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DCVD)的患者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 2 68例心脏病患者按年龄分为 3组 ,经心脏超声诊断仪检查 ,检出DCVD 75例 ,分析DCVD与年龄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合并疾病以及血脂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5 0~ 5 9岁组与 60~ 69岁组及 70岁以上组DCVD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 (P <0 0 5 )。DCVD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及糖尿病者最多 ,并伴有血糖、血脂及C 反应蛋白 (CRP)的升高。结论 :DCVD可能是机体老化与其他因素共同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退行性心脏瓣膜病(DCVD)的患者因素与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68例心脏病患者按年龄分为3组,经心脏超声诊断仪检查,检出DCVD 75例,分析DCVD与年龄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合并疾病以及血脂等因素的关系.结果:50~59岁组与60~69岁组及70岁以上组DCVD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显著(P<0.05).DCVD合并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及糖尿病者最多,并伴有血糖、血脂及C-反应蛋白(CRP)的升高.结论:DCVD可能是机体老化与其他因素共同引起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56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以研究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的状况及临床表现。通过病史、物理检查、胸部 X 光、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图、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眼底及微循环等检查确定诊断。检出退行性心瓣膜病人98人,检出率38.28%,发病随增龄上升。受累瓣膜以主动脉瓣为主,约为二尖瓣的3倍,亦有联合瓣膜受累。心脏杂音非本病特异体征,约半数患者无明显杂音。心律失常为主要合并症,期前收缩及心房纤颤较多,束支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亦不少见。患者心脏室壁及腔室均较对照组增厚增宽,心脏功能亦明显减退。文章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发病情况、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转归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SDHVD)的认识和诊治水平的提高 ,其临床意义也逐渐被认识 ,现对我院近 5年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的 66例SDHVD患者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在我院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 60岁以上患者 10 58例 ,确诊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66例 (占 6.2 % ) ,其中男4 9例 ,女 17例 ,男女比例 2 .9∶1。年龄 60~ 85岁 ,平均年龄 72 .8岁。二、临床表现 无症状 2 2例 ,胸闷 4 1例次 ,活动后气喘 2 1例次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18例次。心绞痛 7例次 ,心律失常 4 5例次 ,脑梗塞 7例次… 相似文献
6.
7.
对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脏瓣膜钙化并临床资料完整的32例住院老年病人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对老年钙化性心脏病的病因、症状、心脏杂音等进行讨论 临床资料 1.本组32例。年龄60岁以上,其中60岁~69岁9例,占28%,70岁~79岁18例,占56.25%,80岁以上5例,占14%,最大年龄90岁。男性25例,女性7例。单纯主动脉病变7例,主动脉瓣合并冠状动脉瓣钙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老年退行性心脏心瓣膜病的超声诊断方法和结果,总结超声诊断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自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98例超声诊断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60岁以上的患者,观察其心瓣膜的形态和回声以及活动度,同时常规测量其心脏大小和功能,观察其瓣膜的形态以及运动情况,有无反流等。对这些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确诊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98例,心脏超声检查发现有主动脉瓣钙化的29例,有主动脉瓣环钙化的41例,有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11例,有钙化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11例,有二尖瓣钙化的6例;在主动脉瓣发生狭窄11例中,主动脉瓣口的平均压差为3.15~3.23kPa;其中没有冠瓣受累的51例,有右冠瓣受累的32例,有左冠瓣受累的15例;主动脉瓣发生退行性钙化返流的69例,比较轻的为细条状的钙化返流,严重的达到Ⅱ到Ⅳ度的钙化返流并且致心左室的内径发生增大。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发现老年退行性心瓣病主要以主动脉瓣病变多见,心脏形态以及功能的改变是由于左心房的扩大以及左室的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40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并对其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 以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为依据,结合病史、临床表现、X线、心电图、血糖、血脂等项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该病多见于5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高血脂等可为易患因素,主要引起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环钙化,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结论 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诊断本病的唯一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临床、超声及心电图特点。方法将65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确诊的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作为分析对象,观察其临床合并症、心功能、超声心动图的心脏改变及心电图变化。结果57例(87.7%)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代谢异常、高血脂及肺心病等疾病;心功能Ⅰ级19例、Ⅱ级31例、Ⅲ级11例和Ⅳ4例:主动脉瓣钙化52例(80.0%),二尖瓣钙化34例(52.3%),主动脉瓣与二尖瓣均钙化21例;左室舒张功能减低35例,左室收缩功能减低21例;心电图改变45例(69.2%),表现为ST-T改变及各类早搏、房颤,窦房、房室、束支传导阻滞及左房、左室扩大。结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的临床、心电图改变无特异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确诊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陶芳(江苏省徐州市公费医疗医院徐州市221003)退行性心瓣膜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脏病,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常伴随其它的心脏疾患。发病隐匿,临床不易确诊。作者利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60例老年性退行性瓣膜病的瓣膜特... 相似文献
13.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在临床上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诊断,由于本病确切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临床诊断亦发现许多不合理之处。在此特收集本院81例超声提示为主动脉瓣钙化伴返流的病例,对本病临床诊断作初步探讨。 1 临床资料 1995年8月~1997年8月我院收治的超声提示有主动脉瓣钙化伴返流的病例81 相似文献
14.
15.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涂鉴森综述沈策肖泽方审校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SDHVD)亦称退行性钙化心瓣膜病[1]、老年性心瓣膜病[2]、老年心脏钙化综合征[3]。由于超声等检诊技术的发展和应用,SDHVD的检出率不断提高。它是一种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常见心血... 相似文献
16.
17.
人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变,心脏及血管瓣膜也发生硬化或钙化等形态及功能改变。甚至由此而引起心衰或猝死。因此国内外学者十分重视,但目前为止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根据我们观察的病例,结合有关文献,对其诊断标准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RC)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6例SRC惠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静息心电图、运动心电图、心脏彩超,胸片,血脂及心力衰竭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结果左房室瓣和主动脉解钙化分别为76%和70%,心房颤动为76%。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影响较小(EF≥65%者为79%),主动脉弓内钙化影为79%;脂质代谢无明显异常。结论对老年人起病较晚。伴心脏明显杂音和心房纤颤,胸片提示主动脉弓内有显著钙化影和血脂无明显异常者,应积极作心脏彩超检查,以同冠心病和其他心脏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