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01/2006-12我院160例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胆道镜取石的临床资料.结果:159例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胆总管一期缝合68例,置T管92例,术中取尽结石156例,术后胆道镜取石4例.手术时间70-120(平均115)min,术后住院时间4-11(平均6)d.无胆道出血及腹腔感染,无手术死亡.术后胆漏2例.经再次腹腔镜下缝合与引流治愈.120例随访6-36(平均18)mo,无结石复发和远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微创化理念的迅速普及, 微创设备的高速发展, 外科医师可以熟练的运用各种微创化器械使患者在短期内迅速康复. 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转变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或胆囊切除, 术前或术后应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的三镜联合应用将会是今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现代外科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70岁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病人24例作为观察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收集同期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病人2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病人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病人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程度轻,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的5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52例患者中40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76.92%。7例改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5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中转开腹率9.62%。43例患者一次取石成功,占82.69%;剩余9例患者行二次取石,其中行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者8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者1例。所有患者术后留置网膜孔引流管,术后3~10 d拔除,1例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术后出现胆漏,经保守治疗后康复。无胆道出血、胆道感染等发生,平均住院时间(8.24±2.52)d,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1年,B超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肝内外未见结石残留,肝功能胆红素指标正常。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进行胆道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等优点,临床应用需严格掌握其适应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方法本组2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均来自2007年12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并解剖显露胆总管前壁,镜下确定腹壁切口位置,做3~5 cm切口入腹,经小切口切开胆总管,取石钳取石后根据情况用纤维胆道镜/硬性输尿管镜行胆道探查取石。结果本组无1例中转扩大切口手术,手术时间90~160 min,平均(120±10)min;住院时间10~20 d,平均13 d;21例拔除"T"管痊愈出院;2例术后"T"管造影B超检查右肝管残留结石,带管出院,术后6周经胆道镜取石痊愈;2例肺部感染,伤口均甲级愈合。结论该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创伤小,较单纯小切口安全,比全腹腔镜术式节省时间,取石彻底,适合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体会。方法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6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均成功在双镜联合下完成手术,治愈出院,无中转开腹病例,平均手术(100.0±20.2)min,平均住院(7.0±1.4)d,手术平均失血(77±21)ml。其中腹腔镜下留置T管引流41例,胆总管Ⅰ期缝合3例,经胆囊管插入胆道镜取石2例。术后均无残余结石、无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的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维可视化指导下不同手术方法联合硬胆道镜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58例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在三维可视化系统行三维重建和术前仿真,采用不同手术方法联合硬胆道镜取石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三维可视化重建情况与术中所见大致相符,实际手术方案与仿真手术方案符合率为100%。31例因存在萎缩肝叶或肝段和难以取净的多发结石,行肝部分切除术,预切除体积为(241.6±26.2) mm3,与实际切除体积相符;27例行经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36例行胆管狭窄扩张术,并予以置入胆管支撑管重建胆道;在行经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患者中,均一期术中经硬胆道镜取尽结石,经T管造影检查无结石残留,其中2例因化脓性胆囊炎不能一期处理,1例因高龄和结石过多,先行部分取石。后3例患者均行二期三维可视化指导下经T管窦道硬胆道镜靶向碎石、取石,均取尽结石;随访9~31个月,无1例结石复发。结论 三维可视化指导个性化手术联合硬胆道镜取石治疗复杂性肝胆管结石患者安全有效,可提高结石清除率,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老年病人电视胆道镜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对胆总管切开探查以后是否放置T管一直存在着争议^[1-5],还没有老年病人胆总管探查术后行一期胆总管缝合的报道。自2001年4月至2005年4月间我们为386例老年病人实施了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电视纤维胆道镜探查术,对其中169例行一期胆总管缝合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王翔  张彤  孙仁海 《肝脏》2008,13(6):488-489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或高度怀疑合并胆总管结石,传统多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近年来,由于微创、内镜技术的发展,采用三镜联合(腹腔镜、十二指肠镜、纤维胆道镜)治疗日趋增多,但各有其优缺点。我院自2002年至2007年采用不切开胆总管、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术后不放置T型管,共实施96例,其中证实结石并取出者62例,保持了胆道的完整性,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避免了胆总管切开后置T型管引流带来的不便和潜在的并发症,对胆总管无结石者避免了胆道探查带来的损伤,患者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对老年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25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联合内镜胆总管探查术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9  
目的 探讨运用多种微创治疗手段,治疗经内镜取石失败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方法 运用三窥联合的手术方式(术前内镜下经鼻胆管引流、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及术中胆道镜(对39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微创治疗。结果 3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无残留结石及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而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相似。部分病例随边半以上未见远期并发症。结论 三镜联合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对于有较高内镜、腹腔镜技术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并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8~2013-10应用三镜联合并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62例的手术疗效和经验。结果62例均成功取净结石。术后第1天、第3天复查肝功能及血、尿淀粉酶,术前肝功能异常者术后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均明显下降,无一例出现血、尿淀粉酶增高。1例出现腹腔引流管引流淡黄色胆汁,3 d后自行消失。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术后2~8周复查磁共振胆胰管造影( MRCP),62例均未见明确残石影,5例报告乳头狭窄影,但无自觉症状及体征,未予处理。术后3~6个月复查B超,报告胆管积气影3例,未予处理。结论三镜联合并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0月~2005年6月,我院对21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与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效果满意。现将术中取石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内置引流管、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用16F普通硅胶管制作胆道内置引流管,对过去5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放置T管引流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结果自2001年9月至2006年2月共156例术中明确无残余结石、无肝内胆管结石及胆道狭窄患者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其中107例患者放置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其余49例仍按传统方法放置T管引流。2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15·2±26·7min、127·5±24·2min(P<0·05),术后住院4·8±0·92d、8·4±1·48d(P<0·05),术后平均输液量7278·5±1381、11270·2±2026ml(P>0·05),平均住院费用8932·7±1553·6元、10242·9±1594·5元(P<0·05),恢复日常工作时间14·44±1·89d、31·93±3·52d(P>0·05)。2组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2组病人随访1~51月,平均28月,均未发现胆总管残余结石及其它胆道相关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后放置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胆道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方法 选择2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先经十二指肠镜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以便胆道减压,然后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最后完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并一期缝合胆管.统计分析治疗结果,并发症和患者住院天数.结果 20例均痊愈,无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缩短.结论 十二指肠镜、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创伤小、有效、安全且可靠的治疗模式.对掌握了腹腔镜下缝扎技术的普外科医师,可作为一种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内镜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及胆总管Ⅰ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5年1月—2018年1月,因胆囊结石伴胆总管结石于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04例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4组,A组(n=29):先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再行LC;B组(n=29):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C组(n=17):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胆总管Ⅰ期缝合;D组(n=29):行LC+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胆总管Ⅰ期缝合。对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结石残留率、结石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胆总管结石复发率,4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胆瘘发生率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A、B、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住院费用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B、C、D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LC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胆道支架置入及胆总管Ⅰ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在避免患者遭受二次手术打击的同时,并不会明显延长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也不会明显增加住院费用,而且可以有效减少胆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术260例报告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26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在腹腔镜下切开胆总管用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内置入T管。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为70-230分钟,术后发生胆漏6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腹腔残石致引流管口形成脓肿1例,胆道残石10例,经T管窦纤维胆道镜取石后治愈。从T管引流出钛夹2例,术后第二天进流质饮食并下床活动,平均住院5天,带T管出院,认为该手术扩大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这短等优点,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龙共是胆总管大结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腹腔镜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9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于1998年9月~2002年5月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和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91例,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女性80例,男性11例,年龄20~84岁,平均48.6岁。术前均经B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确诊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继发胆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术中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及乳头切开(EST)取石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应用LC联合术中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3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原发病、手术方式、术后康复、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术前明确胆总管结石31例中10例先行术中ERCP取石,取石成功后再行LC;余21例和5例术前怀疑胆总管结石、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TCC)证实胆总管结石者先行LC,继而行ERCP取石。LC手术均获成功,ERCP取石成功率为97.22%。术后5例出现一过性血淀粉酶升高,无明显出血、胆漏等并发症,术后住院平均为4 d。结论 LC联合术中ERCP一期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避免不必要的ERCP及因术后ERCP失败而致患者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二镜或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6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应用二镜或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疗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中56例完成了一期缝合,未放置鼻胆管的病例中6例出现胆漏,经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无出血、切口感染等发生。结论掌握好手术适应证,二镜或三镜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