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1986~1990年传染病报告资料,对我县中小学生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与死亡动态进行了初步的统计与分析,结果如下: 1 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与病死率 5年来共报告甲类传染病1种,乙类传染病12种。平均年发病率为275.40/10万;死亡8例,死亡率为1.09/10万,病死率为0.40%。  相似文献   

2.
伤寒、副伤寒(简称伤寒)是影响我县中小学生健康的主要场道传染病之一.为了控制流行,降低发病,指导防治,对1991~1996年全县中小学生伤寒发病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1 资料来源根据1991~1996年盐都县卫生防疫站传染病疫情报告卡并经年审后分类统计,学校卫生专业人员参与暴发疫情处理获得有关数据.2 流行特征2.1 发病强度 全县1991~1996年在校中小学生累计1047 913名,发生伤寒1323例,平均年发病率为126.5/10万,占全市同期发病总数的31.8%.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三亚市2006-2010年中小学生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三亚市2006 - 2010年报告的中小学生法定报告传染病进行分析.结果 2006 - 2010年三亚市中小学生累计报告传染病19种共1 390例,发病率为234.41/10万,4例死亡病例,死亡率为0.67/10万.发病数前5位病种依次是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肺结核;病例发病高峰分别在5月和10月,男性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2.10∶1;5~11岁小学生是发病的主要群体.结论 当前三亚市中小学生主要传染病是呼吸道传染病,控制呼吸道传染病是今后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摸清传染病在中小学校流行的规律,做好预防工作,保护学生健康,我们对我区三年中小学生发生的传染病进行了流行动态分析。1资料和方法1.1对象:对我区45所中小学校共88505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其中男生为44650名,女生为43855名。1.2方法:对三年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并做了统计学处理。2结果分析2.1总发病率及顺位1991~1993年共发生传染病716例,总发病率为808.99/IO万,法定传染病发生603例,发病率为681.31/IO万,发病率最高年份为1993年,共发生550例,占总例数的76.8%(表1)。法定传染病病种顺位是:首位为风修,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模糊时间序列分析在传染病发病率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模糊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2004年1月~2010年7月我国内地法定报告的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逐月发病率资料建立预测模型,并对2010年8月~2010年11月的相应数据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传统SARIMA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模糊时间序列分析相对于SARIMA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模糊时间序列分析对于HFRS等传染病发病率的预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胥猛 《预防医学论坛》2001,7(3):327-328
盐都县尚庄镇是病毒型肝炎 (肝炎 )高发地区。为了探讨中小学生肝炎的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 ,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对尚庄镇 1991~ 1999年中小学生肝炎发病情况进行分析。1 资料来源根据 1991~ 1999年尚庄镇传染病疫情登记簿 ,经县卫生防疫站年审后分类统计。诊断标准依据《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2 结果2 1 发病强度 全镇 1991~ 1999年在校中小学生5 7970名 ,共发生肝炎 147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2 5 3 6/ 10万 ,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发病率以 1992年最高 ,1999年比 1991年下降 98 9%。见表 1。表 1 尚庄镇中小学…  相似文献   

7.
应用灰色数列预测模型预测细菌性痢疾发病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应用GM(1,1)灰色数列预测模型,对泰安市1989年~1994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对1995年~1997年的菌痢发病率进行了外推预测。计算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较为准确,可信度高,适宜于传染病发病率的近期外推预测。  相似文献   

8.
了解2008-2013年永康市中小学生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有关部门进行学校传染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永康市2008-2013年中小学生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永康市2008-2013年中小学生发生乙、丙类传染病共19种3 140例(死亡1例),6a平均发病率为457.56/10万.中小学生乙、丙类传染病发病率低于同期全人群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 178.76,70.98,P值均<0.01).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其他感染性腹泻病、风疹、肺结核、手足口病,占报告发病数的73.06%.发病呈明显的季节性双峰分布.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57.71%.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占51.24%.结论 学校传染病的防控重点为呼吸道传染病,乙类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为高中生,丙类传染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为小学生.各相关部门要按职责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有效预防中小学生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枞阳县近10年中小学生乙类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安徽省枞阳县近10a来中小学生乙类传染病发病状况,探讨其流行特征,为制定学校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枞阳县1994—2003年中小学生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对其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中小学生乙类传染病占总发病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但发病率下降趋势不明显;男、女生发病率差异无显著性,但高龄组学生发病率明显高于低龄组;传播途径以胃肠道传播和经血液传播为主。结论应加强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加强学生的饮水和饮食卫生管理,同时对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要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0.
时间序列模型在传染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分析中被广泛应用的ARIMA模型对东风汽车公司1986~2002年的法定传染病月发病率进行拟合,并探讨使用此模型进行发病率预测的可行性,为传染病监测和防治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预测和监测的ARIMA模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通过对1995年1月~2004年4月中国大陆法定报告传染病逐月发病率数据的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建立预测与监测的ARIMA时间序列模型。方法利用时间序列模型中的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模型ARIMA,考虑非季节效应和季节效应,分析中国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化趋势和周期性,模型参数估计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应用残差和赤池信息量准则(AIC)评价模型的优劣。1995~2004年我国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逐月发病率的数据用于建立模型,2005年1月~2006年4相应数据用于模型检验。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以年为周期,一年中6~9月为高发月,尤其是8月和7月最为严重。ARIMA(0,1,0)(0,1,0)12模型是法定报告传染病拟合的最佳模型,其拟合残差的方差为2.28,外推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34。利用预测值的95%置信区间建立了我国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变化的监测控制线,用于其发病情况的预测与预报。结论对传染病发病率历史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是用于传染病监测的一个重要的工具。所建立的ARIMA模型适用于对中国大陆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预测与监测。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并可以应用于其他传染病的监测和异常变化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江都市1991~2000年中小学生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万怀 《中国校医》2002,16(5):416-417
为了解我市近 10年为中小学生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评价防治措施效果 ,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现对我市1991~ 2 0 0 0年中小学生甲、乙类传染病报告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来源1.1 疫情资料 江都市卫生防疫站历年疫情年报。1.2 中小学生数 江都市教育事业历年统计资料汇编。2 结果2 .1 流行概况  10年来中小学生共发生甲、乙类传染病 13种计 42 93例 ,死亡 3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336 .5 5 /10万 ,死亡率为0 .2 4/10万 ,病死率为 0 .0 7%。其中 1992年发病率最高 ,为811.6 2 /10万 ;1999年最低 ,为 5 8.6 3/10万。 10年来传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时间序列分析法在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为制定辖区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用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2006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乙类传染病月发病率数据,建立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并验证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建立的ARIMA(2,1,1)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实际值均在预测值的95%可信区间内,对2020年1~6月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预测值基本符合实际变动趋势。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短期内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变动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射阳县中小学生传染病疫情规律,掌握其流行病学特点,为降低中小学生传染病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5年射阳县中小学生传染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575例,发病率624.00/10万,与同期全人群发病率(648.33/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甲类传染病发病报告,报告发病前5位病种依次为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猩红热,占报告总数的94.09%;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为主,其次是肠道。发病呈明显春、冬季节双峰分布。结论射阳县中小学校传染病防控重点为呼吸道疾病,学校卫生防病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盐城市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流行特点和防治效果,指导该市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法对1988—2012年全市病毒性肝炎月报表和传染病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5年来全市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存在不同地区、性别、学习阶段和城乡学生之间的差异。结论在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后,盐城市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从1988年476.1/10万降至2012年4.2/10万,下降了99.1%,有力地保护了学生的健康。  相似文献   

16.
北京西城区中小学生1996~2001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染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由于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各种免疫机能尚不够完善 ,且人群高度聚集 ,易发生交叉传染 ,是传染病的易感人群。分析传染性疾病在学生中的发病和分布情况 ,有利于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的防治。1996~ 2 0 0 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 ,均由区级以上医院依照各传染病的临床和实验室诊断标准予以确诊。笔者将各校定期上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报道如下。1996~ 2 0 0 1年期间 ,在校中小学生总数 6 10 6 11人 ,传染病发病总数 436 0人 ,人均发病率为 0 .71%。其中小学生总数2 885…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传染性强、危害大,在中小学生中发病率较高。为了解奉贤地区中学生的病毒性肝炎发病情况,为控制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发病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近5年来本县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患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一、材料来源和方法 1.病例资料来源于1989~1993年奉贤县传染病报告登记。 2.对1992年和1993年197例中小学生病毒性肝炎病例,每位采静脉血3ml,进行病原学分型检测,方法采用ELISA。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0—2013年安溪县中小学生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3年共报告中小学生传染病791例,平均发病率为164.8/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小学生和初中生以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为主,高中生以乙肝和肺结核为主。结论呼吸道传染病和乙肝是安溪县今后中小学生需要重点防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19.
传染病发病率的有效预测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意义重大,其预测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现实中影响传染病发病的因素众多、相互关系复杂,各因素的作用机制通常不能或无法用精确的数学语言来准确描述.本文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模型对传染病发病率进行预测,以实现传染病发病序列的非线性逼近.在实例分析中,以某市1991-2002年乙型肝炎(乙肝)月发病率数据建模,经过网络的不断学习和训练,得到合适的预测模型后对2003年1-6月的月发病率进行预测.通过与2003年1-6月的实际发病率进行比较分析以验证建模的可靠性,并与传统的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RBF神经网络模型对乙肝发病率的短期预测精度更高、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马尔科夫链在呼吸道传染病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某地区呼吸道传染病进行发病率的预测.方法 通过对辽宁省朝阳市1981~1993年百日咳的年发病率数据进行状态分组,建立马尔可夫链疾病预测模型.结果 该模型能准确地预测出该地区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病率.结论 在已知数据量大的前提下,该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该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