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创伤外科低年资护士进行职业防护训练的效果。方法将职业防护训练分为课程内容和模拟训练2部分。采取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对37名创伤外科护士进行培训,并对培训前后的各项指标的评分进行t检验。结果各项训练内容在模拟训练后护士对于职业暴露知识的掌握程度均较训练前有明显提高。在模拟训练后,各项防护技能均有显著提高。职业防护模拟训练后临床综合评价各项分值均明显高于训练前。结论在临床工作中要加强职业防护,预防院内感染。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细节教育和情境教育,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应用情景模拟训练培训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对18个临床科室108名毕业3年内的护士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后对护士的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的使用、急救相关知识进行考核,并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护士训练前后的急救能力。结果训练后护士的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的使用、急救相关知识成绩均较训练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训练后护士的急救能力也有较大提高,与培训前相比,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情景模拟训练能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急救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低年资护士在职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小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0):7426-7427
目的探讨应用情景模拟训练培训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对7个外科临床科室34名毕业3a内的护士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分别于训练前后对护士的急救能力及相关知识进行考核。结果训练后护士的急救能力急救相关知识成绩均较训练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情景模拟训练能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急救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低年资护士在职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情景模拟训练模式培训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效果。方法:采用"理论讲授+分项急救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评估"模式,对24个科室的144名毕业3年内的护士进行训练。结果:训练后护士的急救技术操作、急救仪器的使用、急救相关知识成绩均较训练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护士的急救能力与训练前相比也有较大的提高,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情景模拟训练能提高低年资护士的急救能力,是一种较理想的低年资护士在职培训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毕业护士岗前职业防护培训的效果,以增强新护士职业防护的意识,提高其预防危险因素和处理能力.方法 对65名新毕业护士进行岗前职业防护培训,具体措施包括:评估新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的需求,根据其需求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采取集中授课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培训后,评价岗前职业防护培训的效果.结果 培训后,65名护士职业防护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90.00±5.28)分和(89.90±4.64)分,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 岗前职业防护培训可以提高新毕业护士职业防护知识水平及职业防护危险预防与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在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前后整群抽取我院和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在职护士78名,进行职业安全防护认知和行为的调查并进行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专业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后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和职业防护行为均显著优于培训前.结论 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能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地防止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式情景模拟训练在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急救能力培训小组,采用急救理论培训、急救技能训练、医护合作式急救情景模拟等方法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结果:培训后低年资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应急处理能力等较培训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低年资护士采用医护合作式情景模拟训练,可增强护士的急救能力、应急能力和急救操作水平,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训练在急诊应急处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情境模拟的训练方式,对34名急诊护士组织了18次应急处理情境演练,并对急诊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包括急救意识、团队合作、病情评估等13个项目进行考核及评价。结果情境模拟训练后,急诊科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包括急救意识、团队合作、病情评估、时效性、急救仪器应用、急救药品应用、急救技能操作、医护沟通、护患沟通、职业防护10项都有提高(P<0.05)。结论情境模拟训练有助于提高急诊科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及技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于Green理论的培训在改善消毒供应室(CSSD)护士职业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9年3月对21名CSSD护士开展Green理论培训,观察Green理论培训前、后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和职业暴露防护行为评分、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结果 Green理论培训后,护士的职业防护知识、职业暴露防护行为评分、一致感、把握感、患者影响感、自我决定感、自我效力感、有意义感、组织影响感以及工作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基于Green理论的培训可提高CSSD护士职业防护知识水平,减少职业暴露行为的发生,改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训练对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8名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情景模拟训练进行术前访视培训,包括组建师资、制订计划、设置内容、实施训练;训练结束后,采用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和患者术前访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价。结果情景模拟训练后,手术室护士沟通能力显著优于训练前(P0.01或P0.05);患者术前访视满意度显著优于训练前(P0.01)。结论情景模拟训练提高了手术室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密切了护患关系,在提高患者对手术前访视的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护士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训需求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护士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认知水平、态度及培训需求状况,为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本院220名各科室护士进行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态度和技能的认知状况、培训需求、培训效果凋查。结果:①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认知率较低;②培训前后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认知度、防护技能的掌握有统计学差异;③97.2%护士认为非常有必要进行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相关知识培训。结论:护士对艾滋病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技能缺乏全面系统的掌握,应制定出科学、系统的健康教育程序及实践标准,拓展培训面,增强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护生职业安全认知和防护现状,探讨其对护理教育的意义。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100名妇产科实习护生进行职业防护认知情况调查。结果98名护生中40人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方面的教育,44人能正确运用六步洗手法,13人能正确回答医疗垃圾分类,50%以上的护生能正确处理锐器,28.6%的护生不知道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时采取防护措施,50%以下的护生不知道皮肤破损时需采取防护措施和发生暴露后的正确处理方法。结论医学院在护理理论教学时应开展职业防护教育;医院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相关培训,确保护生能严格执行全面性的防护措施,预防职业危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2所综合性医院85名手术室在职护士进行职业防护认知和行为的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χ^2检验。结果健康教育后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行为,显著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健康教育能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的防止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4.
基层医院护士职业防护难点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对基层医院护士职业防护状况及难点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建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500名基层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基层医院护士认为职业防护教育不到位的占90.60%,认为职业防护措施不到位的占94.00%,认为防护用具不到位的占95.00%,认为防护评估不到位的占94.00%,认为防护费用不到位的占93.00%。结论:应重视对护士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加强对护士职业防护的管理,开发更安全的护理器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认知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整群抽取2所综合性医院85名手术室在职护士进行职业防护认知和行为的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χ2检验.结果 健康教育后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健康教育后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行为,显著优于健康教育前.结论 健康教育能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从而有效的防止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6.
规范化培训对低年资护士执业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规范化培训对低年资护士执业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对178名低年资护士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制订培训计划,确立培训目标,制订考核量表,实施规范化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护士的执业能力。结果规范化培训后,护士在理论知识、专业技术水平、护理观察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急能力、感染防护能力、规避纠纷能力7个方面得分较培训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化培训是提高护士执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