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他巴唑致Graves病患者粒细胞减少或缺乏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卫中  周红 《河北医药》2002,24(9):731-731
Graves病 (GD)患者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ATD)治疗过程中可以发生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甚至缺乏[1 ] 。我院 1995~ 2 0 0 1年收治应用他巴唑而致粒细胞减少或缺乏GD患者 2 3例 ,其中并发败血症 6例。现综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根据初诊时甲状腺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而确诊为GD ,均服用他巴唑治疗 ,治疗前白细胞数均在正常范围。治疗中出现粒细胞减少 15例 ,男 2例 ,女 13例 ,年龄 2 0~71岁 ,平均 ( 4 4.8± 12 .9)岁 ,发生粒细胞减少时服药剂量 15~ 3 0mg d ,服药时间 1.5~ 7.0月 ,平均 ( 3 .6±…  相似文献   

2.
陈兰英  刘超  狄福松 《江苏医药》2000,26(3):219-2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患者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ATD )治疗的过程中 ,可出现多种副作用 ,其中 ,粒细胞缺乏症 (粒缺 )最为严重。粒缺若得不到及时诊治 ,会增加患者感染机会 ,甚至因败血症而危及病人的生命。近年来 ,随着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应用 ,使得粒缺的治疗效果大为改观。本文报道我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91年~1998年收治的 11例ATD所致粒缺患者的治疗结果 ,并讨论G CSF在治疗此类疾病中的作用与意义。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1例甲亢合并粒缺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女 10例 ,男 1例 ,年龄 18~ …  相似文献   

3.
梁习鸿 《江苏医药》2001,27(9):702-703
Graves病 (GD)是一类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是导致甲亢的最主要的原因。迄今为止 ,本病的治疗仍以抗甲状腺药物 (ATD)为主。但由于服药方案、从食物中摄取碘量以及个体遗传特征的不同 ,ATD治疗的长期缓解率差异较大。本文研究ATD疗程与GD复发和缓解的关系 ,旨在摸索ATD治疗GD甲亢的合理方案。对象和方法一、对象 :选择本院门诊初诊GD患者 132例 ,男 2 7,女 10 5例 ,年龄 15~ 66岁。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高甲状腺激素血症及甲状腺摄碘率升高等确定。随机分为A、B、C三组 ,分别接受ATD治疗6个月、1…  相似文献   

4.
抗甲状腺药物是治疗甲亢基本的有效方法 ,治疗过程中可引起白细胞减少 ,甚至粒细胞缺乏 ,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增加患者感染机会 ,甚至因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本文介绍我院 1 991年— 2 0 0 0年 1 5例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粒细胞缺乏患者临床资料和疗效情况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本组 1 5例甲亢病人 ,入院时均有高代谢率的临床表现 ,并对甲状腺功能进行了全面检查 ,其中血清TT3、TT4 高于正常 ;血清TSH低于正常 ;血清促甲状腺 (TSH)受体抗体 (TSAb)阳性 ,临床诊断为Graves病。合并粒细胞缺乏时 ,粒细胞绝…  相似文献   

5.
黄子荣 《贵州医药》2001,25(4):378-379
甲状腺病变的各种检查方法中 ,CT扫描的优势较突出 ,其诊断价值已得到肯定[1~ 5] ,术前CT检查现已列入常规。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经CT扫描的 31例甲状腺病变资料 ,旨在进一步探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关问题。1 资料与方法本组 31例中男 9例 ,女 2 2例 ,男女之比 1∶2 4 ;年龄 10~ 65岁 ,平均年龄 32 7岁。甲状腺瘤 15例 ,甲状腺癌 7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4例 ( 1例合并腺瘤 ) ,Graves病、桥本氏病各 2例 ,甲状腺脓肿 1例。2例Graves病由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证实 ,1例甲状腺脓肿经皮穿刺物为实验室检查证实 ,其余病例…  相似文献   

6.
抗甲状腺药物 (硫脲类 )是治疗 Graves病常用药物 ,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甚至引起粒缺 ,导致感染 ,危及生命。后者处理颇为棘手。因此我们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治疗 ,现结果观察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2 0名患者经检查确诊为 Graves病 ,治疗前血象正常 ,经硫脲类药物治疗后发生白细胞下降 ,粒细胞减少 <2 .0×10 9/ L,平均为 1.5 3± 0 .2 9× 10 9/ L,范围为 1.0 5~ 1.96× 10 9/L。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16例 ;年龄 2 4~ 6 5岁 ,平均 38岁。1.2 方法 :2 0例患者在不停用抗甲状腺药物下 ,给予鲨酐醇(10…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急性粒细胞缺乏症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方枚  周智  徐三安 《江西医药》2003,38(5):333-333
医药学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临床医学的进步,但滥用药物现象亦日趋频繁,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日见增多,特别是药物性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该症为血液科急症,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现将我院1990年1月~2002年12月收治粒缺35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粒缺均为我院住院病人,其中男19例,女16例,男:女为1.19:1,年龄在14~72岁,中位年龄37岁。诊疗标准按文献犤1犦,即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0.5×109/L者列入统计。发病前均有明确的用药史。1.2病因及发病时间:35例药物性粒缺中,有安乃近致粒缺6例,氯氮平5例,他巴唑、消炎痛各4例,异烟…  相似文献   

8.
皮肤药物不良反应14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皮肤药物不良反应又称药疹 (drugeruption) ,是药物不良反应 (adversereactiontodrugs ,ARD)的一部分 ,我科自1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9月共收治住院药疹病例 14 9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4 9例药疹中 ,男 85例 ,女 64例 ,男女之比为 1.3 3∶1,其中固定药疹 18例 ,男 17例 ,女 1例 ,男女之比为 17∶1;年龄最小 2岁 ,最大 69岁 ,平均 3 3岁。 10年收治14 9例药疹病例占同期住院病例总数的 4.97% (14 9/3 0 0 0 )。1.2 致敏药物  14 9例药疹中 ,12 7例致敏药物明确 ,2例不明 ,另…  相似文献   

9.
魏晓刚  李恩全 《云南医药》1999,20(2):105-106
Graves病(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手术治疗迄今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与药物治疗和131I治疗相比有一定优越性。1990年1月~1996年1月,我科收治Graves病60例,均作了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疗效满意。临床资料60例中,男性9例(占15%)女性...  相似文献   

10.
孙晓芳 《江苏医药》2002,28(3):219-219
我们通过对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测定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水平 ,研究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ITD )中 ,sIL 2R与甲状腺激素(TH)之间的关系 ,并探讨AITD的发病机理。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12 9例中Graves病 (GD ) 89例 ,甲减2 8例 ,桥本氏甲状腺炎 (HT)伴甲减 12例。甲减病人排除术后甲减及垂体性甲减 ,HT均经病理证实。分为甲亢未治组 (1组 ) 5 0例 ;甲亢缓解组 (2组 ) 39例 ;甲减未治组 (3组 ) 2 6例 ,包括甲减未治 14例及HT(伴甲减 ) 12例 ,甲减缓解组 (4组 ) 14例。对照组 (5组 ) 13例 ,为…  相似文献   

11.
国内氯氮平引起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文献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常用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在我国应用引起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情况。方法 :依托北京 7家图书馆 ,对《中华 (神经 )精神科杂志》等 9种精神科杂志 ,《(中国 )新药与临床杂志》等 3种药学杂志逐年进行手工检索 ,收集国内自 1979年至 2 0 0 2年 1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氯氮平引起白细胞减少和 或粒细胞缺乏的文献 10 7篇 ,其中个案报道 39篇 ,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 3 92 % (12 4 3 3174 9) ,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率为 0 2 1% (92 4 330 2 )。收集到的 6 2例个案报道中 ,死亡 2 1例 (33 87% ) ,粒细胞缺乏发生者的平均年龄 (34 12± 12 39)岁 ,平均剂量 (318 33± 14 5 81)mg d。在 4 7例有发生距用药时间记录的病例中 ,4 2例发生在 90天内 (89 36 % ) ,2例的应用时间分别长达 5年半和 10年 ,由其余 4 5例得到的平均发生时间为 (4 6 4 7±2 6 4 0 )天。 6 2例中有 7例指明了与其他精神药物联用 ,4例死亡 (5 7 14 % )。结论 :应用氯氮平发生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的风险较高 ,用药前 3个月是粒细胞缺乏的相对高发期 ,长期应用或联用其他精神药物仍有一定风险 ,建立定期的血象监测等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甲基硫氧嘧啶致粒细胞缺乏、胆汁淤积性黄疸1例贺佩祥,洪彦科(湖南益阳地区人民医院,益阳413000)患者,女,25a。10a前因确诊Graves病而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无症状,未服药治疗。93年7月因出现心悸、多汗而服甲基硫氧嘧啶,剂量:3004...  相似文献   

13.
夏锡荣  施毅 《江苏医药》2002,28(9):695-696
韦格内肉芽肿 (Wegenergranulomatosis ,WG)属非感染性坏死性系统性血管炎性疾患 ,常累及上气道、肺和肾脏。 1931年HeinzKling首次描述。 80年代初 ,随着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CA)技术的引入 ,提出了ANCA相关性肺血管炎和肉芽肿病的新概念。将ANCA阳性的WG和显微镜多血管炎 (MPA)称为ANCA相关性血管炎 ,与其它血管炎相区别。本文就WG的诊断、临床表现及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一、WG的临床特征1.发病率 :在美国该病的发病率为 3/ 10万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97%为白种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简称粒缺)患儿发热与感染情况。方法分析2008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0日我科47例共136例次化疗后粒缺病人的发热及感染情况。结果粒缺后发生发热91例次,发热率66.9%;感染54例次,感染率39.7%;发热中59.3%发生感染;感染的发生率随粒缺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结论粒缺后发热率高,需尽早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一旦发热,先给予经验性用药,病原菌明确者参照药敏结果用药。  相似文献   

15.
自1996年1月~2000年6月采用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卫药试(杭九源)SO2号基因重组的吉粒芬(GCST)治疗各种病因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简称粒缺)并感染50例,近期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系住院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14岁~72岁.其中慢性原发性粒细胞缺乏4例,药物过敏所致粒细胞缺乏14例(他巴唑8例、止痛药4例、先锋V号2例)、急性白血病联合化疗所致粒细胞缺乏20例、恶性淋巴瘤联合化疗所致粒细胞缺乏12例,以上50例均并发不同程度的感染.  相似文献   

16.
刘伟东 《江苏医药》2000,26(12):998-998
近年来我科试用小剂量环孢霉素A(CsA)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10例 ,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3~ 13岁 ,病程 5个月~ 9年。单纯型肾病 6例 ,肾炎型肾病 4例 ,均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CsA治疗前均经过正规激素治疗 ,其中 4例激素依赖 ,6例激素耐药。病理诊断 :微小病变 (MCNS) 3例 ,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MsPGN ) 2例 ,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 2例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FSGS) 2例 ,膜性肾病 (MN) 1例。二、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开始均联合使用强的松 ( 1m…  相似文献   

17.
药物性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简称急粒缺)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危重症,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常并发严重感染,病死率较高。我院5a来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本症21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1例急粒缺均为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1月收住的病例,男8例,女13例,年龄16~63岁,中位年龄30岁。诊断及疗效标准按张之南[1]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发病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s)绝对计数<0.5×109/L,并除外放/化疗后及其他原发疾患引起者,发病前有明确服药史。1.2 病因及发病时间:引起急粒缺的药物:他巴唑9例,安痛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131I治疗Graves病伴粒细胞缺乏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至2011年131I治疗Graves病伴粒缺76例,其中61例血液科住院治疗,15例门诊治疗患者。结果 76例Graves病伴粒缺患者行131I治疗后达到满意效果,未出现死亡病例。治疗后未出现粒细胞进一步下降。结论131I治疗疗效确切,而且安全、简便,甲亢迅速得到控制,血象也会有明显改善。131I治疗是甲亢伴粒缺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毕鸿雁  田风 《云南医药》2000,21(2):104-106
近年来 ,α1—微球蛋白α1—MG作为Ⅱ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得到重视和研究。本文对10 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尿α1—MG检测 ,并同步联合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血、尿β2 —微球蛋白 β2 —MG) ,以探讨血、尿α1—MG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Ⅱ型糖尿病患者 10 1例 ,均为住院患者 ,男性 58例 ,女性 4 3例 ,年龄 85± 9岁 ,病程 7 5± 6年 ,符合WHO (1985年 )诊断标准 ,无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及高血压病、尿路感染、结缔组织病、血液病、肝、肾疾病。以国际公认的Mogensen法分组〔1〕,…  相似文献   

20.
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抗甲状腺药物(ATD)引起的粒细胞减少症(粒减)和粒细胞缺乏症(粒缺)的原因、治疗措施.方法对16例因ATD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而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粒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而多发生于用药的3个月内,粒细胞缺乏而均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经停用或换用ATD,并用糖皮质激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升白细胞等综合治疗,预后良好,无1例死亡.在粒细胞缺乏而的治疗中,普遍存在应用解热镇痛药退热治疗及不合理使用rhG-CSF.结论 ATD治疗中应监测血白细胞,尽早发现粒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而;在粒细胞缺乏而的治疗中,应慎用解热镇痛药退热治疗,血白细胞恢复正常后及时停用G-CS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