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多年来国内外相继开展了高渗盐水治疗休克的研究,特别是7.5%氯化钠的抗休克作用有了很多的报道,高渗盐溶液在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抗休克效果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都得到了肯定,但也存在输入过程中出现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的报道,对抗休克时所使用的剂量也存在一些争议。笔者就近年来应用高渗盐水抗休克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如下综述,着重阐明高渗盐水抗休克的主要机制及临床应用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总结我院腹部外科10年来收治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28例的救治体会。强调迅速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快速输液,积极抗休克,在血源有限的情况下用高渗盐溶液使血压快速回升等治疗措施,指出抢救与手术同时进行的治疗原则,并注意控制、预防全身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3.
高渗盐水在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刘天录1冯西宁1马秀光2我们对84例创伤出血性休克病人用高渗盐水(7.5%氯化钠液)抗休克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创伤出血性休克患者84例,男54例,女30例;年龄12~67...  相似文献   

4.
总结我院腹部外科10年来收治腹部外伤失血性休克患者128例的救治体会。强调迅速建立上肢静脉通道,快速输液,积极抗休克,在血源有限的情况下用高渗盐溶液使血压快速回升等治疗措施,指出抢救与手术同时进行的治疗原则,并注意控制、预防全身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渗盐溶液及高渗盐复合液应用于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60例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高渗盐溶液组(A组)和高渗盐复合溶液组(B组)各30例,经不同治疗后观察和记录入院、30min及60min动脉血压情况、早期复苏时间和术前平均液体输入量。结果两组入院时平均动脉血压无显著差异(P〉0.05),而入院后30min及60min动脉血压差异显著(P〈0.05);A组术前平均输液量明显高于B组,复苏时间明显长于B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外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高渗盐复合液较单纯高渗盐溶液起效更快,能减少液体输入量,抗休克效果更好,进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高渗盐水抗休克作用的淋巴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肠淋巴管引流术,在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高渗盐水治疗的血性休克过程中肠淋巴流量及其蛋白含量的变化,旨在探讨高渗讨高渗盐水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治疗的淋巴机制。结果表明,休克大鼠输入高渗盐水或生理盐水的,两组大鼠的血压,肠淋巴流血流量及基蛋白输出量均比休克期明显升高,高渗盐水治疗组显著 生理盐水对照线,而且治疗组大鼠肠淋巴流量及其蛋白输出量远远高于休克前水平。结果提示,高渗盐水的抗休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45例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早期抗休克复苏开始时用7.5%的高渗盐水溶液250mL。对照组22例,运用乳酸钠林格氏液治疗。并对两组病人发生休克时间、治疗所需液体量、复苏所用时间、复苏成功率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所需液体量、复苏所用时间、复苏成功率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能使血压迅速回升,减少输液量,改善病情,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渗NaCl溶液在休克患者治疗中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择近2年使用高渗盐溶液病例与2年前未使用病例进行随机临床研究。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压、尿量、神志、呼吸均明显好转,治疗前后差异明显。结论 高渗盐溶液对危重患者具有作用早、速度快。维持血压平稳且甩量少。安全性大,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高渗盐水右旋糖酐用于失血性休克复苏的初步观察杨家军(胜利石油管理局滨海医院麻醉科,东营257237)我院对11例严重失血性休克病人,采用高渗盐水右旋糖酐(HSO)抗休克综合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例中,男6例,女5例...  相似文献   

10.
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及低灌流大鼠心脏上观察到,联合应用高渗盐水与牛磺酸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高渗盐水或牛磺酸;高渗盐水可减少休克动物及低灌流心脏组织牛磺酸的丧失。结果提示,阻止细胞内牛磺酸丧失和/或促进组织牛磺酸摄入是高渗盐水抗休克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渗盐水和牛磺酸在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及低灌流大鼠心脏上观察到,联合应用高渗盐水与牛磺酸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作用高渗盐水或牛磺酸;高渗盐水可减少休克动物及低灌流心脏组织牛横酸的丧失,结果提示,阻止细胞内牛磺酸丧失和/或促进组织牛磺酸摄入是高渗盐水抗休克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高渗盐溶液和平衡盐溶液在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急救时选高渗盐溶液,对照组选平衡盐溶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研究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3/38),与对照组的2.6%(1/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血压、心率、pH值恢复时间及休克纠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渗盐溶液在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效果优于平衡盐溶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高渗盐水抗失血性休克中心静脉压的变化.方法 选择失血性休克病人80例,分为两组,输入高渗盐水或等渗盐水抗休克治疗,测量中心静脉压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变化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高渗盐水对于提升失血性休克患者CVP值的作用比等容量等渗盐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方高渗盐溶液(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液,HSH)在兔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中对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含量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肺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分别用等渗液(乳酸钠林格平衡液)、高渗液(7.5%生理盐水)、高渗高胶液(75 g/L NaCl 羟乙基淀粉母液)进行复苏治疗,动态观察4h肺水含量、肺组织TNF-α和IL-8含量及光镜下病理改变.结果 高渗高胶液组的兔肺水含量较另两组有所减轻,而反映肺组织中炎症反应强弱的TNF-α、IL-8含量也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渗高胶液是目前用于严重胸部创伤抗休克治疗效果较好的复苏液,对肺组织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渗盐水抗休克虽有过报道,但临床应用不多。近年来我们在临床研究基础上,对30例创伤出血性休克病人,用高渗盐水抗休克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研究资料:选择常规手术20例,男12  相似文献   

16.
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诊室救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回顾12例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室抢救。方法:采用甘露醇颈动脉输注及高渗盐水静脉输液,边降低颅压边抗休克。结果:入院24h内仅1例患者死亡。最终死亡率为58.3%,结论:甘露醇颈动脉输注及高渗盐水静脉输液应成为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7.
应用高渗盐溶液防治烧伤休克21例报告武鸣县人民医院方国伦,陶此立,吴善昌抢救烧伤休克是治疗烧伤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烧伤休克期如补液不正确或不及时就容易造成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70年代自Baxter提出单纯用晶体液复苏烧伤休克的Park...  相似文献   

18.
重度骨盆骨折合并休克的早期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62例重度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抢救分析,认为尽早进行抗休克治疗,尽快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大量输注平衡盐溶液和红细胞混悬液,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骨盆制动并适时开展急诊手术等综合治疗措施,注意救治的顺序和多学科协调,可以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王立金  方玉荣 《华夏医学》2006,19(3):402-403
目的:研究高渗盐溶液对控制性和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用动脉放血至M AP为5.33kPa维持120m in制作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和剪断大鼠尾静脉制作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动物模型,分别用生理盐水和高渗盐液早期治疗休克,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动物存活时间。结果:高渗盐液(HS)组中平均动脉压、脉压和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生理盐水(N S)组和高渗盐液 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HS UC)组,大鼠存活时间也明显长于N S组和HS UC组。结论:高渗盐液治疗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效果好,但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可促进休克的恶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剂量高渗液在烧伤休克患者复苏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烧伤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高渗溶液,对照组给予平衡盐溶液,其余复苏方式相同。比较两组抗休克效果。结果:观察组伤后第1个24 h液体输入量为(5 950±1 450)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 225±1 32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血钠浓度外,两组患者的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CVP)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2、24、48小时的血乳酸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5天和第10天血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休克治疗中,小剂量高渗液具有明显的抗休克及免疫调节作用,能减少复苏液体用量而避免循环超负荷,减少脓毒血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