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准确把握已婚女性乳腺疾病发病情况及发病原因,为乳腺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有效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生殖健康检查的已婚女性280例,对乳腺疾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80例已婚女性乳腺疾病检出率为34.29%,乳腺小叶增生28.93%,乳头溢液4.29%,乳腺纤维瘤0.71%,其他疾病0.36%;30~39岁女性乳腺疾病检出率最高,50岁及以上人群乳腺疾病检出率最低;城市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检出率显著高于农村女性,乳腺小叶增生妊娠1次患者检出率最高。结论已婚女性乳腺疾病发病率较高,应定期展开防癌检查,做到乳腺疾病早发现、早治疗。  相似文献   

2.
邢丽  邢卫红 《河北医药》2013,(18):2821-2822
乳腺纤维瘤是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1],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的女性,常见于20~25岁的青年女性及患乳腺小叶增生的女性。患者常在无意中发现有无痛性肿块,多为单发,亦可以多发,有时在双侧乳腺内同时发生。纤维瘤的发生与体内雌激素水平过高或增生较重、病程较长有密切关系,无触压痛,无乳头溢液[2]。超声学利用多切面的扫描能够清晰地显示乳腺纤维腺瘤病灶的部位、形状、大小、边界及内部回声,在区分囊、实性乳腺肿瘤以及深部组织的病灶方面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诊断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瘤的诊断。为了进一步提高超声诊断乳腺小叶增生者的乳腺纤维瘤的检出率,探讨乳腺小叶增生与乳腺纤维瘤的关系。选择2012年1至12月参加石家庄市新华区计生站生殖健康体检的2381例乳腺小叶增生患者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女性在体检中都被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但往往平时并没有太多症状,在乳腺外科门诊我也遇到过不少女性因为乳腺疼痛前来就诊,检查后发现得了"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小叶增生"覆盖了从青春期到更年期各个年龄段的女性。那么,这个看似跟感冒一样常见的疾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乳腺小叶增生"是什么?小叶是女性乳腺的基本组成单位,我们先来看看乳腺小叶增生产生的生理机制:当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刺  相似文献   

4.
侍晓辰  周仕萍 《中国医药》2011,6(7):893-894
随着人们对女性乳腺疾病认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乳腺导管的解剖学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terminal duct-lobular unit,TDLU)是乳腺的生物学功能单位.研究认为,大多数的乳腺疾病起源于TDLU的乳管上皮细胞,如纤维腺瘤、浆液性囊肿、乳管内乳头状瘤、小叶增生性腺病等.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乳腺小叶增生是一侧或双侧乳房反复胀痛或刺痛,伴乳房肿块形成的疾病,结节可分布在乳房各象限,其发病率占全部乳房疾病的80 %左右。临床可见以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导管增生。乳腺小叶增生为主者,触及乳房如破棉絮之感,结节如拇指头大小;乳腺小管增生为主者,触及乳房似条索状,两者均有触痛。笔者采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中药 甲基睾丸酮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病,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小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10 8例病人均为我院妇科门诊1995~1999年就诊的病人,治疗前行乳房经外线乳透仪和乳房触诊证实为乳腺增生。全部病人均…  相似文献   

6.
乳腺增生症是发生于乳腺实质的一种良性增生,是由于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引起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的一种病理性增生性疾病。乳腺增生症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呈低龄化发展。乳腺增生多发于30--50岁的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为35~40岁,临床上患者常以乳房疼痛或者乳房肿块就诊。乳腺增生症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治愈难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本研究对126例乳腺增生症患者分别进行三苯氧胺、乳疾灵、三苯氧胺与乳疾灵联合应用治疗,比较治疗后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贾宁 《安徽医药》2018,22(8):1484-1486
目的 对2015年重庆地区各行业女性乳腺疾病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乳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5年1~12月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所有进行乳腺疾病检查的各行业女性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种行业共计8 814例女性职工参加了此项检查,其中乳腺囊肿372例检出阳性,检出率为4.22%;乳腺纤维瘤285例检出阳性,检出率3.23%;双侧乳腺增生5 207例检出阳性,检出率59.08%.教育类行业女性乳腺囊肿检出率(1.18%)明显低于其他行业(x2=18.001 ~53.083,均P<0.05);公务员行业女性乳腺囊肿检出率(7.63%)明显高于电力系统(4.27%)、服务类(4.29%)、金融类(4.12%)、制造业(4.20%)(x2=10.876 ~14.972,均P<0.05).教育类行业女性乳腺纤维瘤检出率(1.36%)明显低于电力系统(4.57%)、服务类(3.72%)、金融类(3.32%)、公务员行业女性(3.97%)(x2=8.922~21.180,均P <0.05),公务员行业女性乳腺纤维瘤检出率(3.97%)明显高于制造业女性(2.21%)(x2=7.285,P<0.05).教育类行业女性双侧乳腺增生检出率(7.64%)明显低于其他行业(x2=420.576 ~884.196,均P<0.05);公务员行业女性双侧乳腺增生检出率(70.11%)明显高于电力系统、金融类、制造业类女性(x2=0.256 ~1.290,均P<0.05). 41 ~50岁女性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双侧乳腺增生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x2 =5.447 ~499.460,P<0.05或P<0.05).结论 重庆地区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双侧乳腺增生好发于公务员行业女性,低发于教育类行业女性;多集中在41 ~50岁年龄女性.应注重高发病职业、高发病年龄女性乳腺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8.
乳腺增生病是乳房的一种非炎症性疾病,是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又称乳腺小叶增生、慢性囊性乳腺病,乳腺增生病约占全部乳腺疾病的75%以上,是妇女多发病之一。在我国,囊性改变少见,多以腺体增生为主,故多称“乳腺增生症”。世界卫生组织(WHO)统称“良性乳腺结构不良”。本病常见于25~40岁的妇女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正>乳腺增生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临床特点乳腺出现肿块及胀痛。乳腺增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乳腺疾病,本病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1]。目前乳腺增生治疗多采用以三苯氧胺为主的内分泌疗法,我院采用三苯氧胺配伍乳癖消片治疗乳腺增生病,测定了治  相似文献   

10.
近来我所对560名女职工进行乳房肿块普查,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3.6岁。检出乳腺纤维瘤、乳腺小叶增生各5例,乳腺癌1例,瘤样增生1例。乳腺纤维瘤多见于18~30岁,以20岁左右居多;乳腺增生病以31~40岁多见。发现1例乳癌年龄仅35岁。我们体会30岁以下妇女以乳腺纤维瘤多见,31~40岁以下以增生病多见。既往认为乳癌多见于40~60岁妇  相似文献   

11.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以中青年多见,属中医"乳癖"范畴.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主要由学习及工作压力或不良的情绪造成,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病理分为单纯性增生及非典型增生,后者有恶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林晓燕 《家庭用药》2014,(11):59-59
近年来随着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升高,很多女性开始重视乳腺疾病,到医院检查后往往发现有“乳腺小叶增生”,因生怕“癌变”而非常恐慌。其实,“小叶增生”在育龄期女性很常见,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的,不需要治疗,极少有癌变可能。而乳腺癌却是对女性身心影响较大的疾病,需要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2015年重庆地区各行业女性乳腺疾病的检出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乳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体检中心所有进行乳腺疾病检查的各行业女性的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种行业共计8 814名女性职工参加了此项检查,其中乳腺囊肿372人检出阳性,检出率为4.22%;乳腺纤维瘤285例检出阳性,检出率3.23%;双侧乳腺增生5 207人检出阳性,检出率59.08%。教育类行业女性乳腺囊肿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行业(?2值为18.001~53.083,P值均小于0.01);公务员行业女性乳腺囊肿检出率明显高于电力系统、服务类、金融类、制造业(?2值为10.876~14.972,P值均小于0.01)。教育类行业女性乳腺纤维瘤检出率明显低于电力系统、服务类、金融类、公务员行业女性(?2值为8.922~21.180,P值均小于0.01),公务员行业女性乳腺纤维瘤检出率明显高于制造业女性(?2=7.285,P<0.01)。教育类行业女性双侧乳腺增生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行业(?2值为420.576~884.196,P值均小于0.01);公务员行业女性双侧乳腺增生检出率明显高于电力系统、金融类、制造业类女性(?2值为0.256~1.290,P值均小于0.01)。41~50岁女性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双侧乳腺增生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2值为5.447~499.460,P<0.05或P<0.01)。 结论 重庆地区乳腺囊肿、乳腺纤维瘤、双侧乳腺增生好发于公务员行业女性,低发于教育类行业女性;多集中在于41~50岁年龄女性。应注重高发病职业、高发病年龄女性乳腺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乳腺囊性增生为乳腺结构不良的晚期阶段 ,发病年龄在 2 0~ 4 0岁左右 ,属祖国医学“乳癖”的范畴。临床以乳腺肿块及疼痛为特征。其病理改变除腺小叶增生外 ,多数小乳管扩张形成囊状 ,部分患者有乳头溢液。乳管上皮高度增生 ,非典型增生与乳腺癌有关 ,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我所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 ,观察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均为女性 ,2 4~ 2 7岁 5例 (16 .6 % ) ,2 8~ 35岁 16例 (5 3.3% ) ,36~ 4 0岁 9例 (30 % )。其中已婚妇女为2 4例 (80 % ) ,未婚 6例 (2 0 % )。生育情况 :初产妇 1…  相似文献   

15.
乳腺增生病(民间称乳腺小叶增生)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本病属中医学“乳癖”的范畴。增生可发生于腺管周围,并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肿形成。也可发生在腺管内而表现为上皮的乳头状样增生,或伴乳管囊性扩张。也有发生于小叶实质者。本病是妇女多发病。占全部乳房疾病的75%。最常见于25~40岁人群。社会经济地位高、受教育程度高、月经初潮早、低胎产状况、大龄初孕和绝经迟的妇女为本病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16.
<正>乳腺增生是妇女乳腺疾病中的常见疾病,以乳房肿物和疼痛为主要特点。研究数据显示,乳腺增生患者的乳腺癌发病率是未患此病女性的3~5倍,且病理证明,20%~61%的乳腺癌患者并发乳腺囊性增生病。治疗乳腺增生对于乳腺癌预防显得极为重要。现将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病例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乳腺增生185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18~55岁,平均32岁。病程2个月至15年,平均2年。经钼靶摄影、B型超声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7.
乳腺增生病(HDB)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良性乳腺疾病,即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进行性和退行性变化失衡的结果。HDB表现为乳房胀痛、刺痛、串痛或隐痛,甚至运动、衣服摩擦亦感疼痛。疼痛不规则,有时向腋下、肩背、上肢放射,有时表现为乳腺外形胀满,多数月经前1周左右疼痛或疼痛加重,经后疼痛消失或减轻。HDB占育龄妇女的40%,占乳腺疾病的70%~78%。其高发年龄为30~45岁。  相似文献   

18.
乳腺增生症保守治疗方法繁多,疗效各异,有待进一步总结提高,现将文献报道综述如下。乳腺增生主要是乳腺小叶在成熟或周期变化中所发生的增生和复旧所致的改变;其特点是乳腺组成成分的增生。本病多见于40岁前后,青春期及绝经后则少见。其发生与女性内分泌失调有关,主要是黄体素水平低下而雌激素分泌过量,长期作用于乳腺组织的结果。由于这类病变有多种多样组织形态学特征,所以文献上名称繁多,如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囊性增生病、乳腺增生症、乳腺小叶增生、乳病症乳腺病等。本病有以主质(乳腺)增生为主,间质增生(纤维化)为主或…  相似文献   

19.
乳腺增生是乳腺组织导管和乳腺小叶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生长。其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见于25-45岁女性,主要是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失调,雌激素水平过高,作用于乳腺组织导致其增生和复旧不全,其主要特征是乳腺疼痛和乳腺肿块。本研究通过对8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乳腺增生症又叫慢性囊性乳房病,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西药治疗大多疗效不佳,近几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应用中药逍遥蒌贝散加减治疗乳腺增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