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对86例心肌梗塞(MI)患者行体表心室晚电位(VLP_s)检测,以探讨MI后VLP_s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显示:急性MI组VLPS异常率(45.2%)明显高于陈旧性MI组(25.0%),P<0.05;下(后)壁MI组VLP_s异常率(48.5%)明显高于前壁MI组(25.5%),P<0.05;Killp~3s心功能≥Ⅲ级组VLPS异常率(57.1%)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组(24.1%),P<0.01;MI后有室壁瘤组VLPS异常率(75.0%)明显高于无室壁瘤组(30.7%),P<0.05).随访8~20个月中,VLP_s异常者有8例发生室性心动过速(VT)/室颤(VF),VLP_s正常者无心脏意外事件发生。表明MI后心功能差,有室壁瘤者VLP_s异常则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
术中电生理标测引导下直接外科治疗与梗塞后室壁瘤有关的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动过速(VT)效果优于无引导下手术治疗。左室重建术并非单纯的室壁瘤切除,而且有助于控制反复性室速。心肌梗塞导致的持续性VT主要起源于间隔(44%)、前壁(15%)和心尖部(3.6%)。作者选择19例患者做了左室重建术(前间隔室壁瘤折叠缝合),其中男性患者16例。所有病例均对抗心律失常药的治疗效果不佳(包括大剂量胺碘酮600mg/d),且均有心肌梗塞后的前间隔室壁瘤及反复性VT。在急性心肌梗塞后首次发作VT的时间是2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50例心肌梗塞(MI)病人的心室晚电位(VLP)检测结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1)MI组与正常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VLP是一种病理性的电活动;(2)不同部位MI的VLP阳性检出率下壁为38%、前壁为35%、前间壁为33%、前侧壁为20%,提示下壁MIVLP的阳性检出率较高。此外,根据对VLP定量分析的结果发现,下壁、前间壁MI对反映传导和电压的指标均敏感。而前壁、前侧壁MI仅对反映传导的指标敏感,其机理需进一步探讨;(3)急性心肌梗塞与陈旧性心肌梗塞组都有形成VLP的可能,但前者检出率相对较高。由此提出应根据不同发生机制而采取针对性较强的防止电不稳定的措施;(4)MI伴室性心律失常(VA)组与不伴VA组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VLP阳性者VA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二尖瓣关闭不全(MI)是心肌梗塞的常见并发症。在心肌梗塞急性期,其发病率为5O%,其后为8~31%。MI的发生是乳头肌急性缺血所致机能障碍、心肌—瓣膜结合部的坏死或纤维化等病变、心室壁运动障碍、左室动脉瘤和乳头肌正常相互关系破坏的结果。近年来用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褐取得了良好疗效,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然而,对心肌梗塞后MI所致心力衰褐的疗效,尚少研究。作者对26例心肌梗塞后MI用消心痛和/或肼苯哒嗪治疗的患者,以超声心动图和综合血流描记法进行了血液动力学观察。全部患者的MI均发生于大病灶心肌梗塞后,其病程为3个月~2年。其中,前壁心肌梗塞为18例;后壁心肌梗塞为7例。年龄为40~72岁,平均56岁,MIⅢ级者12例;Ⅸ级者13例。在MI的诊断上,除临床表现外,还依据超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冠心病引起的内科治疗无效的持续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在电生理标测指引下进行冷冻治疗的效果。对象为61±9岁的39(男34,女5)例冠心病所致室速患者。各例均有心肌梗塞(MI)病史,发生冷冻治疗前85±84个月,部位如下:前壁16例;下壁22例;前壁+下壁1例。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跳骤停18例,晕厥11例,先兆晕厥8例,心绞痛2例。所有病例均用过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术前电刺激诱发持续性室速48次,其中 QRS 波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形占62%,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形占38%。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探测老年人陈旧性心肌梗塞后左心功能及左室室壁运动情况,并经3~6年随访。结果:老年人心梗后76.6%(53/74)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正常(<50%),LVEF<40%的占52.7%(39/74),LVEF<30%者均见于前壁梗塞。左心功能受损最重者为前壁+下壁心梗组(LVEF∶23.57±6.92%),其次前壁心梗组(25.27±17.21%),前间壁组(40.12±17.50%),下或后壁组(48.48+13.92%)。在长期随诊中,LVEF<30%者,经改善心功能治疗,使多数患者心功能维持在临床Ⅱ级水平,从而降低了老年心梗病人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左室附壁血栓是发生体循栓塞的重要原因之一,及时诊断和处理对预防栓塞有重要意义。心脏附壁血栓大多数见于左室,右室很少见。它主要继发于心肌梗塞(MI),特别是急性心肌梗塞(AMI)与有室壁瘤者。另外,心肌病特别是扩张型心肌病也是形成左室血栓的重要原因。 1病因与诊断 1.1左室附壁血栓是AMI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主要见于穿壁性MI:据尸检发现,在穿壁性MI中约占20%~60%。据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AMI患者中左室血栓检出率达32%~56%。附壁血栓主要发生于前壁MI,下壁MI较少见。据国外五组499例统计,前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室起源室性心律失常基本心电图特征及左室不同部位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方法连续入选2005年3月至2014年10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频发室性早搏(PVCs)和(或)室性心动过速(VT)并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有临床PVCs/VT发作时的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以术中消融治疗成功靶点作为室性心律失常的起源点,分析体表心电图QRS波群总体特征以及左室不同起源部位PVCs/VT的体表心电图各QRS波群形态特点。结果共纳入237例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其中78例起源于左室(78/237,32.9%)。左室起源的PVCs/VT在V_1导联绝大多数呈rsR′或R形(72%),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特点,少部分V_1呈rS或RS形(23.5%);胸导联R波移行多在V_3导联之前(73.5%),移行在V_3导联之后者少见(7.3%),移行在V_3导联者为19.1%。其中V_3导联移行指数常<0者占绝大多数(92.3%)。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上(主动脉窦)与主动脉瓣下起源者下壁导联及V_5-V_6导联均呈高R形(87.5%);主动脉瓣上起源者特点为:V_1导联多有S波呈rS/RS或QS形(84.2%),V_1导联主波向下(84.2%)。主动脉瓣下起源者V_1导联多呈R/rsR′形(80%),无S波,V_1导联主波向上呈右束支阻滞图形(80%),主动脉瓣下起源者所有胸前导联均呈高R波(80%)。左纤维三角及二尖瓣环前壁起源者下壁导联呈高R形、V_5-V_6导联呈Rs形(100%),V_1导联呈R/rsR′形呈右束支阻滞图形(100%)。左前分支及左前乳头肌起源者下壁导联主波向上为100%(下壁导联至少有1个导联呈qR形),且Ⅰ、aVL导联100%呈rS/QS形、V_5-V_6导联呈Rs形(100%)。左后分支及左后乳头肌起源者下壁导联主波向下(100%呈rS/QS形),且Ⅰ、aVL导联100%呈qR形、V_5-V_6导联呈rS/RS形(85.2%)。心尖部起源者下壁导联主波方向向下且均呈rS/QS形、V_5-V_6导联呈QS形(100%),其中Ⅰ导联均呈QS形。结论根据体表心电图胸导联R波移行导联、V_3导联移行指数,可以明确PVCs/VT起源于左室;根据下壁导联、Ⅰ、aVL导联、V_1导联、V_5-V_6导联QRS波群特征,可初步判断PVCs/VT在左室的各起源部位。  相似文献   

9.
临床实践中遇到5例心肌梗塞(MI)并有室壁瘤的患者,出现频繁难以控制的室性心动过速(VT)或心室颤动(VF),现报道如下。5例均为男性,年龄52~69岁。临床及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10.
<正> 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AMI)常见的致命性心律失常。由于可以发展为心室颤动(简称室颤),故一直被认为是决定AMI顶后的因素之一。本文对我院收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和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例进行了分析。病例系1986年1月~1991年3月收治的AMI62例,发病时间为24±8小时(占同期收治的AMI病人81例中的76.5%)。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41~87(平均60±2)岁。根据临床ECG表现分为:单纯下壁心肌梗塞组(30例);单纯前壁心肌梗塞组(28例);下壁合并前壁心肌梗塞组(4例)。全体病例在CCU中连续监测(第1周内24小时连续监测,第2~4周监测4~8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86例心肌梗塞患者VLP检查,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心肌梗塞的VLP检测的临床意义。 材料与方法 86例心肌梗塞患者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1例,女15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7.5岁。急性心肌梗塞(AMI)28例.占32.56%,陈旧性心肌梗塞(OMI)58例,占67.44%。86例中前壁心肌梗塞11例,占12.79%,下壁心肌梗塞32例,占37.21%,前间壁心肌梗塞39例,占  相似文献   

12.
部份 QRS 增宽的心动过速系室性心动过速(VT)抑或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开始时难以确诊。作者提出两项临床标准可协助诊断 VT。两项标准是向患者提两个问题:①心动过速发生前是否曾患过心肌梗塞(MI)?②心动过速的症状(如心悸、晕厥前或晕厥表现)是否在 MI 后才开始出现,若回答均是肯定的,则该心动过速可诊断为 V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报道心肌梗死(MI)后浦肯野纤维参与室性心动过速(VT)的电生理机制和射频导管消融.方法 3例男性患者,55 ~75岁,前壁MI经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或血运重建治疗后,仍反复发作VT/室性早搏(PVC),呈右束支阻滞(RBBB)图形伴心电轴左偏或右偏.左心室射血分数0.44~0.61.应用Carto电解剖标测系统引导盐水灌注射频导管标测和消融VT/PVC.结果 例1和例2程序性心室刺激反复诱发出持续性临床VT,例3术中自发非持续性临床VT/频发PVC.3例VT的标测结果均不符合典型MI后瘢痕折返性VT,均在VT/PVC时,在后间隔低电压区边缘标测到最早浦肯野电位(PP)或舒张期电位(DP)提前体表QRS波-20 ~ -70 ms处消融VT/PVC成功.结论 MI后可以发生浦肯野纤维参与的单形性VT,可以发生在MI后急性缺血时期,也可发生在MI后远期,其电生理特性、标测和射频导管消融与特发性左心室分支性VT相近,射频导管消融可有效根除或控制此类VT.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86例心肌梗塞患者VLP检查,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心肌梗塞的VLP检测的临床意义。86蜘心肌梗塞患者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1例,女15例,年龄44-71岁,平均年龄57.5岁。急性心肌梗塞(AMI)28例,占32.56%,陈旧性心肌梗塞(OMT)58例,占67.44%。86例中前壁心肌梗塞11例,占12.79%,下壁心肌梗塞32例.占37.21%。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连续1,000例老年尸体解剖,观察临床与病理之间的联系,阐明老年性心肌梗塞的特征。在1,000例尸解中发现心肌梗塞(MI)203(男113,女90)例,平均年龄78.5岁。MI 的病理发现:203例中有117例为大块 MI,51例为中等大小 MI,17例为小块状 MI,18例为散在灶性 MI。121例为陈旧性 MI,82例为新近 MI。大块 MI 者前壁占49例,下壁42例,侧壁7例,心内膜  相似文献   

16.
心室壁心肌肿瘤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心室壁心肌肿瘤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 ,意旨早期诊断。  方法 :对 1992年 12月~ 1999年 7月 5例经心脏影像检查发现并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心室壁心肌肿瘤患者的临床和心电图特点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本组 5例经病理证实为心室壁心肌肿瘤 ,其中 ,左心室心肌海绵体瘤 ,脂肪瘤、浸润性脂肪瘤、左心室和双心室心肌纤维瘤各 1例。 5例均以室性心动过速 (VT)为首发临床表现 ,心室率在 16 0~ 2 0 0次 /分 ;心电图 (ECG)均有酷似心肌梗塞改变 ,包括异常 Q波 2例 ,ST段抬高 2例 ,T波深度倒置 5例 ,又均无明确的心肌梗塞史 ;而且 ,肿瘤部位与 ECG异常所在导联和 VT起源部位基本一致 ,其中 1例经心内电生理证实。  结论 :1对临床上以 VT为主要表现 ,并有 ECG酷似心肌梗塞改变又无明确心肌梗塞病史的患者 ,应高度疑诊为心室壁心肌肿瘤 ,并行影像学检查确诊。 2 ECG示酷似心肌梗塞所累及导联和 VT起源部位对心室壁心肌肿瘤有定位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起源于左心室游离壁的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及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 PVC)是较少见的心律失常,本文报道对其进行标测及射频导管消融的初步经验。方法 11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7.3±17.2)岁。其中7例有持续性VT,4例为短阵非持续性单形VT和/或频发PVC,体表心电图均为右束支阻滞(RBBB)和心电轴右偏。3例患者伴明显的左心室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对全部患者进行了左心室电生理标测,其中6例采用了心内非接触式标测。在标测到的最早激动部位进行温度控制下的射频导管消融。结果 11例患者均标测到自发的单形VT或PVC。其室性心律的平均周长(443.3±76.6)ms。全部室性心律均起源于左心室游离壁,其中2例位于偏前的高位近二尖瓣环处,2例位于后外侧游离壁中、高位,6例源于游离壁中高位,1例位于游离壁中下部。VT或PVC最早电位平;啕领先体表心电图(31.8±11.8)ms。全部患者的消融均获得即时成功,且不再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平均随访(11.8±8.0)个月,仅1例VT患者有单形PVC(<1000次/24h),3例左心室增大者均有明显缩小,其中1例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单形VT或PVC可发生于无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表现为右束支阻滞和心电轴右偏,其频率较慢,可被射频导管消融消除。  相似文献   

18.
1 资料与方法 本资料采用信号叠加心电图检测心室晚电位(VLP),对于心源性猝死(SCD)、心肌梗塞(MI)后病人中,为室性心动过速(VT)及心室颤动(VF)所致。旨在对其阳性检出率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经常规心电图证实有室早或VT和MI病史共90例。将受检者分为:①无MI有室性心律失常(VAS)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陈刚 《心电学杂志》1993,12(3):200-202
临床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 MI)的诊断和处理起重要作用。既往根据心电图有无异常 Q 波将 MI 分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或心内膜下 MI,前者 ST 段抬高,后者 ST 段压低。70年代以来,这种传统概念受到挑战,MI占室壁内层1/5—1/4者也出现 Q 波。因此目前已采用 Q 波 MI(QMI)和无 Q 波 MI(NQMI)分类,而 ST 段压低常出现在冠心病各种临床之中。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室性心动过速(VT)与心率变异性(HRV)之间的关系。方法对98例CHD患者,根据动态心电图上有无VT,分为VT组(43例)和无VT组(55例),并与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HRV的时域指标和MI。结果①3组之间R-R间期无明显差异(P>0.05);②CHD患者中HRV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和PNN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在CHD患者中VT组SDNNindex与无VT组无差异(p>0.05),其余指标VT组明显低于无VT组(P<0.05);④VT组中MI的总发生率(19例,占44.2%)明显高于无VT组(10例,占18.2%)(P<0.05)。结论CHD患者中HRV减低,尤其伴有VT的患者中更为明显,反映了CHD伴VT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失衡,这类患者更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