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毛嘉平  吴晓杰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8):503-503,509
目的探讨双极电切镜在宫腔镜电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双极电切镜行宫腔镜电切术74例,对手术并发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切除子宫内膜息肉(TCRP)3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TCRM)37例,行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2例,切除残留胎盘或妊娠物3例,切除子宫纵隔2例。69例获术后随访,月经量改善率为86.4%(51/59),无复发病例。结论使用双极电切镜行官腔镜电切术具有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治疗较彻底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监视下宫腔镜双极汽化切割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黏连行宫腔镜双极汽化切割术的42例患者的相关资料,观察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手术时间10-70min,平均30.9min;出血量8-20ml。术中、术后无并发症。术后满意率94.4%。结论 B超监视下宫腔镜双极化切割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无并发症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腔镜双极电切手术治疗子宫黏膜膜下肌瘤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7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采用EXCEL2007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给予宫腔镜单极电切术,观察组给予宫腔镜双极电切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宫腔镜双极电切术手术时间(40.16±5.97)min,术中出血量(35.42±3.87)ml,住院时间(2.89±1.13)d;宫腔镜单极电切术手术时间(48.76±8.86)min,术中出血量(52.39±6.97)ml,住院时间(4.88±1.79)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腔镜双极电切术组月经量(57.13±19.66)ml,月经期时间(6.87±1.65)d,血红蛋白(10.89±1.97)g/L;宫腔镜单极电切术组月经量(48.24±11.51)ml,月经期时间(5.19±1.02)d,血红蛋白(9.41±1.16)g/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双极电切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对患者子宫损伤小,能够增加妊娠率,缩短手术时间,提升工作效率,让换则会短期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等离子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官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17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6例,对照组行单极官腔镜电切术,观察组行等离子双极宫腔镜电切术,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即刻检测外周静脉血Na+、Cl-、K+、血糖(Glu)的浓度,记录手术时间、灌流液吸收量、术中出血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手术后Na+、Cl-、K+浓度明显降低,Glu浓度则明显升高;而观察组手术后Na+、Cl-、K+、Glu浓度的改变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灌流液吸收量及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子宫肌瘤类型对患者的手术时间、灌流液吸收量、术中出血量及电解质、血糖的影响较大,Ⅱ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灌流液吸收量、术中出血量、Na+、Cl-、Glu浓度均高于0型及I型肌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型及I型肌瘤患者上述各指标差异不明显。观察组Ⅱ型肌瘤患者手术时间、灌流液吸收量、术中出血量均高于0型及I型肌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型及I型肌瘤患者上述各指标差异不明显;且3种肌瘤类型间Na+、Cl-、K+、Glu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双极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不会引起血电解质及血糖的明显变化,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肌瘤类型对灌流液吸收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影响较大,Ⅱ型肌瘤的灌流液吸收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较0型及I型增多。  相似文献   

5.
宫腔镜双极电切割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息肉是近年来妇科领域的一大发展,其能保留器官的完整性和功能,且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现将本院2003年lO月至2005年9月共87例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临床诊断5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其中O型10例,Ⅰ型40例,Ⅱ型6例),最大直径5cm,行宫腔镜手术.三种操作方法,钳夹7例;电切割24例;钳夹加电切割25例.结果:54例宫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2例腹腔镜监测完成,2例未完全切干净者术后服米非司酮12.5mg,1次/日共6个月.手术时间平均45分钟(20~120分钟),术中出血平均30ml(10~80ml),所有患者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月经异常恢复正常,2例残留肌瘤未见增大.结论: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安全、有效,充分显示了微创手术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8.
许杰 《吉林医学》2013,(26):5400-5401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33例一次性顺利完成手术,一次手术成功率为94.28%,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有效,是黏膜下肌瘤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宫腔手术镜电切治疗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子宫黏膜下肌瘤35例,其中O型23例,Ⅰ型9例,Ⅱ型3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手术时间20~55 min.平均35 min.术中出血量10~70 ml.术后O型、Ⅰ型治愈率100%.8例要求生育者3例已妊娠.结论:治疗黏膜下肌瘤,首选宫腔...  相似文献   

10.
11.
B超监测下宫腔镜治疗56例子宫粘膜肌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会兰  张波  邱艳 《西部医学》2010,22(12):2300-2302
目的探讨B超监护下宫腔镜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B超监护下采用宫腔镜切除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56例患者中:0型29例,Ⅰ型20例,Ⅱ型7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率为96.2%;0型、Ⅰ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率75%。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增长。3例要求生育者妊娠。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疗效好,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B超监测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2.
间苯三酚在宫腔镜黏膜下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一铃  赵虎  赖繁  代倩苓  张凌 《医学综述》2013,(22):4199-4200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在官腔镜黏膜下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行官腔镜手术的患者84例,按照入院先后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在行宫腔镜手术前15rain肌内注射间苯三酚80mg;对照组35例,在行官腔镜检查术前12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4mg,观察两组用药起效时间、腹痛情况、宫颈软化状况、手术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并采用统计学t检验和x2检验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用药起效时间为(34.6±6.5)min,显著少于对照组的(50.2±8.9)rain(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宫颈充分软化例数多于对照组,软化不良的患者少于对照组(P〈0.05);而宫颈软化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苯三酚在官腔镜手术中的宫颈松弛软化效果好、镇痛效果好、无显著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马葆荣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4,13(5):391-392,400
【目的】研究应用官腔电切镜气化电极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与传统的环行电极切除子宫粘膜下肌瘤的优势。【方法】应用德国WOIF型官腔电切镜,气化电极为3mm沟槽状筒形电极和5mm切割环。切割电流110~180W,电凝电流为60w,气化和电切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36例。【结论】应用气化电极治疗子宫粘膜下肌瘤与传统环行电极相比,手术时间缩短43.10%,术中出血量减少39.20%,膨宫液用量减少42.70%。术后疗效均完全满意。  相似文献   

14.
经阴道彩超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歆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8):978-979
目的:总结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的阴道彩超声像图特点,探讨阴道彩超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子宫黏膜下肌瘤表现为宫腔内的类圆形或舌形低回声团块,团块基底部内膜回声中断,团块可部分或全部突入宫腔;自子宫肌层探及线状血流信号穿入团块内,团块周边可有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信号,动脉性血流频谱为中等阻力或低阻力。结论:阴道彩超能清晰显示宫腔内瘤体结构及肌瘤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对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的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和治疗。结果:120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宫腔内有异常病变者102例,占85.0%,其中子宫内膜息肉17例,子宫内膜增生58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4例,慢性子宫内膜炎8例,子宫内膜癌5例。镜下诊断与病理活检的符合率为95.10%(97/102),经宫腔镜治疗病例治愈率为96.74%(89/92)。结论:宫腔镜对子宫异常出血诊断的正确率和治疗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6.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同时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者6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中0型32例,Ⅰ型26例,Ⅱ型10例。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率为91.2%,0型、I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子宫肌瘤中切除范围≥70%者6例,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增长。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手术是最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B超监测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宫腔镜电切除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16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分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80例(治疗组)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8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 h阴道流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组手术时间20~50 min,平均(25±2.52) min;术中出血量10~30 mL,平均(15±3.51)mL;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20~45 mL,平均(30±10.15)mL;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0.5~1.0 d,平均(0.7±0.21)d.对照组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90±25.13)min;术中出血量60~30 mL,平均(95±31.12)mL;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25~65 mL,平均(45±16.12)mL;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0.9~2.2 d,平均(1.5±0.62)d.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安全高效、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张国琼 《河北医学》2013,19(1):71-74
目的: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各种类型的黏膜下子宫肌瘤,并评价该手术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8年2月至2010年5月21例黏膜下子宫肌瘤采用宫腔镜技术治疗,11例0型(A组),7例I型(B组),3例Ⅱ型(B组)。观察治疗结果并对比两组治疗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4.5±11.45min,术中血量为59.3±14.64mL,住院时间为4.7±1.34d,术后满意率为90.4%。A组和B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效果好,恢复快,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最佳选择,尤其适用与0型黏膜下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5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经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与同期56例子宫肌瘤经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56例宫腔镜手术均顺利完成,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应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阴道彩超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幼英  陈梅娟  李晓玲  李亚梅 《西部医学》2010,22(11):2120-212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表现及诊断的符合情况。结果本组病例85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89.4%(76/85),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31例,诊断符合率93.6%(29/31);子宫内膜息肉54例,诊断符合率为87.0%(47/54)。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各具一定声像特点,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能更清晰显示病变以及病变与宫内膜和肌壁间的关系,捕捉敏感血流信号,对两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