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伤寒论》第14条载:"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伤寒论讲义》(李培生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以下简称《讲义》)讲到本条时,因其证有"汗出恶风",故认为本条之"项背强几几"为太阳中风兼证,并举宋本《伤寒论》(林亿校本)亦认为本条为太阳中风证.这样一来,因其所用方剂桂枝加葛根汤中有麻黄一味,由此又推演说太阳中风证用麻黄不妥.也就是说,《讲义》采纳了宋·林亿等的两个观点,一是本条项背强几几证为太阳中风兼证,二是用于治本条项背强几几证的方药(桂枝加葛根汤)不应当使用麻黄.《讲义》所引用林亿的这两个命题究竟是假命题还是仲景接连出现了两个"错误"?试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中第14条的桂枝加葛根汤与第31条的葛根汤,都有关于"项背强几几"的论述,其含义近乎颈项拘急强痛,符合现代医学中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同时这两首经方也是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常用方剂,其中桂枝加葛根汤方为《伤寒论》中治疗太阳中风后经气不舒证。结合《注解伤寒论》等古籍文献,通过分析桂枝加葛根汤的组方及其功效,对原文中"项背强几几"的含义进行解释并浅析其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3.
林绍志 《中医杂志》2012,53(14):1252-1254
“项背强几几”是太阳病的重要症状,但对于“强几几”的音义,历代歧见不断.结合太阳病的临床表现,《伤寒论》的成书目的、语言特点以及作者的语言环境和现状,从训诂学、考据学角度否定了“几几”说、“紧紧”说和“沉沉”说,认为当以“几几”说为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医用几丁糖对预防膝关节术后粘连方面的作用。方法:对50例因膝关节内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选择30例本中关节腔内涂布2%几丁糖3mL作为几丁糖组;另20例术中不用几丁糖作为对照组。观察术后1个月、1年时膝关节伸屈活动度以评定疗效结果:50例均获随访,术后1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几丁糖组达105°±22°、对照组71°±15°,差异显著(P〈0.01);术后1年几丁糖组155°±35°、对照组108°±29°,差异显著(0〈0.05)。结论:医用几丁糖能有效预防膝关节术后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疾患是指以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组织器疗损伤和相应功能障碍为主要发病机制的一类疾病。从三个方面 ,即 :自身免疫病的临床特征、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理、中医辨证论治概要 ,对几种自身免疫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几种常见痉挛性疼痛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穴位注射药物或中药煎剂短程治疗几种常见痉挛性疼痛,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1 穴位注射药物治疗痉挛性疼痛 肾绞痛 因肾结石引起肾绞痛为泌尿外科医生熟知。此种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临床上多予肌肉注射杜冷丁等综合处理。但一般需几个小时后疼痛方能缓解。根据“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痛寻列缺,面口合谷收”歌诀,选穴委中配合肾俞注射利多卡因,常收立竿见影之效。1990年10月笔者遇一肾绞痛病人,虽予肌肉注射予杜冷丁1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新方法 ,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我院 2 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剖腹行粘连松解术 ,彻底止血后将医用几丁糖均匀地涂布在肠管、脏器表面和壁层腹膜 ,然后关腹。结果 全部获随访 ,平均随访 2年 ,术后未见粘连性肠梗阻症状 ,总有效率为 97%。结论 该方法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并预防复发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几丁糖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材料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医用几丁糖预防膝关节僵直粘连松解术后再粘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医用几丁糖预防膝关节粘连的效果。方法 :13例膝关节僵直患者行关节粘连松解术 ,随机分为几丁糖组 7例 ,术中涂抹几丁糖 1次 ,术后每周关节腔注射 3 m L,共 6~ 8周 ;对照组 6例不用几丁糖。于术后 1,2 ,3个月观察膝关节活动度以评价疗效。结果 :13例患者均获随访 ,随访时间 3~ 6个月 ,平均 4.8个月。几丁糖组各时间段膝关节活动度( 114 .3± 10 .5 ,110 .6± 13 .2 ,112 .7± 12 .8)均大于对照组 ( 94.7± 11.6,85 .3± 12 .0 ,89.6± 13 .5 ) ,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几丁糖可减轻或预防膝关节僵直松解术后再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几丁糖对关节炎的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几丁糖(chitosaon)是从蟹壳中提炼精制得到的一种高分子物质。蟹壳在《本草纲目》中第四十卷记载:蟹壳(主治)烧存性,蜜调,涂冻疮及蜂蛰伤。酒服,治妇人、儿枕痛及血崩、腹痛、消积。蟹壳经化学溶解掉蛋白质和钙质后剩甲壳素(chitm),甲壳素脱除乙...  相似文献   

10.
左锋 《亚太传统医药》2012,8(5):157-158
目的:研究几丁糖联用当归防治手部屈肌腱损伤后肌腱粘连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择104例手部屈肌肌腱损伤病例(共185条肌腱),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Kessler法修复肌腱,术后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研究组(93条肌腱)采用几丁糖凝胶与当归注射液定比混合液,对照组(92条肌腱)采用几丁糖凝胶。观察两组肌腱恢复情况,并采用TEM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05,P<0.05)。其中研究组术后功能为优者较对照组多(χ2=3.08,P<0.05),差者较对照组少(χ2=3.05,P<0.05)。结论:几丁糖凝胶联用当归注射液可促进肌腱内源性愈合,抑制肌腱外源性愈合,克服了几丁糖单用治疗的缺陷,具有术后愈合快、质量高、粘连防治效果佳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4.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5.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17.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8.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19.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20.
噎膈初期无呕吐,后期格拒会出现呕吐。反胃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中医内科学》教材上认为"噎膈"多属阴虚有热,"反胃"多属阳虚有寒。自古以来,有些医家认为"噎膈"即"反胃",也有医家认为"噎膈"与"反胃"为两种病,有"噎膈"为"反胃"之渐的说法,也有"反胃"为"噎膈"之渐的说法。"噎膈"与"反胃"属于两种病证,但在病机本质上均属中焦阳虚、寒湿内生,温中燥湿是"噎膈"与"反胃"的根本治疗大法。噎膈、反胃与现今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非常相似,借鉴该类病证的辨治经验,有助于提高现代临床上对胃食管返流病、食道肿瘤、胃肿瘤的辨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