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齐齐哈尔市城乡小学生零食行为的现状及问题,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市三至六年级724名小学生近1 a的零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城乡小学生经常吃的零食种类、经常喝的饮料种类以及选择零食的依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家长及学校的态度、明星效应等是小学生零食行为的影响因素,农村小学生选择明星代言零食的比例高于城区小学生,营养知识回答的正确率则低于城区小学生.结论 齐齐哈尔市小学生零食行为有城乡差异.干预零食行为的重点是农村小学生,关键在于家长,但学校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杨浦区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现状,为制定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区12所中小学1234名学生进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每天吃早餐、午餐、晚餐和课间餐的比例依次为97.2%,98.6%,99.2%,29.7%;有5.8%的学生每周至少有3 d或以上在西式快餐店用餐,39.0%的学生每天至少喝1次或以上饮料,21.8%的学生每天至少吃1次或以上甜点,8.6%的学生每天至少吃1次或以上油炸食物,31.9%的学生不能做到每天至少吃1次新鲜水果,69.5%的学生不能做到每天至少吃2次新鲜蔬菜,56.6%的学生每天不能做到喝1杯牛奶,7.4%的学生每周至少有3 d吃过路边摊提供的食品,73.0%的学生在看电视、看书或使用计算机时有吃零食的习惯.结论 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存在软多问题.应教育小学生多喝牛奶、多吃蔬菜和水果、合理选择零食和饮料等.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学龄儿童零食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成都市学龄儿童零食行为现状,为指导儿童合理消费零食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成都市城区2所小学四~六年级学生1290名,对近6个月的零食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近6个月以来调查对象吃零食频率在3次/d以内者达93.4%;最常吃的零食为水果(54.1%),冰激凌(35.3%),糖果、巧克力(28.2%);选择高糖高脂高盐零食者达93.7%;在非饥饿状态下吃零食的比例为69.0%,因饥饿而吃零食的比例为31.0%;选择零食的依据主要是味道(83.4%)、营养(52.2%)、父母准备(17.7%)和家人常吃(15.0%);吃零食的时间依次为晚餐前(53.3%)、晚餐后(28.7%)和晚上睡觉前(9.2%);零食来源主要是自己购买(54.3%)和父母准备(43.5%)。结论成都市学龄儿童零食行为仍存在一定问题,亟待引导和改善。  相似文献   

4.
广州阳江两地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东省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状况,为学生攻击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广东省社会经济状况,以广州、阳江、阳春分别作为大、中、小城市的代表,采用“Buss-Warren攻击问卷中国修订版”对随机整群抽取的4915名中小学生进行评定.结果 广东省中小学生攻击问卷得分与全国相比,属较高水平;男、女学生的攻击总分、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不同学段学生攻击总分及各量表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广州、阳江、阳春学生的攻击总分及各量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与性别、年龄、地区差异有关,在进行攻击性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时,应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中国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现况,为进行高校饮食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目的抽样和方便抽样混合的抽样方法,对中国7省市28所不同类型高校非毕业年级学生5 070名使用自编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主要为大学生人体质量指数、自我体重评价和不良饮食行为情况,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超重和肥胖者的比例为7.5%,所调查的几类不良饮食行为的报告率均超过30%,各类不良饮食行为报告率在性别、不同地域高校和不同类型高校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不同体型和不同自我体重评价的大学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中国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较普遍,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了解南京市6~18岁中小学生各类零食的消费情况,为开展学生营养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先分层后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南京市768名6~18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表收集零食消费信息.结果 中小学生零食消费率和消费频率基本一致,水果、糕点、奶类、饮料奶类居消费率前4位,消费率依次为99.7%,96.1%,94.8%,94.7%,每周3次以上消费频率分别为93.8%,63.3%,81.4%,54.0%.小学生奶类消费量最高,平均为172.1 g/d;中学生消费量最高的零食为饮料,平均为235.1 g/d.零食提供的能量占每人日摄入总量的27.7%,零食提供各营养素贡献率在16.0%~51.3%,其中营养素贡献率最高的是钙.男生零食提供的能量及营养素比例均低于女生;随着年龄增加,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和各营养素所占的比例总体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结论 应加强对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膳食营养教育,合理选择和消费零食,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现状,为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2004年3~4月,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市8所小学四至六年级、9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学生8222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生每天吃早餐、午餐、晚餐的比例依次为95.0%,98.9%和97.8%,大部分学生在家里吃饭。早上7:00前吃早餐为多,占58.0%;在1周的饮食中有15.5%的学生每天吃糖果、巧克力等甜品1次以上,有56.1%的学生每天喝牛奶或相同量的奶制品少于1杯(约200mL),20.9%的学生每天喝含糖碳酸饮料1次以上,有34.5%的学生每天吃蔬菜少于1次,有少部分学生每天吃油炸、腌熏食物1次以上;大多数学生有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的习惯;有38.3%的学生在调查前1周内光顾过街边小摊。结论中小学生是不良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预防的重点人群。提倡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矫正不良饮食行为和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贫困农村中小学生零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对中小学生开展科学零食消费提供参考。方法对随机抽取的云南省永胜县4所贫困农村小学四~六年级小学生和1所中学初中生共1 484名进行零食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结果仅有4.7%的调查对象知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知道《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的人占12.5%,仅有4.2%的人知道《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中小学生对零食营养知识的认知情况一般。吃零食的比例为94.9%,其中女生占95.7%,略高于男生的94.7%(P>0.05)。零食来源主要是学生自己购买,占75.2%。82.2%的学生愿意接受零食与营养方面的知识。结论应加强儿童、青少年零食营养教育,纠正不良零食行为,通过合理零食消费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虹口区中小学生早餐现状,为开展学校营养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虹口区2所小学、2所中学、2所高中的972名学生进行饮食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小学生吃早餐的占97.8%,初中生占94.0%,高中生占93.8%,高中生不吃早餐的比例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P0.05);在家里吃早餐的小学生占84.5%,初中生占68.1%,高中生占52.3%;小学生同父母一起吃早餐的占63.1%,自己吃早餐的占34.5%;初中生自己吃早餐的比例为53.0%,高中生为64.6%;早餐主要由母亲提供,不同年龄的中小学生早餐准备情况不同(P0.01);早餐进食2种食物的最多,占38.4%,进食1种食物的占38.2%,进食3种食物的占14.3%,进食4种食物的仅占3.9%,进食5种及以上的占0.6%。早餐以米面制品为主,其次是奶及奶制品、肉、蛋、鱼类。结论中小学生吃早餐的比例有所提高,但是早餐质量较差,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了解中国高年级小学生零食消费现状,为开展儿童营养教育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北京、广州、南京、重庆、济南、哈尔滨6个城市的72所小学随机抽取四、五年级小学生12 197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填问卷的方法调查零食消费现状.结果 小学生在家里、学校和其他地方吃零食的报告率分别为96.4%,59.4%和75.5%.小学生在家里最常消费的零食前3位依次为新鲜水果蔬菜、奶及奶制品、谷类(72.0%,71.1%,68.6%),在学校最常消费的零食前3位依次是新鲜水果蔬菜、奶及奶制品、谷类(30.0%,28.2%,23.8%),在其他地方最常消费的零食前3位依次是糖果、谷类、饮料(36.6%,36.2%,35.7%).小学生消费零食原因的前5位依次是好吃、健康/有营养、干净卫生、很多同学喜欢吃和家里人常吃(68.5%,49.3%,42.2%,24.7%,17.8%).结论 四、五年级小学生吃零食现象普遍存在,零食种类不合理.需要开展学生及家长营养教育,促使学生合理消费零食,养成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饮食行为现状,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整群随机抽取全国10个省市15所大学的2 8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大学生饮食行为状况。结果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20.7%的人不能保证一天吃三顿饭。只有65.0%的大学生每天吃早餐,13.6%的大学生偶尔吃早餐;有15.1%的大学生每天吃夜宵。17.2%的大学生日饮水总量达不到1 000 mL;在选择饮料时,62.4%的大学生会选择含糖饮料;有3.0%的大学生每天喝酒。结论在校大学生存在许多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应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引导在校大学生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2.
薛鹏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6):674-675
目的 了解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的不同,为改善肥胖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淮北师范大学141名非肥胖大学生和134名肥胖大学生进行饮食及生活习惯调查.结果 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比较,偏食、挑食的情况比较严重(P<0.01),在脂肪类食物、甜食、零食的摄入上,显著高于非肥胖大学生(P<0.01),且存在每餐进食过量的情况.生活习惯上,肥胖大学生与非肥胖大学生比较存在着长时间睡眠(P<0.01 )和久坐(P<0.05)的习惯.结论 肥胖大学生在饮食及生活习惯上存在不合理的情况,提示可能是导致其肥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市青少年饮食行为习惯,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广州市66所大、中学校1193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广州市青少年偏食行为检出率为29.87%.调查前7d经常饮用汽水饮料以及进食甜点、油炸食品、快餐及经常吃路边摊的不健康饮食行为比例分别为6.83%,18.36%,9.72%,0.71%和1.52%;很少吃水果、蔬菜,少用早餐,少喝牛奶的行为比例依次为18.20%,2.74%,3.47%和38.74%.经常喝汽水饮料的男生(9.36%)明显多于女生(4.66%),而经常吃甜点的女生(20.42%)则明显多于男生(15.98%);城市青少年经常吃西式快餐(0.90%)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青少年(0.36%),而农村青少年很少喝牛奶(54.22%)的比例明显高于城市青少年(30.57%);6.78%的大学生很少吃早餐,47.77%的职中生很少喝牛奶.结论广州市青少年不健康饮食行为普遍存在,不同性别、地区及学段均有各自的特点.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营养教育对浦东新区小学生零食知信行的影响效果,为改善小学生零食行为提供依据。方法在浦东新区每街镇抽取2所小学,分别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开展为期3个月的营养教育,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共调查小学生7 276名,营养教育后,城乡地区干预组营养知识知晓率及态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零食行为较干预前提高,且整体优于对照组,但城区干预组常吃新鲜蔬果或坚果的比例不到9%;常吃含糖饮料及糕点的比例仍高于10%;在饮料行为方面,城乡干预组常喝果蔬饮料的比例不到20%,而常喝碳酸饮料的比例超过20%。结论营养教育能提高小学生对零食的认知及态度,对零食行为有一定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浙江省中学生饮食习惯状况,为评价及干预中学生的饮食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浙江省30个县区的11 638名初一至高三学生,采用自我管理式问卷调查方法进行集中调查。结果在过去30 d,64.47%的学生每天吃早餐,65.12%的学生每天吃水果,89.97%的学生每天都吃蔬菜,34.23%的学生喝牛奶≥5 d/周,35.28%的学生喝碳酸饮料≥1次/d。在过去7 d,1.68%的学生吃过西式快餐。结论不良饮食行为问题在浙江省中学生中普遍存在,应加强健康教育,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广州市城区中学生视屏时间与饮食行为的关系,为实施中学生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以广州市城区12 357名初一、高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学生体质状况、生活作息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学生的视屏时间与饮食行为进行关联分析。结果中学生视屏时间过长的检出率为18.80%(2 323名),其中男生为18.52%(1 165/6 292),女生为19.09%(1 158/6 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屏时间过长与蔬菜(OR=0.50,95%CI=0.42~0.58)、水果(OR=0.64,95%CI=0.58~0.70)的摄入频率存在负关联;与油炸类食品(OR=1.90,95%CI=1.70~2.09)、西式快餐(OR=1.90,95%CI=1.65~2.19)、甜食(OR=1.36,95%CI=1.25~1.49)和含糖饮料(OR=1.70,95%CI=1.57~1.84)的摄入频率存在正关联(P值均<0.01)。结论广州市城区中学生视屏时间与饮食行为有关,需要科学管理视屏时间并养成良好的健康饮食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柳州市区大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变化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分别于2005年和2009年抽取柳州市区4 007名和3 720名大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09年比2005年发生率上升的健康危险行为包括骑车违规由31.45%上升至46.31%、在非安全区游泳由21.75%上升至30.83%、因焦虑而失眠由9.56%上升至13.31%、重度饮酒由11.88%上升至13.19%等(χ2值分别为143.65,37.99,26.54,17.84,P值均<0.01)。学生2009年现在吸烟率为13.57%,与2005年13.8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女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学生多数健康危险行为发生率上升,少数行为发生率下降或无变化。需进一步制定全面防治规划和相应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膳食营养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我国中小学生中不良饮食行为依然普遍,由此产生的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如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此外,有报道指出成年期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往往源于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不良饮食行为[2,3].膳食营养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而中小学阶段正是个人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行为和生活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建立的饮食行为对其心智的健康成长以及成年期良好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为指导大学生进行合理饮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武汉工业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湖北工业大学分层整群抽取1 400名学生,编制大学生食物频率问卷,并进行膳食调查。结果 3所高校大学生能量及营养素摄入均较充足;武汉工业学院男生和女生的膳食纤维及男生的硫胺素摄入不足,分别占推荐摄入量的78.7%,79.7%和78.6%;中国地质大学男生和女生的膳食纤维摄入不足,分别占推荐摄入量的占79.3%和78.0%。3所高校整体男生和女生每日所得三大营养素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基本在正常范围内;每日所摄取的优质蛋白均比较充足,分别占总蛋白的57.3%和59.3%。3所高校男生在维生素C摄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在脂肪和维生素E摄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高校大学生日常饮食中能量和其他营养素摄入充足,膳食纤维摄入稍微偏低,建议平时多食粗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