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1病例报告
患者女,44岁。自诉发现颈部包块1周;无发热、头痛、咽喉痛,无乏力、多汗、心悸、食欲亢进、消瘦、易激动、颤抖、便次多等甲亢症状。查体:甲状腺增大,以右侧为著。右侧颈部触及包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诊治:甲状腺癌是头颈部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女性多见,女性为男性的2-3倍。由于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较多,生物学特性差异很大。低度恶性的甲状腺癌有时可自然生存10年以上,有的甚至有肺部转移还能带病生存5年左右,但高度恶性的甲状腺癌可以在短期内死亡。绝大多数的甲状腺癌都发生在青壮年。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3.
患者51岁,以右侧颈部包块两个月,与2007年10月13日星期入院,患者右侧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无痛,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可、未引起注意,消瘦不明显,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门诊以甲状腺癌收住入院。 相似文献
4.
5.
6.
自1995年3月-2004年3月,共收治甲状腺肿瘤病人247例,其中有18例术中和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癌,现结合这些病例,就误诊原因及甲状腺结节的术式选择等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因其生物学行为多变及病理进程的缓慢和隐匿,误诊率较高。本文对58例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癌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甲状腺癌的误诊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误诊的原因。方法:对26例误诊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误诊情况,甲状腺癌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例,高功能腺瘤2例,颈淋巴结结核1例,鼻咽癌1例,慢性淋巴结炎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3例。结论:要结合B超、X线、CT检查,放射性131碘扫描,穿刺细胞学检查等,以确诊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9.
金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1995,17(1):44-46,23
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金涛在人体所有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约占1.79%~3.2% ̄[1],但在甲状腺肿瘤中却占10%以上。我院报告 ̄[2]的1503例甲状腺肿瘤中,恶性肿瘤达17.1%。甲状腺位置浅表,有占位性病变时多能较早发现,但要作出正确诊断甚为困难...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癌冰冻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状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长期以来在甲状腺癌诊断与治疗上虽有不少进展 ,但尚未达到成熟阶段 ,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降低甲状腺癌术前误诊以避免治疗不足或治疗过度的两个极端。1 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 1 990 -1 999年间 41 8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探测到的甲状腺结节内钙化与甲状腺癌关系.方法:收集我院3a间行甲状腺手术病人2700例,对比甲状腺结节术前超声与术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甲状腺癌病人甲状腺结节内钙化、微小钙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甲状腺疾病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小钙化对于甲状腺癌更有统计学意义(P<0.01).伴钙化的恶性结节在单发与多发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超声探查到微小钙化对诊断甲状腺癌特异性高,特别是乳头状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寻找从甲状腺单发结节中鉴别甲状腺癌的最佳方法。方法 资料包括有1990年1月至1998年1月对326例甲状腺单发结节进行的诊断治疗结果。分别评介了临床检验、同位素扫描、B超、细针穿刺活检和冰冻切除在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结果 326例中的甲状腺癌79例,占24.2%;FNAB及FS准确率91.1%和97.4%,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0%和97.9%;97.45和100%,是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72例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术前拟诊为甲状腺微小癌69例,术后慢速病理结果:乳头状腺癌55例,髓样癌12例,滤泡状癌5例,诊断准确率为95.8% (69/72).颈淋巴结转移癌均位于同侧,共13例.72例患者均接受患侧甲状腺全切术十峡部切除术,加做对侧部分切除者15例,13例接受颈淋巴结清扫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1~13年,死亡2例.结论 高频超声、细针穿刺及术中冷冻切片检查转移可提高隐匿性甲状腺癌诊断率.无淋巴结转移者患侧甲状腺全切十峡部切除已足够,伴颈淋巴结转者需加行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的临床发病关系及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2004年56例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7例资料。结果本组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发病率为12.5%(7/56)。全组出现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均进行了手术治疗,甲状腺癌7例平均随访6.5年无死亡及复发,预后好。结论对于并发甲状腺结节的桥本病应考虑手术治疗。桥本病并发甲状腺癌临床诊断较困难。术前常规测血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A)、抗微粒体抗体(MCA)、甲状腺核素显影、细针穿刺、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有利于术前、术中确诊及正确的手术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用比值法判断甲状腺结节功能状态的价值。方法: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对甲状腺结节进行核素甲状腺平面显像,分别用目测法和比值法判断甲状腺结节功能。结果:目测法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状态存在一定主观性,特别是对放射性分布差异不很明显的过渡区域的结节,可能有判断不同的结果,而比值法能客观准确地判断此类甲状腺功能状态。结论:比值法比目测法更能客观准确地判断甲状腺结节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226例宫颈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患病年龄为48.18岁。130例患者为阴道流血,70例为阴道流液,25例下腹疼痛,l例精神减退、贫血、浮肿。病理分期:Ⅰ期病例数为169例(75%);Ⅱ期病例数为3l例(13.72%);Ⅲ期病例数为23例(10.18%);Ⅳ期病例数为3例(1.1%)。比较2l例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的转移,显示后者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肾上腺转移、子宫转移、胸水形成明显高于前者。结论:重视宫颈癌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症状,争取早期诊断,严格手术病理分期,选择适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癌是临床和病理易于误诊的恶性瘤之一,高分化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很难鉴别,甲状腺癌的组织学分类和病理诊断标准至今尚未统一。本文根据50例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参阅有关文献,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地方性甲状腺肿与癌的关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芦艳艳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3):183-185
目的 探讨隐匿性甲状腺癌的发病及淋巴结转移特点、诊断和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34例隐匿性甲状腺癌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以甲状腺肿块首发症状26例(76.5%),其中14例行腺叶切除术;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8例(23.5%),均行腺叶切除并颈淋巴结清除术.术前诊断率60.1%(22/66),淋巴结转移率30.6%(11/36).30例平均随访7.4年,5年、10年生存率为100%(16/16)、87.5%(7/8).2例分别于术后2年、3年复发,1例术后6.5年死于远处转移.结论 隐匿性甲状腺癌转移与病理类型有关,与原发灶大小无关.单发或多发结节细针穿刺及术中冰冻切片检查可提高诊断率.首次腺叶切除术后病理发现癌灶侵犯包膜或淋巴结阳性者应行Ⅱ期根治并颈淋巴结清扫术.无淋巴结转移者病灶侧腺叶切除已足够,伴颈淋巴结转移者需加行颈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