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载脂蛋白AI基因的基因型与冠心病临床表现型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3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及60例正常人载脂蛋白(Apo)AI基因PstI酶切位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冠心病组中少见P2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为0.1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05;P2等位基因的相对频率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多而增高,以3支病变增高最为明显;冠心病组中具P1P2基因型得与具P1P1基因型者比较,HDL-C和SOD水平明显降低,而TC及L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apoB基因XbaⅠ多态性与新生儿、载脂蛋白水平的关系。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研究了31例有冠心病家族史(观察组)、92例无冠心病家族史(对照组)足月健康新生儿载脂蛋白B(apoB)基因XbaⅠ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及其与血脂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组间少见的X+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具有X+X-基因型者,HDL-C水平低于X-X-基因型者(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血脂比较,前者apoB水平升高(P<0.01)。说明:X+等位基因与血脂改变有关,它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具有冠心病家族史及X+基因型的新生儿较其它新生儿更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atheroscleroticcerebralinfarction,ACI)与载脂蛋白代谢异常的关系,利用ApoBcDNA探针(LB1.5)检测了54名ACI患者和62名正常对照者的载脂蛋白B(ApoB)基因Msp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显示,116份标本共出现2.35kb(M1)和2.60kb(M2)两条杂交片段。M2等位基因频率在ACI(0.157)和对照者(0.056)之间存在明显差异(χ2=7.17,P<0.01)。M2基因的检出和基因频率的获得为进一步揭示ApoB基因区域在ACI的脂类代谢中的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遗传标记。还就不同基因型与血脂、脂蛋白水平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对60例冠心病患者与60例健康人血脂及载脂蛋白A1和B进行测定显示,冠心病患者血清Tch、HDL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TG、LDL、ApoB、ApoB/ApoA-I比值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ApoA-Ⅰ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ApoB、APOB/ApoA-Ⅰ比值也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ApoA-Ⅰ也显著低于健康人(P<0.01).表明检测载脂蛋白比血脂能更好地预测冠心病,ApoB/ApoA-Ⅰ比值是鉴别有无冠心病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5.
早老素1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中早老素1(PS1)基因多态性与Alzheimer病(AD)的相关情况。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观察了58例早发性AD患者、65例迟发AD患者、157名正常人中的PS1多态性分布,并对AD与PS1基因的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早发AD患者中,PS1基因2/2型频率显著降低(P<0.05);等位基因1频率显著升高,等位基因2频率显著降低(P<0.05)。迟发AD患者与正常对照之间不存在PS1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的差异。(2)早发AD与PS1等位基因1正关联(RR=2.29,P<0.05),与等位基因2(RR=0.44)和2/2基因型负关联(RR=0.23,P<0.05);迟发AD与PS1各等位基因及等位基因型之间无明显关联。(3)ApoEε4型、早发性及女性AD患者与PS1基因的相关性尤为显著。结论中国人群中PS1基因多态性可能仅与早发AD之间具有关联,而与迟发AD无关;这种关联具有年龄、性别差别  相似文献   

6.
中国汉人HLADQAl基因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HLA基因的PCR-RFLP核苷酸分型技术,以等位基因特异性的限制性内切酶(ApalⅠ、BsajⅠ、HphⅠ、FokⅠ、MboⅡ、MnlⅡ)消化DQAl座位特异的PCR扩增产物,研究了上海及其附近地区中国汉人HLA-DQAl基因与系统红斑狼疮的遗传关联。发现系统红斑狼疮DQAl*0102(36.5%,RR=2.25,P<0.05,EF=0.20)及*0401(15.4%,RR=12.42,P<0.005,EF=0.14)显著增加,而DQAl*0501(11.5%,RR=0.21,P<0.005,PF=0.31)和*0.0601(3.9%,RR=0.27,P<0.05,PF=0.09)显著下降。排除DQAl*0401的影响后,*0102频率的升高表现得更加明显(RR=2.84,P<0.01)。上述发现显示:DQAl*0102及*0401对SLE有遗传易感作用,而DQAl*0501和*0601有遗传抵抗作用,并提出了有关可能的单体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细胞色素P4502D6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为探讨中国人CYP2D6酶基因的多态性分布规律。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Xba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100名正常汉族人的CYP2D6基因做了研究。结果发现在中国人群该基因A、B、D和E4种引起酶活性缺失的突变频率分别为1%、6.5%、0.5%和1%;XbaⅠRFLP显示:29kb/29kb、44kb/29kb和44kb/44kb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38%、46%和13%;而且还发现虽然A和B突变主要于29kb/29kb基因型,但也有12%的B突变见于44kb/44kb基因型。结论中国人CYP2D6基因的这四种引起酶缺乏性的突变频率均较欧美人低。XbaⅠ44kb等位基因频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中国人载脂蛋白apoCⅢ基因变异的频率及其与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HTG)的关联,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对74例正常人及69例HTG患者apoCⅢ基因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TG患者和正常人均以S1等位基因(SstⅠ-)为主。大多数为S1S1纯合子基因型;S2等位基因(SstⅠ+)少见,其频率显著高于白种人(0.279vs0.120,P<0.003)。HTG组S2等位基因频率较正常对照组有增加趋势(0.353vs0.279,P>0.05)。HTG组及对照组中具有S2S2基因型者与S1S1及S1S2基因型者比较,血清apoCⅢ及apoE水平显著升高(P<0.02,P<0.05)及血清TG/HDL-C比值显著升高(P<0.03)。推测apoCⅢ基因SstⅠ酶位点的RFLP与中国人HTG可能有一定关联,apoCⅢS2S2基因型对血清apoCⅢ、apoE含量及TG/HDL-C比值的升高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PCR-PAGE方法,结合高灵敏的银染色作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研究DQA1基因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遗传易感性。选择无亲缘关系的广东籍汉族健康者106例和50例RA患者。发现该方法测的6种HLA-DQA1等位基因中,RA组DQA1*0101(27%,RR=2.334,P<0.005,EF=0.154)等位基因明显增高;而DQA1*0102(1%,RR=0.068,P<0.01,PF=0.577)明显下降;DQA1的2种纯合子基因型(0101/0101和0301/0301)在RA组明显增高(P值分别小于0.025和0.005)。上述结果显示:HLA-DQA1*0101对RA有遗传易感作用,DQA1*0102等位基因有遗传抵抗作用;DQA1基因型的检测对预测RA易感者和判断预后及疗效可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东汉族类风湿关节炎某些易感基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的遗传易感基因,用多聚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CR-PAGE)和银染色作HLA-DQA1基因分型,对106例健康人和50例RA患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广东汉族共检出6种DQA1等位基因,RA患者组DQA1*0101等位基因显著增高(RR=2.334、P<0.005、EF=0.154);DQA1*0102明显减少(RR=0.068、P<0.01、PF=0.577);对RA组中的31例DR4阳性患者的DQA1基因分析显示,DR4与DQA1*0301连锁的频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组(P<0.005)。提示DQA1*0101对RA有易感作用,而DQA1*0102有遗传抵抗作用;DQA1和DR4基因型检测可能为预测RA易感者和估计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体细胞染色体正常的反复流产夫妇丈夫精子染色体改变,作者利用去透明带金黄地鼠卵诱导人精子单倍染色体形成的方法对15例反复流产夫妇丈夫精子染色体进行分析。共分析1512组单倍体核型,其中畸变核型发现95组,结构异常54组,数目异常41组,畸变率为6.28%。卡方检验:与15例正常生育男性组的自然畸变率比较,X2=4.38,P<0.05,表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在分类比较中,对照组与流产组的数目异常的X2=7.49,P<0.01,有显著性差异;而结构异常的X2=0.04,P>0.05.无统计学差异。精子染色体检查在流产病因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为诊断流产病因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遗传性听源性癫痫大鼠模型上,采用了行为和放射免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鼠癫痫发作对光辨别学习的影响及心脑组织中生长抑素含量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1)癫痫发作后,大鼠光辨别学习能力明显减弱,表现为达到学会标准所需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2)癫痫发作后,大鼠下丘脑、海马、颞叶皮层、心肌组织中生长抑素含量明显增高(P<0.05~0.01)。结果提示,癫痫发作对大鼠光辨学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下丘脑、海马、颞叶皮后及心肌组织中生长抑素含量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颈交感神经干离断(TCST)对妊高征(PIH)大鼠胎盘一氧化氮(NO)含量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妊娠大鼠随机分5组,每组15只。对照组(C):自妊娠14 d开始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至孕20 d;妊高征1组、2组(H1、H2):自妊娠14 d开始皮下注射L-NAME分别为125 mg·kg-1·d-1和62.5 mg·kg-1·d-1,至孕20 d;手术组(O):妊娠第14 d行右TCST,余同B1;假手术组(S):妊娠第14 d行右颈交感神经干分离,但不离断,余同 H1。孕21 d剖宫取仔。观察孕鼠血压、尿蛋白,胎鼠的大小、体重、畸形率、死亡率,胎盘NO含量、eNOS mRNA、iNOS mRNA表达。结果:(1) 血压、尿蛋白除基础值外H1、H2组各时点值明显高于C组(P<0.01);H2组明显低于H1组(P<0.01);O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P>0.05)。(2)胎鼠体重、大小 H1、H2组明显低于C组(P<0.01);H1组明显低于H2组(P<0.05,P<0.01);O组与C组相比差异无显著(P>0.05)。死亡率、畸形率变化与上述指标相反。(3)胎盘NO含量及eNOS mRNA、iNOS mRNA表达 H1、H2组明显低于C组(P<0.01);H1组明显低于H2组(P<0.01,P<0.05);O组明显高于H1组 (P<0.01),且与C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CST可保护孕鼠免受妊高征的影响,可能与其具有改善孕鼠胎盘组织eNOS mRNA、iNOS mRNA表达和N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患者SOD活性和血小板聚集性及心功能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自由基在冠心病中的作用,观察了5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SOD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心绞痛组患者SOD活性显著下降,而MDA含量明显升高,二者呈显著负相关,伴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和血小板聚集性各项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分别为r=-0.52,P<07.01;r=-0/41,P<0.05;r=-0.40,P<0.05).该组患者每搏输出量(SV)负相相关(分别r=-0.52,P<0.01;r=-041,P<0.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探讨了精氨酸加压素在水杨酸解热机制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静脉注射内毒素引起发热时,脑中隔区的精氨酸加压素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静脉注射水杨酸钠1.3mol/L×2ml随后以24mmol/L×2ml/min恒速灌注,在抑制发热的同时,也消除了精氨酸加压素含量的升高(P<0.01)。作者推论:脑中隔区精氨酸加压素释放的增加可能参与水杨酸的解热过程。  相似文献   

16.
蒋兴亮  周京国  张晓岚 《中国微循环》2007,11(4):253-255,28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PA)患者血浆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168例2型糖尿病根据微血管并发症情况分为无微血管并发症(NDC)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和糖尿病肾病(DN)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浆PON-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循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分析PON-1活性与SOD、MDA、GSHPx之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各组患者血浆PON-1、SOD、GSHPx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DMPA组又低于NDC组(P<0.05),而血浆MD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DMPA组又高于NDC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糖尿病患者血浆PON-1活性与GSHPx、SOD呈正相关(r=0.774,P<0.01;r=0.801,P<0.01),与MDA呈负相关(r=-0.833,P<0.01)。结论在2型糖尿病DMPA中氧化应激增强及血浆PON-1活性显著降低,PON-1与氧化应激及其相互作用参与了2型糖尿病DM-PA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Bioz.com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患者中早期诊治电切综合征(TURS)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择期行TURP的患者30例,行腰硬联合麻醉,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T1),灌洗液量3000 ml(T2),灌洗液量6000 ml(T3),灌洗液量9000 ml(T4),灌洗液量12000 ml(T5),灌洗液量15000 ml(T6),灌洗液量18000 ml(T7)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搏出量(SV)、体血管阻力(SVR)、胸液成分(TFC)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动脉血Na+,K+,Hb,Hct浓度。记录TURS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T1~T7时:HR升高(P<0.05),其中T1时升高最明显;SBP与DBP降低(P<0.05),其中T1时降低最明显;T2~T7时:Na+,Hb,Hct逐渐降低(P<0.05),K+逐渐升高(P<0.05);SV逐渐升高(P<0.05),SVR逐渐降低(P<0.05),其中T1时变化最明显;T2~T7时,TFC逐渐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2~T7时:HR逐渐降低(P<0.05);SBP与DBP逐渐升高(P<0.05);Na+,Hb,Hct逐渐降低,K+逐渐升高(P<0.05)。SV逐渐升高(P<0.05),SVR逐渐降低(P<0.05),TFC逐渐升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示,SV与Na+呈负相关(r=-0.948,P<0.01),与K+呈正相关(r=0.969,P<0.01),与Hb呈负相关(r=-0.976,P<0.01),与Hct呈负相关(r=-0.973,P<0.01)。TFC与Na+呈负相关(r=-0.980,P<0.01),与K+呈正相关(r=0.996,P<0.01),与Hb呈负相关(r=-0.995,P<0.01),与Hct呈负相关(r=-0.997,P<0.01)。所有患者均未发生TURS。结论 应用Bioz.com持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有助于通过无创的方法来早期预防TU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细胞介素-10(IL-10)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62例接受PCI术的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A组,n=31)和10mg(B组,n=31)每日一次口服。于术前及术后24h、1周测定血清hs-CRP、MCP-1和IL-10水平。MCP-1、IL-10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hs-CRP采用免疫比浊法。结果:①术后24h两组hs-CRP、MCP-1水平升高(P均〈0.01);术后1周两组均低于术后24h(P均〈0.01),B组下降较A组更明显(P〈0.05)。②两组IL-10水平术后24h升高(P〈0.05);术后1周进一步升高(P均〈0.01),B组明显高于A组(P〈0.01)。③MCP-1/IL-10比值A组术后24h高于术前(P〈0.05);术后1周两组均低于术前和术后24h(P〈0.01),B组较A组下降更著(P〈0.01)。④血清hs-CRP、MCP-1水平和MCP-1/IL-10与阿托伐他汀剂量负相关(P均〈0.01),IL-10与阿托伐他汀剂量正相关(P〈0.01)。结论:①ACS患者PCI术后24h血清hs-CRP、MCP-1、IL-10水平和MCP-1/IL-10比值均明显高于术前。②术后1周血清hs-CRP、MCP-1水平和MCP-1/IL-10水平降低,IL-10水平显著升高,以20mg组为著。③血清hs-CRP、MCP-1和MCP-1/IL-10与阿托伐他汀剂量负相关,IL-10水平与阿托伐他汀剂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淋巴滞瘤脑病模型大鼠内侧隔核 斜角带垂直支 (Septummedialis verticaldiagonalbandcomplex ,SM vDB)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NOS)表达与空间参考记忆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记忆获得后及淋巴滞留脑病期间 ,大鼠SM vDB的NOS阳性神经元 ,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1 )训练组阳性神经元数比对照组分别增加 96.91 % ,62 .96% (P <0 .0 1 ) ,与逃避潜伏期呈明显负相关 (SMr=-0 .7646,P <0 .0 1 ;vDBr=-0 .81 5 2 ,P <0 .0 1 ) ;细胞面积分别增加 42 .5 1 % ,3 5 .0 0 % (P <0 .0 1 ) ;免疫反应灰度值分别增加1 3 0 .5 1 % ,1 1 5 .41 % (P <0 .0 1 )。 (2 )脑病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 ,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减少 2 5 .91 % ,2 0 .1 3 % (P <0 .0 1 ) ,与逃避潜伏期呈明显负相关 (SMr=-0 .65 3 8,P <0 .0 1 ;vDBr=-0 .72 42 ,P <0 .0 1 ) ;细胞面积分别减少1 4.92 % ,1 2 .97% (P <0 .0 1 ) ,免疫反应灰度值分别减少 3 3 .3 4% ,41 .5 4% (P <0 .0 1 )。结论 :淋巴滞留性脑病神经元NOS表达减少 ,可能损害空间参考记忆的保持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脂联素、瘦素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检测及二者之间的比值分析,探讨DM2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机理,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分析和放射免疫分析对87例DM2,25例DM1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及52例DM2经一年治疗前后脂联素、瘦素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DM2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DM1和正常对照组(P<0.01);瘦素水平DM1、DM2均高于正常对照组,DM2明显高于DM1(P<0.01);脂联素/瘦素的比值DM1>1(1.183),DM2<1(0.211),DM1与DM2比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52例DM2治疗前后比较,脂联素、瘦素及二者比值有显著差异(P<0.01),脂联素与瘦素比较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脂联素、瘦素密切相关,二者的比值变化对糖尿病分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