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复杂慢性泪囊炎是指慢性泪囊炎并发泪囊皮肤瘘管、泪囊区皮肤瘢痕、泪囊过小及泪小管狭窄等,临床上较少见.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已被广泛接受.而复杂慢性泪囊炎手术难度较大,术前术后处理亦不同于常规手术,且成功率较低.近3年来我们对9例9眼复杂慢性泪囊炎手术采取了相应改进措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适合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8例因慢性泪囊炎已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结果 18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泪道冲洗通畅,无阻力,无溢泪.结论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具有较好疗效,但精心的护理促进了手术的成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泪囊粘液囊肿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泪道疾病,多发生于慢性泪囊炎或鼻泪管阻塞患者,由于泪囊粘膜萎缩及总泪小管的炎症性变化,导致总泪小管通入泪囊处闭锁,囊腔内容物无法排出,随着分泌物的积聚增多,泪囊逐漸扩张膨大,形成一充滿粘滞性分泌物的闭锁性腔隙——泪囊粘液囊肿。本病应区别于泪囊膨大,后者虽有泪囊扩张,但末形成闭锁性腔隙,囊腔内容物仍可经泪小管或鼻泪管排出。  相似文献   

4.
李兴珍 《中外医疗》2009,28(21):192-192
目的探索急慢性泪囊炎合并泪囊管的治疗措施。方法自2004年3足至2008年6月收住的急慢性泪囊炎合并泪囊兼管病例23倒23眼,采用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及疼管切除术。结果23例病人有22饲治禽。1例好转.病人泪腺消失。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合并泪囊疼管切除术用于治疗泪囊炎伴泪囊瘘管的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李峻岭  王侠  常沙  刘伦  夏卫东 《安徽医学》2024,45(3):300-303
目的 探讨正常泪囊在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的形态及变化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提供的50例(100眼)来检人员头颅CT扫描图像资料,分别在软组织窗和肺窗观察其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中泪囊的影像,根据泪囊类型和形态分为4组:泪囊空气充盈组(31眼)、泪囊空气半充盈组(20眼)、泪囊半封闭组(16眼)、泪囊全封闭组(33眼),比较各组泪囊形态的变化。结果 泪囊空气充盈组软组织窗冠状位泪囊为空气密度影,肺窗轴位泪囊腔形状为椭圆形。泪囊空气半充盈组软组织窗冠状位泪囊为空气密度影,轴位上部泪囊形状为椭圆形,下部为弧形;肺窗轴位上部泪囊腔形状为椭圆形,下部为裂隙形。泪囊半封闭组软组织窗冠状位上部泪囊为空气密度影,下部为软组织密度影;肺窗轴位上部泪囊腔形状为椭圆形,下部泪囊腔消失。泪囊全封闭组软组织窗为软组织密度影,肺窗轴位泪囊腔消失。下部泪囊腔横截面由椭圆形变为裂隙形或消失可能原因是下部泪囊外侧壁向鼻侧移位;泪囊软组织密度影范围扩大,而空气密度影范围减少或消失可能原因是眶内软组织向鼻侧移位,正常泪囊CT图像中软组织密度影的来源是眶内软组织。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根治急性泪囊炎的新方法。方法:11例急性泪囊炎伴泪总管阻塞患者,每日一次应用泪囊穿刺或经瘘口抗生素泪囊冲洗,在急性炎症消退后,施行了泪囊鼻腔吻合术。结果:经泪囊冲洗后,泪囊区充血压痛2天消退6例、3天消退3眼,4天消退2眼;泪总管阻塞再通者8例。所有患者术区解剖层次清晰,未发现术中出血增多和泪囊鼻粘膜破碎。经3月-5年随访,所病例溢泪消失,泪道冲洗畅,均获治愈。结论:泪囊冲洗联合泪囊鼻腔吻合是治疗急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文青 《微创医学》2001,20(3):326-327
泪囊鼻腔吻合术重建泪囊到鼻腔的引流道,既去除了泪囊感染灶又解除了泪溢,是目前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根治疗法[1]。我院1996~1999年共完成泪囊鼻腔吻合术82例90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枚友  王华 《安徽医学》1995,16(5):F003-F003
<正> 泪囊鼻腔吻合术在临床上往往列为手术不易成功的范畴。我院自1990年以来,对38例小泪囊的慢性泪囊炎作了泪囊鼻腔吻合术,其疗效满意。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38例(42眼),男3例(4眼),女34例(38眼);年龄18~35岁,泪囊溢粘脓物1~5年史。小泪囊特点:(1)泪囊挤压出粘脓物约0.1~0.2ml;②泪囊挤压排空后注入水容量0.2~0.3ml;③泪囊注碘制剂造影摄片显示泪囊较正常为小;④手术中证实泪囊较小。 二、手术方法:麻醉,皮肤切口和深层组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慢性泪囊炎误诊为急性结膜炎的原因,做好两者的鉴别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方法对9例慢性泪囊炎患者给予不同方法治疗,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9例误诊患者选择慢性泪囊炎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慢性泪囊炎与急性结膜炎鉴别主要通过压迫泪囊部有无分泌物,有分泌物自上泪小点或下泪小点溢出,即可诊断为慢性泪囊炎。  相似文献   

10.
慢性泪囊炎可导致流脓、泪溢等症状,鼻腔泪囊造口术对治疗慢性泪囊炎有良好的疗效.传统的鼻腔泪囊造口术由眼科医师完成,通过切开内眦部皮肤将泪囊与鼻腔连通.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脏病(CKD)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内经》中"治未病"的实质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概而言之,就是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防患于未然。即未病之时,固护正气,预防疾病的发生;已病之时,防止疾病传变;病情缓解之时,预防复发。分别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几个方面来论述《内经》中"治未病"理论在慢性肾脏病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宁海地区肛周疾病的发病特点、病谱及影响因素,为肛肠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宁海地区肛周疾病的发病率及疾病谱分布,并查阅文献总结肛周疾病的可能影响因素,分析宁海地区肛周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果抽样调查2426人,肛周疾病发病率为44.3%,其中痔、肛周脓肿及肛瘘为主要的疾病构成,年龄因素、饮食因素、卫生习惯、家族史、体重指数、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是肛周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宁海地区肛周疾病发病率较高,影响因素较多,应对生活方式及卫生习惯进行改善,降低肛肠疾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徐州市住院病人主要疾病构成及居民死因的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 2 0年来住院病人疾病构成比及居民死亡原因的变化趋势 ,为开展人群防治和制定卫生发展战略规划 ,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信息资料。方法 根据《徐州市卫生统计资料汇编》中〈徐州市综合医院住院病人疾病分类年表〉 ,按国际疾病分类 ,总结出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构成比 ;并根据徐州市卫生防疫站提供的人口死因监测资料 ,对徐州市人口死亡原因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病人疾病分类构成比从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损伤中毒、循环系统、肿瘤住院构成比分别上升为第一、二、三位 ,构成比差异显著。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及传染病均显著下降。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等死亡构成比 2 0年来一直依次位居前三位 ,而循环系统死亡构成比明显增加 ,肿瘤有所增加 ,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损伤中毒死亡均下降显著。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即心、脑血管病住院和死亡构成比均明显上升 ;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已成为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 ,传染病的住院与死亡均明显下降。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也是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治未病"其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不断完善。所谓"未病"有3层含义:未患病的健康状态、邪伏而未发病的状态、疾病进程中邪气将要累及的状态。总结起来,"未病"主要包括疾病未生、疾病未发、疾病未传、疾病未复4个方面,相应的临床防治原则依次为未病先防、将病防发、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探讨疾病的监控重点,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帕累托图分析法对2010年我院出院患者疾病分类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肿瘤、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为主要病种。结论我院主要疾病种类相对比较集中,位居前7位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护理应做为卫生工作的重点;医院应加大科研及临床新业务、新技术的投入,合理配置资源,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黄先彤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6):1912-1913
目的:探讨我院住院患者的疾病谱,了解本地区疾病发病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2010年的7 180例住院患者的资料,按其所患疾病进行分类,并对各疾病的患病人数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分娩病、损伤性疾病为我院的主要疾病谱。结论:根据疾病构成的规律和特点,医院应加强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使患者获得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1984年及2004年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脏病的病因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常规检查心脏房室、主动脉、肺动脉等结构的大小、活动和血流等情况的变化,对超声心动图异常共计4616例(其中1984年1848例,2004年2768例)心脏病患者之病因加以对比分析,诊断以《超声医学》为标准。结果:1984年心脏病病因的构成比由高至低前五位为风湿性心脏病(24.6%)、肺原性心脏病(16.5%)、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5.3%)、高血压性心脏病(12.7%)、心肌炎(10.8%);2004年前五位则改变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30.9%)、高血压性心脏病(20.3%)、退行性瓣膜病(13.9%)风湿性心脏病(12.7%)、心肌炎(8.9%)。结论:心脏病的各种病因随年代的变化而变化:风湿性心脏病逐年下降,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逐年上升,已位于前列,这对临床上的预防、治疗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相关诱因.方法 综合分析228例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相关诱因及其临床特点.结果 228例急性脑血管病中起病时有诱因者165例,无明显诱因者49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诱因者占73.05%(122/167),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70.49% (43/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绪因素、过度劳累、用力(排便、咳嗽等)、行走活动以及饮酒等均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相关因素.在179例起病时有诱因的脑血管病患者中,情绪因素影响占35.2%,过度劳累影响率为16.20%,行走活动占24.58%,其中如饮酒、外伤、寒冷等因素也占一定的比例.以上各相关因素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所占的比例高于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数患者都有一定的发病诱因.情绪波动、用力、活动等因素为急性脑血管病的主要诱因.患者在原发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在诱因的激发下,可诱发急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9.
以中医治未病之养生内涵,根据四时、阴阳变化揭示中医治未病养生的相关理论及"治未病"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治未病干预防治的着眼点在于"消患于未兆""济嬴列以获安"。通过养生健体,消除未起之患的使动、促发因素,恢复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体证合一,实施早起干预、治疗,防止其向疾病的转换。更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来调养精神情志和生活起居,使体健神旺,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最终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养生保健目的。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肝病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对肝病证治内容虽未列专篇论治,但书中有30多条原文阐述了近20种肝病的证治,实开后世治疗肝病之先河。在病因方面,《金匮》认为外感和内伤皆可导致肝及其经络的病变,但以内伤者居多;具体病证包括肝脏本病、肝的经络病变及肝病连及它脏;治法分为疏肝、暖肝、补肝、清肝、镇肝。整理归纳其中有关肝病证治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仲景对肝及其经络病变进行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指导临床相应病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