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 了解宁海县镇乡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的基本情况,为制定保护镇乡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政策和措施提供数据依据.方法 按照GB5294-85<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GBZ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对29名镇乡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开展个人剂量监测.结果 四年中,宁海县镇乡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外照射个人年累积剂量最大值为7.723 mSv,人均年累积剂量分别为0.831 mSv/a、0.968 mSv/a、1.897 mSv/a和0.406 mSv/a,呈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2010年人均累积剂量明显高于其它年份,且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四年总人均年累积剂量为1.026 mSv/a.结论 宁海县镇乡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总体上是安全的,人均职业外照射累积剂量高于宁海县放射工作人员累积剂量平均水平,需更新陈旧设备和防护工具,并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通市2008年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对1103例放射工作人员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监测。结果: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监测1103例,总集体有效剂量1099.25人·mSv,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99mSv/a。人均年有效剂量排序分别为:临床介入3.98mSv/a,工业探伤1.04mSv/a,核医学0.96mSv/a,医用X线诊断0.87mSv/a。不同医院排序:乡镇医院1.26mSv/a,区县级医院0.97mSv/a,市级医院0.83mSv/a。结论: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制20mSv/a,周围环境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防护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情况,发现防护薄弱环节的重要手段。自1998年以来,我市全面开展了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在监测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将我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的现状及今后发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
放射卫生防护监测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的监测,是放射防护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通过监测可较真实地反映医用诊断X线机监测人员个人所受剂量情况,这对X线机监测人员采取可靠有效的个人防护和为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剂量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1〕。1996年我们...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疆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新疆179家医院的2045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2012年新疆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96 mSv。不同工种医用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核医学(1.85 mSv)>介入放射(1.21 mSv)>牙科放射(1.01 mSv)>放射治疗(0.92 mSv)>诊断放射(0.85 mSv)>其他放射学(0.78 mSv)。结论2012年新疆医用放射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适宜,工作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6.
2004年-2007年4a对1051人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外照射受照剂量监测。结果表明:集体剂量当量1977.77(man.msv),人均年剂量当量1.91msv/a,人均年剂量当量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水平以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的年剂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2004年~2007年4a对1051人次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外照射受照剂量监测。结果表明:集体剂量当量1977.77(man﹒msv),人均年剂量当量1.91msv/a,人均年剂量当量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水平以诊断x射线工作人员的年剂量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鹤壁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方法,对监测数据利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鹤壁市2013年共监测各类放射工作人员159人,人均年剂量当量(0.53±9.41)mSv/a,低于国家规定的年剂量当量的限值。结论:乡镇卫生院放射工作人员及介入手术工作人员是个人剂量的最大贡献者,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放射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分析放射工作人员受照水平,评价放射防护状况及放射线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影响。方法采用国际上普遍使用的热释光剂量法。对放射工作人员佩带的个人剂量计,定期回收用UD-502B热释光剂量仪进行测读,对监测结果用年剂量当量(mSv/a)[注1]进行分析,分析评价不同时期、不同受照类型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水平。结果1985-2005年宁夏地区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共3501人次,人均年剂量当量为1.74 mSv/a,其中94.37%人次年剂量当量值低于5 mSv/a,0.54%人次年剂量当量超过限值。不同受照类型放射工作人员年剂量当量均值:医用诊断X射线为1.19 mSv/a,核医学为2.25 mSv/a,放射治疗为1.02mSv/a,其它项目为3.49 mSv/a,介入放射医学为12.55 mSv/a。结论1985年到2005年每年的人均年剂量当量基本保持平稳,各年人均年剂量当量均值低于“放射工作人员剂量当量限值[注2]”[1]的十分之一,介入放射医学已成为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某三甲医院介入工作人员2015年度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水平,为进一步做好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Li F(Mg,Cu,P)热释光剂量计(TLD)定期监测,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处理分析,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2015年间某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为0.26~5.26 m Sv/a,其中内科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均有效剂量最高,为0.83 m Sv/a;某院94.3%~98.8%介入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1 m Sv/a,剂量水平低于2015年石家庄三甲医院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人年均剂量1.50 m Sv/a。结论某院剂量监测管理工作到位,但应加强重点科室放射操作管理及员工放射防护的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包头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水平.方法:放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采用热释光剂量法进行监测.结果:共检测放射工作人员283人,其中91.5%的受检者年受照剂量在5mSv以下,8.5%的年受照剂量在5~15 mSv;实测集体剂量当量为729.55人*mSv;年均个人剂量当量为258 mSv.不同工种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剂量当量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业探伤>医用诊断X射线>核医学.不同级别医院之间放射工作人员所受照剂量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区县>厂矿>市级>个体.结论: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说明我市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还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1992~1999年8年间对1596人次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了外照射受照剂量监测.结果表明:集体剂量当量3367.74(man·mSv).人均年剂量当量2.11mSv·a-1,且年人均剂量当量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水平以工业探伤工作人员的年均剂量相对较高.8年来97.43%的受测人员受照剂量在5mSv以下,仅16人年受照剂量超过15mSv.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盘锦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剂量水平,发现放射防护的薄弱环节,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按《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统一制定调查表,由专职放射卫生管理人员直接调查和填写。结果我市从事医用X射线诊断的工作人员所受剂量最高,最小的是工业X射线探伤室人员。结论历年的年均计量当量在逐年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防护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情况 ,发现防护薄弱环节的重要手段。自 1 998年以来 ,盐城市全面开展了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本文着重探讨我市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的措施。1 监测状况我市现有放射工作人员 85 0名 ,分布于 1 0个县 (市、区 )。分属市、县各级卫生防疫部门分级管理。剂量监测工作由市放射卫生防护科派专人管理。全年共监测 6次 ,每 2次更换一次个人剂量计 ,单月的 2 5号各县 (市、区 )负责此项工作的人来市站取元件 ,双月 1 5日之前再将元件换回。从 1…  相似文献   

15.
罗伟立  王赟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1):121-122
目的调查分析甘肃省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受照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热释光剂量法监测。结果医用X射线诊断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范围在0.54~0.86mSv·a~(-1)之间,个人有效剂量只有个别超过年限值,且绝大多数低于年限值1/10水平。结论甘肃省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条件较好,所开展的放射工作较安全。  相似文献   

16.
李炜  谭秀洪 《重庆医学》2007,36(2):158-159
目的 分析评价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影响因素.方法 热释光个人剂量法.结果 回归直线偏差、热释光材料的分散性、读出器稳定性、截距a和斜率b的偏差、刻度剂量准确性等因素影响个人剂量监测.结论 个人剂量监测不确定度主要受热释光材料的分散性、读出器稳定性、回归直线的标准偏差3个分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廖艳 《华夏医学》2013,26(4):700-702
目的:了解桂林市放射工作人员接触剂量,为加强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RGD-3B型热释光剂量仪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接触剂量测定,并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人均年接触有效剂量分别为1.073,1.342,1.212mSv/a,低于国家标准50mSv/a。以放射治疗人员的人均年接触有效剂量较高,为2.527mSv/a。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级医院、工业探伤的放射个人接触剂量监测率分别为68.5%,22.8%,12.0%,64.4%。结论:桂林市射线防护工作较完善;桂林市乡镇级医院放射监测范围需扩大。  相似文献   

18.
1992~1999年8年间对1596人次的放射工作人负进行了外照射受照剂量监测。结果表明:集体剂量当量3367.74(man·mSv)。人均年剂量当量2.11mSv·a~(-1),且年人均剂量当量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工种的个人剂量水平以工业探伤工作人员的年均剂量相对较高。8年来97.43%的受测人员受照剂量在5mSv以下,仅16人年受照剂量超过15mSv。  相似文献   

19.
目地: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分析,掌握昆明市放射工作人员接受辐射剂量水平情况. 1仪器 个人剂量检测用RGD-3热释光仪,剂量元件为Lif (Mg、Cu、P)圆片,用FJ-411型热释光退火炉进行元件退火. 2方法 将装有两枚剂量片的剂量盒佩戴在放射工作人员胸前(铅衣内),每个监测单位每次监测周期多带走一枚剂量计盒,存放在办公室内,以扣除同期监测人员本底值,每年监测4-6次,周期为2-3个月,根据国家标准《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调查水平5mSv,由此推出每天调查水平限值为13.7μ Sv;对扣除本底后仍超出佩戴周期内的调查水平值(佩戴天数乘以13.7 μ Sv)的放射工作人员实行大剂量调查,以排除非真实的意外因素造成的虚假超标人员,对确实超标的给出改进意见,提醒工作人员穿戴好防护服,严格实行时间、距离、屏蔽三原则,以减少下一佩戴周期的剂量.  相似文献   

20.
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射剂量水平是放射防护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做好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管理工作,对其健康和防护效果进行评价,掌握其受照剂量水平是十分重要的。放射工作人员也非常担心受照射剂量超过限值,造成身体损害,十分关心受照射剂量情况。《职业病防治法》及《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管理规定》为我们提供了剂量监测管理依据。我市自1995年以来,对全市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射剂量进行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