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涎腺肿瘤规范化的治疗方法。方法 52例患者,行腮腺浅叶切除术20例,腮腺癌联合根治术20例。颌下腺切除术3例,颌下腺癌联合根治术2例,舌下腺癌联合根治术1例,小涎腺肿瘤切除术6例。结果 2例出现未分化癌,恶性度高,有显著的坏死性出血,4例恶性肿瘤未保留面神经,其余的均保留面神经。恶性肿瘤术后均辅以放疗。所有良性肿瘤者,术后观察3~5年,均无复发。结论涎腺肿瘤规范化治疗是必要的,是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腮腺恶性肿瘤是头颈部常见肿瘤之一,我科近几年共收治25例腮腺恶性肿瘤患者,采用了术后放疗,现将术后放疗的作用及其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26~68岁,平均51岁。病理类型:粘液表皮样癌7例,腺样囊性癌6例,恶性混合瘤4例,腺癌4例,鳞癌3例,未分化癌1例。 2.2 治疗方法:25例均行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其中1次手术者18例,二次手术者6例,三次手术者1例,术后均行放疗,选用~(60)Co或电子直线加速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腮腺区肿块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1985~2008年间收住院211例腮腺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病理学分类:良性肿瘤165例,恶性肿瘤22例,其他病变24例,所有肿块均行手术治疗,对恶性肿瘤术后均行放疗和化疗。结果 209例腮腺肿块均经手术治愈,2例恶性肿瘤术后复发。结论腮腺区肿块的正确诊断对其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病理类型与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腮腺肿瘤的病历资料。结果21例腮腺肿瘤中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5例。良性肿瘤16例。其中5例行肿瘤切除加腮腺区域切除,11例行肿瘤及腮腺浅叶或全腮腺切除。恶性肿瘤5例,全部行肿瘤加全腮腺切除,同时有3例行同侧颈淋巴结清扫,切除面神经者1例。结论腮腺良性肿瘤手术应保留面神经功能,在正常组织内切除肿瘤;恶性肿瘤宜行根治术,术后放疗或化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颌面部深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 :对 45例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手术进路及综合治疗进行分析。因肿瘤生长隐蔽 ,早期不易发现 ,CT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大部分手术治疗 ,术后行放疗或化疗 ,少部分因肿瘤浸润范围大 ,有多处远处转移或有手术禁忌证者 ,只进行放疗或化疗。结果 :3 3例进行了手术 ,12例仅放疗或化疗 ,随访最长存活 5 a,最短存活 0 .5 a。结论 :对颌面部深部恶性肿瘤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6.
腮腺癌占涎腺恶性肿瘤的绝大多数,发生在腮腺浅叶者约占80%以上。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理类型复杂。学者们对其发病、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本文对我院1971—1993年住院治疗并有完整随诊资料的189例腮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71—1993年在我院治疗并有完整资料随诊5a以上者共189例,均经病理证实。以上病例分为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手术加术后放疗、手术加术后化疗、放疗加化疗6个组;其中手术组又分为腮腺浅叶切除,腮腺深叶切除,联合根治。放射治疗采用60Co局部外照射,剂量为单纯放疗:6…  相似文献   

7.
赵志宇  张丽萍  郭兰  张强  陈晖 《中国医药》2012,7(11):1439-1440
目的 探讨提高腮腺肿瘤手术治疗水平和临床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口腔科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138例腮腺肿瘤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式采用以保留腮腺主导管及深叶功能的腮腺浅叶切除术、浅叶扩大切除术叶及腮腺全切除术,必要时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常规术中快速冰冻和术后病理检查,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辅助性根治放疗.术后定期随访2~5年,评价治愈率、局部控制率、转移率等.结果 本组病例良性肿瘤112例、恶性肿瘤26例.138例患者中,126例治愈,治愈率为91.3%.随访良性肿瘤中1例多形性腺瘤术后复发,局部控制率为99.1% (111/112),恶性肿瘤3年生存率和原发灶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9.2% (18/26)和88.5%(23/26),术后淋巴结转移率19.2% (5/26).术中快速冰冻与术后常规病理符合率85.5%(118/138例).结论 腮腺良性肿瘤以改良术式为基本术式,采用腮腺浅叶肿瘤瘤体外0.5 ~1.0 cm的肿瘤及腺体部分切除.根据肿瘤具体情况可改变为腮腺浅叶扩大切除术或腮腺全切除术.快速冰冻是腮腺手术中的有效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原发于咽旁间隙的肿瘤的发病及诊治规律。方法总结本科室1995~2001年收治的20例该类疾病的病例,全部病人行手术切除,恶性者加放疗。对其病理类型、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并行术后随访。结果良性肿瘤占17例(85%),恶性肿瘤3例(15%),神经源性肿瘤13例(65%),腮腺源性肿瘤5例(25%),其余2例(10%)。随访结果良恶性者各一例复发,其余未见复发。结论原发于咽旁间隙肿瘤病理类型广泛,以神经源性及腮腺源性肿瘤为常见,且良性肿瘤多于恶性肿瘤,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正>腮腺区恶性肿瘤是常见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预防术后复发最有效的方法。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腮腺区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越来越长,放疗后张口困难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表现为张口时颞下颁关节发紧、疼痛、张口度缩小,颞下颌关节强直,甚至发生牙关紧闭,致患者进食困难。为探讨预防腮腺区恶性肿瘤放疗后张口困难的有效方法,我们对21例腮腺区恶性肿瘤行放疗的患者,进行了开口器支撑张口功能锻炼。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曹新桥 《医药世界》2009,(11):718-719
腮腺是三大涎腺中最大的腺体,涎腺肿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对于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单纯手术后容易复发,术后放疗可以明显减少局部复发机会或延长肿瘤复发时间。1999—05/2004—05我科对收治的71例腮腺恶性肿瘤采用三维适形放疗,现对放疗的作用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震  孟昭业 《江苏医药》1998,24(9):695-695
我科1990年1月~1997年6月收治17例咽旁颔下区肿瘤,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7~55岁.平均32.8岁。其中鳃裂囊肿5例,恶性淋巴瘤3例,恶性混合瘤、腺样囊性癌、神经鞘瘤各2例,鳞癌、纤维肉瘤、恶性神经上皮瘤各1例。病程15天~16年,平均21年。突向咽分和软腹部5例,突向颈上部和腮腺区12例;肿块最大10X8cm,最’J‘3X3cm,平均6.7X5Icm;张口受限3例,疼痛2例,眼睑下垂1例;9例作CT或MRI检查。全部病例均手术治疗,恶性肿瘤加用化疗和放疗。随访:良性肿瘤7例全部存活;恶性肿瘤10例随访l~7年,术后1年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外耳道及中耳恶性肿瘤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29例外耳道和中耳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9例中,Ⅰ期病变8例,Ⅱ期5例,Ⅲ期4例,Ⅳ期12例.手术方法包括外耳道袖状切除、颞骨部分切除和颞骨次全切除,必要时联合颈淋巴结清扫术和腮腺切除术;对进展期病变辅助术后放射治疗.结果 总的5年生存率63.6%.其中,Ⅰ期和Ⅱ期病变5年生存率为85.7%,Ⅲ期和Ⅳ期病变5年生存率为25%.随访过程中4例患者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 早期颞骨恶性肿瘤,单纯的外耳道袖状切除或颞骨部分切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对于Ⅲ、Ⅳ期病变,更为广泛的手术切除联合术后放疗较为可取.  相似文献   

13.
本文收集了6例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在照射区内诱发的恶性肿瘤,均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一、一般情况:宫颈癌放射治疗诱发恶性肿瘤6例资料见附表。其中子宫体恶性肿瘤占50%。二、诊断标准:(1)有放射治疗史;(2)后发恶性肿瘤必须在原发肿瘤照射区内;(3)有较长的潜伏期;(4)有病理组织学证据,并与原发病的诊断不同。本文6例基本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三、治疗与预后:本文6例中,有3例经手术治疗,2例未治,1例采用放射治疗。结果,3例手术者,1例术后3个月死亡,2例随访2年存活。2例未治者分别存活1年和8年。1例放疗者,随访1月存活。讨论放射治疗诱发恶性肿瘤,本文6例中,1例为2年,其余5例在7~31年,与文献报告相符。多数作者认为潜伏期的长短与诱发癌瘤的种类有关,且青年患者有更长的潜伏期。由于宫颈癌的放疗效果好,患者存活时间长,故放射治疗后诱发癌瘤的机率相对较高。放射剂量与致癌的关系。一般认为,较低剂量(30~60GY)比常规剂量(60GY)更易致癌,因高剂量照射时肿瘤和正常细胞杀死较多,受亚致死损伤存活下来的细胞较少,纤维化显著,血供差,影响癌的生长。而低剂量照射后受损伤的细胞本身有修复效应,中等剂量时,亚致死性损伤...  相似文献   

14.
李勇 《中国实用医药》2010,5(15):135-136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住的21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随访17例,恶性肿瘤术后1年存活者3例,超过1.5年以上存活者零例;11例良性肿瘤患者至今健在。结论施行肿瘤全切除术是治疗腹膜后肿瘤的关键,肿瘤包膜应尽可能切除,术前对联合脏器切除应有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125I粒子在涎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罗洪 《贵州医药》2010,34(2):177-178
涎腺癌是涎腺常见的恶性肿瘤。据报道,约25%腮腺肿瘤和50%颌下腺肿瘤是涎腺癌,小唾液腺肿瘤中癌的发生率更高,达80%。涎腺癌局部浸润性强,易复发,若采用手术治疗,常常需要大范围切除,从而侵犯面神经、颌骨、牙等重要器官。术后必须放疗,放疗可明显降低癌的复发率。Brow—man等报道了370例涎腺肿瘤患者,约1/3为小涎腺肿瘤,未放疗的患者复发率为62%;术后结合放疗者,局部复发率仅仅为20%。传统的涎腺癌的放疗属外放疗,  相似文献   

16.
下颌下腺上皮性肿瘤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下腺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及诊疗要点。方法对25例经病理证实为下颌下腺上皮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3例,恶性肿瘤12例;发病平均年龄为61岁;男女为1.15:1。良性肿瘤主要为多形性腺瘤,而恶性肿瘤以腺样囊性癌最常见,其次是黏液表皮样癌。手术是良性肿瘤的惟一治疗方法,术后均没出现复发。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行手术和放疗相结合,术后3年生存率为75.0%;5年生存率为66.7%。结论良性肿瘤表现为缓慢生长的肿块,摘除肿瘤及下颌下腺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恶性肿瘤治疗应行根治术和术后放疗,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子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或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3月~2010年3月40例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或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三维适行放疗治疗,随访3年,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随访1年,均存活,随访3年,存活38例,生存率为95.0%,随访期间不良反应以放射性直肠炎和放射性膀胱炎最为多见,其次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和骨髓抑制。结论三维适行放疗治疗子宫颈癌术后盆腔复发或转移,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生存率,降低了放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了解腮腺切除改良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腮腺切除改良术式共治疗65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式改良内容包括除皱术手术切口、解剖保留耳大神经后支、胸锁乳突肌肌瓣填塞术区、术后负压引流。结果本组65例患者术后出现Frey综合征者3例,发生涎瘘者2例,出现暂时性面神经功能减弱者5例,术后美容效果满意率100%。结论腮腺切除改良术式治疗腮腺良性肿瘤既可取得良好的美容效果,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中弥 《云南医药》2002,23(4):286-287
子宫内膜癌症是女性生殖道常见 3大恶性肿瘤之一 ,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 2 0 %~ 3 0 %。对Ⅰ~Ⅱ期子宫内膜癌以手术治疗为主 ,但单纯手术治疗的术后复发率较高。我科自 1 990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共收治的 72例子宫内膜癌 ,均行手术治疗 ,3 0例术后进行了全盆腔放疗 ,现将结果报道 ,并就术后放疗的意义与放射并发症有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 :72例术后患者 ,年龄最轻者 3 8岁 ,最大者 72岁 ,平均年龄 5 5 4%。其中 70例系绝经期 ,有家族史 3例。全部病例均有明确的术后病理诊断。分期采用 1 988年FIGO手…  相似文献   

20.
李向东 《黑龙江医药》2012,25(4):619-621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发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为腮腺肿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5月-2011年5月间收治的89例腮腺肿瘤病例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治疗方式进行回顾性探讨。结果:89例腮腺肿瘤男性多于女性,年龄10-82岁。良性肿瘤71例,占79.78%,恶性肿瘤18例,占20.22%。结论:腮腺肿瘤中以良性肿瘤居多,病史、影像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检查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手术是治疗腮腺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