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PHC)对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中性粒细胞(PMN)肺内扣押及对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模型组(静脉注射5 mg/kg LPS)、LPS+PHC高、中和低(3.0、1.0和0.3 mg/kg)3个剂量组,每组8只,用比色法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PMN计数,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 PHC显著降低ALI大鼠肺组织MPO活性、BALF中PMN计数比例(均P<0.05);ALI组大鼠肺组织磷酸化NF-κB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HC高、中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大鼠肺组织磷酸化NF-κB表达高于ALI模型组(均P<0.05);在造模后不同的时点观察,PHC对磷酸化NF-κB表达的作用有差别,以造模后6 h时最能有效抑制磷酸化NF-κB上调。结论: PHC能抑制LPS诱导ALI大鼠PMN在肺内扣押和肺组织NF-κB活化,PHC抑制LPS诱导PMN肺内扣押可能与抑制NF-κB活化有关,后者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脑出血后炎症反应机制及核因子-κB(NF-κB)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间表达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及过氧化氢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NF-κB和ICAM-1的表达。结果: 大鼠脑出血后NF-κB 及ICAM-1表达均增强,ICAM-1的表达高峰(1 d)先于NF-κB(4 d),但在体外实验中,过氧化氢损伤后即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NF-κB表达即增加,2 h后ICAM-1表达也上调,NF-κB的抑制剂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可下调NF-κB及ICAM-1表达。结论: 在活性氧损伤中NF-κB作为ICAM-1的活化因子,可上调ICAM-1表达,但在脑出血这一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中,尚有其它因素参与对NF-κB 及ICAM-1表达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mRNA 表达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SD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P 组、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预处理组.建立各组模型后取肺组织行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 NF-κB 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 iNOS mRNA 表达.结果:对照组仅极少量NF-κB 活化,iNOS mRNA 呈低水平表达.SAP 组NF-κB 出表达明显增加,并呈动态变化,6 h达高峰,主要表达于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支气管黏膜七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内,iNOS mRNA 表达明显上调.PDTC 预处理组NF-κB 表达明显减少,iNOS mRNA 表达亦下调,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SAP 时肺组织NF-κB 活化并通过调控 iNOS mRNA 的表达参与肺损伤.PDTC 可能通过抑制 NF-κB 出活性进而下调 iNOS mRNA 的表达,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Ⅰ-postC)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Ⅱ/R)后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探讨Ⅰ-postC对Ⅱ/R后肺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3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Ⅱ/R组、肠缺血后处理(Ⅱ-postC)组和肢体缺血后处理(LⅠ-postC)组,以无创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45 min,再灌注2 h建立小肠I/R模型,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测定肺系数判定组织水肿情况,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检测肺组织NF-κB p65和ICAM-1的表达。结果:(1)与Ⅱ/R组比较,Ⅱ-postC组和LⅠ-postC组PaO2升高而PaCO2降低(P0.05),肺系数减小(P0.01)且肺组织病理变化减轻;(2)Ⅱ-postC和LⅠ-postC均显著抑制Ⅱ/R所致的肺组织SOD活性降低和MDA含量升高(P0.05或P0.01),降低肺组织MPO活性(P0.01),并下调肺组织NF-κB p65和ICAM-1的表达(P0.05或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可减轻肠I/R大鼠的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活化,进而减少ICAM-1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浸润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对肺缺血-再灌注(I/R)损伤时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在体肺原位I/R损伤模型,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组)、缺血-再灌注组(II组)、小剂量灯盏细辛组(25 mg/kg,III组)、大剂量灯盏细辛组(50 mg/kg,IV组);观察各组肺湿干重比(W/D),检测各组肺组织髓质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细胞核内NF-κB活性及含量,光镜下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改变、电镜观察肺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III、IV组W/D、MPO活性及细胞核内NF-κB含量均明显低于II组,肺水肿程度及肺超微结构损害显著轻于II组;III、IV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灯盏细辛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化,从而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抑制炎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因子与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特点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肠癌及正常组织中NF-κB、环氧合酶-2(COX-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 (1) 大肠癌组织中,NF-κB活性升高(P<0.05);(2) 在NF-κB表达升高的肿瘤组织中,COX-2、ICAM-1和VCAM-1表达升高的比例约占75%。(3) 大肠癌组织中MMP-9与其抑制蛋白SM22α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转移相关因子的表达与NF-κB活性呈正相关,与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O)在大鼠中性粒细胞(PMN)与激活的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黏附中的介导作用。方法 分离和培养大鼠中性粒细胞(PMN)和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测定PMEC与PMN间黏附率,并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MMA孵育的PMEC经烧伤血清或LPS激活后,与PMN间黏附率。结果 L-NMMA能增加烧伤血清或LPS激活后的PMEC与PMN间黏附率。结论 NO介导了PMN与激活的PMEC间黏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原花青素(GSP)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管逆行注射制备ANP动物模型。SD雄性大鼠48 只, 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4组:假手术组给予NS 3 mL/kg;ANP模型组;GSP组给予腹腔注射GSP 50 mg/kg;GSP+ANP组于造模型后给予腹腔注射GSP 50 mg/kg。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 检测血液及肺组织TNF-α、IL-1β及ICAM-1 含量。Western boltting法检测GSP对MAPKs信号通路的影响以及用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肺组织NF-κB的DNA结合活性。 结果:GSP能够减轻ANP大鼠胰腺和肺组织损伤。ANP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TNF-α、IL-1β及ICAM-1的水平、肺组织MP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P大鼠ERKs、 p38和JNKs MAPKs的磷酸化水平及NF-κB的DNA结合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GSP+ANP组上述指标明显轻于ANP组。结论:GSP可能通过抑制肺MAPKs及NF-κB通路的激活,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而减轻ANP所致的肺损伤;对ANP组大鼠胰腺损伤有显著的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二烯丙基三硫(DATS)抑制脂多糖(LPS)致急性肺损伤(ALI)小鼠IL-1β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LI组、DATS组、DATS预防组和DATS治疗组。RT-PCR检测肺组织中IL-1βmRNA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EMSA)检测肺组织NF-κB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磷酸化及非磷酸化IκB的表达。结果ALI组小鼠肺组织中IL-1β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NF-κB活性及磷酸化IκB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DATS预防组可显著抑制肺组织中IL-1βmRNA表达(P<0.05)、NF-κB活性及磷酸化IκB表达(P<0.05),但DATS治疗组的抑制效果不明显。结论DATS可通过抑制LPS诱导的IκB磷酸化及随后的NF-κB活化,进而抑制ALI小鼠肺组织IL-1βmRNA表达,这是DATS发挥抗ALI作用的信号传导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NF-κB的活性及其mRNA表达与IL-β、IL-6、TNF-α mRNA表达的相互关系,为临床应用NF-κB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NF-κB活性ELISA试剂盒,检测精神分裂症组和健康对照组PBMC中NF-κB活性,并采用RT-PCR方法,测定两组PBMC中NF-κB mRNA表达及IL-1β、IL-6、TNF-α mRNA表达。结果:①精神分裂症组PBMC中NF-κB的活性及NF-κB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精神分裂症组PBMC中IL-1β、IL-6、TNF-α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③在精神分裂症组及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其mRNA表达量无明显相关(均P〉0.05);④在精神分裂症组和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IL-1β、TNF-α mRNA均呈正相关(均P〈0.05);无论是在精神分裂症组或对照组中,PBMC中NF-κB的活性与IL-6 mRNA均无明显相关(均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PBMC中NF-κB mRNA表达及活性均增高,对NF-κB活性的检测更能反映NF-κB的转录调控功能情况;活化的NF-κB对IL-1β、TNF-α的基因转录起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核因子(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PDTC)对百草枯(PQ)中毒后早期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64只成年雄性SD大鼠建立PQ肺损伤模型,数字随机法分为PQ+PDTC和PQ+PBS组,每组32只.PQ+PDTC组给予PDTC 100 mg/kg腹腔内注射,PQ+PBS组给予PBS腹腔内注射.24、48和72 h后观察两组动物存活率,应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急性肺损伤(ALL)情况并评分;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ELISA法检测肺组织内TNF-α、IL-6含量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肺内NF-κB激活情况.结果 与PQ+PBS组相比,PDTC提高大鼠PQ中毒后的72 h内存活率[24/32(75%)比13/32(40.6%),P=0.015].PDTC改善大鼠PQ中毒后24、48 h和72 h的肺损伤评分(7.5±1.0比9.8±1.5,9.7±0.8比12.0±0.9,11.5±1.0比14.5±1.0,均P<0.05).PDTC降低大鼠PQ中毒后24、48 h和72 h的肺内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细胞数、肺组织内TNF-α、IL-6蛋白水平和胞核、胞质NF-κB P65蛋白浓度(均P<0.05).结论 PDTC可减少大鼠PQ中毒后早期炎性细胞的浸润并抑制NF-κB的激活,使致炎因子TNF-α、IL-6表达下降,减轻肺损伤,降低早期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细胞凋亡与肺损伤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AP组、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预处理组.建立各组模型后取肺组织行光镜和电镜下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观察NF-κB的表达,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对照组细胞结构基本正常,仅极少量NF-κB活化,且只有少量肺泡间质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凋亡.SAP组可见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有线粒体肿胀、基膜增宽、核染色质边集、间质水肿、电子密度升高等病理改变.NF-κB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升高,并呈动态变化,6h达高峰,NF-κB表达及凋亡细胞主要见于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部分血管内皮细胞.PDTC预处理组病理改变减轻,NF-κB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均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结论:SAP时肺组织NF-κB活化并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参与肺损伤.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性及细胞凋亡,对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致肺损伤时黏附分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损伤模型,采用流式细胞技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LIR后肺损伤发生过程中,血液中CD18阳性的多形核白细胞(PMN)百分率、肺系数(LI)与肺通透指数(LPI)、肺组织形态学的改变、肺组织ICAM-1 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及牛磺酸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后LI、LPI及CD18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增加,ICAM-1表达明显升高,而提前给予牛磺酸可以明显抑制这些变化,从而对肺起一定保护作用。结论: 肺组织细胞ICAM-1表达上调及血液中CD18阳性细胞数的增加可能参与LIR后肺损伤的发生;牛磺酸可减少血液中CD18阳性细胞数,并且下调肺组织ICAM-1的表达,从而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内脏脂肪素(Visfatin)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mRNA表达的影响及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构建Visfatin表达载体质粒及Visfatin RNAi表达载体质粒,将细胞分为8组:正常糖对照组、正常糖+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烷二硫基甲酸酯(PDTC)组、过表达Visfatin组、过表达Visfatin+PDTC组、空白过表达载体组、空白过表达载体+PDTC组、Visfatin RNAi组及空白沉默载体组,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AT2R)等RAS相关基因表达,使用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NF-κB活性,比较各组间基因表达及NF-κB活性的差异;以及通过观察PDTC处理对照组、过表达Visfatin组、空白过表达载体组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细胞过表达Visfatin后,NF-κB活性、Visfatin、AGT、AT1R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分别为正常糖对照组的1.52、11.42、2.85、1.25倍(P均〈0.01);转染RNAi质粒pSIREN-Visfatin/sh RNA后,NF-κB活性、Visfatin、AGT、AT1R 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分别为正常糖对照组的10.90%、26.83%、30.00%、73.47%(P均〈0.01)。经PDTC处理的各组NF-κB活性、AGT mRNA表达量与相应的未经PDTC处理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正常糖+PDTC干预组NF-κB活性、AGT mRNA表达量是正常糖对照组的21.60%、34.59%;过表达Visfatin+PDTC干预组的NF-κB活性、AGT mRNA表达量是过表达Visfatin组的37.96%、19.72%;空白过表达载体+PDTC干预组NF-κB活性、AGT mRNA表达量是空白表达载体组的52.53%、33.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中,Visfatin可通过NF-κB引起RAS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探讨Calpain inhibitorI(CI—I)对严重烧伤小鼠肝脏IκBα表达,NF-κB转录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将CI-I腹腔给药预处理小鼠1h后背部行20%全身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收集肝组织,检测其IκBα表达,NF-κB转录和血清TNF-α、IL-1β、IL-6分泌水平。与烧伤对照组比较,CI-I预处理后肝脏NF-κB转录活性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有所降低。提示CI-I预处理可有效抑制严重烧伤小鼠肝细胞NF-κB活化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分泌,从而有利于烧伤后的炎症调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活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大鼠建立模型后取肺组织行大体及光镜下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NF-κB、凋亡调控因子(Fas)、B淋巴细胞瘤-2(Bc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观察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SAP组与PDTC预处理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细胞凋亡明显,NF出、Fas、Bcl-2与TNF-α表达均明显升高,6 h达最高峰。PDTC预处理组与SA/P组比较,则病理改变明显减轻,凋亡指数、NF-κB、Fas、TNF-α与caspase-3蛋白表达均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而Bcl-2表达趋势相反。结论:NF-κB活化参与了SAP时肺组织的细胞凋亡。PDTC能有效缓解SAP肺损伤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激活与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核因子κB(NF-κB)活化在烧伤患者痂下水肿液(STF)诱导单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中的作用,探讨STF激活单核细胞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方法:收集烧伤患者痂下水肿液和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分别用正常人血清、烧伤患者STF、烧伤患者STF+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刺激PBMCs(依次分为对照组、STF组、STF+PDTC组)。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检测单核细胞NF-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PBMCs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8含量。结果:刺激PBMCs后0.5 h,STF组NF-κB活性迅速升高,0.5 h达(32.23±4.12)×104积分灰度值,1 h达(36.44±5.01)×104积分灰度值,达高峰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刺激2 h后NF-κB活性逐渐回复基础状态;STF刺激PBMCs后1h,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含量即升高达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上清液中IL-8含量在刺激后4 h达峰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STF+PDTC组较STF组NF-κB活性、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IL-8含量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STF可通过活化NF-κB,从而刺激PBMCs对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提示NF-κB活化在STF诱导PBMCs分泌细胞因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大黄素改善深Ⅱ度烧伤感染大鼠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大黄素组。制备大鼠深II度烧伤模型后,计算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率,检测创面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值(MPD)、微血管密度(MVD)和创面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创面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表达;ELISA方法检测创面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创面皮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IκB和磷酸化IκB(p-I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组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率增加;创面组织MPD、MVD均增加,含水量降低;创面皮肤组织EGF、VEGF和bFGF表达量增加;MMP-2、MMP-9表达量降低,IL-6、IL-1β和TNF-α水平亦降低;TLR4、NF-κB和p-IκB蛋白表达降低,IκB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脂氧素A4(LXA4)对脂多糖(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体外培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用LXA4孵育,再加入LPS;或单用LPS刺激PMVEC。在孵育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的IL-1β、IL-6、IL-8蛋白表达;用RT-PCR法检测IL-1β、IL-6、IL-8的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髓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的表达。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试验(EMSA)测定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LXA4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PMVEC的IL-1β、IL-6、IL-8的蛋白合成与mRNA表达,抑制PI-3K的表达,抑制NF-κB和AP-1的DNA结合活性,但不影响LPS诱导的MyD88表达。结论LXA4通过下调PI3-K的表达和NF-κB、AP-1的DNA结合活性,拮抗LPS对PMVEC的IL-1β、IL-6、IL-8合成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分泌IL-12的影响,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的信号转导作用。方法:雌性BALB/c小鼠经LPS诱导后分别给予CCK及CCK-A、B受体拮抗剂。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及肺、脾组织中IL-12p40、p70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脏、脾脏IκB、p38 MAPK的表达;EMSA法检测肺、脾组织中NF-κB/DNA的结合活性。结果:CCK-8进一步提高了LPS诱导的小鼠血清及肺、脾组织中IL-12p40、p70的表达;抑制IκB磷酸化和NF-κB/DNA结合活性;促进p38 MAPK磷酸化。而CCK-A受体拮抗剂(CR-1409)及CCK-B受体拮抗剂(CR-2945)部分逆转了CCK-8的效应。结论:CCK-8可促进LPS诱导小鼠分泌IL-12,p38 MAPK可能参与了其信号转导机制,而NF-κB途径可能并未参与CCK-8促IL-12分泌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