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药肺瘤平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型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化疗组,1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三组均采用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树突细胞(DC)亚群、T细胞亚群及自杀性免疫细胞(NK)的含量.中药组在化疗的同时接受中药肺瘤平膏治疗,化疗组单纯接受化疗治疗.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较正常人外周血髓系树突状细胞(MDC)低表达,机体免疫功能显著下降.中药组患者治疗后的MDC含量、MDC/淋巴系树突状细胞(LDC)比值较化疗组显著提高(P<0.01),CD 3、CD 4、NK细胞数量及CD 4/CD 8比值均提高,CD 8细胞含量则下降(P<0.05).结论 中药肺瘤平膏结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快速调整体内免疫反应向Th1方向极化,从而调动细胞免疫消灭肿瘤细胞可能是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3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饮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CD3^+、CD3^+CD8^+、NK、NKT和Treg水平均显著升高,CD3^+CD4^+水平显著降低;对照组治疗后CD3^+水平升高,CD3^+CD4^+、CD3^+CD8^+、NK、NKT和Treg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IFN-γ、TNF-α、IL-2水平升高,对照组治疗后IFN-γ、TNF-α、IL-2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48.53%,对照组38.2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47.06%,低于对照组的7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d,静脉滴注,连用10天;对照组单用化疗。2组化疗方案、对症及支持治疗方法均相同,均以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观察2组化疗前后CD3+、CD4+、CD4+/CD8+、NK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与治疗前相比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研究,观察肺积方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肺积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70例经明确诊断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肺积方+化疗,n=35)和对照组(化疗组,n=35),从患者生存质量、主要临床症状、免疫功能三方面评价肺积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可降低外周血CD8+水平和提高CD3+、CD4+、CD4+/CD 8+比值以及NK细胞活性水平,促进患者白介素2表达(P<0.05)。结论:肺积方联合化疗可以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5.
何欣  朱婴  黄立中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1):1308-1310
目的观察温阳散寒补气养血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影响。方法将4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予常规方案化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治疗同时予温阳散寒补气养血法治疗,共治疗56d;比较两组患者原发灶改变及新转移灶发生情况、生存质量评分变化、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计数变化。结果两组原发灶瘤体变化相近;治疗组淋巴结转移率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提高及稳定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树突状细胞计数及其与外周血单核细胞比值升高。结论温阳散寒补气养血法配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减少转移,提高生存质量,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提高树突状细胞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中医及西医两种疗效评价方法评价肺瘤平膏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共观察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9例,分为两组,其中单纯化疗组56例、化疗+肺瘤平组63例.两组采用国际通用的化疗方案治疗,化疗+肺瘤平组同时合并服用肺瘤平膏,两组疗程均42天.以包含临床症状、瘤体、Karnofsky(KPS)评分、体重、免疫功能评价的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疗效)评定标准和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同步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按照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疗效)评定标准评价,化疗+肺瘤平组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化疗+肺瘤平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免疫功能降低方面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化疗+肺瘤平能够改善化疗引起的白细胞、粒细胞降低、减少肺部症状(P<0.05),并能显著改善便秘症状(P<0.01).两组在KPS评分、体重、中位生存期和1年生存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临床受益(疗效)评定标准与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相比更能反映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与优势,益气养阴活血解毒中药肺瘤平膏在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具有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7.
肺积方对肺癌免疫逃逸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肺积方对肺癌免疫逃逸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Tr、IL-10、VEGF、sCD44v6及TGF-β1表达水平,并从肺癌患者瘤体变化、Karnofsky(KPS)评分、中医证候临床方面评价肺积方临床疗效。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降低外周血CD4^+CD2^+5Tr、VEGF、sCD44v6、TGF-β1、IL-10水平;(2)治疗组瘤灶稳定率(78.26%)优于对照组(50.00%,P〈0.05);(3)治疗组KPS评分增加稳定率76.67%,对照组为43.33%;治疗组KPS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4)治疗组气阴两虚证候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肺积方可稳定瘤体,改善气阴两虚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2)肺积方可以通过多途径干预肺癌免疫逃逸,恢复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期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变化,并探讨艾迪注射液对于其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癌患者艾迪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并与非艾迪治疗组肺癌患者相比较,同时设非肿瘤患者为空白对照。结果: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P〈0.01),艾迪注射液治疗后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可明显下降(P〈0.01)。结论:艾迪注射液能降低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可能对改善其细胞免疫状态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补肾健脾消症方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消症方对胃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各30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化疗前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8^+、CD4^+/CD8^+比值,以及生存质量评分(Karnofky评分)情况。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胃癌术后患者NK细胞活性、CD3^+和CD4^+显著降低(P〈0.05),而CD8^+明显升高(P〈0.05),致CD4^+/CD8^+比值降低(P〈0.01);2、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单纯化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CD3^+降低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化疗组NK细胞活性、CD8^+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在CD3^+、CD4^+、CD4^+/CD8^+比较上差异更为明显(P〈0.01);3、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联合化疗组治疗后Karnofky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单纯化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化疗组Karnofky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1)。结论:补肾健脾消症方可显著提高胃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对评估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分析40例术前胃癌患者及3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3^+、cD4^+、cD8^+T细胞、CD4^+/CD8^+比值),组间比较采用τ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研究组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矿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健康人群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两组间cD8^+T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侵及浆膜组CD3^+、CD4^+T细胞、CD_4^+/CD8^+比值明显低于未侵及浆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有淋巴结转移组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肿瘤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临床分期TNMⅢ、Ⅳ期组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明显低于TNM I、II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间CD3^+、CD4^+T细胞、CD4^+/CD8^+比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各不同组间外周血CD8^+T细胞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胃癌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对评估胃癌患者机体免疫状态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也为肿瘤的免疫增强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放射性肺损伤包括早期放射性肺炎和晚期放射性肺纤维化,是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一种。通过追溯肺痹和肺痿病名,分析其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并结合现代文献,认为肺痹和肺痿相当于放射性肺损伤的早期和晚期的不同病理阶段,这有助于中医理论准确指导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三七总皂苷对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胶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对小鼠肺纤维化肺组织胶原的影响。方法:C57BL/6雄性小鼠180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强的松组,每组3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盐酸博莱霉素,假手术组小鼠气管内一次性滴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第2天开始给药,持续到处死动物的前一天。三七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20、60、30mg.kg-1.d-1,强的松组为0.56mg.kg-1,假手术组、模型组分别灌服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d、14d、28d随机处死10只,取肺组织进行HE,Mallory染色,并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三七总皂苷可降低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中胶原的含量,减轻肺组织纤维性增生。结论:三七总皂苷可通过降低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胶原含量而发挥治疗肺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补肺活血中药治疗间质性肺病(IL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间质性肺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1例,采用补肺活血中药加味及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常规西医治疗。通过观察患者肺功能变化来评价临床疗效,同时比较2组的住院天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肺总量、一氧化碳弥散率时间效应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肺总量为(70.44±8.07)%,一氧化碳弥散率为(69.56±11.96)%,平均住院天数为(10.93±2.38)d,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治疗组的缺氧状态也得到更好的改善,动脉血氧分压为(75.41±7.47)mmHg,相比对照组的(72.23±5.36)mmHg有显著提高(P=0.030)。结论:补肺活血中药可以明显改善间质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肺弥散功能,纠正缺氧状态,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大黄对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肺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黄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机械通气的肺保护作用。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100例AL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50例加用大黄鼻饲;比较两组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等指标的变化以及患者上机天数、住ICU时间及ICU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及上机天数、住ICU时间及ICU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大黄能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指标,降低MOF发生率,缩短ICU时间,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麦门冬汤和甘草干姜汤在肺纤维化阶段对大鼠模型肺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用博莱霉素造模14 d的SD大鼠,灌胃麦门冬汤(7.5 g/kg、15 g/kg、30 g/kg)和甘草干姜汤组(3.75 g/kg、7.5 g/kg、15 g/kg),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灌胃等体积饮用水。中药灌胃14 d后检测用力肺活量(FVC)、肺动态顺应性(Cdyn)、0.4秒率(FEV0.4/FVC%)、呼气峰值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等指标,检测血气变化,称量脏器质量、计算脏器系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果:麦门冬汤高剂量组能够降低模型动物肺脏质量、肺脏系数(P0.05),提高肺顺应性、FVC和质量FVC(P0.05);甘草干姜汤高剂量能够改善肺顺应性和FVC(P0.05);甘草干姜汤中剂量能够改善质量FVC、降低0.4秒率(P0.05),保护非纤维化区肺泡结构;甘草干姜汤能够提高肺纤维化大鼠的PO2和SO2(P0.05)。结论:麦门冬汤和甘草干姜汤对博莱霉素所致肺纤维化大鼠肺脏功能均具有改善作用,前者主要是改善气道周围纤维化区的间质增生,后者主要是保护非纤维化区的肺泡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对肺癌大鼠肺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赤芍总苷组,观察3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情况,比较3组大鼠肺指数和肺组织形态变化,及大鼠肺组织中存活素(Survivi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表达及mRNA的表达.结果:在同一时间点,3组大鼠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我室自1979年10月以来,对40例肺气虚病人用自拟中药方"补肺丸"进行治疗,经过二年半的临床和实验观察,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一般资料一、肺气虚诊断标准:1.主证:(1)咳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赤芍总苷对肺癌大鼠肺组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赤芍总苷组,观察3组大鼠体质量的变化情况,比较3组大鼠肺指数和肺组织形态变化,及大鼠肺组织中存活素(Survivin)、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表达及mRNA的表达。结果:在同一时间点,3组大鼠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3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幅度比较,赤芍总苷组大鼠显著高于模型组,并且赤芍总苷组大鼠的末期体质量也显著重于模型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大鼠肺指数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同时肺组织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与模型组比较,赤芍总苷组大鼠的肺指数显著降低(P<0.05),并且肺组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3组大鼠的Survivin和Kras比较,模型组阳性表达显著增多,mRNA表达也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赤芍总苷组大鼠的阳性表达和mRNA表达都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赤芍总苷可有效抑制肺癌大鼠肺组织中Survivin和KRAS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微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络病理论,阐述肺络的结构、功能特点,从整体功能模式、结构功能关系等角度入手,分析肺络构效理论对于肺主气、主通调水道、主宣发肃降、主治节等生理的调控内容,结合历代文献及医家经验进行梳理,探讨其生理病理意义,为进一步探索肺络构效理论现代内涵、辨证防治慢性肺系疾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甘肃道地药材当归有效成份当归多糖对肺纤维化大鼠肺功能和肺系数的影响,为临床应用当归多糖防治肺纤维化提供依据。方法: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地塞米松)对照组,当归多糖大、中、小剂量组,每组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博莱霉素5mg/kg行气管注射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第2天起,当归多糖大、中、小剂量组每天1次,剂量依次为200g/kg、100g/kg、50g/kg灌胃;阳性对照组醋酸地塞米松1mg/kg混悬液灌胃,1次/d;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用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10mL/kg,连续28天。于第28天给药后行常规处理,比较各组体质量及肺质量,计算肺系数。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系数明显升高,气道阻力(Rl、Re)明显升高,肺顺应性(Crs)明显降低,用力肺通气功能(FVC)、用力肺活量(FVC)、第0.3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呼气容积的百分比(FEVO.3/FVC)、平静呼气末功能残气量(FRC)等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多糖组及地塞米松组的肺系数明显降低,Rl、Re不同程度降低,Crs升高,FVC、FEVO.3/FVC、FRC等指标不同程度升高。结论:当归多糖具有明显改善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肺功能指标的作用,可减轻肺组织质量,改善其疾病状态,使体质量明显增加,肺系数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