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报告1例典型非Q波急性心肌梗塞病例,说明临床上不能完全根据心电图有无Q波的存在而诊断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心肌梗塞。本文以Q波和非Q波性心肌梗塞的命名,对心肌梗塞的规律进行了探讨,以此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定。  相似文献   

2.
急性非Q波心肌梗塞的临床特征(附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急性心肌梗塞(AMI)依据心电图(ECG)有无病理性Q波,分为Q波心肌梗塞(QMI)和非Q波心肌梗塞(NQMI)。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来确诊的24例NQMI的临床特征,心电图改变作一分析,并与同期的30例QMI作比较。  相似文献   

3.
非穿壁性心肌梗塞5例报告沈阳市皇姑区中心医院内科(110036)张哲非穿壁性心肌梗塞在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但易被忽视,目前尚无统一诊断标准,延误诊断易致严重后果。本文就临床所遇5例非穿壁性心梗,对其临床及心电图所见,试作分析讨论。1病例摘要例1:女患...  相似文献   

4.
作者分析了9例急性心肌梗塞无Q波改变心电图表现形式,其中ST段抬高型3例,ST段压低型5例,T波倒置1例,并有演变过程,持续48小时以上,结合血清酶增高可以确诊。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联合应用硝普钠、多巴胺治疗老年人非Q波型心肌梗塞的价值作了肯定,并通过2例典型病例,就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15例心电图单纯以T波改变,无Q波的心肌梗塞,其中有部分患者血清酶学改变不明显,早期极易误诊为心绞痛,且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不低于Q波心肌梗塞,并在急性期易发生再梗塞。  相似文献   

7.
酷似非Q波型心肌梗塞的心肌炎1例临床病理报告第一医院心内科谢扬,饶邦复法医学教研室张佐才中图分类号R542.2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发病率逐年增高,但酷似非Q波型急性心肌梗塞(AMI)表现者临床较少报道。本院收治一例经心内膜心肌活检(EMB)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无Q波心肌梗塞近年来已被重视,临床报道也逐渐增多。一般认为,无Q波心梗范围较小,近期病死率低;然而有人认为其梗塞范围和病死率与有Q波相仿,但远期预后颇差。我院自1986年1月至1989年12月4年间内科CCU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379例,无Q波  相似文献   

9.
10.
邹秋果 《海南医学》2002,13(10):37-37
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非Q波心肌梗塞 (NQMI)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增加 ,本文对近 4年本院收治的急性NQMI 4 8例作了回顾性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0例 ,女 18例 ,年龄 38~ 90岁 ,平均年龄 6 9岁 ,其中 >6 0岁者占 86 %。所有的病例均符合以下诊断条件[1 ] :①梗塞样疼痛大于30分钟 ;②ST -T演变超过 2 4小时 ;③磷酸激酶 (CK)或磷酸激酶同功酶 (CK -MB)升高 ,超过正常上限 2倍以上。如符合①和③或②和③两条者 ,即可诊断NQMI。1 2 临床特点 入院时有典型胸痛者 32例 ,无明显胸痛者 16例 (其中…  相似文献   

11.
报告了经CT证实的出血性脑梗塞5例,其发病与阻塞的动脉再开通有密切关系。CT扫描有特征性影像,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指出在脑梗塞早期治疗时,应用抗凝、溶栓、剧烈血管扩张药物,应当慎重。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10例经头部CT证实的两侧多发性脑梗塞。由于两侧梗塞及老年人侧枝循环代偿能力差,临床表现发病急,症状重,多有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以及迅速出现中枢性瘫痪,两侧巴彬斯基氏征阳性。易误诊为脑出血。瘫痪的肢体恢复缓慢,预后相对差。本文对此病的诊断、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回顾性分析53例早期脑梗塞的CT表现。认为区域性脑组织密度减低,脑灰白质界面不清、脑基底节构形模糊、脑沟、外侧裂模糊消失为早期脑梗塞最常见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4.
介入性灌注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11例急性脑梗塞介入溶栓治疗分析,就药物注入剂量、速度、治疗时机及相关并发症进行讨论。 方法 经选择性动脉内灌注尿激酶溶栓,血管造影证实阻塞血管开通情况。 结果 阻塞血管完全再通3例,部分再通6例,开通率81.8%,未开通2例;临床治愈5例,显效4例,有效1例,死亡1例。 结论 介入性溶栓方法是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介入溶栓时机越早越好。在限定的时间窗内,控制溶栓药注入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方法 :对 5例AMI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的连续观察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5例AMI患者中 ,梗死相关血管为前降支 4例 ,左回旋支 1例。共置入支架 5个。术后残余狭窄程度由术前 99%~ 10 0 %降至术后 10 %~ 5 % (P <0 0 0 1)。手术成功 10 0 %。随访 1~ 6个月 ,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有效的 ,早期效果好且可降低再梗死发生率 ,并明显减少再次的靶血管血运重建。  相似文献   

16.
对重症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心源性休克又对药物治疗无反应的9例患者,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N)进行了循环扶助,其中5例有效(2例死于心脏外并发症)、4例无效。提出尽早应用IABP对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并就AMI患者应用IABP的时机、方法及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方法对6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患者进行头颅CT动态观察及早期注意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脑微循环,及时进行溶栓治疗,排放血性脑脊液及亚低温治疗。结果死亡2例,植物生存1例,中至重度残疾3例。结论血管受压、血性蛋白等刺激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死提前预防是关键。一旦发生,治疗效果则较差。  相似文献   

18.
1985~1991年成功摘除9例心脏粘液瘤,其中左房8例、右房1例。本文对9例病例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心脏粘液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并对术中、术后遇到的问题及治疗方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21例危重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床旁血液动力学监测和Forester心功能分类结果。表明该技术在定量评价循环功能、正确指导治疗和判断病情,从而提高危重心梗患者治愈率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操作中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经CT诊断的26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病史、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的分析,讨论了本病的发病原因、病理改变及病灶与临床的关系、诊断标准,并提出了CT在本病诊断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