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8 毫秒
1.
脑卒中患者的呃逆,是因脑部病变累及呃逆中枢使膈肌异常兴奋而引起的呃逆,症状重且顽固,可影响患者的病情和康复疗程。治愈呃逆,可为患者减轻痛苦,稳定病情,协助其他治疗。从体针疗法、耳穴疗法、穴位注射、指压疗法、其他疗法等5个方面介绍了近10年来脑卒中后呃逆的针灸治疗概况。同时就目前存在的不足提出见解,以供磋商。  相似文献   

2.
费建美 《护士进修杂志》2014,(11):1019-102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方法对我院急性脑卒中伴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对急性脑卒中伴顽固性呃逆患者及早进行心理和护理干预,可使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得以稳定和康复。结论顽固性呃逆是脑卒中的并发症之一,可以引起失眠、无力、感染等诸多症状,加重病情,及时终止呃逆的发生,有利于脑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韦文科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520-4520
对51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呃逆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疗法),治疗2周后88%(45/51)患者呃逆停止,12%(6/51)无效,原因是合并严重消化道出血或脑疝出现等。提示调节自主神经,反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可有效终止呃逆,但少数顽固性呃逆患者,各种方法治疗皆不奏效,常是病情加重或其他并发症出现先兆。  相似文献   

4.
对51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呃逆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疗法),治疗2周后88%(45/51)患者呃逆停止,12%(6/51)无效,原因是合并严重消化道出血或脑疝出现等。提示调节自主神经,反馈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治疗可有效终止呃逆,但少数顽固性呃逆患者,各种方法治疗皆不奏效,常是病情加重或其他并发症出现先兆。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135例脑卒中并发呃逆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病情观察、一般护理、心理护理、药物和物理治疗时的护理等措施。认为早期发现呃逆的病因,正确实施各项护理措施,对降低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和康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针灸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严艳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9):3887-3887
为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将43例脑卒中后频繁呃逆超过72h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 针灸)23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20例,结果观察组3d内呃逆完全终止12例,1周时23例患者呃逆全部终止,而对照组1周时仅13例完全终止,提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穴位针刺联合敷贴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顽固性呃逆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60例老年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穴位(取内关、足三里、攒竹、中脘、风池等穴)疗法,每日2次,同时给予吴茱萸外敷贴涌泉穴,每天睡前1次。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针刺联合敷贴能有效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顽固性呃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四发 《中国康复》2009,24(6):397-397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相关因素,并观察氯丙嗪鼻腔给药治疗的疗效。方法:脑卒中患者86例,发生呃逆21例(呃逆组),余65例为非呃组,2组均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呃逆组同时双鼻腔滴入氯丙嗪治疗。结果:呃逆组治疗1~5次,有效率达81.o%;病变部位在脑干和珠网膜下腔及脑出血的患者易发生呃逆。结论:呃逆的发生与卒中部位、性质、低氯、低钙、消化道伴随症状的出现等因素有关;氯丙嗪滴鼻治疗呃逆缓解率较高,疗效快。  相似文献   

9.
脑卒中是神经外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常见的病症,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则是脑卒中发生后的常见并发症。分析了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病因、病程和康复治疗的有关研究进展,阐述了现代临床医学中对顽固性呃逆的康复治疗的前沿内容,揭示了关于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这一困扰很多临床医生并且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的疾病的新见解、和新治疗方法。为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发病机制及临床康复治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刺激咽喉法治疗脑卒中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0例脑卒中并发顽同性呃逆的患者,采用压舌板等工具刺激咽喉部引起患者咳嗽或恶心感治疗.30例患者显效率为83.3%,有效率为16.7%。笔者认为刺激咽喉部治疗脑卒中并发顽固性呃逆的方法疗效较好,并提出使用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康复治疗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卒中是神经外科、急诊科、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常见的病症,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则是脑卒中发生后的常见并发症。分析了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病因、病程和康复治疗的有关研究进展,阐述了现代临床医学中对顽固性呃逆的康复治疗的前沿内容。揭示了关于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这一困扰很多临床医生并且给患带来极大痛苦的疾病的新见解、和新治疗方法。为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发病机制及临床康复治疗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将43例脑卒中后频繁呃逆超过72h患者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针灸)23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20例,结果观察组3d内呃逆完全终止12例,1周时23例患者呃逆全部终止,而对照组1周时仅13例完全终止,提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路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2):5318-5319
目的:观察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并发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方法:选取脑卒中并发顽固性呃逆患者37例,对照组18例,用甲氧普胺针或爱茂尔肌注或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19例,口服巴氯芬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54.6%,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巴氯芬是治疗脑卒中并发顽固性呃逆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呃逆又称膈肌痉挛,发作频率每分钟4~60次.临床上呃逆发作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者被称为顽固性呃逆.中枢顽固性呃逆如不及时治疗,常严重影响进食、讲话和睡眠,加之精神和躯体的沉重负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明显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影响正常呼吸功能,导致脑水肿加重,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近年来我们采用巴氯芬(力奥来素)治疗急性脑卒中伴顽固性呃逆,获得良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东莨菪碱治疗急性脑卒中频繁性呃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呃逆是临床常见的症状,受延髓呼吸中枢的控制。[1]急性脑卒中早期,由于病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呼吸中枢,常出现呃逆。呃逆不仅引起病人的焦虑和恐惧,不利于病情恢复,而且频繁性呃逆常是病情危重的信号,严重时可引起呼吸骤停而致病人死亡,故及时终止呃逆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脑卒中后的呃逆,是因脑部血管病变累及呃逆中枢使膈肌异常兴奋而引起的呃逆,呃逆一般出现在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呃逆不仅是脑血管疾病病情危重的信号[1],还可以加重脑血管病的病情。因此针对脑卒中后呃逆这一症状应该积极施以综合性治疗及护理。1脑卒中后呃逆发生机制呃逆是由于膈肌不自主的间歇收缩运动引起的,是一种神经反射的动作,其神经反射弧传入神经是膈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感觉支,以及胸6~12节段背侧的交感神经链的传入纤维,传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致顽固性呃逆,治疗较困难。是长期困扰神经内科医师的临床问题。本文收集我院自2001年12月~2002年8月收治的38例脑卒中患者。其中伴发顽固性呃逆者32例,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呼吸促进技术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将68 例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 例。对照组进行毫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毫针针刺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呼吸促进技术训练。分别在治疗3d、7 d 后评价患者呃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连续治疗3 d 及7 d 后进行疗效观察,观察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促进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伴顽固性呃逆患者,在针灸治疗的同时给予经口间歇胃管保证患者营养供给,观察患者呃逆缓解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康复科收治的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并伴有顽固性呃逆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穴位针灸治疗,取攒竹、天突、气海、中脘、内关5个穴位,观察组在穴位针灸治疗的同时停留置胃管给予经口间歇胃管营养法,比较两组患者呃逆症状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呃逆症状缓解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针灸联合经口间歇胃管法可缓解脑卒中吞咽障碍伴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PSO)的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0例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按病情分别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及常规抗抑郁药物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运动康复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各40min,1次/d,疗程2个月,治疗8周后,用HAMD抑郁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等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汉密顿抑郁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评分等有明显改善。结论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