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高胆固膳食诱发兔胆囊固醇结石模型,分别对高胆固醇膳食后1、2、3、4周及对照组高密度旧白受体(HDLr)活性,胆汁中胆汁酸及胆固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高胆固醇膳食后1周肝细胞HDLrBmax明显增大而Kd值明显变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周组两者降至对照组水平,3周及4周组Bmax明显变小而Kd值明显增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2)1周量汁中总胆汁酸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多不饱和脂肪酸对金黄地鼠血脂和肝LDL受体的影响,以探讨多不饱和脂肪酸降低血清脂质的机制。将雄性金黄地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组,前者喂基础饲料加0.12%胆固醇,后者再加喂20%的玉米油,5周后测血脂和肝脏LDL受体。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多不饱和脂肪酸组血清TC,TG,LDL-C,VLDL-C均明显下降,而HDL-C则明显升高。体外实验发现,多不饱和脂肪酸组金黄地鼠肝匀浆与~(125)I-LDL特异结合位点显著高于对照组,而~(125)I-LDL与两组动物肝匀浆结合的亲和力无明显差别,提示多不饱和脂肪酸降低血脂与肝LDL受体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兔胆囊结石形成过程中脂代谢和载脂蛋白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高胆固醇膳食诱发兔胆囊胆固醇结合模型,分别对高胆固醇膳食后1,2,3,4,周组及对照组血清脂质,载脂蛋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高胆固醇膳食后1周开始出现胆囊结石2,3,和4周分别有4只,6只和7只兔出现胆囊结石;2.血清总胆固醇,甘三油酯,磷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逐渐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亚组份在降低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下血清脂类、脂蛋白水平及对LDL清除率的影响。甲状腺素组的T-C,(VLDL+LDL)-C,TG及(VLDL+LDL)-C/HDL-C降低,HDL-C升高,~(125)I-LDL清除率增加。他巴唑组的T-C,(VLDL+LDL)-C,HDL-C,TG,及(VLDL+LDL)-C/HDL-C均升高,~(125)I-LDL清除率有下降趋势。提示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血清脂类及脂蛋白胆固醇的代谢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的表达。方法:16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胆固醇饲料组和常规饲料组(对照组),每组8只。胆固醇饲料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于饲养0、8和16周检测兔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16周后取主动脉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及PPARγ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0周两组动物TC、TG、LDL差异无显著性(P>0.05),胆固醇饲料组饲养8周及16周后血清TC、LDL较0周明显升高(P<0.01),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胆固醇饲料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胆固醇饲料组和对照组斑块/内膜面积为(28.12±3.77)%和0(P<0.01),内膜厚度为(67.47±7.13)μm和(4.45±0.58)μm(P<0.01),内膜与中膜厚度比为0.878±0.370和0.054±0.007(P<0.01);SP法、DAB染色,胆固醇饲料组和对照组PPARγ表达阳性染色百分比分别为(14.38±2.58)%和(7.82±0.96)%(P<0.01)。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PPARγ过度表达,这种过度表达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 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选择性钠氢交换抑制剂cariporide对高胆固醇和高脂肪 (HCHF)饮食所致的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2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n =6 )、HCHF饮食组 (n =8)、cariporide治疗组 (HCHF饮食 +cariporide ,n =8)。在HCHF饲养前和饲养后第 10周分别称重 ,抽血测血清总胆固醇浓度。第 10周后处死动物 ,取胸主动脉检测血管功能。结果 :①高脂血症兔胸主动脉对乙酰胆碱 (ACh)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 (EDR)反应明显降低 ,cariporide能明显保护HCHF血症所损伤的EDR反应。②cariporide对硝普钠所致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无影响。③cariporide对HCHF饮食时血清总胆固醇浓度的改变无影响。结论 :cariporide对HCHF血症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提示HCHF饮食所致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功能损伤可能牵涉细胞膜钠氢交换体的活化。  相似文献   

7.
采用给予外源性雌激素和切除睾丸的方法,观察性激素对兔血清LDL清除率和血清脂类及脂蛋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给予外源性雌激素后,血清LDL清除率提高;血清T-C,(LDL+VLDL)-C,及TG含量降低,而HDL_2-C含量升高。切除睾丸后血清T-C,HDL-C,及HDL_2-C含量升高。提示体内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可显著影响血清脂类及脂蛋白的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豆异黄酮提取物对高胆固醇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基因工程小鼠的调血脂作用。方法高脂饮食条件下,以C57BL/6成年小鼠10只(65,早5)为正常对照,载脂蛋白E和脂蛋白脂酶双基因缺陷(apoE^-/-/LPL^+/-)成年小鼠(ELK小鼠)40只(620,早20),随机分为4组:高脂模型组,每天200mg/kg大豆异黄酮提取物,每周阳性对照药0.5mg/kg尼尔雌醇和每天20mg/kg洛伐他汀灌胃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含量。结果与C57BL/6空白对照组相比,ELK高脂模型组小鼠的血清TC、TG和LDL—c含量均极显著增高(P〈0.01)。与高脂模型组相比,大豆异黄酮给药4周可显著降低ELK小鼠血清TG含量(P〈0.05),同时使血清HDL—c增加9.3%,而洛伐他汀和尼尔雌醇组分别降低了13.5%和8.7%;高脂诱导的ELK小鼠血清TC、LDL—c水平极度增高,大豆异黄酮、洛伐他汀和尼尔雌醇均不能显著降低TC、LDL-c含量(P〉0.05)。结论大豆异黄酮有明显调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慢性间歇缺氧的条件下,用高脂饮食方法建立兔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探讨相关致病机制。方法:24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组、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合并缺氧组,每组6只。观察各组兔第0周、第6周、第10周外周血血脂指标和C反应蛋白变化;实验第10周取各组兔主动脉光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各实验组第6周时的血脂学指标与实验开始时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实验第6周。缺氧组、缺氧并高脂饮食组与对照组比较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均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各实验组动物的主动脉管壁均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严重程度比较,缺氧并高脂饮食组〉高脂饮食组〉缺氧组。结论:单纯慢性缺氧10周可使兔动脉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病变:慢性间歇缺氧合并高脂饮食10周时可使兔主动脉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2周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对新西兰兔胆汁酸经典合成途径基因调节的影响。方法 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胆固醇组,分别喂饲普通兔粮及高胆固醇兔粮2周,测定实验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胆汁酸(bile acid,BA)及肝脏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al 7α-hydroxylase,CYP7A1)活性及mRNA、小分子异源二聚体伴侣(short heterodimer partner,SHP)mRNA、胆盐输出泵(bile salt export pump,BSEP)mRNA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mRNA、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holesteryl-ester transfer protein,CETP)mRNA。结果 高胆固醇组TC、LDL、BA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高胆固醇组CYP7A1活性及mRNA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高胆固醇组SHP mRNA、BSEP mRNA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胆固醇组ABCA1 mRNA、CETP mRNA均较对照组升高。结论 高胆固醇摄入后肝脏FXR、LXR受体均被激活,CYP7A1活性下降,胆汁酸经典合成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