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Frankel功能调节器Ⅲ型(以下简称FR-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效果,从而探讨FR-Ⅲ矫治替牙期反()机理. 方法:采用FR-Ⅲ对42例替牙期前牙反()儿童进行矫治,通过头影测量观察其矫治前后上下颌硬组织及位置改变. 结果:FR-Ⅲ能矫正上下颌基骨异常的矢状关系,主要变化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改变下颌骨生长的方向,同时使下颌切牙舌倾、上前牙唇倾,上颌骨向前生长.矫治后前牙的反覆()、反覆盖关系变为正常.结论:FR-Ⅲ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理想方法之一,其机理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舌倾下切牙,唇倾上前牙,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Frankel功能调节器Ⅲ型(以下简称FR-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He的效果。从而探讨FR-Ⅱ矫治替牙期反He机理。方法:采用FR-Ⅲ对42例替牙期前牙反He儿童进行矫治,通过头影测量观察其矫治前后上下颌硬组织及位置改变。结果:FR-Ⅲ能矫正上下颌基骨异常的矢状关系,主要变化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改变下颌骨生长的方向,同时使下颌切牙舌倾、上前牙唇倾,上颌骨向前生长。矫治后前牙的反覆He、反覆盖关系变为正常。结论:FR-Ⅲ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He的理想方法之一,其机理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舌倾下切牙,唇倾上前牙,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FranklⅢ功能调节器治疗16例替牙期前牙反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FranklⅢ功能调节器对上颌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下颌骨生长无抑制作用。②FranklⅢ功能调节器可使下颌向下向后旋转。③FranklⅢ功能调节器有使上前牙唇向倾斜,下前牙舌向倾斜的作用。结论:FranklⅢ功能调节器对替牙期前牙反儿童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毛峻武 《华夏医学》2007,20(1):20-21
目的:研究Frankl Ⅲ功能调节器治疗16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Frankl Ⅲ功能调节器对上颌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下颌骨生长无抑制作用。②Frankl Ⅲ功能调节器可使下颌向下向后旋转。③Frankl Ⅲ功能调节器有使上前牙唇向倾斜,下前牙舌向倾斜的作用。结论:Frankl Ⅲ功能调节器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儿童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6.
前牙反牙是指在正中咬合时,前牙呈反覆盖反覆关系,由于前牙反对口腔功能、颜面美观和心理健康有较严重的影响,并且会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面部畸形症状逐渐加重,受到患者以及口腔科医师的重视。替牙期前牙反大多由乳牙列期发展而来,是阻断性矫治的最有利时机。本文将针对替牙期前牙反矫治方法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婴儿期由于不良的哺乳姿势,幼儿期前牙滞留或早失,吮上唇或下颌前伸的不良习惯,以及腭扁桃体或舌扁桃体的慢性炎症肥大等引起的前牙反者较为常见。笔者对1 994~2 0 0 0年完成治疗的单纯前牙反(不包括拥挤) 33例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乳牙期:男5例,女8例。替牙期:男1 4例,女6例。年龄:最大1 2岁,最小2 .5岁。以上均为3+3牙的反患儿。1 .2 矫治方法1 .2 .1 下前牙塑料联冠斜面导板的矫治法 首先给患儿取记存模型及工作模型,然后用自凝塑料在下前牙3+3位置的工作模型上做与下切牙长轴的交角小于4 5度的下颌联冠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 2× 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效果及特点。方法 :通过 2× 4技术合并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结果 :患者反牙合得以矫正且疗程短 ,复诊次数少。结论 :2× 4技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10.
资与方法料患者50例,替牙期牙源性个别前牙反(1反8例反6例,2反7例,2反9例11反5例,21反4例,21反6例,22反5例)片段弓技术:原理:①应用交互作用原理,即1颗牙或1组牙作为支抗移动另1颗牙或1组牙,其结果通过交互作用彼此移动达到预期目的。②依据牙根的大小、多少和牙周膜面积的大小直接与其支抗力成正比,牙根大的或牙根为多根的牙齿作为支抗,移动牙根较小或单根的牙齿,或者几个牙齿联合成为1组牙,来移动个别牙或少于其支抗牙数目的牙齿。片段弓丝的设计和弯制:①多Loop弓丝较为常用,合理使用加力单位。②制作小圈和片段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M”状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1 2例替牙期以牙性为主的前牙反患者 ,应用“M”状曲推前牙向前 ,通过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观察其上下颌前牙移动及上下颌骨位置的变化。结果 :应用“M”状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 2至 3个月后 ,前牙反得到矫正 ,后牙建。上颌切牙向唇侧平均移动 4 .5 3mm ,下颌切牙向舌侧平均移动 1 .5 1mm ,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合适 ,“M”状曲能获得较满意的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杨建玲  陈新  张素丽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147-148,150
目的通过前方牵引器和2X4固定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的回顾性分析,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71例采用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71例采用2X4固定矫治器治疗;两组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由同一医师进行描绘定点及测量结果,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软硬组织的变化。结果前牙反解除,建立前牙正常的覆覆盖关系;磨牙基本中性关系;患者的凹面型有明显的改善。前方牵引组患者治疗后的SNA角、ANB角、U1-SN角、S-N’-Sn角、Sn-N-B’角差值与2X4固定矫治组相比,两者有差异(P﹤0.05)。结论前牙反最佳矫治年龄为替牙早期,矫治方法据致病机制的不同进行选择,对于牙源性、功能性的前牙反,宜选择2X4固定矫治治疗,对于上颌发育不足的前牙反,宜选择前方牵引进行矫形治疗。  相似文献   

13.
黄世满 《华夏医学》2004,17(4):580-581
婴儿期由于不良的哺乳姿势,幼儿期前牙滞留或早失,吮上唇或下颌前伸的不良习惯,以及腭扁桃体或舌扁桃体的慢性炎症肥大等引起的前牙反He者较为常见。笔者对1994~2000年完成治疗的单纯前牙反He(不包括拥挤)33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牙及替牙期反牙合经FR-Ⅲ矫治后牙合颌面的改变。方法选择乳牙期及替牙期反牙合患者64例,全部采用FR-Ⅲ治疗,对治疗前后的牙牙合模型、薛氏位关节片及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研究牙合颌面长、宽、高的改变情况。结果上下颌牙弓宽度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上颌长度及突度增大,上切牙唇倾;下颌髁突后退至正常位,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下切牙舌倾及颏角变小更趋严重;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结论FR-Ⅲ矫治器可重新调整口颌系统的肌功能,促进牙弓和颌骨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替牙期轻度Ⅲ类骨性反的早期治疗效果。方法:采用FR-Ⅲ功能矫治器对40例替牙期轻度骨性反患儿进行矫治。结果:40例患儿均解除反,上下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均未复发。结论:替牙期轻度Ⅲ类骨性反通过FR-Ⅲ功能矫治器的早期矫治可解除反,改善侧貌,疗程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替牙期轻、中度骨性前牙反牙颌患者28例,单纯使用前方牵引器进行矫治。结果:前方牵引矫治结束后,前牙反牙颌解除,建立了正常的磨牙关系及覆合覆盖关系,面型明显改善。结论:骨性前牙反牙颌病例,应赶在青春期前及早进行前方牵引矫治。  相似文献   

17.
18.
乳牙期及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矫治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婴儿期由于不良的哺乳姿势,幼儿期前牙滞留或早失,吮上唇或下颌前伸的不良习惯,以及腭扁桃体或舌扁桃体的慢性炎症肥大等引起的前牙反(牙合)者较为常见.笔者对1994~2000年完成治疗的单纯前牙反(牙合)(不包括拥挤)33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论"2×4"矫治技术对替牙期前牙反的矫治作用。方法:9例替牙期前牙反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对矫治前后的模型、面相、X线头影测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矫治后前牙覆覆盖正常,软组织凹面面相改善,"B"点后移,ANB角,W its值发生显著改变。结论:早期采用"2×4"矫治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可以有效矫治替牙期前牙反,改善下颌相对于上颌的矢状位置关系及软组织凹面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矫治方案改善替牙期反(牙合)患者前牙覆盖及磨牙关系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替牙期反(牙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予以固定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的2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予以功能调节器进行矫治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矫治2个月后前牙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