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报道412只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老年性白内障337只眼,膜样内障16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5只眼,先天性白内障13只眼,并发性白内障10只眼,无晶体眼11只眼。术后随访4周以上者362只眼,最长时间1年中。术后视力在0.8以上含251只眼(69.3%),0.5以上者328只眼(90.6%)。作者就开罐式截囊技巧的改良及后囊膜破裂时人工晶体植入方式进行了探讨。指出术后散光控制和处理在视力恢复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儿童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59只眼)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及外伤性白内障施行现代囊外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对3岁以上儿童38例(53只眼)同期成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3岁以上儿童术后裸眼视力≥0.3者先天性白内障25只眼(69.4%),外伤性白内障14只眼(82.4%).术后,先天性白内障1只眼发生后囊混浊;外伤性白内障3只眼轻度瞳孔上移,1只眼轻度晶体偏位.影响术后视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白内障的重度弱视和外伤性白内障的角膜瘢痕.结论儿童白内障后囊膜切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是防止术后并发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28例外伤性白内障儿童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随访观察12~28月。对术后视力、屈光状态、弱视情况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后矫正视力在08以上者占445%;平均球面镜屈光度为+104D(-275~+300D)。术后严重并发症较少。结论人工晶体植入矫正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无晶体眼的视力是可行的。后发障是术后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一期植入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对18例22只眼自内障术中后囊膜不完整或无后囊膜的无晶体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8例8只眼,晶体脱位(含白内障)5例9只眼,外伤性白内障5例5只眼同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并行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随访6~36个月,视力≥0.5者18只眼(81.8%),视力<0.5者与原发疾病有关。结论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一期植入方法简便.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破裂和玻璃体脱出的处理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白内障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331只眼中,有33只眼(10.0%)发生后囊破裂,16只眼(4.8%)发生玻璃体脱出。用剪刀-海绵或棉签行玻璃体切除后,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3只眼,睫状沟植入24只眼,前房植入6只眼。术后32只眼(97.0%)矫正视力≥0.5。  相似文献   

6.
张忆 《临床眼科杂志》1995,3(4):241-242
玻璃体脱出是现代白内障手术中较严重的并发症,给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带来困难,影响手术疗效。因此,术中妥善处理脱出的玻璃体、成功地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显得至关重要。笔者就1991年10月~1995年4月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102眼中部分玻璃体脱出的术中处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2眼,老年性白内障84眼,外伤性白内障18眼;年龄13~79岁;男38眼,女64眼。手术按眼科显微手术常规进行,植入的人工晶体为后房型。术中发现玻璃体脱出共9眼(88%),其中老年性5眼(59%);外伤性4眼(72.2%)。玻璃体脱出发生于娩核3眼(3.3%);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时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53例(53眼)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行晶体囊外摘除一期或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其手术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9.4个月),术后8周矫正视力在0.5以上者为28眼(52.8%),1.0以上者8眼(15.1%)。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色素膜炎、后房型人工晶体瞳孔夹持、后发性白内障等。结论 外伤性白内障及其合并症常同时累及眼前后段组织,根据眼内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Xie L  Dong X  Cao J  Li S  Shi W  Ji H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2):99-102
目的 评价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4例(104只眼)1.5-14岁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局限性前段玻璃体切除和人工晶体垂袋内植入术。对术后平均随访22个月的并发症、视力变化等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脱盲率为86.4%.脱残率为62.7%。41.8%的眼获得了双眼视,30.6%的患儿有立体视。3只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5只眼有一定程度的人工晶体夹持。结论 白内障摘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儿童白内障,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少,绝大多数患儿术后视力能够显著提高并建立了良好的视功能。影响术后视功能的因素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分析白内障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发生晶体后囊破裂的原因和讨论处理方法。分析55例(55眼)白内障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发生晶体后囊破裂的原因,裂口形态,大小及部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处理方法。该术中合并症好发于抽吸晶体皮质及植入人工晶体时,各21例(38.2%),后囊破裂大小约3mm的39例(70.9%),5mm的13例(23.6%)。大于6mm的3例(5.5%)。后囊破裂的部位及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无晶体后囊眼的人工晶体植入术。方法对21例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后植入三襻后房型人工晶体,进行经巩膜缝线固定术。结果术后入工晶体位置全部正常,无偏斜,随访2~20个月,无并发症,视力增进。结论三襻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具有术后晶体不易倾斜和偏位的优点,是治疗无晶体后囊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53例(54眼)门诊白内障手术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进行随访,其中老年性自内障29眼,并发性白内障14眼,外伤性白内障9眼,人工晶体二期植入2眼。术后视力≥0.5者25眼(46.3%),矫正视力≥0.5者49眼(90.7%)。术后并发症和国内其他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12.
弹性工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一期植入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一期植入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 对18例22只眼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不完整或无后囊膜的无晶体眼,其中老年性白内障8例8只眼,晶体脱位(含白内障)5例9只眼,外伤性白内障5例5只眼同期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并行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 随访6~36个月,视力≥0.5者18只眼(81.8%),视力〈0.5者与原发疾病有关,结论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一期植入方法简便,疗效安全,  相似文献   

13.
陈建敏  郑广瑛 《眼科研究》1997,15(3):192-193
目的探讨简单易行的白内障囊外摘除(extracapsularcataractextraction,ECCE)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远期(半年至2年)后囊混浊(posteriorcapsularopacity,PCO)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8例(31眼),其中外伤性白内障16例(16眼),并发性白内障6例(8眼),老年性白内障6例(7眼),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第7天开始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结膜下注射,全程用5-Fu(45mg),半年后随诊,按后囊混浊分级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31只眼中0级(后囊透明)者29眼占93.55%,Ⅰ级和Ⅱ级(后囊混浊)各1眼占6.45%,即后囊混浊的发生率为6.45%,明显低于其它报道(40~50%),而且所发生的2例后囊混浊未引起明显的视力下降,故有效防治率达100%。结论5-Fu联合皮质类固醇局部应用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防治白内障术后后囊混浊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分析26 例 (26 眼) 5~14 岁儿童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结果。对麻醉、人工晶体植入、后囊纤维膜样混浊进行了分析讨论。提示 8 周岁以上儿童常能在眼局部麻醉下顺利地完成手术。认为对儿童角膜穿通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 应视眼部伤情及术中情况, 权衡利弊, 区别选择Ⅰ期或Ⅱ期植入。作者观察到, 这类联合手术的后囊纤维膜样改变, 在术后一至二周即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及外伤性白内障前后囊粘连患者进行囊袋重建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4例无晶体眼、6例外伤性白内障前后囊粘连患者施行囊袋重建术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分析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结果:10例均成功地重建囊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无并发症。结论:对此类病例,如果后囊缺损直径〈5.5mm,重建囊袋并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42例(43眼)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随访到27眼,结果表明术中首要并发症为晶体后囊破裂并玻璃体脱出,占20.93%,术后影响视力并发症首位为晶体后囊混浊,占37.04%,其次为人工晶体前膜形成,瞳孔夹持,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继发性青光眼等。对并发症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外伤性白内障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伤性白内障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探讨李韵倩,陈大本我院1989~1991年间的白内障病例,外伤性约占10%。现将31例(32只眼)外伤性白内障一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及术中所遇特殊问题的处理,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  相似文献   

18.
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告53例60眼2~12岁儿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IOL)植入的手术结果。先天性白内障23例29眼,外伤性白内障30例31眼。Ⅰ期植入42例47眼,Ⅱ期植入11例13眼。术中前房发生纤维素性渗出反应占21.7%,术后前房发生从絮状到膜性程度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占53.3%。外伤性白内障较先天性白内障的反应重(P<0.05)。术后虹膜后粘连占33.3%,瞳孔发生明显变形占18.3%,瞳孔上移占13.6%,瞳孔膜形成占6.7%,后囊膜混浊占33.9%,人工晶体瞳孔夹持占6.7%,1例发生眼球萎缩。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25%,视力在0.1~0.4者占45%,视力<0.1者占18.3%。伴有眼球震颤和斜视的患者术后视力在0.1~0.3以下。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有:发生白内障的年龄,视觉刺激阻断持续时间,外伤性视网膜震荡,渗出性视网膜病变和角膜白斑等。我们认为,儿童IOL植入尚需慎重。儿童IOL植入的安全年龄,如何减轻术中和术后炎症反应和术后远期对眼球发育的影响均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对21例(29只眼)3.9~13.2岁的儿童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l期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并行后囊膜环形撕囊.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达0.8以上者5只眼,0.5~0.7者18只眼,0.1~0.3者4只眼,0.1以下者2只眼.术后所有病例瞳孔区未发生后发障.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除及Ⅰ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是安全有效的,但要处理好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方法和术式选择。方法对72例(73眼)外伤性白内障按晶状体囊损伤情况采用常规方法和缝线固定法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5者25眼(34.25%),0.5—1.0者32眼(43.83%),〉1.0者16眼(21.92%)。结论根据白内障晶状体囊损伤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方式,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