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56例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经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指标恢复正常,呼吸频率下降,心率下降,辅助呼吸肌活动明显减轻和消失,与对照组的血气分析指标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依从性强,解除呼吸肌疲劳,纠正呼吸衰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将53例煤工尘肺(CWP)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患者血气指标变化(PaO2、pH值、PaCO2)。结果显示,治疗组PaCO2下降,pH、PaO2升高(P<0.05),对照组PaO2升高(P<0.05),其他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提示无创正压通气联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煤工尘肺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确切,可以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相正压(BiPAP)无创通气在救治煤工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6例尘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行面罩辅助通气并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心率(Hn)、呼吸(R)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24、72h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改善明显(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无创通气结合有效护理措施治疗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行急救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收治的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40例接受常规对症治疗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的4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二组的血气指标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气指标、临床症状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急救时采用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煤工尘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7例煤工尘肺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除常规治疗外经面罩行NIPPV治疗。另取同期住院的12例煤工尘肺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在治疗前2h、后24h、后48h的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变化情况及最后转归。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病情和血气分析指标恢复较快,很少出现呼吸衰竭。结论早期应用NIPPV治疗煤工尘肺并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满意,预后较好,应作为本病的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矽肺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2例矽肺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心率、呼吸频率及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结束时PaO2升高,心率及呼吸频率减慢,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aO2升高、心率及呼吸频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矽肺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更有效提高PaO2,降低呼吸频率及心率。并治疗组降低PaCO2更明显,但未造成过度通气。  相似文献   

7.
段玲 《现代保健》2009,(32):33-34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通气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9例,给予吸氧、药物等常规治疗;通气组13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NIPPV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IPPV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60岁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无创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治疗组较对照组起效更快,疗效更好;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1例发生腹胀、面部皮肤压伤、气压伤或呼吸机相关肺炎。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无创通气是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76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其中常规治疗的患者38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的患者38例(研究组)。统计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58%,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的pH值、PaC02、Pa02均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且研究组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洛酮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刘洎  张会霞 《现代保健》2012,(18):147-14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将6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意识、呼吸、心率、血pH值、PaO2、PaCO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显著变化,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气管插管,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急诊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2月院内收治的60例急诊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情况、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圣乔治呼吸疾病量表(SGRO)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气指标、呼吸力学指标、SGRO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重症支气管哮喘并呼吸衰竭患者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体酮治疗煤工尘肺(CWP)肺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CWP肺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合并呼吸衰竭黄体酮治疗组、合并呼吸衰竭基础治疗组和不合并呼吸衰竭黄体酮治疗组,对比三组问、不同尘肺期别治疗前后血气、肺功能变化,观察不良反应。结果CWP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黄体酮治疗后Pa02明显升高(P〈0.01),PaCO,明显降低(P〈0.01),而不合并呼吸衰竭组黄体酮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Ⅱ期尘肺黄体酮治疗后血气和肺功能改善较Ⅲ期尘肺明显。结论黄体酮治疗CWP肺心病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煤工尘肺肺心病尤其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及肺功能,对I期、Ⅱ期尘肺疗效优于Ⅲ期尘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肺疾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81.58%)明显高于对照组(57.89%),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将56例煤工尘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 h、6 h、24 h的动脉血气分析、心率、呼吸变化及气管插管率。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心率、呼吸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而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崔玉芳 《职业与健康》2011,27(6):622-624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及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煤工尘肺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单纯煤工尘肺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肺功能测定及血气分析。结果两组间比较,观察组肺通气功能指标FVC、FEV1.0、FEF(25%~75%)及血气指标中PaO2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FEV1.0/FVC%、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可加重煤工尘肺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及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气道双水平正压呼吸机经鼻面罩通气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生命体征、有效率、平均住院天数及血气分析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能迅速减轻呼吸困难,提高PaO2,降低PaCO2,降低气管插管及有创通气的应用,缩短住院天数,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7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为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鼻导管吸氧,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气分析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肺通气情况.  相似文献   

18.
周丽  陈建  徐洪山 《现代保健》2011,(21):68-69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呼吸兴奋剂、低浓度持续吸氧、雾化吸人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等指标。结果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对提高Pa02和降低PaC02效果好,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好,值得l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在救治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46例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救治前后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46例中好转41例(89%),5例(11%)因拒绝气管插管而死亡。结论无创呼吸机对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时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作用和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8例,经常规治疗后病情不能缓解者给予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及血氧饱和度( SaO2)的变化.结果 18例患者经BiPAP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中pH值和氧分压(PaO2)逐渐上升、二氧化碳分压( PaCO2)下降、SaO2提高,呼吸频率和心率减慢,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BiPAP治疗尘肺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肯定,需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操作,确保有效通气,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