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对5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痴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大小便失禁为主,CT提示额、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密度降低。治疗主要为高压氧疗、激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结论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预后与急性期吸入一氧化碳的浓度、昏迷时间长短、年龄、急性期是否及时行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痴呆、精神症状、二便失禁为主,CT提示额、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密度降低。治疗主要为高压氧疗、激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等,本组60例患者有效率为86.67%,痊愈率40%。结论: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预后与急性期吸入一氧化碳的浓度、昏迷时间长短、患者年龄、急性期是否及时行高压氧治疗、既往身体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早期治疗与预后.②方法 对30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DEACMP的临床表现是复杂多样的, 以痴呆、二便失禁、智能障碍为主.CT和MRI提示,脑内白质的对称性类圆形低密度影.DEACMP的预后与高压氧治疗时间不少于1个月和早期应用激素相关.④结论 对DEACMP患者进行规范的高压氧、早期激素应用和改善脑供血、改善脑代谢等综合治疗,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早期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143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在患者入院后统计年龄、性别、基础病、并发症、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白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9项相关因素,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检验各因素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结果基础病、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和高敏C反应蛋白5个因素对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而年龄、性别、并发症、白细胞计数和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能够分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基础病、中毒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时间、恢复期精神刺激及高敏C反应蛋白是预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是指一氧化碳中毒经常规治疗后,在数日~2个月左右患者再度出现的神经精神症状[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出现提示急性期病情较重,临床治疗棘手。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42例,对临床表现、机制、治疗及预后做一探  相似文献   

6.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6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痴呆、精神症状、二便失禁为主,CT提示额、顶、枕叶皮质下白质密度降低。治疗主要为高压氧疗、激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效率为89.1%,26.7%的患者可痊愈。结论:神经系统损害程度及预后与急性期吸入一氧化碳的浓度、昏迷时间长短、患者年龄、急性期是否及时行高压氧治疗、既往身体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7.
王继武 《中外医疗》2010,29(29):66-67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临床表现、脑电图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2000年至2009年本院收治的30例60岁以上的DEACMP患者和28例60岁以下的DEACM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2组患者急性期昏迷时间、假愈期时间、治愈率、致残率之间的差别,同时对比分析2组患者不同时期脑电图及头颅CT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老年组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期昏迷时间短、假愈期短、治愈率低、致残率高,且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年龄相关,与临床表现的老年人发病率高愈后差相一致,老年组头颅CT异常程度也与临床表现的老年人愈后差相一致。结论老年人是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易患因素,愈后差,应把老年人做为此病重点防治对象,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老年人动态观察脑电图和头颅CT改变,早发现、早治疗、长疗程,尽量降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可减轻此病造成的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8.
刘欣 《中外医疗》2009,28(2):69-69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特点,脑电图及MRZ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病因、临床表现、脑电图、MRZ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表现多样,头MRZ可有特征性“虎眼征”及大脑白质对称长T1、长T2信号,脑电图表现不规则慢波,经高压氧治疗及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可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只要有一氧化碳中毒就有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可能,高压氧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3-2007年间收治的13例病人资料.结果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痴呆、认知障碍为主.EEG提示多见于额区、中央区的弥漫性高幅慢波,CT及MRI主要表现为双侧苍白球等基底核及双侧大脑半球对称异常改变.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高压氧的综合治疗.预后与年龄、影像学改变严重程度有关.结论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无特殊方法,应早期诊断,联合高压氧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6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急性中毒后,均有5.42天不等的假愈期,之后出现以痴呆、震颤麻痹和精神症状为主的脑病表现,经高压氧、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等治疗,有效率为83.3%,治愈率33.3%。结论 本病的预后与患者年龄、昏迷时间、假愈期、急性期高压氧治疗次数有关。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高压氧治疗的时间越早、疗程越长,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全部病例均为1996年1月~2002年10月在长春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符合参考的诊断标准。结果: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预后与年龄、急性期昏迷时间的长短及脑CT显示病变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脑电图比头颅CT敏感,而头颅CT特异性较好,CT有助于评定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脑病的临床与脑电图(EEG)异常改变,为判定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急性CO中毒后迟发脑病的临床与EEG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多数于急性CO中毒昏迷清醒后不久出现了迟发脑病特有的神经精神症状与体征,全部病例EEG均表现为异常,其中轻度异常37例,中度异常20例,重度异常3例,且与临床表现大致对应。结论:EEG检查对急性CO中毒及迟发脑病的预防,指导临床治疗、判定预后、降低迟发脑病的发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累及眼部的儿童早期重症多形性红斑(EMM)和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纳入我院眼科200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早期EMM患儿25例和早期SJS患儿21例,对其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 EMM组患儿年龄(4.7±1.6)岁,明显低于SJS组的(9.1±3.3)岁,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EMM组患儿发热率为20.0%(5/25)、黏膜受损>2处患儿占比16.0%(4/25)、好转时间(3.6±1.2) d、后遗症发生率0,均明显低于或短于SJS组的85.7%(18/21)、71.4%(15/21)、(11.6±3.9) d、33.3%(7/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MM组患儿的眼部症状仅为结膜充血,SJS组眼部症状更复杂;两组患儿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但EMM组应用激素治疗后不利于控制疾病,SIS应用激素治疗后预后更好。结论 EMM与SJS在临床表现、治疗转归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对EMM患儿,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且不应用激素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选择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4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40例和正常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相关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DEACMP组和ACOP组急性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显著升高,而5-羟色胺显著降低(P<0.05),DEACMP组和ACOP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恢复期DEACMP组和ACOP组与其急性期比较,血清CRH、NOS显著下降而5-羟色胺水平显著升高(P<0.05).DEACMP组急性期常识记忆注意测试评分(IMCT)、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显著低于ACOP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ACOP组(P<0.05).治疗后DEACMP组恢复期IMCT、HDS评分显著升高,ADL评分显著降低(P<0.05).CRH与NOS呈正相关,与5-羟色胺呈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5.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24例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有关临床特征。[方法]对2000年6月~2006年6月收治的24例DEACMP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脑电图、心电图、治疗及预后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4例均有意识障碍。主要表现为意识内容改变,少数表现为意识水平受损,持续时间(12.5±5.8)h,假愈期(10.5±6.2)d;14例有锥体外系功能障碍。部分病例有锥体系功能障碍。心电图检查异常率为43.5%(10/24),脑电图异常率为100%(24/24),CT异常率为66.6%(16/24),MRI异常率为83.3%(10/12)。全组痊愈及显效16例,好转7例,死亡1例。[结论]DEACMP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锥体外系和 锥体系功能障碍,一经发生治疗较困难,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监测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60例 CO 中毒患者接受急救治疗,于入院24 h 内首次检查 EEG 及头颅 CT,随后每隔7~14 d 复查直至出院。结果治疗后24例发生 DEACMP,设为 DEACMP 组,36例未出现精神症状,设为对照组。DEACMP 患者临床表现以精神和智能障碍、锥体外系表现为主。DEACMP 组和对照组首次 EEG 异常率分别为91.67%(22/24)和66.67%(24/36),中、重度 EEG 异常分别为70.83%(17/24)和36.11%(1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急性 CO 中毒期比较,DEACMP 组发病期 EEG 异常率增高至95.83%(23/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重度 EEG 异常的急性 CO 中毒患者更易发生 DEACMP,其 EEG 表现与临床病程发展平行,早期监测 EEG 对预测 DEACMP 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患者早期动脉血乳酸(Lac)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规律, 探讨早期联合检测Lac和血清NSE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DEACMP)的预测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笔者医院在急诊科诊断并收住院的ACMP患者72例, 随访3个月, 以其中发生DEACMP患者18例为DEACMP组, 其余54例为非DEACMP组, 同时随机抽取同期来笔者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入院时立即检测动脉血Lac和血清NSE。结果 与非DEACMP组及对照组比较, DEACMP组动脉血Lac和血清NSE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DEACMP组早期Lac和NSE检测异常率均明显高于非DEACMP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和NSE升高预测DEACMP的敏感度分别为83.33%(15/18)和72.22%(13/18), 特异性分别为48.15%(26/54)和61.11%(33/54), 阳性预测值分别为34.88%(15/43)和38.24%(13/34), 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21%(25/29)和86.84%(33/38), 准确性分别为56.94%(41/72)和63.89%(46/72)。联合检测时若当其中1个指标为阳性时即预测DEACMP发病, 则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94.44%(17/18), 特异性为33.33%(18/54), 阳性预测值为32.08%(17/53), 阴性预测值为94.74%(18/19), 准确性为48.61%(35/72);若二者均为阳性时才预测DEACMP, 则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61.11%(11/18), 特异性为74.07%(40/54), 阳性预测值为44.00%(11/25), 阴性预测值为85.11%(40/47), 准确性为70.83%(51/72)。结论 DEACMP患者早期动脉血Lac和血清NSE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联合检测较单项指标检测对DEACMP发病有更理想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 总结 38例腹部各种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主要表现、检查所见、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在 38例损伤中 ,33例治愈 ,2例发生胰瘘 ,3例出现腹腔感染。经过治疗 ,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 ,只要早期正确诊断 ,及时采取适当治疗方法 ,临床预后均佳。  相似文献   

19.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及预后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治和判定预后提供依据。方法详细记录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腹水患者临床表现,对每位患者依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Child Pugh分级,并进行腹水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及肿瘤细胞检测。结果110例患者中65例合并SBP,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发热、腹胀、腹部压痛及反跳痛、腹泻、里急后重等。腹水WBC>0.5×109/L占45.3%,PMN>0.5占60.9%。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10.8%,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主要死亡原因为原发病的并发症。Child Pugh分级C级、病毒重叠感染、低血钠水平等与高死亡率有关。结论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早期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及腹水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低;并发SBP患者的预后与原有肝病程度、病毒重叠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