照组,肝炎组低于其他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MV肝炎组血浆IL-33浓度与sST2、IL-4浓度及Th2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IFN-γ/IL-4、Th1/Th2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HCMV肝炎婴儿存在Th1/Th2失衡,IL-33可能参与HCMV感染所致Th2优势应答和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6.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血清结合甘胆酸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探讨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ICMVH)时血清结合甘腿酸(SCG)的变化及意义。研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ICMVH20例,分为4期(急性期、临床好转期、临床痊愈期和痊愈后1个月)、2组(先天性和围生期感染组)和2型(重型和普通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SCG,血清总胆红素(STB)和谷丙转氨酶(SGPT)用常规方法检测。对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和相关分析。结果ICMVH患儿4期SC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其两组间和两型间各自相比也均有显著差异(P<0.05)。SCG变化早于SGPT。当SGPT正常时仍有77.8%的患儿SCG高于正常。结论ICMVH时SCG的检测对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轻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且对肝细胞生理功能是否恢复正常的评估优于SGPT。  相似文献   

7.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的肾功能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是由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引起的肝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黄疸和肝功能损害.近年来,巨细胞病毒肝炎对肝脏产生的损伤及影响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但肾功能的变化及损伤往往被有所忽略,而有关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对肾脏的影响报道较少.  相似文献   

8.
9.
10.
为探讨血清白介素-lO(IL-10)在儿童支气管肺炎中的临床意义.我们采用ELISA法梭测49例支气管肺炎以及21例健康对照组小儿的血清IL-10。结果支气管肺炎组血清IL-10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支气管肺炎中外周血WBC≥10.O×1O9/L组、CRP阳性组的血清IL-10较WBC<10.O×109/L组、CRP阴性组显著增高(P均<O.01);血清IL-10≥1000pg/ml组住院天数、肺部罗音吸收天数较IL-1O<1000pg/ml组显著增高(P均<0.01)。故血清IL-10变化可望作为判断支气管肺炎病情及转归的估计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儿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盛京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大连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科的胆汁淤积症患儿共98例,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腺苷蛋氨酸和复方甘草酸苷静点,同时口服熊去氧胆酸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每天3次口服,月龄小于3个月者每次3 ml,月龄3~5个月者每次5 ml,14 d为一个疗程。所有患儿均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及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及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肝功能生化指标,治疗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胆汁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平均数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婴儿胆汁淤积症的临床治疗中,选择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治疗,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婴儿巨细胞病毒(CMV)肝炎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研究其在婴儿CMV肝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6例CMV肝炎患儿治疗前后及健康婴儿21 例血清IL-18和TNF—α水平。结果CMV肝炎患儿血清IL—1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均与血清ALT呈显著正相关(P<0.01);阴转组治疗结束后血清IL-18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而未阴转组IL-18和TNF-α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清IL-18及TNF—α检测可作为婴儿CMV肝炎炎症活动性和肝损害程度的评判指标,并对预测药物抗病毒疗效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10(IL-2、10),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小儿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技术检测了28例哮喘患儿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下产生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了NO、IL-2和TNF-α的水平,并研究了重组人IL-10(rhIL-10)对PBMC体外诱生NO、IL-2和T  相似文献   

14.
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 了解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2、4、10(IL-2、4、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其与血IgA、IgG、IgM、IgE、尿红细胞计数的关系,初步探讨细胞因子在HSPN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42例HSPN患儿及42例健康儿童的血清IL-2、IL-4、IL-10、TNF—α的含量,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IgA、IgG、IgM、IgE含量。结果 HSPN组血清IL-4、IL-10、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IL-2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血IgA、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gG、IgM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IL-10水平与IgA呈正相关(r=0.4066,P〈0.05),IL-4水平与IgE呈正相关(r=0.5281,P〈0.05);IL-2与尿红细胞计数呈负相关(r=-0.6187,P〈0.05),TNF—α与尿红细胞计数呈正相关(r=0.7033,P〈0.05)。结论 血清IL-2、IL-4、IL-10、TNF-α、IgA、IgE与HSPN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同时存在着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IL-2和TNF—α在HSPN的发病中起相反作用,检测IL-2和TNF—α水平可作为初步估测HSPN患儿肾损害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弥散性毒性甲状腺肿(GD)儿童在疾病不同阶段血清IL-10、12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GD患儿疾病不同阶段(新发病、治疗未缓解、治疗缓解3个阶段)血清IL-10、12水平。检测游离T3、T4(FT3、FT4),敏感TSH(sTSH),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刺激抗体(TSI)水平并分析其间的关系。结果IL-10、12在GD新发病组均显著高于未缓解组、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Pa<0.05)。IL-12与sTSH呈显著负相关(r=-0.309 P<0.05),IL-10与FT4、FT3呈显著正相关(r=0.350,0.334 Pa<0.05)。结论IL-10、12均参与GD的发病,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 (MP)肺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MP肺炎患儿 2 6例、普通肺炎 18例急性期及恢复期IL 10、sIL 2R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期MP肺炎组IL 10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普通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 (P >0 .0 5) ;恢复期两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急性期MP组和普通肺炎组患儿sIL 2R明显增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恢复期MP组患儿sIL 2R下降不明显 ,普通肺炎组患儿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sIL 2R增高显示细胞免疫功能受抑 ,IL 10在MP肺炎患儿低水平 ,显示机体免疫失衡 ,与疾病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有关  相似文献   

17.
巨细胞病毒性肝炎特异性IgG亚群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1例婴儿巨细胞病毒性肝炎患儿(简称肝炎组)与10例无症状巨细胞病毒感染婴儿(简称无症状组),应用ELISA方法进行抗巨细胞病毒(CMV)IgG亚群检测,肝炎组中13例做了恢复期的复查。结果表明,肝炎组抗CMVIgG_2、IgG_4值均为较低水平,无症状组抗CMVIgG_1、IgG_3,值明显高于肝炎组;肝炎组恢复期抗CMVIgG_3明显增高,而抗CMVIgG_1增高不显著。提示体液免疫反应特别是抗CMVIgG_3在抗CMV感染中起到一定作用,对CMV感染高危婴幼儿可考虑应用含高滴度抗CMV抗体的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18.
采用PCR技术及ELISA法诊断贫血患儿HCMV感染,并用ELISA法检测52例贫血患儿血清中sIL-2R。结果HCMV感染组sIL-2R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30例HCMV感染贫血患儿sIL-2R水平与HCMV-IgM水平呈正相关,与CD 4/CD 3比值三负相关。表明HCMV感染后贫血患儿血清sIL-2R水平增高且与T细胞亚群紊乱有关,sIL-2R增高可反在宿主体内免疫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新生儿因处于暂时性的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而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也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寻找指标以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是临床和研究的重点之一.本研究探讨血清IL-8、IL-10、IL-13水平在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疗效判断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测定3组血清各细胞因子的水平.感染组:21例细菌感染的足月新生儿.非感染组:20例非感染性疾病的足月新生儿.脐血组: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结果感染组IL-8、IL-10和IL-13水平(87.0±82.6,35.1±34.8,23.2±46.2 pg/ml)较非感染组升高(56.6±13.2,21.6±12.9,12.0±32.3 pg/ml)(P<0.05);感染组治疗后IL-8和IL-10水平(51.2±3.1,18.5±3.3 pg/ml)较治疗前下降(P<0.05);非感染组IL-13较脐血组(1.2±0.3 pg/ml)显著升高(P<0.05),IL-8、IL-10在两组间无区别.结论新生儿细菌感染时血清IL-8、IL-10和IL-13显著升高,可做为新生儿细菌感染的参考标志物,而IL-8和IL-10的变化有助于评估新生儿感染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时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12 8例肺炎患儿血清β2 微球蛋白 (β2 MG)及白细胞介素 2 (IL 2 )水平 ,并与 38例健康儿童相比较。结果 轻、重型肺炎血 β2 MG水平分别为 (3.0 8± 0 .72 )mg/L ,(3.5 6± 0 .5 3)mg/L ,明显高于对照组 (1.83± 0 .5 7)mg/L ,P <0 .0 1;IL 2水平分别为 (2 .13± 0 .84)ng/L ,(1.95± 0 .79)ng/L较对照组 (5 .31± 1.2 4)ng/L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肺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较健康儿童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