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罗比卡因用于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ASAⅠ一Ⅱ级足月单胎初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例条件相近但不给分娩镇痛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宫口开大至3~4 cm时行CSE操作,蛛网膜下腔注入0.2%罗比卡因1.5 ml(3 mg).在腰麻后40 min行PCEA镇痛,注入0.1%罗比卡因与芬太尼2μg/ml混合液,基础输注速率6ml/h.单次PCA 3 ml,锁定时间10 min.宫口开全时停泵.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评估镇痛情况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并记录产妇生命体征、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均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两组产妇活跃期时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比卡因用于CSEA分娩镇痛时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对运动神经阻滞轻且不影响产程和母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病人自控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在分娩中镇痛的效果及其对母婴、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5 2例ASAⅠ -Ⅱ级、单胎头位足月妊娠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病人自控镇痛 (PCEA)组 (n =2 6 )和自然分娩对照组 (n =2 6 )。PCEA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开始实施PCEA ,用药 0 .15 %罗哌卡因 +芬太尼 1μg ml,首次输注量 8~ 12ml ,PCEA基础注药速率为 5ml h ,冲击量为 2ml,锁定时间 15min。对PCEA组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 (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 (MBS) ;记录两组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CEA组用药后 15~ 30min均感到无痛或只感到轻度可耐受的疼痛 ,MBS镇痛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PCEA行分娩镇痛效果确切 ,对运动神经阻滞轻 ,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150例ASAⅠ~Ⅱ级的单胎足月初产妇行分娩镇痛为观察组;另选150例条件相仿但不给分娩镇痛为对照组.观察组穿刺成功平卧后注入0.8%利多卡因4ml,5分钟后经硬膜外导管给予0.085%罗哌卡因+芬太尼1.14μg·ml-1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其负荷量6ml,背景输入量7.0~7.5ml·h-1,PCA剂量2.0ml,锁定时间10min.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评估镇痛、阻滞效果,观察记录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用药后10分钟99.1%的产妇感到无痛[V A S评分为(0.6±0.8)分],仅0.9%的产妇镇痛不全.与镇痛前比较,观察组产妇用药后有5例下肢感到麻木,但下肢活动不受限制,MBS评分为1分,其余产妇用药后下肢感觉无异常,MBS评分为0分,MBS评分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活跃期时间为(98.48±52.87)分钟,短于对组(135.86±71.05)分钟(P<0.01).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为(50.83±24.81)分钟,比对照组(48.46±21.82)分钟稍长(P>0.05).观察组新儿出生后1.5分钟 Apgar评分,生产方式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0.085%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1.14μg·ml-1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有效,对运动神经阻滞轻,不影响产程及新生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可行走硬膜外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无高危妊娠因素、无椎管内穿刺禁忌的初产妇28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140例.镇痛组于产妇宫口开2~3cm时经L2-3间隙常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见脑脊液同流通畅后缓慢注入0.2%罗哌卡因1.5mL(3mg);拔出腰麻针.硬膜外腔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4cm,,30min后接PCA泵持续注入0.1%罗哌卡因加芬太尼(2μg/mL),背景剂量6 mL/h,锁定时间15min,产妇在VAS评分≥2分时,自控追加药物.宫口开全时停止泵药,分娩结束拔除导管.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予任何镇痛药物.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modified bromage score)、产程时问、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镇痛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第一、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自控镇痛技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且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是目前分娩的理想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苏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行分娩镇痛的临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苏芬太尼蛛网膜下腔行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ASAⅠ~Ⅱ级、头位、单胎足月妊娠初产妇行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苏芬太尼组(50例),蛛网膜下腔注射苏芬太尼5μg后60min,PCEA输注0.1%罗哌卡因的溶液,按PCA 5ml/15min,于宫口开全时停泵.罗哌卡因组(50例),蛛网膜下腔注射罗哌卡因3mg后30min,PCEA输注0.1%罗哌卡因的溶液,按5ml/45min,于宫口开全时停泵.结果 CSEA后VAS从镇痛前的(9.6±0.8)分迅速降为(0.5±0.8)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苏芬太尼分娩镇痛组的麻醉起效时间1~3 min,到达最高镇痛平面时间为5min左右,镇痛维持时间60~90 min.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组的麻醉起效时间3~5 min,到达最高镇痛平面时间为10min左右,镇痛维持时间30~50 min.PCEA总量0~85 ml,苏芬太尼分娩镇痛组罗哌卡因用量(6.5±2.5)mg/h,罗哌卡因分娩镇痛组罗哌卡因用量(11.9±4.7)mg/h.镇痛总有效率为100%.两组产妇MBS在镇痛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产妇均能下床活动.两组产程、Apgar评分和新生儿的SpO2,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出生后脐静脉血中的苏芬太尼的含量未测出.母体动脉血及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气分析正常.结论 苏芬太尼分娩镇痛,起效迅速、镇痛持续时间长、运动阻滞轻,副作用较小,对产妇和新生儿更安全,对母婴安全有益,是分娩镇痛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ASAⅠ~Ⅱ级足月单胎初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例条件相近但不给分娩镇痛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宫口开大至3~4cm时行CSE操作,蛛网膜下腔注入0.2%罗哌卡因1.5ml(3mg)。在腰麻后40min行PCEA镇痛,注入0.1%罗哌卡因与芬太尼2μg/ml混合液,基础输注速率6ml/h,单次PCA3ml,锁定时间10min。宫口开全时停泵。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评估镇痛情况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并记录产妇生命体征、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均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两组产妇活跃期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第2产程、第3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的Apgar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CSEA分娩镇痛时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对运动神经阻滞轻且不影响产程和母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例ASAI-Ⅱ级足月单胎初产妇行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另选择20例条件相近但不给分娩镇痛的产妇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宫口开大至3~4 cm时进行CSE操作,蛛网膜下腔注入0.2%罗哌卡因1.5 ml(3 mg)。在腰麻后40 min行PCEA镇痛,注入0.1%罗哌卡因与芬太尼2μg/ml混合液,基础输注速率6ml/h,单次PCA3 ml,锁定时间10 min。宫口开全时停泵。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评估镇痛情况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观察并记录产妇生命体征、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生命体征平稳,均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两组产妇活跃期时间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生产方式及新生儿出生后1、5、10 min的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CSEA分娩镇痛时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对运动神经阻滞轻且不影响产程和母婴。  相似文献   

8.
罗哌卡因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对镇痛分娩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80例足月单胎、产前检查无阴道分娩禁忌、无椎管内硬膜穿刺禁忌的初产妇.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作为镇痛组,自然分娩组作为对照组,每组140例.镇痛组于宫口开至2~3cm时,取L2.3常规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腰麻针经硬膜外腔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回流通畅,缓慢注入0.2%罗哌卡因1.5ml(3mg),拔出腰麻针,硬膜外腔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5cm,阻滞平面在T10以下,根据镇痛程度硬膜外腔每小时给予0.1%罗哌卡因6~8ml 芬太尼2μg/ml,必要时追加3~5ml/15min.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镇痛效果(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modified bromage score)、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第一、二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剖宫产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镇痛技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是目前分娩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采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行CSEA技术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13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 :分娩镇痛组 6 2例 (Ⅰ组 )和自然分娩组 74例 (Ⅱ组 ) ,分别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VAS评分、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等 ,并观察Ⅰ组产妇运动神经阻滞评分 (MBS)。结果 Ⅰ组产妇镇痛有效率 10 0 % ,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 ;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短于Ⅱ组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 (P <0 0 0 1) ;剖宫产率明显低于Ⅱ组的剖宫产率 (P <0 0 0 5 ) ;产后出血量多于Ⅱ组的产后出血量 (P <0 0 0 5 ) ,两组产妇的二、三产程和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采用罗哌卡因和芬太尼的CSEA技术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是目前分娩镇痛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6月我院拟自然分娩自愿接受无痛分娩单胎、足月、健康220例产妇为实验组,同期条件相似未接受无痛分娩1200例产妇为对照组.实验组:宫口开大3.0 cm行L2~3椎间隙穿刺向上置管4cm,0.1%罗哌卡因+1.2 μg/ml芬太尼混合液5 ml为试验剂量,5分钟后确定未进入蛛网膜下腔后,硬膜外追加5~10ml,接装有以0.1%罗哌卡因与1.2 μg/ml芬太尼混合液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持续至分娩结束.对比镇痛前、镇痛30min、宫口开全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级(采用改良Bromage分级法测定),记录产妇生命体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不良反应(低血压、皮肤瘙痒、尿潴留等)、新生儿血气分析、统计产后出血量.结果 实验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运动神经阻滞情况实验组仅个别产妇在镇痛实施20分钟患者有麻木感,Bromag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低血压、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无明显差异,新生儿血气分析显示实验组pH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缩短第一产程,降低了剖宫产、阴道助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母儿有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缓解分娩镇痛的效果及探讨镇痛对母婴的安全性.方法 100例足月产妇用0.125%甲磺酸罗哌卡因加芬太尼2μg/ml(A组),100例不作硬膜外镇痛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观察镇痛分娩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器械助产、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出生1、5min的Apgar评分.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在活跃期VAS评分分别为:A组(3.69±0.63)分,B组(8.87±1.52)分.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观察组均以1级为主,全部能自主或在护士搀扶下行走.呼吸频率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明显短于B组(P<0.05).两组借助器械分娩分别占4.5%和4.1%.观察组产后失血量稍多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相似.结论 低浓度甲磺酸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能提供满意的分娩镇痛,促进产程,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韩素萍 《中外医疗》2009,28(29):93-93
目的观察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应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足月妊娠、头位、单胎、无明显头盆不称,无椎管内硬膜穿刺禁忌且自愿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60例为观察组,以同期的头位、单胎、无明显头盆不称的初产妇60例作对照组,产程中不用镇痛药。观察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VAS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MBS(modifiedbromagescore)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结果镇痛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宫口扩张速度快、活跃期缩短、剖宫产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第二、三产程、器械助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是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第一产程活跃期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用于分娩第一产程活跃期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单胎、头位初产妇,于宫口开大3 cm时采用0.2%罗哌卡因50 mL与芬太尼200μg进行自控硬膜外镇痛,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非镇痛分娩产妇30例作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程、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失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有效率100.0%,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138±79.5)min,对照组则分别为13.3%和(252±82.9)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CEA用于分娩第一产程活跃期镇痛的临床效果好,能缩短产程,不增加手术助产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方法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膜外置管注入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产妇自控镇痛分娩的效果以及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10例足月初产妇,排除硬膜外置管和阴道分娩禁忌证,完全随机分为镇痛组(130例)和对照组(80例),镇痛组在产程进入活跃期,行硬膜外置管注入0.20%罗哌卡因+芬太尼混合液进行自控镇痛(PCEA)。注药浓度为6 mL/ h,自控量:3 mL/次,锁定时间为20 min。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记录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以及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等。结果:镇痛组硬膜外置管注药后15~20 min,97.04%的产妇无痛,VAS 评分(0.26±0.027),6.2%的产妇有轻度的运动神经阻滞,45~60 min 后所有产妇均能自如的活动双下肢。镇痛组活跃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催产素使用率也高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后 Apgar 评分、剖宫产率、助产率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置管用于产妇自控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较轻:能加快活跃期,但是能延长第二产程,增加催产素使用率;对剖宫产率、助产率无明显影响,不影响新生儿评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第一产程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分娩镇痛对总产程和母婴的影响.观察潜伏期,活跃期应用分娩镇痛后的产程进展,对子宫收缩力的影响和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确诊无内科疾病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三组,每组40例.Ⅰ组:产妇宫口开张>1cm左右开始分娩镇痛,Ⅱ组:产妇宫口开张>3cm左右开始分娩镇痛,Ⅲ组:为正常对照组未采用分娩镇痛.三组年龄身高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前两组产妇各产程所需时间,镇痛效果,产钳助产数,剖宫产数,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Ⅰ组与Ⅱ组与Ⅲ组产妇剖宫产数,产钳助产数,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第一产程(潜伏期镇痛)镇痛效果确切,VA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CSEA应用第一产程潜伏期与应用第一产程活跃期相比较,分娩镇痛作用明显,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自愿接受分娩镇痛和无产科及麻醉禁忌证的产妇30例为观察组,3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为对照组,记录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程度、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镇痛组产妇镇痛效果达100%,无运动神经阻滞,对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可安全有效缓解分娩疼痛,减少因害怕疼痛导致的无指征剖宫产率的增加,增加自然分娩率;同时有利于产后恢复及降低因剖宫产导致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RDS)等发病率.  相似文献   

17.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术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术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 5 0例 ASA ~ 级 ,头位、单胎足月妊娠的初产妇行硬膜外镇痛作为观察组 ( 组 )。另选 5 0例条件相仿但不给予任何止痛方法的自然分娩产妇为对照组 ( 组 )。 组给予 0 .0 75 %罗哌卡因加芬太尼 (1mg/ L) ,共 10 0 ml,给予微量输液泵持续输注 (6 m l/ h) ,依镇痛效果调节。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 (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 (MBS)。记录分娩方式、产程时间、胎儿心率 (FHR)、新生儿 Apgar评分及监测母体生命体征。结果 : 组用药后疼痛感觉比 组显著减轻 (* P <0 .0 5 )。 组 MBS在镇痛前后无统计学差异 (P>0 .0 5 ) ,所有产妇均能下床活动。 组第一、二产程时间与 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组新生儿 1,5 min Apgar评分和 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运动神经阻滞轻 ,对产程及胎儿无影响 ,是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124例ASAⅠ~Ⅱ级初产妇,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62例。硬膜外腔置管后,接电子镇痛泵采用PCEA,S组:舒芬太尼0.4μg/ml+0.15%甲磺酸罗哌卡因;F组:芬太尼2μg/ml+0.15%甲磺酸罗哌卡因。观察各组不同时段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同时记录两组镇痛起效时间、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在PCEA 5、30、60 min及宫口开全时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EA 5 min,两组VA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与芬太尼比较,对母婴无明显不良影响、均能达到良好的镇痛,舒芬太尼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优于芬太尼组,是一种较好的镇痛方法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甲磺酸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孕妇随机为镇痛组和对照组.镇痛组给予0.08%甲磺酸罗哌卡因+芬太尼2μg/ml,负荷量8~~10 ml,以后8~ 10 ml/h,宫口开全时停泵,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剖宫产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镇痛组的镇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缩短,剖宫产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产后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好,产妇和新生儿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105-111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esthesia,PCEA)用于经产妇分娩镇痛对产程、产痛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自愿接受分娩镇痛的经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0.1%罗哌卡因+0.5μg/m L舒芬太尼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选取同期入院未加任何镇痛干预的自然分娩经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新生儿Apgar评分、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两组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指标测定值均在正常值范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均为1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镇痛前、后VA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VA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经产妇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间、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