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口腔修复材料表面粗糙度影响微生物粘附的问题,因长期缺乏令人信服的客观实验依据,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此研究采用表面轮廓仪量化测定了口腔义齿修复材料(湿热固化基托塑胶及CoCr合金)的表面粗糙度,通过将不同粗糙度级的试件与口腔血链球菌在体外厌氧孵育24小时后,测定细菌粘附量,并用扫描电镜观察试件表面形态及细菌粘附情况。结果显示血链球菌的24小时粘附量与修复材料表面粗糙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塑胶=046(P<001),r合金=025(P<001)。从而提示临床修复体的打磨抛光应尽可能获得光滑表面,以期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其表面的菌斑积聚量,达到保护其周围口腔组织健康并延长修复体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龋齿和牙周病是义齿修复后的常规并发症,由口腔内微生物引物,修复材料的粗糙度和表面自由能与微生物的粘附有关,但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材料的不同而不同。本文对5种常规口腔修复材料的表面粗糙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及与表面自由能的关系加以综述,提示表面粗糙度对微生物粘附的影响比表面自由能大,从微生物粘附角度看,金和瓷是微生物附最少的材料,应优先选用,钛作为一种新的牙科金属,其粗糙度对微生物粘附的长期观察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孟令强  平雅坤  李雅娟  董福生  袁硕 《上海医学》2007,30(4):266-268,F0003
目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并计数龈下优势菌在厌氧环境下,在种植体及冠修复材料表面的粘附情况。方法将金铂合金与镍铬合金分别粘结在种植纯钛板上,与4种龈下优势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g)、伴放线放线杆菌(Aa)、中间普氏菌(Pi)及具核梭杆菌(Fn)]共同厌氧孵育。采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量化测定培养试件表面的细菌粘附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组试件表面细菌粘附的情况。结果4种厌氧菌在金铂合金试件表面的粘附量均明显多于镍铬合金(P值均<0.05);4种厌氧菌在同一试件表面的粘附量以Aa最多,Fn、Pg次之,Pi最少。结论金铂合金对细菌的增殖及粘附无抑制作用;4种厌氧菌粘附能力为Aa>Fn>Pg>Pi。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合金的粗糙度与细菌黏附的关系。方法:将不同Ra值的钛合金与金合金试件与黏性放线菌进行体外黏附实验,采用菌落形成单位(CFU)计数法比较培养试件表面的细菌黏附量,并用SPSS13.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着研抛程序的进行,两种合金试件表面粗糙度均降低,其表面细菌黏附量也随之降低;经完善抛光的两种合金表面细菌黏附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表面粗糙度对细菌黏附起着重要影响,冠修复时应重视抛光。  相似文献   

5.
口腔修复材料广泛应用于临床,材料的戴入会改变口腔细菌的聚集及微生态平衡,导致义齿性口炎、牙龈炎、继发龋,等各种口腔疾病~([1])。本文就微生物在修复体滞留的条件,细菌的黏附机制,以及微生物间的相互影响三方面的口腔修复材料与细菌粘附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钛表面微-纳米结构改性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的影响?方法:根据钛表面处理方法分为4组:机械抛光组?喷砂组?阳极氧化组?喷砂-阳极氧化组?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试件的表面形貌,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算双蒸水在试件表面的接触角,检测各组试件表面的润湿性?将试件与变形链球菌共同孵育,采用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和扫描电镜观测试件表面粘附细菌的数量和形态?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喷砂-阳极氧化组的钛表面形成微米孔内复合纳米管阵列的微-纳米结构?四组试件表面的接触角为:机械抛光组?喷砂组 > 阳极氧化组?喷砂-阳极氧化组?4组试件表面的变形链球菌粘附数量为:阳极氧化组?喷砂-阳极氧化组 > 喷砂组 > 机械抛光组?结论:与钛表面纳米管阵列相比,钛表面微-纳米结构改性未增加变形链球菌的粘附数量?  相似文献   

7.
探讨口腔修复合金材料的理化特性,并且观察口腔修复合金材料的临床效果。目前,医疗中常用的修复口腔合金材料主要为镍铬合金、钻铬合金和钛合金。耐腐蚀性是临床选择的一个重要的依据,金属的腐蚀分为3类,分别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材料表面黏附性的主要原因,个人的口腔习惯也对材料表面的黏附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口腔修复材料的种类、表面粗糙程度和耐腐蚀性等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材料的毒性与过敏性进行探讨,研究出更为适合的口腔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铸造纯钛义齿在口腔中戴用后不同表面形态与粗糙度对颜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制作皱纹形和不同粗糙度的平面形纯钛铸件共5组,在无牙颌受试者上颌总义齿基托磨光面和组织面的不同部位粘固试件,戴用义齿6个月,测试各试件戴用前后色差△E。结果:(1)不同患者的试件△E不同,相同粗糙度的各组试件戴用后△E均比在空气中自然放置的大(P<0.01);(2)抛光对钛铸件表面粗糙度参数Rz有影响,对Ra影响不大。在戴用过的各组试件中,经过抛光的Ⅰ组(皱纹形)和Ⅱ组(平面形)的△E无明显差异(P>0.05),但比其他末抛光组大(P<0.05);末抛光的Ⅲ组和Ⅳ组尽管Ra和Rz不同,△E无明显差异(P>0.05),但大于放置在组织面的试件△E(P<0.05);(3)在空气中自然放置的试件均存在△E的变化,以经过抛光的平面组△E最大(P<0.05)。结论:纯钛铸件表面粗糙度对颜色稳定性的影响与其表面形态无关,而与其表面是否经过抛光有关。如末抛光,其对颜色稳定性没有明显的影响;而经过抛光后表面粗糙度Rz发生了变化,颜色稳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9.
五种常用口腔修复材料对细菌滞留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不同修复材料对牙周组织的潜在危害.方法:采用临床实验的方法观察了5种常用口腔修复材料在体内戴用2个月后的细菌粘附量及其种类.结果:(1)树脂粘附的微生物最多,其次为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纯钛和Ⅲ型金合金最少;(2)G-杆菌在树脂组明显多于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组,在纯钛和Ⅲ型金合金上粘附最少.对于G-球菌,树脂组明显多于钴铬合金、镍铬合金和纯钛组,Ⅲ型金合金组最少.白色念珠菌在树脂组有少量粘附,但在4种牙科金属上粘附量极少.结论:从对牙周组织的危害程度看,纯钛和Ⅲ型金合金应为临床医生的首选材料,其次为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  相似文献   

10.
变形链球菌粘附与义齿基托材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变形链球菌 (简称变链菌 )粘附与义齿基托材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体外研究变链菌在不同粗糙度基托材试片上的粘附 ,并通过荧光显微镜计数观察 ,用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表面粗糙度高的义齿基托材表面变链菌粘附量高于粗糙度低的 (P <0 .0 5 )。提示应重视提高义齿表面光洁度 ,以减少菌斑附着。  相似文献   

11.
结核杆菌在不同内固定材料表面粘附情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动态地观察结核杆菌与不同内固定材料的粘附情况,以期初步探讨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直接植入内固定重建的安全性问题,为临床选择合理的重建手术术式提供直接的理论和实验依据,并指导临床上对内固定材料的选择。方法:以表皮葡萄球菌为对照,在结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的菌液中分别加入4种不同的内固定材料(不锈钢、钛、钛合金、聚醚醚酮)进行培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细菌与材料之间的粘附情况,比较不同性质材料对细菌粘附的差别。结果:结核杆菌、表皮葡萄球菌与材料的粘附能力与生长曲线基本一致;结核杆菌与材料间的粘附均少于表皮葡萄球菌;4种材料中细菌在聚醚醚酮上的粘附最多,在纯钛上粘附最少,在不锈钢上的粘附稍多于钛合金,且各种材料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体外细菌粘附的角度看,在结核病灶内植入内固定材料是相对安全的;内固定材料,以钛合金及钛为首选,碳纤维材质慎用。  相似文献   

12.
1目的 探讨腭咽阻塞器对腭裂术后腭咽闭合不全 (VPI)语音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2方法 应用腭咽阻塞器治疗腭裂术后 VPI病人 84例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 0 .5 ,1.0 ,2 .0年 ,观察 VPI病人的腭咽闭合不全率(RVPI)、腭咽闭合不全改善率 (IRVPI)、各单元音共振峰频率 (F3)以及语音效果的变化。3结果 腭咽阻塞器治疗后 ,VPI病人的 RVPI逐渐降低 ,IRVPI逐渐增高 ,且各单元音共振峰 F3逐渐增高 ,接近正常人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F=8.6 7~ 2 6 .2 6 ,P<0 .0 1)。去除阻塞器后 ,70 .2 %病人语音正常或接近正常。4结论 腭咽阻塞器治疗腭咽闭合不全具有恢复语音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Cecropin-XJ belongs to cecropin-B, which is the most potent antibacterial peptide found naturall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cecropin-XJ on growth and adherence of oral cariogenic bacteria.Methods Four oral cariogenic bacteria (Streptococcus mutans,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ctinomyces viscosus and Actinomyces naeslundii) were chosen for this experiment. The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 (MICs) and reductive percent of bacterial growth were used to assay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ecropin-XJ. Mammalian cytotoxicity of cecropin-XJ was tested with human periodontal membrane fibroblasts by tetrazolium (MTT) colorimetric assay. The bacterial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duced by cecropin-XJ were examined 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influence of cecropin-XJ on bacterial adhesion to saliva-coated hydroxyapatite (S-HA) was measured by scintillation counting.Results The MICs of cecropin-XJ for inhibition of the growth of four bacteria ranged from 4.0 to 42.8 μmol/L with the highest susceptible to A. naeslundii and the lowest susceptible to L. acidophilus. At pH 6.8, 5.5 and 8.2, 1/2 MIC of cecropin-XJ reduced the number of viable bacteria by 40.9%, 67.8% and 32.8% for S. mutans and by 28.1%, 57.2% and 37.9% for L. acidophilus. The activities against S.mutans and L. acidophilus increased at pH 5.5 compared with pH 6.8 (P&lt;0.01, respectively). In present of 50% saliva, 1/2 MIC of the peptide decreased the direct count of viable cells by 29.2% and 14.4% for S. mutans and L. acidophilus, respectively (P&lt;0.01 and P&gt;0.05, respectively), whereas almost no reduction counts were detected in the presence of 20% serum for both bacteria (P&gt;0.05, respectively). Mammalian cytotoxicity of cecropin-XJ from 1.0 to 100 μmol/L exhibited no cytotoxicity against human periodontal membrane fibroblasts (P&gt;0.05). Bacterial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duced by MIC of cecropin-XJ examined on SEM showed cell surface disruption. Furthermore, the ability of A. naeslundii adhesion to S-H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MIC of cecropin-XJ for 10 and 20 minutes (P=0.001 and 0.000, respectively), and S. mutans, A. viscosus to S-HA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MIC of cecropin-XJ for 20 minutes( P=0.00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Cecropin-XJ exhibited bactericidal action against cariogenic pathogens, and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enhanced in the acid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cecropin-XJ prevents S. mutans and actinomyces adsorption to S-HA.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Cecropin-XJ may have potential to prevent cari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聚苯乙烯(PS)及P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静电纺丝材料对牙龈卟啉单胞菌黏附能力的影响。  方法  采用不锈钢针头及高压电场制备PS及PS-PVP静电纺丝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材料表面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生长黏附状态;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ing unit, CFU)测定不同材料表面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生物膜形成量的变化;通过改变静电纺丝材料表面的电荷性质测定材料表面电荷对牙龈卟啉单胞菌黏附能力的影响。  结果  扫描电镜结果显示,PS与PS-PVP均可形成直径0.2 μm的静电纺丝纤维。通过对24 h及48 h的生物膜进行扫描电镜和CFU计数,发现在两种材料表面,牙龈卟啉单胞菌的生物膜黏附量均较少(P<0.05)。在四丁基溴化铵(tetrabutylammonium bromide, TBAB)处理后,PS-PVP静电纺丝材料的表面电荷由负电转为正电,且表面细菌黏附量上升,与未处理的PS及PS-PV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S及PS-PVP静电纺丝材料可有效降低牙龈卟啉单胞菌的黏附能力,且这种能力可能与材料表面电荷性质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不同种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manufacturing, CAD/CAM)修复材料抛光后表面粗糙度值(Ra值)与光泽度值的差异, 测定适宜的抛光时间, 为操作者抛光椅旁可切削修复体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5种不同种类CAD/CAM修复材料长石瓷(vita mark Ⅱ, VM)、弹性瓷(vita enamic, VE)、优韧瓷(lava ulimate, LU)、复合树脂A(shofu block HC, SB)和复合树脂B(brilliant crios, BC), 每种材料制备6个试样, 共30个试样。将试样固定于自制抛光装置, 使用Sof-Lex抛光碟系统中的中碟(medium disk, M碟, 磨粒粒径10~40 μm)、细碟(fine disk, F碟, 磨粒粒径3~9 μm)和超细碟(superfine disk, SF碟, 磨粒粒径1~7 μm)依次对试样进行序列抛光。试样每抛光10 s测量一次Ra值及光泽度值, 数值不再变化时更换下一级抛光碟, 每个抛光碟仅使用一次。更换下一级抛光碟的同时记录试样的Ra值、光泽度值以及抛光时间, 实验完成后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序列抛光后所有材料Ra值较抛光前显著降低(P < 0.05), 光泽度值显著升高(P < 0.05)。不同材料间的R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LU的光泽度值[(68.1±4.5) GU]与SB的光泽度值[(68.2±5.8) GU]显著高于VE[(48.1±8.1) GU]与BC[(53.2±5.8) GU], P < 0.05。达到最佳Ra值和光泽度值, VM [40(30, 55) s]所需总抛光时间最短, VE [140(135, 145) s]、LU [130(120, 140) s]、SB [140(130, 150) s]与BC [130(120, 140) s]的抛光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所有CAD/CAM修复材料经Sof-Lex抛光碟系统序列抛光后均能显著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和提高光泽度值; 不同材料达到最佳表面粗糙度和光泽度所需的抛光时间不同; 推荐使用Sof-Lex系统抛光时, 对于长石瓷, 仅用M碟抛光40 s即可。对于弹性瓷、优韧瓷、复合树脂A与复合树脂B, 要序列使用M碟、F碟和SF碟抛光, 总体抛光时间约130~140 s。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ACEI)干预慢性心功能不全对心肌肌浆网(SR)Ca^2+泵活性和Ca^2+摄取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80只大鼠分为心功能不全组(F组),培哚普利组(P组),对照组(C组)。通过结扎大鼠左冠脉建立慢性心功能不全模型,以培哚普利进行干预,对照观察血流动力学,左室心肌SR Ca^2+泵活性,SR Ca^2+摄取Vmax、Kd值和最大摄取量。结果 F组左室舒张末压(L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类瓷树脂和两种玻璃陶瓷牙合贴面在咀嚼和温度疲劳后牙合接触区的磨耗程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变化,优选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牙合贴面材料。方法:将24颗完整的离体人前磨牙预备成牙合面中重度磨耗的形态,轴壁釉质完整、牙尖斜度20°。制作1.5 mm厚的类瓷树脂、热压铸造二硅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热压铸瓷)、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CAD/CAM)切削二硅酸锂增强型玻璃陶瓷(CAD/CAM切削瓷)牙合贴面。使用树脂粘接剂将牙合贴面粘接到预备体牙合面形成试件,在水中储存 72 h后在咀嚼模拟疲劳机上进行模拟5年口内温度疲劳和咀嚼疲劳的实验(5~55 ℃冷热水循环,模拟后牙咀嚼循环120万次)。用三维激光模型扫描和数字化分析法评价疲劳实验前后牙合贴面的磨耗程度,用三维形貌测量激光显微镜观察其表面形态及粗糙度变化。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咀嚼和温度疲劳实验后没有试件发生脱粘接或折裂。类瓷树脂组、热压铸瓷组、CAD/CAM切削瓷组的平均磨耗为(-0.13±0.03) mm、(-0.05±0.01) mm和(-0.05±0.01) mm,类瓷树脂组的磨耗量显著大于玻璃陶瓷两组(P<0.001);疲劳实验前各组牙合接触区的表面粗糙度(Ra)为(1.24±0.20) μm、(0.75±0.09) μm、(0.73±0.14) μm,类瓷树脂组的表面粗糙度显著高于玻璃陶瓷两组(P<0.001);疲劳实验后的表面粗糙度为(1.81±0.24) μm、(1.53±0.26) μm及(1.77±0.23) μm,热压铸瓷组显著低于类瓷树脂组(P=0.005)及CAD/CAM切削瓷组(P=0.010)。结论:从磨耗速度来看,类瓷树脂牙合贴面显著高于两种玻璃陶瓷,但更接近于对颌牙为天然牙时牙釉质的平均磨耗速度;从表面粗糙度来看疲劳实验前类瓷树脂的表面粗糙度显著高于两种玻璃陶瓷,疲劳实验后热压铸瓷牙合贴面的表面粗糙度最低。  相似文献   

18.
玻璃离子水门汀作为齿科充填和黏结材料,以其优良的性能在口腔临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出现了更适于临床应用的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边缘封闭性是评价修复充填材料的重要标准,其好坏影响了黏结修复的稳定性。目前认为,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具有良好的边缘封闭性和更少的微渗漏,可以应用于口腔黏结修复。现就传统型和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及其在不同口腔黏结修复应用中的边缘封闭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基因克隆技术构建C型凝集素受体(CLR)过表达/siRNA慢病毒载体,观察胎盘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表面CLR过表达或低表达对人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EVCT)侵袭力、黏附能力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质粒转染和RNA干扰技术获取过表达和低表达CLR基因的树突状细胞。将分离、培养及鉴定后的EVCT分别与过表达和低表达CLR基因的树突状细胞共培养(过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采用体外侵袭试验、黏附能力实验和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共培养对EVCT侵袭、黏附能力及凋亡的影响。以共培养前的EVCT作为对照组。结果过表达组EVCT的侵袭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表达组EVCT的侵袭能力明显弱于对照组(P〈0.01)。过表达组和低表达组与对照组的黏附率比值分别为(94.2±2.3)%和(52.8±1.5)%,低表达组EVCT的黏附能力明显下降(P〈0.01)。过表达组、低表达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9±0.8)%、(8.2±1.4)%和(1.1±0.3)%,低表达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制树突状细胞表面CLR表达可使EVCT的侵袭力和黏附能力显著减弱,凋亡率显著增高;提示树突状细胞表面CLR表达异常可能是EVCT免疫损伤和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