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苦参素治疗老年乙肝肝硬化的疗效及对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96例老年乙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苦参素胶囊,24 w为1个疗程。比较病毒活性、肝纤维化指标和门脉血流动力学,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和层黏连蛋白(LN),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门静脉及脾静脉的平均流速及脾静脉血流量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其余指标相近。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治疗老年慢性乙肝肝硬化安全且有效。  相似文献   

2.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诊断标准,乙型肝炎患者281例,随机分治疗组150例,其中急性肝炎30例,慢迁肝50例,慢活肝45例,肝硬变25例;对照组131例,其中急性肝炎30例,慢迁肝40例,慢活肝38例(死亡3例),肝硬变23例(死亡2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及各项化验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病人采用保肝、退黄、降酶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探讨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患者脾脏体积、肝总动脉、脾动静脉、门静脉内径差异及肝脏血流状态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42例,无肝脾疾病患者15例作为对照,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全肝灌注成像:(1)测量比较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组与对照组脾脏体积、肝总动脉、脾动静脉、门静脉内径之间的差异;(2)分析比较脾脏体积与各相关血管内径之间的相关性;(3)测量比较基于Couinaud分段肝脏五叶相关灌注参数值: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PVP)、总肝灌注量(TLP)和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脾脏体积与各血管内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组脾脏体积及脾动脉、脾静脉、门静脉内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7.108、17.484、23.124、13.636,P值均<0.05)。(2)中、重度脾功能亢进组脾脏体积及脾动脉、脾静脉、门静脉内径明显大于轻度脾功能亢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5.418、13.293、15.136、7.093,P值均<0.05),但中、重度脾功能亢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脾静脉、门静脉、脾动脉内径与脾脏体积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0、0.548、0.726)。(4)脾功能亢进组全肝叶PVP、TL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组HPI均高于对照组,中、重度脾功能亢进组肝右后叶HPI高于轻度脾功能亢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555、4.570,P值均<0.05);各组间全肝叶H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脾功能亢进组全肝叶HAP均低于对照组、轻及中度脾功能亢进组。结论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患者脾动静脉内径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宽,与脾脏体积增大一致,且中、重度为著;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患者门静脉灌注量及总肝灌注量均减少,肝动脉灌注量以重度脾功能亢进患者减少显著。  相似文献   

4.
《肝脏》2016,(1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肝脏ADC值和MRI测量肝脾大小比对肝纤维化(HF)及肝硬化(LC)早期诊断及分级的评估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纤维化患者25例及肝硬化患者7例,其中肝纤维化患者使用国际慢性肝炎分级标准,将25例患者分为A组(n=13例)、B组(n=12例),A组为S1期~S2期;B组为S3期~S4期;收集正常肝脏人群18例作为对照组。其均应用我院MRI进行上腹部扫描;DWI测量肝脏ADC值;并应用T2 WI进行肝脾体积的计算。结果 MRI对4组患者进行上腹部扫描发现,与对照组相比,A组的肝体积(LV)增大,B组和肝硬化组的肝体积减少,且肝硬化组体积减少更多;肝硬化组的脾体积最小,且脾体积呈现对照组A组B组肝硬化组趋势;肝纤维化程度越高,肝脏的ADC值越小(F=307.500,P0.001),肝脾体积比值越小(F=346.700,P0.001)。结论肝脏ADC值和肝脾体积比值能更好反映肝脏病变情况,对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早期诊断及分级的评估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我们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iRNA)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CAHB)病人25例(年龄22~64岁),疗效较好。 1.治疗方法: iRNA 4mg肌注,第 1个月隔日注射1次,以后每周注射2次,12周为一疗程。每4周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肝功能试验(ALT、TTT、 BiL),共3次。 2.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乏力、纳差、恶心、肝区痛及腹胀均有明显改善;肝大由9例减为4例,脾大由6例减为5例。肝功、乙肝五项指标改变见表1、2,  相似文献   

6.
1992年10月~1993年7月,我们用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乙型肝炎31例,以观察其对乙肝标志物HBVM的转阴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本文病例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治疗组31例,其中急性肝炎10例、慢活肝12例、慢迁肝9例;对照组30例,均为同期住院病人,其中急性肝炎10例、慢活肝12例、  相似文献   

7.
CT肝硬化定量诊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肝硬化患者肝容积、脾容积及脾/肝比值的异常,评价对肝硬化CT定量诊断的价值.收集肝硬化患者50例,正常对照组50例.用CT分别测量两组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分析.结果正常肝和肝硬化的肝容积值分别为(1068.3±201.7)cm3和(783.6±196.2)cm3(P<0.0001);脾/肝比值分别为(0.12±0.03)和(0.73±0.4)(P<0.0001).随Child-Pugh分级递增,肝容积有递减,脾/肝比值有递增趋势.因此,CT肝脾容积测量在肝硬化定量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于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治疗作用。方法将51例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1)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如维生素类和护肝降酶治疗,必要时用人血白蛋白等;治疗组(n=30)给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疗程均为2年。观察治疗前后HBV-DNA载量,Child-Pugh评分,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黏蛋白(LN)等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彩色多普勒检查肝脾形态、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和脾厚度(st)。结果基线时两组以上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对照组3例死亡(肝癌1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自身前后对比疗效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死亡1例(交通意外),自身前后对比观察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有明显改善乙肝后肝硬化失代偿期Child-Pugh评分作用和肝脾形态,降低HBV DNA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肝动脉介入栓塞联合脾动脉栓塞对老年肝癌伴脾功能亢进(脾亢)病人免疫细胞的影响。方法老年肝癌伴脾亢病人7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肝介入组,各39例,肝介入组行肝动脉介入栓塞,联合组行肝动脉介入栓塞联合脾动脉栓塞。比较2组白细胞、血小板、免疫细胞水平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联合组术后1周、4周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明显高于术前,且明显高于肝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介入组术后1周、4周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1周、术后4周CD4+、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明显高于肝介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发热、腹痛、胸腔积液、腹水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联合脾动脉栓塞治疗老年肝癌伴脾亢病人,有效提高免疫力,增加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心得安长期持续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拉米夫定联合心得安治疗组(A组)、拉米夫定治疗组(B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肝、支持对症治疗。拉米夫定100mg/d,1次/d。心得安30~50mg/d,服用剂量以心率不低于55次/min为宜。两组治疗24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拉米夫定联合心得安治疗组肝血流量明显减少,肝门静脉内径、脾门静脉内径、脾厚度明显改善、再出血及腹水复发率优于拉米夫定组。拉米夫定联合心得安治疗组及拉米夫定组ALT、AST、TBiL、ALB、HBVDNA、Child-Pugh评分均降低。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心得安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能有效改善肝功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使肝门静脉内径、脾门静脉内径、脾厚度明显改善、肝血流量明显减少,再出血及腹水复发率降低,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减轻或阻止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缓肝移植。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肝炎的B超声像图表现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11 检查对象 分3组:64例重症肝炎,男性56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26岁,为重肝组。276例急性黄疸肝炎,男性218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24岁,为急黄肝组。258例正常人,男性142例,女性116例,平均年龄29岁,为正常对照组。重肝与急黄肝均根据1994年北京全国肝炎会议的诊断标准确诊。12 使用仪器 阿洛卡630型腹部超声诊断仪。2 结果和分析21 重肝组、急黄肝组与正常对照组肝脾各径测值及其对照,见表1。表1 各组肝、脾测量值(x±s,单位:cm)重肝组(64例)急黄肝组(276例)正常对照组(258例)左叶厚径左叶上下径右叶斜径门静脉内径脾厚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合并肝损害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01~2015-02收治的40例临床确诊为AP的患者,分为轻型胰腺炎(MAP)25例和重型胰腺炎(SAP)15例,并随机选取同期就诊的查体健康者15名作为对照组,进行平扫肝/脾CT值比值测量,对肝功能实验室检查的各项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肝/脾CT值比值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比较各组间差异性。结果 25例MAP中肝功能损害指标升高18例,出现肝/脾CT值比值倒置72%(13/18);肝功能指标正常7例,出现肝/脾CT值比值倒置57%(4/7),未出现倒置43%(3/7);SAP患者肝功能损害指数上升且肝/脾CT值比值倒置93.3%(14/15)。MAP、SAP肝功能损害指标升高组肝/脾CT值比值分别为(0.85±0.21)、(0.69±0.31),与正常组肝/脾CT值比值(1.25±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CT值降低程度与胰腺炎程度有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肝脾体积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脾体积改变对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应用价值.方法 137例受检者接受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检查,其中40例为无肝脏疾病的肝移植供体(对照组).63例经肝穿刺活检证实为肝纤维化患者,根据Ishak评分系统再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F≤2,44例)和显著肝纤维化组(F≥3,19例),34例经临床或影像学表现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肝硬化组).进行全肝体积(TLV)、右半肝体积(RV)、左外叶体积(LLV)、左内叶体积(LMV)、尾状叶体积(CV)及脾脏体积(SV)测定,并分别计算上述各体积与TLV的比值.结果 对照组、轻度肝纤维化组、显著肝纤维化组及肝硬化组的TLV分别为1470.38、1239.99、1219.76、1078.21 cm3,RV分别为933.34、799.74、765.22、543.73 cm3,LMV分别为216.20、184.69、179.44、163.12 cm3,均呈降低趋势;而SV分别为256.29、284.41、343.13、863.38 cm3,CV/TLV分别为3.09%、3.20%、3.58%、4.16%,SV/TLV分别为17.53%、22.91%、28.80%、82.91%,均呈升高趋势.除轻度肝纤维化及显著肝纤维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LV、LMV、SV、RV、RV/TLV、LLV/TLV、CV/TLV及SV/TLV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分期显著相关.结论 肝脾体积改变及肝脏各叶、SV/TLV有助于早期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参芪复肝颗粒加腧穴热敏化艾灸(热敏灸)对慢性丙型肝炎(CHC)干扰素(IFN)+利巴韦林(RBV)治疗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HC患者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IFNα-2a,同时口服RBV;治疗组在以上基础上加用参芪复肝颗粒及热敏灸。两组均以24 w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丙肝炎病毒(HCV)-RNA及肝脾彩超改善情况,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5.7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临床治愈16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临床治愈4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在恢复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抑制HCV-RNA及改善肝脾彩超指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发生流感样症状、白细胞减少、胃肠道症状及精神抑郁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复肝颗粒加热敏灸对IFN+RBV治疗CHC有减毒增效作用,且安全可靠,为理想的优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Song ZQ  Zhou LY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0):845-84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继发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确诊的6例PMF继发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年龄(52.8±11.7)岁,临床起病至确诊的中位时间为24个月.门脉高压症相关症状主要包括腹胀、腹部包块、呕血和黑便,体征主要包括脾大(均为中重度肿大)、肝大(以轻中度肿大多见)、移动性浊音阳性和腹壁静脉曲张,而黄疸、肝掌和蜘蛛痣少见.大多数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正常.门、脾静脉宽度为(16.0±3.2)、(11.0±3.4)mm,2例合并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1例患者进行了肝穿刺,显示有髓外造血.5例患者接受了门脉高压症相关药物治疗,脾切除术和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治疗各1例.结论 PMF继发门脉高压症临床罕见,极易误诊.脾大显著、轻中度肝大、肝功能较好、肝掌和蜘蛛痣等体征少见、肝穿刺显示髓外造血等是其与肝硬化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联合乙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5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自1996年8月~1998年8月采用干扰素联合乙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3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我院肝病科住院或门诊病人,诊断及分型均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其HBeAg、HBV DNA均为阳性。所有病例均符合干扰素应用指征。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20~50岁,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各45例,其病程、分型均有可比性(P>0.05),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均未使用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慢性活动性肝炎(CAH)和肝硬化时常见脾肿大,但无症状HBsAg携带者是否也会引起脾肿大,文献尚无报道。研究对象为日本某地肝炎高发区的1143例在体检中被发现、且HBsAg持续阳性≥6个月的HBsAg携带者。除去有肝脏病变,如ALT、AST>40U或/和超声波有异常发现的107例(占9.8%),986例(90.2%)定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采用实时超声检查脾指数A×B,A为脾纵切面的最长线,B为通过脾门垂直于A的值,以此确定脾大小。并与该地区经体检和HBsAg检测正常的2483名居民(对照组)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切脾与未切脾血红蛋白H CS(HbH CS)病患者的血清铁蛋白(SF)及肝铁浓度(LIC情况,并探讨其关联性。方法选择该院于2014-07~2015-06收治的HbH CS病患者64例,按照是否接受脾切治疗分为切脾组(n=34)和未切脾组(n=30)。比较两组的血红蛋白(Hb)、有核红细胞(NRBC)、网织红细胞(Ret)、白细胞(WBC)和SF水平及肝MRI T2~*,并筛查与lnSF(SF的自然对数)及肝MRI T2~*具有相关性的指标。结果切脾组Hb、WBC和NRBC水平均高于未切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切脾组lnSF和肝MRI T2~*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切脾组(P 0.05),反映切脾组SF水平高于未切脾组,而LIC水平低于未切脾组。切脾组肝MRI T2~*与年龄和lnSF呈负相关(P 0.05); lnSF与Hb呈负相关(P 0.05),与年龄、NRBC、WBC及输血级别呈正相关(P 0.05)。未切脾组肝MRI T2~*与lnSF呈负相关(P 0.05); lnSF与年龄呈正相关(P 0.05)。结论肝MRI T2~*可反映肝铁负荷情况,HbH CS病患者切脾后SF水平与LIC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对于地中海贫血患者的铁负荷评估需综合考虑患者是否已接受了切脾治疗及脏器的铁负荷情况。  相似文献   

19.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对胆囊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对胆囊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来116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住院病人胆囊B型超声扫描的结果,与非肝病患者作对照。同时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病人中有脾功能亢进与无脾功能亢进(切脾后)的病人的胆囊病变作对照。结果 116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病人中胆囊B型超声扫描有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的分别为87.9%(102/116)及38.8%(45/116),对照组为36.6%(15/41)及19.5%(8/41),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病人中有脾功能亢进的病人中有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的分别为89.0%(73/82)及39.0%(32/82),切脾后的病人为85.3%(29/34)及38.2%(13/34),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门脉高压症与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的发病密切相关,但脾功能亢进并非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与肝炎后肝硬化B超观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用EUB—200A型线阵手提式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MH_z,检查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41例(S组)与肝炎后肝硬化30例(H组)。B超图象结果表明,S组肝实质呈光带型网络状分布,似“鱼鳞状”、“龟背样”或“地图样”改变;H组(包括有腹水者)仅见肝实质光点增粗、回声增强及分布不均,无一例呈光带型网络状分布。故认为B超用于两者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肝、脾各径线测值平均值及门、脾静脉主干内径测值平均值结果,S组均大于H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