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炎肝硬化患者肾功能分析3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肾功能损害方法:检测39例不同分期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肝功能Child A,B,C级分别为15例,12例,12例)和2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的肌酐清除率(Ccr)、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α1-MG(Uα1-MG)、尿β2-MG(Uβ2-MG)、尿NAG酶(NAG-U)、尿转铁蛋白(TRF-U)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活性.结果:Child C组的Ccr低于对照组和Child A,B组(51.54±25.79 vs 105.41±13.75,95.61±23.09,89.16±18.19,P<0.05),而后3组间没有差别.Child B、C组UmALB高于对照组和Child A组(42.53±19.12,108.07±41.64 vs 14.10±3.26,13.11±2.72,P<0.05);ChildA,B组的Uα1-MG、Uβ2-MG、NAG-U、RBP与对照组无差别,而Child C组对应指标高于对照组和Child A,B组(26.95±35.34 vs 6.81±1.88,6.87±2.10.5.66±0.81;747.78±596.72 vs 108.85±65.86,115.00±73.83,147.25±91.55;32.30±16.91 vs 15.68±3.14,17.13±5.35,18.90±10.23;281.98±133.19 vs 119.63±25.94,124.39±34.90,168.25±11.76;P<0.05).肝硬化Child A.B.C组的TRF-U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6.54±2.28,7.59±3.21,8.04±5.64 vs 0.47±0.21,P<0.05),肝硬化3组间无差别.结论:UmALB、Uα1-MG、Uβ2-MG和NAG活性的测定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肾功能损害,TRF-U和RBP不适合作为肝硬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研究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及动脉血氧变化与Child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肝硬化患者58例,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β2-MG水平,应用血气分析仪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与30例正常献血员血清β2-MG、PaO2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血清β2-MG、Child B级高于A级,Child C级明显高于B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血氧分压从A—B—C级间逐渐下降,低氧血症发生率逐渐升高,Child C级、B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示血清β2-MG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关系密切,PaO2则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逐渐下降,在临床上对肝硬化患者的病情估计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C)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t-C、β2-微球蛋白(β2-MG)和肌酐(Cr)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Cyst-C、β2-MG与Cr均增高者82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t-C、β2-MG增高而Cr正常者105例,与对照组比较血清Cyst-C、β2-MG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t-C增高而β2-MG、Cr正常者181例,与对照组比较血清Cys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2-MG、Cr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t-C检测有助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发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功能正常肝硬化患者血清Cys C、血清β_2-MG;尿α_1-MG、尿β_2-MG的变化在亚临床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符合标准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肝硬化患者90例,根据不同表现及病因分组,采用生化仪检测血清β_2-MG、血清Cys C,尿α_1-MG、尿β_2-MG。结果肝硬化腹水组与肝硬化无腹水组、对照组比较,血清Cys C、血清β_2-MG、尿β_2-MG、尿α_1-MG明显升高(P0.05);肝硬化无腹水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Cys C、尿β_2-MG、尿α_1-MG轻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_2-MG显著升高(P0.05);不同病因肝硬化腹水患者之间血清Cys C、血清β_2-MG、尿β_2-MG、尿α_1-M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ys C、β_2-MG联合尿α_1-MG、β_2-MG可及早识别亚临床HRS,为HRS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C)对冠心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血清Cyst-C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Cyst-C水平。结果冠心病组Cyst-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在血清Cyst-C阳性组和阴性组间血β2-微球蛋白(β2-MG)、尿白蛋白及尿β2-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Cyst-C是一种较血肌酐更敏感、更准确的反映肾功能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殷宇刚  吕磊 《山东医药》2012,52(1):79-8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老年高血压早期肾功损害中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的相关性。方法分别检测88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68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血清CysC、Cr、BUN、β2-MG浓度。结果高血压各组CysC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2、3级高血压Cr、BUN、β2-MG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0.01)。各型高血压异常检出率CysC均高于Cr、BUN、β2-MG。结论血清CysC是诊断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内源性的敏感标志物,且优于BUN、Cr、β2-MG;CysC更适合作为中老年人群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三项联合检测对肝癌及肝硬化继发早期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0例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硬化组70例、肝癌组40例)及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进行血清尿素、肌酐、CysC及尿β2-MG、尿mAlb水平进行检测并作比较分析。同时,根据Child-Pugh分级,对肝硬化组与肝癌组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各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CysC、尿β2-MG、尿mAlb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异常检出率。结果肝硬化组、肝癌组的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肝硬化组与肝癌组中,Child-Pugh C级者的血清尿素、血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A、B级患者(P0.05),A级与B级者的血清尿素、血肌酐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肝硬化组、肝癌组的三项联合的异常检出率均显著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的异常检出率(P0.05)。结论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均能反映肾功能损伤程度,对肝癌及肝硬化患者联合进行血清CysC、尿β2-MG、尿mAlb检测,对于诊断继发性早期肾功能损伤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ys)C及其与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联合检测对肾功能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正常体检者和肾病患者血清CysC、β2-MG、BUN和SCr水平,并根据简化MDRD公式计算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对研究对象分组,分析4项指标间的差异及联合测定对肾损伤的临床价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CysC与β2-MG水平在肾功能轻度损伤时开始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伴随肾功能损伤程度其水平升高越多,而BUN、SCr在肾功能损伤早期无明显变化,中、重度损伤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2-MG、BUN、SCr与CysC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均P<0.01)。结论血清CysC水平可作为早期肾损害的一个重要指标,联合测定及动态观察CysC、β2-MG、BUN、SCr水平对肾功能损伤的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功能正常肝硬化患者肾脏血流动力学及血清β_2-MG变化,为诊断亚临床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寻找更简便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符合标准的肝硬化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表现及病因分组,采用生化仪检测血清β_2-微球蛋白(β_2-MG)、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彩色多普勒测量肾主动脉内径,肾动脉主干PSV、EDV,并计算肾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nal artery resistance index,RRI),分析不同组患者β_2-MG与RRI相关性。结果肝硬化腹水组与肝硬化无腹水组、对照组比较,血清β_2-MG、RRI明显升高(P0.05)。肝硬化无腹水组与对照组比较,RRI轻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β_2-MG显著升高(P0.05)。不同病因肝硬化腹水患者之间血清β_2-MG及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β_2-MG与RRI呈正相关。结论超声诊断联合血清β_2-MG可及早识别亚临床HRS,为HRS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不同诊断指标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春  苏慧萍  覃冬青 《内科》2008,3(6):852-853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高血压肾损害的敏感指标。方法测定86例高血压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并与30例非高血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在高血压Ⅰ级组,血BUN、SCr,CCr,血、尿β2-M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Ⅱ级组血、尿β2-MG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r下降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Ⅲ级组,5种指标均异常,且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血、尿β2-MG的阳性率高于CCr下降,更高于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结论测定血、尿β2-MG比测定SCr、BUN、CCr更早发现高血压病早期肾脏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测定在各种肝病中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TBA酶循环速率法,在奥林巴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TBA。结果TBA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组TBA升高程度与其他肝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TBA测定是一项敏感性高的肝功能指标,根据其升高程度对急性肝炎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但无助于对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并作相关性分析。方法共募集AECOPD患者76例,健康体检人群30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进行血肌酐、尿素氮、C反应蛋白(CRP)、动脉血气、尿α_1-微球蛋白(α-MG)、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测定;及肺功能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患者血肌酐、尿素氮及肾小球滤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尿α_1-MG、尿β_2-MG显著升高(P0.05),其中尿α_1-微球蛋白与氧分压(PaO_2)、FEV_1%及FVC%呈负相关,与CRP呈正相关;尿β_2-微球蛋白与FEV_1%、FVC%及FEV_1/FVC呈负相关。按GOLD 2013年指南肺功能分级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伴随肺功能严重程度的加重,AECOPD组患者尿α_1-微球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依指南予以正规内科治疗后,AECOPD组肺功能及CRP指标较前改善,血清CRP、尿α_1-微球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均较前改善,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存在早期肾功能损害,尿α_1-微球蛋白、尿β_2-微球蛋白可作为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对于急性加重期患者,加强尿α_1-MG、尿β_2-MG的监测可及早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正规的内科治疗可进行有效干预,从而避免肾功能不可逆性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检测乙型肝炎不同临床类型患者血清维生素C含量及其它氧化损伤指标,为维生素C在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乙型肝炎患者共45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度)20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15例、重型肝炎10例],健康对照组15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血清维生素C、总抗氧化能力及丙二醛,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⑴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乙型肝炎组血清维生素C、总抗氧化能力明显降低(P〈0.05);不同临床类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重型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正常组(P〈0.05);乙型肝炎组丙二醛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重型肝炎组〉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正常组(P〈0.05)。⑵乙型肝炎组血清维生素C的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与丙二醛水平呈负相关。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维生素C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丙二醛含量明显升高,维生素C的浓度与与总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与丙二醛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脂、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的变化规律,了解其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在230例乙型肝炎患者[其中急性肝炎43例,慢性肝炎91例(轻度25例,中度32例,重度34例),重型肝炎33例,肝炎肝硬化63例]和50例正常人,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水平。结果各组总胆汁酸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患者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HDL-C、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各项血脂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的加重而降低(慢性肝炎重度组和中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重型肝炎组显著低于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结论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脂、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水平,对了解肝功能状态和估计预后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不同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彦  何长有  肖友书 《山东医药》2008,48(14):116-117
测定165例不同肝病患者和38例健康者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以及23例慢性肝炎、20例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的变化.发现各肝病组血清前白蛋白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HBsAg携带者组血清白蛋白无明显改变,其他肝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肝硬化、肝癌患者血清总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治疗前后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差异显著;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血清前白蛋白与白蛋白水平变化呈正相关关系.提示血清前白蛋白能灵敏地反映肝功能损害并有助于判断肝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在监测两性霉素B所致肾功能损害中的意义。方法检测25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肺部霉菌感染者应用两性霉素B治疗前后血清CysC、血清肌酐(S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及肌酐清除率(Ccr)的水平变化,分析血清CysC、Scr、β2-MG与Ccr的相关性,并比较血清CysC、Scr、β2-MG对两性霉素B相关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性霉素B治疗后Ccr显著下降,血清CysC及β2-MG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而血清Scr水平较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性霉素B组治疗前后Ccr分别和血清CysC、β2-MG水平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855,-0.883,-0.698,-0.486,P均<0.05),而与血清Scr水平无相关性(治疗前后r分别为0.435,0.472,P>0.05)。以Ccr下降20%以上作为诊断肾功能损害标准时,血清CysC ROC曲线下面积为0.938±0.030,显著高于血清Scr及β2-MG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070,0.884±0.055,P均<0.05)。结论血清CysC与Scr、β2-MG相比,能更敏感准确地反映两性霉素B相关肾损害。  相似文献   

17.
银涛 《临床内科杂志》2014,(10):706-708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 (CysC)对2型糖尿病肾病(T2DN)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正常蛋白尿患者(NA组)56例,微量蛋白尿患者(MA组)60例,临床蛋白尿患者(CDN组)6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60例,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各组的血清CysC浓度,并比较各组β2-微球蛋白(β2-MG)、尿素(BUN)、肌酐(CREA)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NA组患者Cys-C、β2-MG和UAE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组患者Cys-C、β2-MG、CREA和UAE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CDN组Cys-C、β2-MG、BUN、CREA和UAER水平明显高于NA组和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NA组中Cys-C、β2-MG、BUN、CREA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A组中,Cys-C、β2-MG的异常检出率高于BUN和CRE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Cys-C浓度在2型糖尿病肾脏损害早期出现异常,并随肾脏损害的进展而升高.血清Cys-C可以帮助早期诊断2型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多种生化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肾功能损害的评估作用。方法 87例COPD患者根据氧分压分为轻、中、高缺氧三个亚组,分别测定血清中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含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 FR)及尿比重,与86例健康体检者组成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COPD组血清β2-M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BP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6.861,P0.001)。进一步亚组分析表明,COPD患者轻、中、重缺氧组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且随着缺氧程度加重,β2-MG水平具有升高趋势。而3个亚组血清R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且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下调趋势。中、重度缺氧组eG FR和尿比重显著低于对照组。COPD组与对照组BUN、S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各亚组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血清β2-MG水平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升高趋势。而COPD患者血清中BRP水平随着缺氧程度加重,具有降低趋势。β2-MG、BRP评估COPD患者肾损害情况优于BUN和Scr。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轻链测定以及血清蛋白电泳在肝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在特定蛋白分析仪上检测92例肝病患者(包括急性肝炎患者28例、慢性肝炎患者33例、肝硬化患者31例)及45例健康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κ轻链和λ轻链的水平;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对所有样本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肝炎组以IgM升高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κ轻链和λ轻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IgG、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κ轻链和λ轻链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蛋白电泳结果显示,急性肝炎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γ区球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和肝硬化组γ区球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及其轻链的含量与肝脏疾病密切相关,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蛋白电泳呈现典型的多克隆增殖图谱。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和轻链水平的测定可作为肝脏功能监测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清前蛋白(PA)与胆碱酯酶(CHE)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50例肝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时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对比2组人员血清前白蛋白(PA)与胆碱酯酶(CHE)水平进行分析,比较两者在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血清PA及CHE的含量与对照组血清PA及CHE的含量分别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t=10.45,P〈0.05;t=8.28,P〈0.05)。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肝癌的血清P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66,P〈0.05;t=8.34,P〈0.05;t=13.56,P〈0.05;t=9.12,P〈0.05)。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肝炎后肝硬化血清CH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6,P〈0.05;t=8.78,P〈0.05;t=10.34,P〈0.05)。[结论]血清前白蛋白(PA)以及胆碱酯酶(CHE)变化能灵敏、快速反应肝病发生时,肝脏的损害程度,可作为一类诊断肝病的指标广泛应用并推广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