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血清AFU与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a-L岩藻糖苷酶(AFU)的测定方法与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应用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血清AFU进行测定,同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的AFU与AFP进行联合检测并做出综合判断。结果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AFU的敏感性及准确性高于AFP(P〈0.001),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94.3%,97.2%)。结论AFU、AFP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可以有效地避免漏诊,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CA199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CA199含量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射免疫法和生化法对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CA199含量进行检测,并与42名肝炎肝硬化患者和40名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CA199含量显著高于肝炎肝硬化组及正常人组(P<0.01)。AFP、AFU、CA199三项指标在原发性肝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09%、71.74%、80.43%,AFP AFU、AFP CA199、AFP AFU CA199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9.13%、84.78%、95.6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P、AFU、CA199含量可以提高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联合检测血清AFU和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肝癌(PHC)是临床常见,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早期治疗对改善患者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甲胎蛋白(AFP)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首选肿瘤标志物,自应用于临床以来使肝癌的诊断准确率大大提高,至今仍作为肝癌诊断的首选肿瘤标志物,但仍有约24%~40%的原发性肝癌患者AFP呈阴性[1].  相似文献   

4.
血清AFU和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尹琍  赵宗豪 《安徽医学》2010,31(3):211-212
目的探讨血清a-L-岩藻糖苷酶(AFU)和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60例原发性肝癌和30例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AFU和AFP浓度。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U和AFP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肝炎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联合检测的敏感性比单项检测高。结论联合检测血清中的AFU和AFP可提高PHC的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5.
邵阿伶 《中外医疗》2008,27(32):143-14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血清中LN、A FU及AFP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四组(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以及正常对照)血清中层黏连蛋白(LN )、α-L岩藻糖苷酶(AFU) 及甲胎蛋白(AFP)的含量,同时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中的三指标进行联合检测并做出综合判断. 结果 原发性肝癌患者和正常人或乙肝患者血清中三种指标的含量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0.01);肝癌患者与肝硬化患者比较,AFU和AFP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0.01),而LN无显著差异.结论 LN、AFU和AFP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性,可以有效地避免漏诊,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刚  庞利群  徐三荣  朱秋伟 《热带医学杂志》2007,7(11):1094-1095,1099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a-L-岩藻糖苷酶(AFU)、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诊断价值。方法正常健康对照组84例,原发性肝癌组69例,肝炎肝硬化组44例,均同时检测血清AFP、AFU、CEA。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AFU、CEA与肝硬化组、正常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AFU、CEA单独检测时的敏感性分别为71.0%、81.2%和26.1%,联合检测AFP和AFU或CEA可使检测敏感性提高到87.0%和77.0%,三者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2.8%,血清AFP阴性标本AFU、CEA的敏感性分别为55.0%和25.0%。结论联合检测AFP、AFU和CEA3项指标可以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尤其是AFP阴性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肝癌 (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 ,PH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 ,早期发现和治疗是延长病人生存期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目前 ,α甲胎蛋白 (AFP)是最常用的PHC检测指标 ,但其特异性不高 ,限制了其应用。因此 ,寻找AFP以外的新的PHC标志物是许多学者努力的方向。据此 ,我们联合检测AFP和α L 岩藻糖苷酶 (AFU) ,探讨在诊断PHC中的意义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 ,其中PHC 40例 ,肝硬化 14例 ,慢活肝 2 6例 ,继发性肝癌 15例。对照组 5 0…  相似文献   

8.
TSGF、AFP、AFU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意义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 5 0例 PHC患者血清中的 AFP、AFU、TSGF进行测定 ,并与 30例良性肝病患者及 30例健康人血清进行比较 ,探讨其对 PHC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原发性肝癌组 TSGF平均值为 74.0± 13.4U/ m l、良性肝病组 6 0 .3± 7.7U / ml、正常对照组 5 3.0± 7.0 U / ml。 5 0例原发性肝癌单项检测 TSGF阳性 36例 ,阳性检出率 72 % ,AFP阳性38例 (76 % ) ,AFU阳性 42例 (84% ) ;TSGF、AFP两项同时阳性 30例 ,综合阳性率 88% ,TSGF、AFU两项同时阳性36例 ,综合阳性率 84% ,AFP、AFU两项同时阳性 36例 ,综合阳性率 88% ;TSGF、AFP、AFU三项同时阳性 2 8例 ,三项综合阳性率 92 %。因此 ,三种方法联合检测不仅阳性率高 ,且可避免单项检测出现的漏检情况 ,显著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AFU、AFP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可以有效地避免漏诊,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血清GGT、AFU、ALP及AFP检测对肝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伟  陈洁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24-25,28
目的:探讨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α-L-岩藻糖苷酶(AFU)、碱性磷酸酶(ALP)以及甲胎蛋白(AFP)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GGT采用速率法,AFU、ALP采用酶法,AFP用酶联免疫法,分别测定原发性肝癌组56例、转移性肝癌组64例、其他肝病组50例与正常对照组77例血清标本中GGT、AFU、ALP及AFP含量,结果均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转移性肝癌组中GGT、AFU、ALP、AF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其诊断肝癌(包括原发与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87.7%、78.9%、85.6%、65.3%和70.3%、45.4%、80.3%、57.3%,与其他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四个指标联合应用对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阳性率分别为97.2%和82.6%,与其他肝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GT、AFU、ALP及AFP联合检测可以明显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NO)与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转移、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5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23例良性肝肿瘤患者治疗前后及45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NO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肝硬化及良性肝肿瘤患者(P〈0.01),且与肿瘤直径、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肝外转移、临床分期及治疗效果有关,与血清AFP呈正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NO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预测肝癌转移、复发及疗效的有效指标,与AFP同时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变化及联合检测的特异度和敏感度,为早期有效筛查肝癌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64例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者6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受检者的血清AFP、CEA、CA199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血清AFP、CEA、CA19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2项或3项指标联合检测时,特异度有所下降,敏感度、准确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CEA、CA19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且均可在原发性肝癌中呈现阳性,联合检测3项指标能提高检测的敏感度和准确性,为早期有效筛查肿瘤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志刚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3):1675-1676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岩藻糖苷酶(AFU)、血清铁蛋白(Fer)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PH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法测定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6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FP、AFU、Fer的含量,并分析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APU、Fe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AFP、AFU、Fer单个肿癌标志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2.5%、22.5%、68.8%,特异性分别为95%、100%、96.3%;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PHC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8.8%和100%,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与单项检测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FP、AFU、Fer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尤其可提高AFP阴性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癌光化学疗法的疗效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光化学疗法 (PCT)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临床意义。 方法  15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光化学疗法治疗 ,并在治疗前后分别取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 (p5 3、p2 1、PC NA)分析及疗效评价。 结果 患者治疗后显示 ,肝癌细胞广泛坏死 ,瘤体明显缩小 ,癌周纤维组织增生胶原化 ;p5 3、p2 1、PCNA均显示阳性表达率降低与病理组织学改变平行一致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随访 11例患者中 ,有 7例生存期超过 2年 ,最长 1例存活 5年。 结论 光化学疗法治疗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有望成为肝癌的一种新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肝癌血清磷脂酶A2活性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血清磷脂酶A2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3H]-油酸标记生物膜法检测了60例PLC患者(其中Ⅰ、Ⅱ、Ⅲ期肝癌患者分别为14例、23例、23例)以及16例手术切除肿瘤后和19例肝动脉栓塞化疗后患者血清PLA2的动态变化.结果 PLC患者血清PLA2活性29.27±4.15(%)明显高于对照组8.42±2.01(%);且不同临床分期肝癌患者之间PLA2活性相差显著(P<0.05),随患者病情加重,PLA2活性呈递增趋势;PLA2活性≥30.0(%)和<30.0(%)者一年生存率分别为32.0%和75.0%;手术切除肿瘤后和化疗有效者PLA2活性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PLA2可作为PLC辅助诊断及估计病情的血清学指标之一,对了解PLC患者体内肿瘤体积大小、病程发展、疗效评价及预后估计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清AFP、CA125、CA19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情况及联合检测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原发性肝癌、48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2例为对照组。分析血清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情况。结果肝炎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AFP、CA125、CA199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肝损害越重,各指标含量越高。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5%,明显高于任意指标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AFP、CA125、CA199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的阳性率,且减少了漏诊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脾消瘤合剂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与住院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中西医保肝抑瘤对症支持疗法,治疗组加用健脾消瘤合剂,疗程16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肿瘤瘤体变化,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肝功能ALT、AST、TBil。[结果]健脾消瘤合剂治疗后患者瘤体缩小,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KPS)治疗组治疗后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Bil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脾消瘤合剂配合常规中西医保肝抑瘤对症支持疗法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患者舌下络脉特征的聚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舌下脉特征,为其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动态聚类通过对4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舌下络脉的不同观测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当分类数取4或5时,可获得较理想的分类效果,主要分类依据为为其主干宽度、长度和颜色。[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下络脉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根据其临床特点可分初步为五类,其与肝癌临床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