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恶性肿瘤早期症状隐匿,容易被忽视,如早期发现,可手术或化疗治疗,大大减低了死亡率,因脱落细胞对人体没有损伤,无痛苦,可多次检查,检查费用低,出结果快,病人乐意接受,检出率可达60%以上,故脱落细胞可用于恶性肿瘤的普查。  相似文献   

2.
测定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检测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端粒酶检测和脱落细胞检查在胸腹水诊断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端粒酶检测和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胸、腹水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 PCR-TRAP法检测 65例胸腹水标本中端粒酶的表达 ,同时做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在 65例胸腹水中 ,端粒酶检测和细胞学检查的符合率为 84.6% (5 5 /65 ) ,两者的诊断结果具有一致性 (P<0 .0 1) ;在有原发恶性肿瘤病灶的 43例中 ,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在无原发恶性肿瘤病灶的 2 2例中 ,端粒酶检测的特异性为 90 .9% (2 0 /2 2 )。结论端粒酶检测是胸腹水良、恶性鉴别的良好方法 ,与细胞学检查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头溢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TRAP-PCR银染定性法及TRAP-PCR-ELISA定量法对50例溢乳进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分析。结果 50例溢乳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率高达78%(39/50),随着年龄的增大,端粒酶阳性率呈逐步下降趋势,而同期送检的细胞病理诊断则无1例找到癌细胞。结论 溢乳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随着疾病的发展,端粒酶阳性患者易发  相似文献   

5.
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能以自身携带的RNA为模板,逆转录合成DNA加至染色体末端,从而维持端粒长度的稳定性.绝大多数正常的体细胞和组织端粒酶均为阴性,端粒酶的激活与细胞的无限增殖有关,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端粒酶活化是许多肿瘤发生的必经之路,肿瘤的发生发展需要端粒酶的参与[1].本文就端粒酶检测在妇科恶性肿瘤诊疗中的应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体液端粒酶活性检测因其标本来源方便、创伤性小已成为当今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靶点。本文对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及各种体液标本包括腹水/胸腔积液、支气管冲洗/灌洗液、尿液/膀胱冲洗液、血浆/血清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体液端粒酶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液端粒酶活性检测因其标本来源方便、创伤性小已成为当令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靶点。本文对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及各种体液标本包括腹水/胸腔积液、支气管冲洗/灌洗液、尿液/膀胱冲洗液、血浆/血清端粒酶活性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端粒酶是近年来发现的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逆转录酶,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对实体瘤的端粒酶活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体液脱落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的研究尚较少。我们应用PCRELISA方法检测体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旨在探讨该方法在肿瘤的早期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催化亚基 (hTERT)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RT PCR法分别对膀胱癌组织、正常膀胱组织以及膀胱移性细胞癌和泌尿系良性疾病患者尿脱落细胞进行hTERT检测。结果  2 7例膀胱癌组织hTERT表达呈10 0 %阳性 ,正常膀胱粘膜 16例均无阳性表达。 3 2例膀胱移行性细胞癌 (transitionalcellcarcinomaofbladder,TCC)患者尿脱落细胞hTERT表达阳性率为 87 5 % ( 2 8/ 3 2 ) ,非肿瘤组表达阳性率为 13 3 % ( 2 / 15 ) ,与TCC病理分级、分期无相关性。结论 检测脱落细胞hTERT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方法 ,是TCC早期诊断的一个有价值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TRAP-PCR银染定性法及TRAP-PCR-ELISA定量法对50例溢乳进行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分析。结果50例溢乳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率高达78%(39/50),随着年龄的增大,端粒酶阳性率呈逐步下降趋势,而同期送检的细胞病理诊断则无1例找到癌细胞。结论溢乳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检出率明显增高。随着疾病的发展,端粒酶阳性患者易发生恶变的可能性是否大于端粒酶阴性患者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提高对肾脏恶性肿瘤CT表现的认识及诊断。材料与方法:分析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CT表现。15例均作了常规CT扫描,其中10例作了增强扫描。结果:肿瘤发生在肾实质12例,肾盂3例。肿瘤病灶表现为高密度3例、低密度4例、等密度3例及混杂密度5例,增强扫描时病灶有轻度强化。结论:CT扫描对肾脏恶性肿瘤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对良恶性腩腹水的诊断价值。方法用TRAP银染法检测120份脚腹水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以瑞氏染色对脱落细胞进行细胞学检杳。结果在37例细胞学阳性的恶性胸腹水中端粒酶全部表达,在48例良性胸腹水中有2例端粒酶表达,在35例细胞学阴性的可疑恶性胸腹水中有29例端粒酶表达,测定的敏感性91.6%,特异性95.8%,阳性预示值97.0%,阴性预示值为88.5%,实验有效率93.3%。结论端粒酶活性表达与恶性胸腹水呈高度相关,检测端粒酶活性是临床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76例颈部恶性肿瘤临床资料分析,提高对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1998年4月-2004年10月就诊的127例颈部肿块病例,分析其中经病理检查而确诊的76例颈部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颈部恶性肿瘤常见于颈中下部,76例颈部恶性肿瘤中有8例是原发肿瘤,均为恶性淋巴瘤;68例为转移性肿瘤,以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为多见(45例);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病例未找到原发灶。结论:颈部肿块中恶性肿瘤常见,而其中又以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最为多见,临床医师应熟悉颈部肿块的鉴别诊断,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应用超声检查48例小儿腹部恶性肿瘤,并经手术病理或细胞学检查证实,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6%,本文较详细地描述了小儿腹部恶性肿瘤声像图特点,以及腹膜后肿瘤与腹腔肿瘤的鉴别要点。认为在小儿腹部肿瘤的诊断中应以超声检查作为一种首选的、可靠的无创性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联检端粒酶活性(TA)和DNA异倍体诊断恶性腹水的价值。方法:良、恶性腹水各57份,应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杂交-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TA、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异倍体。结果:恶性腹水TA及DNA异倍体的阳性率为84.2%及73.7%,联检TA和DNA异倍体的阳性率为94.7%。结论:联检TA和DNA异倍体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更有益于良、恶性腹水的鉴别,联检的临床价值高于单一试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小儿恶性睾丸肿瘤20例,占同期小儿睾丸肿瘤的74%。主要表现为睾丸无痛性长大,50%伴有精索静脉曲张,20%伴有睾丸鞘膜积液。结合复习文献,重点讨论了诊断及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7.
端粒酶活性在肿瘤诊治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酶几乎在所有的恶性肿瘤进程中表达 ,但除生殖细胞和干细胞外良性病变和正常组织均不表达。因为它的广泛表达可作为肿瘤的标志物及癌症治疗的靶点 ,使端粒酶成为目前全世界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端粒酶活性的检测与肿瘤临床的诊断、治疗、对残存或复发癌症的监测以及病人的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使用物品脱落细胞阳性率的观察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术中肿瘤细胞种植转移与使用物品的关系,对60例患者肿瘤切除前后的使用物品(包括手套、纱布、器械)分类收集,经生理盐水浸泡,将所得浸泡液离心沉淀,取沉渣进行病理检查,发现肿瘤切除前脱落细胞阳性者15例,占总例数的25%;肿瘤切除后脱落细胞阳性者3例,占总例数的5%。结果表明,恶性肿瘤术中使用物品的有效管理、大量的无菌蒸馏水冲洗及术中抗癌药液的放置是减少肿瘤细胞种植、预防医源性播散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下咽部原发性恶性颅咽管瘤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首例下咽部原发性恶性颅咽管瘤并探讨其组织发生。方法:对1例男性患者的全喉及左甲状腺肿瘤作组织学观察,重点观察肿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病变。免疫组化检测Ki-67、p53、CEA、c-erbB-2和抗端粒酶(TRT)抗体的表达。对鞍下颅咽管瘤作文献复习和讨论。结论:肿瘤原发于左侧下咽部环后区,系典型的造粒酶细胞瘤型颅咽管瘤,瘤细胞有异型性,广泛浸润下咽周围软组织及左侧甲状腺。癌瘤与正常组织交界处有移行现象。表达Ki-67、p53、c-erbB2和端粒酶活性,CEA阴性。结论:本例系下咽部原发性恶性颅咽管瘤,首次证明局部黏膜上皮(基底细胞)可发生颅咽管瘤。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