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赵余 《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2):924-926
目的通过对104期东南商报《健康周刊》刊登的健康知识文章的内容、体裁、作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报纸在传播健康知识方面的特征。方法对2003年6月7日至2005年6月5日全部104期东南商报《健康周刊》健康知识类文章进行内容、体裁、作者情况的统计分析。结果在104期报纸共搜集到健康知识文章1348篇。按内容分类:重大疾病防治知识为2.5%,重点慢性疾病防治知识为12.0%,普通疾病防治知识为39.5%,心理卫生知识为5.0%,生活保健知识为27.0%,医疗新技术知识为8.0%,其他为6.0%。按体裁分类:科普文章为66.0%,专访为10.5%,来信问答为9.0%,图片为14.5%。按作者来源分类:记者为16.5%,记者与医护人员合作为26.5%,医护人员为29.0%,其他为28.0%。按医务人员作者从事学科分类:临床医学为51.5%,公共卫生为19.5%,医疗技术为26.0%,护理为3.0%。结论报刊中的健康知识文章,为读者提供了防病治病的科普知识,对预防控制疾病,改变人们的不良行为、提高公众的健康知识水平,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西餐引入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空间的开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餐饮不仅仅是人们满足食欲维持生命的一种自然行为,同时也是一种意识、观念、文化礼仪和交流方式,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近代西餐引入,与之同时输入的还有西餐礼仪,是中国人了解西方人日常生活行为方式的重要环节,成为近代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构成。西餐像一扇直观的西洋异质文化的窗口,立体地显现了西方的物质与精神的综合形象,成为上海人理解西化的物质元素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西方的礼仪、西方的精神元素巧妙的体验载体。西方餐饮食俗的引进,以及与中餐的交融突出地反映了近代上海租界生活多元化格局的形成,成为近代上海城市文化空间拓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3.
《上海预防医学》1995,7(9):387-387
自1989年10月《上海预防医学》杂志与读者见面以来,很快就得到了广大卫生防疫与基层医药工作者的喜爱。每当绿衣天使把期刊送到读者手里时,真是爱不释手,竞相争阅,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情况上海市卫生防疫站200335吴良贵,崔玉珍本市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共有11904户,其中市区7828户,郊县4076户。自1987年4月国务院颁发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来,已近6年时间,现将本市《条例》的贯彻情况报告如...  相似文献   

5.
6.
盘点2005年,能荣获娱乐、餐饮双业“人气奖”者,非韩剧《大长今》莫属。  相似文献   

7.
漫谈寿文化     
李隆汉 《长寿》2005,(8):1-1
“寿者,久也。”这是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寿字本义的诠释。“寿”,其涵义是指人寿长,物久存,道恒在,故而人寿、物寿、道寿,并称三寿。古往今来,人们对这个“寿”字赋予了诸多的情趣、理趣和意趣,形成了一种大众性的文化——寿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区医学》2000,6(2):23-24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完善,《食品卫生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先后颁布,卫生监督执法主体向卫生行政部门转移,原先以卫生防疫站为主体的卫生监督体制已不适应法制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上海市卫生局对卫生监督体制进行了改革。一是组建成立了市、区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为向卫生行政执法过渡打下了基础;二是随着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建立,按照政事分开和精简、高效、统一的原则,对市、区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的职责和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定位,建立健全了市、区县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两大体系。  相似文献   

9.
郗效 《大众健康》2011,(2):20-25
从神农尝百草、伏羲制九针,到《黄帝内经》、《千金要方》、《本草纲目》……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瑰宝流传了数千年.不仅造福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也成为了中国哲学和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理论体系和哲学内涵对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十九世纪中叶上海城市生活——以《上海新报》为视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新报》所登广告及后期的图说专栏,介绍了西方生活用品、生活习俗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给当时上海城市日常生活带来了广泛的影响,推动了中西生活方式的交融和新旧观念的消长变化,使上海城市生活风格发生了一系列转变。  相似文献   

11.
日中战争前,上海五大百货公司的销售额占上海商品零售总额的约56%,具有绝对优势.以富裕阶层及有丰厚积蓄的新兴中产阶层为主要目标,百货公司的业务从销售商品发展至商业文化.孤岛时期,大量难民及资金流入,工商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百货公司迎来了黄金时代.亚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虽然有日本“军管”、外国商品的进口减少等负面现象存在,但另一方面,百货公司的新建和扩建,附属事业的繁荣景象也不断呈现,战争期间的经营因此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在沪读书藏族中学生情绪和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以便为藏族学生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流调用抑郁量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SS)对藏族中学生672名进行调查。结果藏族中学生抑郁情绪的检出率为14.4%。男生在行为分量表、合群分量表的得分低于女生;躯体外貌分量表得分为男生高女生低。有抑郁情绪学生的PHSS总分和各分量表得分均低于无抑郁情绪的学生,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抑郁情绪与自我意识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呈负相关。结论在沪就读藏族中学生的情绪状态与自我意识有关,且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3 2年“一二八”事变中 ,商务印书馆总馆厂毁于日机轰炸。 1 93 7-1 945年 ,商务在抗战后方的基本设施几乎损失殆尽 ,留守上海的机构遭到无所不至的摧残。已有的论著较多从商务人“复兴”事业的角度阐述这段商务史 ,以弘扬“商务精神”。本文侧重于论述商务遭受的劫难和后果。  相似文献   

14.
15.
生成干上海地区的施相公。是最受上海城乡居民尊崇的民间“显神”之一。但在后世的传承中,民间对其来历生出诸多歧说,遂使其“蛇神”的本色蒙上了迷雾。在人们的信仰观念中,施相公的职掌由“掌蛇”向“掌水”、“掌医”演变,而这一过程也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上海社会文化的变化。上海民间对施相公的崇奉非常虔诚和狂热。并形成多种祭祀方式,故施相公信仰实为上海信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17.
18.
文章针对上海市某儿科专科医院职工对医院文化的评价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总体评价良好,但医院文化建设并不完善.为此文章探讨了该儿科医院的医院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市蒙古族学生及汉族学生的膳食及贫血现况及有关影响因素,我们于2005年4—5月份选有代表性中学6所进行了血红蛋白测定和膳食情况调查。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时下不少论著和怀旧文字述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片面地聚焦老上海的先进、繁荣、摩登一面,本文从民众文化角度切入,说明近代上海是世界性与地方性并存,摩登性与传统性并存,先进性与落后性并存,极为混杂。由于这种混杂性,在城市化程度很低的近代中国,上海是乡村里的都市。由于居民移居上海的短暂性、同乡在上海居住的相对集中性、同乡交往的密切性、活动范围的狭小性,近代上海人的大多数其实是生活在都市的乡村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