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β-淀粉样蛋白(Aβ)对大鼠海马补体3(C3)表达的变化及雷公藤内酯醇对其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在大鼠双侧海马定向注射凝聚态Aβ1-40作为模型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设为对照组,大鼠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则为用药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3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模型组C3阳性细胞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模型组C3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用药组C3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明显降低.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C3 mRNA的表达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而用药组C3 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Aβ所致的大鼠海马C3的活化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补体C1q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用药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双侧海马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Morris水迷宫检测判断模型成功与否;对照组大鼠海马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用药组大鼠在模型制作成功后每日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4mg/kg,共15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T-PCR分别检测C1q蛋白和C1q mRNA在大鼠海马组织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1q阳性细胞数(67.89±9.22)较对照组(36.27±5.09)明显增多(P<0.01),平均吸光度(0.2918±0.0347)较对照组(0.1980±0.0183)明显增加(P<0.01);用药组大鼠海马C1q阳性细胞平均吸光度(0.2514±0.0170)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RT-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1q mRNA水平(0.722±0.048)明显高于对照组(0.583±0.072)(P<0.01);用药组大鼠海马C1q mRNA水平(0.656±0.053)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可抑制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组织C1q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后致密物中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亚基2B(NR2B)和突触后致密物质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R2B和PSD-95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结果显示,用药组NR2B和PSD-95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均增多,平均光密度较模型组增加.RT-PCR结果显示,用药组NR2B和PSD-95 mRNA水平较模型组升高.结论:TP能促进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NR2B和PSD-95的表达,表明其对突触可塑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素表达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模型组给予双侧海马各一次性注射凝聚态Aβ1-4010μg,治疗组在海马注射凝聚态Aβ1-40后,每日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 4mg/kg, 15d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海马突触素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突触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海马区突触素免疫反应阳性产物数量(152 80±15 76)及平均光密度(0 3180±0 0278)均增加;突触素表达总量(1917 71±41 02)及密度比值(0 87±0 03)亦增加;突触结构较清晰,界面增长,突触后电子致密物增厚.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以增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突触素的表达,减轻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大鼠海马突触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治疗AD的可能机制。方法:用凝聚态Aβ1-40(20μg/ml)刺激的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MCM)作用于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建立AD细胞模型,应用MTT法和TUNEL染色,观察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内酯醇(5μg/ml和25μg/ml)在不同时程(2 h和24 h)内对AD细胞模型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结果:加药后2 h除模型MCM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数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MCM组(P<0.05)外,其余各组之间海马神经元凋亡数无明显差异。加药后24 h,模型MCM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数较正常对照组和正常MCM组显著增多(P<0.01);低剂量用药MCM组和高剂量用药MCM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数与模型MCM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P<0.01);高剂量用药MCM组海马神经元凋亡数较低剂量用药MCM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AD细胞模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异丙酚预处理对拟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神经行为学及海马损伤神经原纤维缠结(NFT)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分析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大鼠海马CA1区微量注射冈田酸(OA),建立拟AD大鼠模型。异丙酚预处理组大鼠于拟AD模型制作前30min,腹腔注射异丙酚100mg/kg。并以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Bielschowsky染色观察NFT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FAP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Bielschowsky染色观察海马CA1区域出现大量NFT的特征性病理变化,GFAP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与模型组大鼠相比,异丙酚预处理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CA1区NFT明显减少或消失,GFAP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结论:拟AD模型建立前30min异丙酚预处理能改善拟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降低NFT和GFAP的表达,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黄精对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前额叶皮质和海马α7 n AChR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黄精低剂量组、黄精高剂量组。皮下注射D-半乳糖联合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构建AD模型大鼠,黄精低、高剂量组同时每天分别给予低剂量(15 g/kg/d)或高剂量(30g/kg/d)的黄精水煎剂灌胃治疗,连续6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α7 n AChR的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EL)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1),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穿越站台次数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精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EL缩短(P0.01),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穿越站台次数增多(P0.01);黄精高剂量组的EL较低剂量组缩短(P0.05或P0.01),在目标象限游泳时间和穿越站台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α7 n AChR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黄精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大鼠前额叶皮质和海马α7n AChR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上调(P0.05或P0.01);黄精高剂量组大鼠α7 n AChR表达水平较低剂量组大鼠增多(P0.05)。结论:黄精可以明显改善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α7 n AChR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铜蓝蛋白(glycan-phosphatidyli-nositol ceruloplasmin,GPI-Cp)的变化,探讨AD时脑铁增高的机制。方法:取雄性(290±10)g SD大鼠,经海马内注射(amyloid beta-peptide 1-40,Aβ1-40)建立AD模型,于1、2、3和4周取各组大鼠脑组织,分离海马,用RT-PCR检测GPI-Cp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GPI-C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海马的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室管膜细胞均有GPI-Cp的mRNA和蛋白表达;而海马的锥体细胞仅轻度表达,颗粒细胞不表达。注射Aβ1-40后,模型组海马GPI-Cp mRNA和蛋白表达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海马内注射Aβ1-40可引起大鼠海马GPI-Cp表达减少,GPI-Cp表达减少可能是AD时脑铁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山茶籽醇提取液对去卵巢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学习记忆、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山茶籽醇提取液防治雌激素缺乏A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5月龄健康雌性大鼠分成对照组、AD模型组、山茶籽治疗组和雌二醇治疗组。各实验组第4、8、12周分别取大鼠,称重后进行水迷宫实验,再麻醉大鼠取左心血5 ml,处死取大脑。免疫组织化学显色的大脑组织片用显微镜观察;右侧大脑用低温匀浆提取液进行Aβ分析。结果:AD模型组经水迷宫实验证明其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脑组织海马CA1免疫组织化学显色Aβ沉积明显增加,Aβ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增加,脑组织Aβ_(1-40)电泳带光密度值明显增加,山茶籽治疗组和雌二醇(E2)治疗组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CA1免疫组织化学显色Aβ沉积和Aβ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减少,脑组织Aβ_(1-40)电泳带光密度值明显变小。结论:山茶籽醇提取液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以减少AD模型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沉积,提高其学习记忆能力,对去卵巢AD模型大鼠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海马内注射所致的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脑内Caspase-3表达与活性变化及反式转录激活因子-X连锁凋亡抵制蛋白(TAT-XIAP)融合蛋白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盐水对照组、AD模型组及治疗组,采用双侧海马内注射Aβ25-35建立AD模型,造模后6周尾静脉注射TAT-XIAP融合蛋白,连续给药4周后处死动物,通过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AD大鼠大脑皮质与海马Caspase-3 mRNA表达及蛋白的活性变化,TATXIAP融合蛋白对上述作用的干预.结果:AD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与海马Caspase-3 mRNA表达上调,模型组大脑皮质和海马Caspase-3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2.03倍和1.72倍;活化的Caspase-3位于细胞核,AD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与海马Caspase-3蛋白活性增强,模型组大脑皮质和海马Caspase-3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62倍和1.64倍.应用TAT-XIAP融合蛋白后,大鼠皮质与海马Caspase-3表达与活性均降低;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大脑皮质和海马Caspase-3表达分别下降了9%和44%,Caspase-3活性分别下降了36%和28%.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Aβ25-35可上调Caspase-3 mRNA表达,活化Caspase-3;TAT-XIAP融合蛋白可抑制AD模型大鼠Caspase-3 mRNA的表达和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IP)对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存活和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术将6-羟多巴胺注射至纹状体,制备大鼠PD模型。将PD大鼠随机分为VIP组和模型组,VIP组大鼠腹腔注射VIP 1 ml(20 ng/ml)。另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RT-PCR方法观测各组大鼠黑质DA能(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量、小胶质细胞(CD11b阳性)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环氧酶-2(COX-2)的表达及相关分子mRNA水平达变化。结果:PD大鼠损毁侧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小胶质细胞(CD11b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并呈"阿米巴"样改变,TNF-α和COX-2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VIP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P0.05),CD11b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TNF-α和COX-2的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RT-PCR检测结果可见,模型组大鼠黑质TH mRNA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VIP组TH mRNA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CD11b mRNA、TNF-α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IP组大鼠CD11b mRNA、TNF-α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结论:VIP对6-OHDA所致PD大鼠DA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可以抑制黑质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倪杰  房宇  胡燕  董玉林 《解剖学报》2016,47(6):744-749
目的探讨细叶远志皂苷(TEN)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RP1)水平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组,采用脑立体定位技术将β-淀粉样蛋白(Aβ)1~40注入大鼠右侧海马CA1区制备AD模型并给予细叶远志皂苷治疗4周。术后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内LR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并行免疫荧光检测海马区LRP1阳性神经元的变化。结果 1.Morris水迷宫: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正常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经TEN灌胃治疗后,TEN各剂量组逃逸潜伏期均不同程度缩短、游泳路程缩小、穿越虚拟平台次数增加,中、高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模型组LRP1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给予TEN治疗后,治疗组LRP1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随着TEN给药剂量的增加逐步升高,低剂量组差异不明显(P0.05),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海马区模型组LRP1阳性细胞明显减少,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LRP1阳性细胞数量增加明显,与正常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叶远志皂苷可能通过提高脑内LRP1的含量,从而改善Aβ1~40诱导的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大鼠大脑皮质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Aβ)后星形胶质细胞及胆碱能纤维的影响.方法:采用GF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AChE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和胆碱能纤维的表达.结果:Aβ组大鼠大脑皮质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平均面积和平均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药组大鼠大脑皮质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平均面积和平均光密度较Aβ组明显减少;Aβ组大鼠大脑皮质胆碱能纤维密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用药组大鼠大脑皮质胆碱能纤维密度较Aβ组明显升高.结论:TP能抑制Aβ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减轻Aβ所致的胆碱能纤维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致密部(SNc)免疫球蛋白G(IgG)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Ig G在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单侧微量注射6-羟多巴胺(6-OHDA)制备PD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对照组大鼠双侧、模型组大鼠健侧及注射侧SNc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和IgG阳性细胞的数量变化,RTPCR法检测两组大鼠黑质TH mRNA、IgG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注射侧SNc内TH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较健侧显著减少(P0.05),两组大鼠SNc均可见IgG阳性细胞,但模型组大鼠注射侧SNc IgG阳性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染色较深。模型组大鼠注射侧TH mRNA表达明显低于健侧和对照组双侧,IgG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健侧和对照组双侧。结论:PD大鼠黑质致密部细胞IgG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增加,表明IgG与P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香椿子多酚(polyphenols from toona sinensis seeds,PTSS)抑制神经炎症反应,对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脑立体定向注射6-羟多巴胺(6-OHDA)至右侧纹状体,制备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PTSS组,另10只正常大鼠设为对照组,PTSS组每日PTSS灌胃2 ml,另外两组大鼠等体积量生理盐水灌胃,1/d次,连续30 d。免疫组织化学法观测大鼠黑质多巴胺能(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GFAP阳性)、小胶质细胞(CD11b阳性)形态和数量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黑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环氧化酶-2(COX-2)在mRNA和蛋白水平上的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PTSS组大鼠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显著下降、黑质CD11b和GFAP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P0.05)。中脑黑质TNF-α和COX-2蛋白含量显著升高;RT-PCR检测TNF-αmRNA和COX-2 mRNA表达量的结果与Western Blot一致。与模型组比较,PTSS组大鼠旋转圈数明显减少(P0.05)、黑质TH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CD11b、GFAP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下降,TNF-α和COX-2阳性表达光密度值降低;黑质中TNF-α和COX-2蛋白含量及其mRNA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PTSS能够抑制胶质细胞活化,减轻神经炎症,有效保护黑质DA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鼠海马内注射v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后海马星形胶质细胞表达GFAP的变化及雷公藤多甙(TWP)对其的影响。方法:在大鼠左侧海马定向注射Aβ1-40作为Aβ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雷公藤多甙腹腔注射治疗海马内注入了Aβ1-40的大鼠为TWP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结果:Aβ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GFAP阳性细胞数增多,细胞截面积明显增大。TWP组星形胶质细胞数较Aβ组减少,并且细胞截面积明显缩小。结论:雷公藤多甙能抑制Aβ诱导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预处理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P-糖蛋白(P-GP)及谷氨酸转运体1(GLT-1)的影响。方法: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EGB761预处理组。EGB761预处理组在造模前7 d给予EGB761生理盐水混悬液灌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采用重复夹闭双侧颈总动脉(CCA)同时腹腔注射硝普钠溶液方法复制VD大鼠模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用神经颗粒素(Ng)/P-GP和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FAP)/GLT-1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P-GP和胶质细胞GLT-1表达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VD大鼠海马区P-GP和GLT-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1)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逃逸潜伏期(Escape latency,EL)明显延长(P0.01),而EGB761预处理组大鼠EL明显缩短(P0.01)。(2)阳性细胞计数观察到,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海马CA1区Ng/P-GP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GFAP/GLT-1的阳性细胞数则显著增多(P0.01),EGB761预处理组海马CA1区Ng/P-GP和GFAP/GLT-1的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多(P0.01)。(3)积分光密度值测定观察到,模型组和EGB761预处理组的Ng/P-GP和GFAP/GLT-1阳性细胞的IOD值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增大(P0.01);EGB761预处理组的Ng/P-GP和GFAP/GLT-1阳性细胞IOD值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4)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和EGB761预处理组大鼠海马CA1区P-GP和GLT-1蛋白表达的灰度值均比假手术组增大(P0.01),EGB761预处理组大鼠海马CA1区P-GP和GLT-1蛋白表达的灰度值均显著大于模型组(P0.01)。结论:EGB761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VD模型大鼠海马CA1区P-GP和GLT-1的表达来预防VD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海马CA1区注射米诺环素对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海马和前额叶皮层小胶质细胞激活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CCI模型组、CCI+米诺环素组。糖水偏好及旷场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免疫组化观察海马以及前额叶皮层Iba-1表达;取海马以及前额叶皮层组织,real-time PCR观察Iba-1、NLRP3和caspase1 mRNA表达,ELISA测定IL-1β和IL-18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CI大鼠7、10 d和14 d的糖水偏好明显降低(P 0. 05),旷场中央活动距离和中央活动时间明显减少(P 0. 05);与CCI组相比,CA1区注射米诺环素后CCI大鼠7 d和14 d的糖水偏好明显升高(P 0. 05),旷场中央活动距离和中央活动时间明显增加(P 0. 05)。与假手术组相比,CCI组大鼠海马CA1、CA3及DG区和前额叶皮层Iba-1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增多(P 0. 05),Iba-1、NLRP3和caspase1 mRNA表达明显上调; IL-1β和IL-18含量也明显升高(P 0. 05)。与CCI组相比,注射米诺环素后,CCI大鼠海马CA1、CA3及DG区和前额叶皮层Iba-1阳性细胞数目减少(P 0. 05),Iba-1、NLRP3和caspase1 mRNA表达降低(P 0. 05),IL-1β和IL-18含量降低(P 0. 05)。结论:海马CA1区注射米诺环素明显抑制CCI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是抑制海马和前额叶皮层小胶质细胞激活,下调NLRP3和caspase1表达,从而使IL-1β和IL-18产生减少。  相似文献   

20.
拟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在D-半乳糖和三氯化铝(AlCl3)联合使用制备拟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是否伴有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方法:选用Wistar大鼠,腹腔注射D-半乳糖和AlCl3,连续90 d,制备拟AD大鼠模型。给药结束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鲎试剂法测定体内内毒素(LPS)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体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 (IL-1)水平,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素1(PS1)、β位点APP内切酶(BACE)的mRNA表达。结果:拟AD模型大鼠血浆中LPS水平升高,海马APP mRNA、PS1 mRNA与BACE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在D-半乳糖和AlCl3联合使用制备拟AD大鼠模型中有IETM的发生,并可能在AD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