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田鑫  袁知东  冯飞  刘鹏程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65-165,167
目的对在肾动脉狭窄中64排螺旋CT血管探针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拟诊为继发性高血压临床患者病例58例,对其分别行CTA和双侧肾动脉行血管探针重组检查,而后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经CTA检查发现58例患者双侧肾动脉共119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肾动脉狭窄,经血管探针重组发现有108支存在狭窄,其余11支均为正常。且血管探针重组能够发现狭窄的原因、程度、累及范围等。结论采取64排螺旋CT血管探针技术能够准确且清晰的对肾动脉狭窄进行显示,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CT平扫和CTA检查的16例烟雾病患者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脑出血8例,脑梗死2例,脑出血及脑梗死2例,脑萎缩及脑出血2例,2例未见明显异常.CTA显示双侧大脑前中动脉狭窄、闭塞4例,单侧3例.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中动脉C1段、A1或A1~A3段、M1段不同程度狭窄、闭塞9例.合并大脑后动脉狭窄3例.16例均显示脑底异常血管网.侧支血管表现为相应血管及其分支粗大、增多,迂曲延长.结论: CTA可提供烟雾病确切的诊断,是一项实用、有效的技术,对烟雾病分析评价有重大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16排螺旋CTA和DSA在肾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在腹部多期增强扫描及肾动脉CTA扫描发现有肾动脉狭窄的患者157例,其中有31例同时进行了DSA检查,将两者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出CTA的临床符合率。结果16排螺旋CTA和DSA在评估肾动脉狭窄结果基本一致,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A可作为肾动脉狭窄患者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亲属活体供肾者术前血管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亲属活体者在取肾前进行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血管三维成像,成像方法包括容积再现技术(V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结果24例显示双侧肾动脉均为单支肾动脉,2例显示右肾单极动脉,1例显示左肾单极动脉,1例显示双肾单极动脉;22例显示双肾均为单支静脉引流,2例显示右肾2支引流静脉,2例显示左肾2支引流静脉,1例显示右肾3支引流静脉,1例显示双侧2支引流静脉。结论术前血管评价与手术所见一致,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可作为活体供肾移植术前了解供体肾血管解剖学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排多层螺旋CT(MSCT)在肾静脉血管成像的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6年4月随机挑选30例的肾脏增强患者,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CT扫描,应用容积再现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技术进行重建。结果:28例双侧肾静脉均清晰显示,2例肾静脉内癌栓,肾静脉内表现为充盈缺损。结论:16层螺旋CT肾静脉血管成像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对肾静脉解剖显示及其病变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双下肢血管造影与DSA对照分析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就24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者行CTA检查,并行DSA检查及治疗,对双侧或单侧下肢图像进行比较分析,观察血管有无附壁血栓、钙化、狭窄程度、有无侧支循环建立等。结果:24例48条肢体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DSA造影与CTA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双下肢血管造影能清晰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病变,并与DSA造影结果吻合。因此,双下肢动脉CTA检查可以对下肢动脉疾病提供明确诊断,并为是否需DSA检查治疗及术前评价提供良好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平扫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的脑血管成像检查,采用VR、MPR和MIP技术重建三维脑血管图像。结果:正常11例,异常17例,其中动脉瘤15例,血管畸形2例。16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颅内血管,对绝大部分的动脉瘤能迅速、准确的诊断。结论: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颅内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技术在肾动脉变异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MSCTA行腹部增强扫描132例,重建层厚1.25mm,间隔0.625 mm,将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处理。结果:回顾性薄层重组图像52例患者共显示75支ARA,其中单侧35例,双侧17例共显示40支;后处理方法中,MIP图像显示ARA71支,VR图像68支,MPR只能显示节段性ARA。结论:MSCTA可直观地、准确地显示肾动脉变异;肾动脉成像的各种后处理技术中,MIP和VR两者联合应用对肾动脉变异显示最佳;其能为外科手术前提供更多解剖学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2例病人先后接受16排CT冠状动脉成像和传统冠状动脉造影(SCAG)检查的影像学资料。CTA扫描时采用16排探测器,使用心电门控进行横断面影像重建,结合三维重建影像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评价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52例病人208支冠状动脉血管中,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近段和右冠状动脉近段均完全显示(100%);冠状动脉造影检出狭窄血管81支,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狭窄血管76支,误诊4支,漏诊9支。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96.9%,阳性预测值94.7%,阴性预测值93.2%。结论16排CTA判断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下肢动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年间行下肢动脉CTA检查患者33例,进行诊断结果分析,主要讨论下肢动脉管腔狭窄和闭塞。结果对31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诊断阳性率为100%,发现髂动脉单侧病变20例(闭塞3例),双侧病变11例(闭塞1例);股动脉单侧病变31例(闭塞7例),双侧病变23例(闭塞2例);腘动脉单侧病变8例(闭塞1例),双侧病变2例。结论 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速度快,操作简单、安全,易于被病人接受,能从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受检血管,但同时具有一定的电离辐射,同时不能观察血流方向和时相,对显示细小血管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在肾动脉狭窄( R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因患高血压怀疑 RAS患者32例,应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对肾动脉重建,测量肾动脉最窄处内径宽度( d0)和狭窄段两端正常内径宽度( d1、d2);依据公式(d1+d2-2d0)/(d1+d2)×100%,对RAS进行诊断。结果3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肾动脉血管轴位图像及血管造影后处理图像,并能够清晰显示双侧肾动脉数目、走行、变异、钙化等情况。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反映 RAS,是疑似 RAS 患者的首选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在肾动脉评估中的价值。并比较CTA各种成像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6例泌尿系患者行CTA成像,其中10例与手术对照,所有横断面图像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进行重建。结果 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的影像立体感强,很好地反映了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解剖走行。结论 16排螺旋CT三维血管成像(CTA)技术是有效的无创伤性血管戍像方法,能反应真实的肾血管的解剖。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数字化减影血管造影术(DSA)。  相似文献   

13.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124例肾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海波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3):1586-1587,1589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在肾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多排螺旋CT各种后处理技术在肾动脉血管成像中的效果评估。方法:对124例可疑肾脏疾病患者行16排螺旋CT检查并肾动脉CTA成像,每例均行MPR、MIP、SSD、VRT不同方法三维重建。结果:肾动脉MSCTA显示正常93例,肾动脉狭窄、变异各19例和6例,主动脉夹层累及肾动脉6例;MIP可清楚显示肾动脉的狭窄(19/19,100%),MPR可较好观察并测量狭窄程度,SSD、VRT的影像立体感强,很好地反映了肾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解剖走行。结论:MSCTA技术做为一种无创伤性血管成像方法,可清楚显示肾动脉及其主要分枝情况。三维重建时应以MIP为主,与VRT、SSD、MPR等结合使用,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16层螺旋CT肾血管造影(CT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3例临床疑肾动脉狭窄及肾病的患者进行CTA检查,将获得的轴位图像进行后处理,包括MIP、SVR、CVR、SSD、MPR、CPR等。结果:43例患者均获得满意肾动脉CTA图像及肾实质动静脉期图像,肾动脉及肾实质病变能清晰显示。结论:肾动脉CTA是一种安全、无创、经济、准确的新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8例烟雾病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A检查.应用3D重建技术显示颅内动脉.结果 64排螺旋CTA检查具有以下特征性表现:1)病变的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2)脑底部烟雾状异常毛细血管网;3)侧支循环及代偿动脉的形成.结论 64排螺旋CT的多种重建技术可以清楚显示烟雾病的脑血管改变特点,还可以直观显示病变的侧支循环的情况及周围空间结构关系,64排螺旋CTA能成为烟雾病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对主动脉夹层(A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临床诊断为AD患者的64排螺旋CTA检查资料,利用智能追踪技术进行快速容积增强扫描,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曲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三维容积成像以及仿真内镜图像后处理。结果:52例AD中,StanfordA型12例,StanfordB型40例,全部显示真假腔、内膜片,76支分支动脉受累,显示破口及再破口位置98处。动脉期真腔平均CT值较假腔高。结论:64排螺旋CTA对A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迅速准确诊断AD,为外科的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可作为AD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脑血管造影(CT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16排螺旋CT作脑血管增强扫描,后处理采用VR SSD MIP重建,本组35例,正常5例,异常30例,其中动脉瘤10例,狭窄和闭塞8例,烟雾病2例,多发动脉硬化10例。结果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显示颅内主支血管,能显示异常血管的类型、走向、位置、大小。结论16排螺旋CTA是一种无创检查方法,可作为脑血管疾病病因的筛选。  相似文献   

18.
袁学文  吕敏文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129-113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患者行肾动脉CTA检查。采用SOMATOM sensation16层螺旋CT机扫描,造影剂使用优维显80-100ml.流率为3.5--4.0ml/s,延迟时间为25s-30s,扫描后将图像进行2mm层厚、1mm重建间隔重建。然后,将重建后的图像送到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结果双侧肾动脉主干及支段肾动脉全部显影清晰,其中显示21支肾副动脉,有63段动脉管壁轻度狭窄,35段动脉管壁严重狭窄,2段动脉管壁完全闭塞,1例伴有腹主动脉瘤。其余动脉段均正常。结论16层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显影清晰,安全可靠,是肾动脉血管成像较为理想的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肾脏、肾上腺、肾动脉联合扫描对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筛查的应有价值.方法 181例怀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行64排螺旋CT肾脏、肾上腺、肾动脉联合扫描,肾动脉CTA采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及容积再现等三维后处理技术显示.所有图像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81例患者均得到满意图像,达到诊断要求.其中肾动脉CTA能清楚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其2~4级分支.发现肾脏、肾上腺、肾动脉相关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76例,其中肾脏疾病17例,肾上腺疾病28例,肾动脉疾病31例.结论 64排螺旋CT肾脏、肾上腺、肾动脉联合扫描,是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筛查的有效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林汉峰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30-130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颅内血管造影(CTA)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我科16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均予以容积重建W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及多平面重建(MPR)处理,以分析脑血管病变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检查发现动脉硬化11例,动脉狭窄、闭塞6例,脑动脉硬化同时狭窄、闭塞35例,全组患者均无创伤和不适。CTA检查清晰显示患者颅内主支血管,且能清晰观察到病变血管位置及病变特点。结论CTA检查脑血管病变快速、方便、无创、安全,所得图像更清晰,定位和定性更准确,可为脑血管病变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