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川芎挥发油(CH)解热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啤酒酵母发热模型,腹腔注射给以高、中、低3个剂量CH观察大鼠直肠温度变化,然后以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下丘脑组织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肛温和下丘脑组织cAM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CH高、中剂量组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在发挥解热作用的同时大鼠下丘脑组织中cAMP含量明显降低,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有降低作用趋势,但无明显差异。结论CH解热作用的机理之一可能为减少下丘脑组织中cAMP的含量使中枢体温调定点下调而达解热效应。 相似文献
3.
川芎挥发油的解热作用及对下丘脑PGE2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川芎挥发油(CH)解热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大鼠啤酒酵母发热模型,腹腔注射给以高、中、低三个剂量CH,观察大鼠直肠温度变化,以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下丘脑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肛温和下丘脑组织PGE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CH高剂量组在给药1小时、中剂量组在给药两小时即出现明显的解热作用,解热作用均持续至给药3小时以上,且在发挥解热作用的同时大鼠下丘脑组织中PCE2含量均明显降低。结论:CH具有解热作用,其解热机理之一可能是减少PGE2的含量产生使中枢体温调定点下调而达解热效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内皮素-1(ET-1)对膀胱癌细胞株T24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应用不同浓度(0μg/L、10μg/L、100μg/L)的ET-1刺激T24细胞6 h后,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其COX-2 mRNA和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ET-1可使T24细胞COX-2的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ET-1可使T24细胞COX-2的表达上调,这种调节可能在膀胱癌的复发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川芎挥发油解热作用及其对家兔下丘脑5-HT、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川芎挥发油(CH)解热作用及其机理。方法:用家免内毒素发热模型,腹腔注射CH,观察家免直肠温度变化.以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家免下丘脑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含量。结果:川芎挥发油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在发挥解热作用的同时家兔下丘脑组织中5-HT、DA含量增高。结论:CH具有解热作用,其机理之一可能是CH引起家免下丘脑组织中5-HT、DA含量增高。通过DA-5-HT链环的作用,最终使体温调定点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6.
7.
原发性胆囊癌居胃肠道癌的第五位[1]占全部胆道恶性肿瘤的64.7%。近期调查表明我国大部分地区胆囊癌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因此对胆囊癌的病因的研究,近年来已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随着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高新技术的进展和应用,发现了一些可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检测扩散转移的生物学指标,例如环氧化酶-2对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监测愈后均具有重要意义。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成酶((PGHS),也称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是一种膜结合蛋白,其主要产物是前列腺素类(PGs),如PGE2,PGD2,PGI2等,是前列腺素合成过程中的重要的限速酶,哺乳动物至少有2种同工酶:结构型的COX-1和诱导型的COX-2。其中COX-2是一种诱导型酶,在正常情况下微量表达。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COX-2除参与炎症反应外,其过度表达与多种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包括胆管肿瘤、胆囊肿瘤等,并可作为预防和治疗肿瘤的靶分子,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首先回顾了近年来环氧化酶-2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其次归纳了中药抗炎作用与环氧化酶-2的关系,旨在为传统中药抗炎作用机制的研究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重点介绍有关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使用的专业知识。方法 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有关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文献资料及笔者相关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处方药,我国自主研发的一种选择性COX-2抑制剂艾瑞昔布也已经过了临床前及Ⅰ、Ⅱ、Ⅲ期临床试验。广大医师药师应充分地掌握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特性,从而更好地发挥这类药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川芎挥发油对小鼠自主活动及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川芎挥发油6、3及1μl,观察用药前后小鼠自主活动、旷场行为的改变、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结果6μl川芎挥发油能引起小鼠自主活动减少(P<0.05),使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延长(P<0.01),能加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而3及1μl川芎挥发油对小鼠自主活动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作用催眠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高剂量的川芎挥发油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镇静催眠。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建立川芎提取物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完善川芎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方法: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Inertsil ODS-SP;流动相为乙腈:水:冰醋酸(19∶81∶1.6);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21nm。结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学考察良好,阿魏酸在19.960~39.920μg/mL(r=0.9992)范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69%(n=6,RSD=1.67%)。结论:以阿魏酸作为指标含量对川芎提取物进行质量标准控制的方法,适用于川芎提取物的质量标准控制。 相似文献
15.
川芎内生真菌种群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四川产区川芎内生真菌种群组成情况.方法 采用纯培养法对川芎根茎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从4个产地的川芎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64株,经显微鉴定为1纲、3目、4科、17属;两年分离的内生真菌共有7个,其菌株数量占总菌株数的81.3%.结论 四川产区川芎内生真菌种群结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借鉴血清药物化学的方法,探讨川芎效应组分在血液及靶组织脑脊液中的移行成分(即药物以原型进入到体液的化学成分),从而为快速、有效地确定川芎效应组分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建立其完善的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通过HPLC指纹图谱和紫外光谱分析,比较空白血清、含药血清,空白脑脊液、含药脑脊液成分异同,确定川芎效应组分的血中移行成分与脑脊液移行成分,并采用HPLC-DAD-MS/MSn分析技术推测移行成分的化学结构。结果阿魏酸、洋川芎内酯Ⅰ为川芎效应组分的血清移行成分,洋川芎内酯Ⅰ为其脑脊液移行成分,即洋川芎内酯Ⅰ为川芎效应组分即入血又入脑的化学成分。结论洋川芎内酯Ⅰ很可能是川芎效应组分治疗偏头痛最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