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 1996~ 2 0 0 1年 6月采用常州GW - 1型消化道吻合器对 373例贲门、食管癌切除后行胸内食管胃器械吻合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0 6例 ,女 16 7例。年龄 43~ 75岁 ,平均 5 8.3岁。贲门癌 2 2 1例 ,食管癌 15 2例。除 3例经右胸手术外 ,其余均经左胸手术。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 12 7例 ,弓下吻合2 43例 ,食管胃端侧全层内翻吻合均采用吻合器完成 ,采用GW - 1型 2 6及 2 9规格的分别为 2 92例及 7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 3例 ,占 0 .8%。2 讨论文献报道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器械吻合为 0 .9% ,手工吻…  相似文献   

2.
自1985年Hardy首次介绍一种生物可分解吻合环(以下简称吻合环)用于肠吻合以来,吻合环以其优越性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们从2004年6月率先在西北地区应用了吻合环肠吻合技术,现将应用情况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胃肠吻合技术不断改进,特别是吻合器的出现,简化了手术过程,缩短了手术时间。本文综述了各种胃肠吻合方式的优缺点,特别是加压吻合技术,以探讨其进展及应用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机械吻合和手工吻合两种胸内吻合方法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56例本科2000年6月~2010年3月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30例患者采取机械吻合,余126例患者采取手工吻合,从吻合时间、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发生情况比较两种吻合方式应用效果.结果:机械吻合组总手术时间为(173+43)min,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77%,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狭窄,手工吻合组总手术时间为(194±48)min,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56%,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吻合应用于食管贲门癌切除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胸内器械吻合预防吻合口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1月~2000年12月,笔者应用常州GW-1型消化道吻合器对323例贲门、食管癌切除手术过程中行胸内器械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占0.6%。比报道的器械吻合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0.9%低,比手工吻合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3%~5%明显下降。笔者认为:选择合适的病例,熟悉吻合器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仔细操作,器械吻合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宇  张琪  苏君梅  张勤  裘华森 《浙江医学》2009,31(6):782-783
肠吻合是普通外科常用的手术操作,传统的吻合方法为手工缝合,费时费力,并存在一定的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且特殊部位如盆腔低位吻合还存在技术上的难题。1985年Hardy等发明了非缝合性生物可分解吻合环(biofragmentable anastomosisring,BAR),并应用于胃肠吻合。1997年后,国内逐渐开展了此项技术,但大宗病例报道不多。现将本院近年来施行的86例的情况作一回顾分析,并与同期行手缝肠吻合者作一对照,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食道贲门癌切除术后粘膜吻合与机械吻合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食管贲门癌手术手法吻合和机械吻合消化道重建对术后吻合口狭窄及瘘发率的影响尚无完全定论,本文目的是比较二则的术后效果。方法:427例食道贲门癌病人于术中随机分为二组分别作机械吻合或手法粘膜吻合并对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作对比。结果:手术时间和失血量二组无差异,而瘘发率,吻合口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在粘膜吻合和机械吻合组分别为0.4%~4.5%,1.6%~31.8%和0~19.8%。结论:在预防吻合口瘘;返流性食管炎及吻合狭窄方面粘膜吻合显著优于机械吻合。  相似文献   

8.
食管、贲门癌术后食管胃吻合瘘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近年来,我院对1例贲门癌手术中采用Proximate LKS吻合器对食管胃吻合口进行操作,术后第17天发生胸内吻合口瘘,病情十分重笃,经积极救治,终使瘘口闭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半年来 ,我科应用新型生物可分解吻合环 (Valtrac,美国 SDG公司生产 )进行大肠肿瘤切除肠吻合手术 ,操作便利 ,吻合可靠 ,术后恢复良好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 6例 ,女性 4例 ;年龄最大 73岁 ,最小 2 3岁 ;右半结肠癌 3例 ,乙状结肠癌 5例 ,高位直肠癌 1例 ,乙状结肠绒毛状腺瘤 1例。2 手术方法  常规开腹 ,按肿瘤根治术式游离拟切除肠段 ,在肿瘤近端预定离断处剔除肠管约 1.5~ 2 cm全部脂肪、肠系膜组织等 ,后上荷包钳 ,穿入可吸收荷包缝线 ,离断肠管 (荷包线暂不收紧 ) ,松开荷包钳。同法处理肿瘤远端肠管 ,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0.
韩廷跃  王冰  陈炳辉  戴刚  王月 《海南医学》2008,19(4):114-115
目的比较机械吻合与一层内翻缝合法,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方法将食管癌、贲门癌192例患者随机分为机械吻合(A组),手工吻合(B)组,行食管—胃吻合,比较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及吻合口狭窄率。结果机械吻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98%,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8.91%,一层内翻吻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5.49%,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2.20%。结论二种吻合方式比较,机械吻合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手工吻合,吻合口狭窄率高于后者,并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和评估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颈部手工全层吻合、手工分层吻合及器械圆形吻合3种不同吻合方式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3月我科由同一主刀医师完成的3种不同颈部吻合方式食管癌切除62例,其中手工全层吻合组22例,手工分层吻合组19例,器械圆形吻合组21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前3 d胃液引流、吻合口瘘发生率、瘘口愈合时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胃食管反流情况等。结果3组间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胃食管反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颈部吻合时间器械圆形吻合组〔(11.9±1.9) min〕<手工分层吻合组〔(23.3±3.0) min〕<手工全层吻合组〔(38.9±4.2) min〕(P<0.05),但总手术时间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瘘口平均愈合时间手工分层吻合组(7 d)短于手工全层吻合组(20.8 d)及器械圆形吻合组(19 d)(P<0.05);术后前3 d胃液引流器械圆形吻合组〔(325.4±118.4) g〕较手工分层吻合组〔(515.9±256.5)g〕少(P<0.05)。结论3种吻合方式术后常见并发症和总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器械圆形吻合及手工分层吻合均可有效缩短颈部操作时间,后者瘘口愈合时间更短,前者因胃液引流更少或可减低吻合口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5 .2 %以下 ) ,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仍较高 ,国内为0 .1%~ 0 .9% ,国外为 1.4 %~ 2 7.6 % [1] 。术后有吞咽不适、梗阻者的比例更高。上述并发症的发生与吻合术式、吻合技术有关。我们选择有代表性的一层内翻吻合法和双层内翻吻合法 (荷包式包盖吻合法 )进行了临床比较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9年 1月~ 2 0 0 1年 6月 ,我们共手术切除食管癌 2 6 3例 ,贲门癌 331例。其中男 382例 ,女 2 12例 ;年龄 39~ 73岁 ,平均 (5 2 .7± 4 )岁。所有病例随机分…  相似文献   

13.
李鹏飞  刘铜军  申震 《吉林医学》2009,30(19):2230-2231
目的:探讨可降解吻合环应用于犬的肠切除、肠吻合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20只本地杂种犬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单一缝合组(对照组,n=10),应用可降解吻合环吻合组(实验组,n=10)。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肠道内径的变化,记录缝合时间和总手术时间,观察术后1~10d肠瘘的发生率、支架降解情况,术后12周取吻合口处部分肠管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胆漏的发生率(1/10)与对照组(0/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缝合时间(10.20±2.88)min多于实验组(2.02±1.03)min。术后第12周肠道吻合口病理学显示,实验组肠壁各层较好,炎性反应轻,无明显肉芽肿形成,浆膜层无纤维瘢痕,明显优于对照;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吻合口内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降解吻合环应用于肠切除、肠吻合在动物实验中是安全有效的,且优于线缝合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在食管癌手术切除颈部吻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3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手工吻合组(56例)和机械吻合组(57例),比较两种吻合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机械吻合组的吻合时间为(18.5±3.0)min,明显短于手工吻合组的(30.0±5.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吻合组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8%,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1.8%,手工吻合组分别为10.7%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吻合在食管癌手术切除颈部吻合治疗中疗效更佳,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食管癌手术中采用器械吻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180例食管癌切除手术患者按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重建消化道分为两组,手工吻合组539例,器械吻合组641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及与吻合技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器械吻合组胃食管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均较手工吻合组缩短(P〈0.01).而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出血、呼吸循环并发症发生率和围手术期病死率器械吻合组均较手工吻合组低(3.1%,2.4%,0.2%,2.3%,0.6%伪6.5%,4.0%,0.8%,3.5%,1.8%),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器械吻合重建消化道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食管斜形吻合预防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的163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86例,采用食管斜形端端吻合;对照组77例,采用传统方法横断面端端吻合,术后随访6个月~2年,对出现吻合口狭窄12例(7.5%)患者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围手术期死亡2例(试验组1例、对照组1例),试验组对出现吻合口狭窄3例(3.5%),而对照组出现吻合口狭窄9例(1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斜形吻合可以降低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对食管癌行机械吻合及应用带蒂胸膜片包埋吻合口的优点。方法 对食管中下段癌采用机械吻合器行食管、胃主动咏弓上吻合或胸顶吻合,并以带蒂胸膜片包埋吻合口;同期行常规手工吻合及胃壁包埋吻合口作为对照组。结果 机械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0.6%,死亡1例,吻合口狭窄发生7%,无死亡,手术死亡率0.2%;对照组吻合口瘘发生23%,死亡5例,吻合口狭窄发生2.7%,无死亡,手术死亡率1.9%。结论 食管胃机械吻合及应用带蒂胸膜片包埋吻合口的方法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低,死亡率低,但吻合口狭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8.
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治疗中上段食管癌的优劣。方法通过对93例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吻合时间的比较,评价2种吻合方式的疗效与差异。结果机械吻合49例,吻合口漏0例,返流2例,早期声音嘶哑2例,吻合口狭窄3例,肺部并发症1例,无死亡病例,平均吻合时间(13±5)min;手工吻合44例,吻合口瘘2例,返流4例,早期声音嘶哑7例,永久声音嘶哑1例,吻合口狭窄6例,肺部并发症5例,死亡1例,平均吻合时间(57±8)min。机械吻合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手工吻合组,吻合时间短于手工吻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吻合法行食管胃颈部吻合与手工吻合法相比,可有效减少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并缩短食管胃端侧吻合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食管癌(EC)术中器械吻合(FLVA)和手工分层吻合(LHS)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230例EC患者分为LHS组(118例)和FLVA组(112例),术中分别接受LHS和FLVA.结果 LHS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于FLVA组(χ2=3.9602,P=0.0466),FLVA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LHS组(P=0.007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接近(P〉0.05),且术后EC患者死亡率方面,也是FLVA组高于LHS组.LHS组综合费用、手术材料费皆显著低于FLVA组(P〈0.01),而两组术后住院费相接近(P〉0.05),LHS组手术时间则稍长于FLVA组(P〈0.05).结论 EC手术中,采用LHS虽然手术时间稍长,但其术后严重并发症及术后死亡率明显低于FLVA,且综合费用、手术材料费皆较低,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宇扬 《吉林医学》2014,(19):74-75
目的:比较食管癌(EC)术中器械吻合(FLVA)和手工分层吻合(LHS)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30例EC患者分为LHS组(118例)和FLVA组(112例),术中分别接受LHS和FLVA。结果:LHS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低于FLVA组(χ2=3.960 2,P<0.05),FLVA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高于LHS组(P<0.05),术后死亡率,FLVA组高于LHS组。LHS组综合费用、手术材料费皆显著低于FLVA组(P<0.01),而两组术后住院费相接近(P>0.05),LHS组手术时间则长于FLVA组(P<0.05)。结论:EC手术中,采用LHS术后严重并发症及术后死亡率低于FLVA,且综合费用、手术材料费皆较低,因此,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