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活性测定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生化法检测1095例临床住院病人和2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GPDA活性。结果 3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GPDA检出阳性者加例,阳性率为67.3%,且血清GPDA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其它各疾病组(P〈0.01)。结论 GPDA可作为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与观联合检测时更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解人肝癌组织及血清中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同工酶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GPDA同工酶及12例PHC患者手术切除前后血清GPDA同工酶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GPDA同工酶Ⅱ带(GPDAⅡ)在肿瘤细胞无变性、坏死者14例肿瘤组织中均为阳性,而在肿瘤细胞有变性、坏死者4例中均为阴性;在所有患者的癌旁组织中均为阴性;手术前后血清GPDAⅡ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PDAⅡ为人肝癌特异性同工酶区带,来源于癌变的肝组织;测定手术前后血清GPDAⅡ的变化对手术疗效的评价,疾病的随访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食管及贲门癌组织中GPDA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在食管贲门癌组织中的变化规律。方法:检测食管癌12例和贲门癌8例癌组织和远癌组织中GPDA活性,比较分析鳞癌和腺癌组织中GPDA活性,对肿瘤组织和血清GPDA活性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对正常人和食管贲门癌患者和血清GPDA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食管及贲门癌组织中GPDA活性高于远癌组织,腺癌组织中GPDA活性高于鳞癌组织,肿瘤组织和血清之间GPDA活性无相关性,食管贲门癌患者血清GPDA活性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检测食管贲门癌组织中GPDA活性有助于判断良恶性病变。血清GPDA活性对食管贲门癌无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癌特异性GPDA的来源及其发生本质。方法:化学致癌剂-2-FAA诱发SD大鼠肝癌,聚丙烯酰胺凝胶阶段梯度电泳分离GPDA同工酶Ⅱ区带(后文中简称GPDAⅡ),动态观察鼠肝癌癌变过程中血清、肝组织GPDAⅡ的变化。结果:癌前病变鼠肝组织及血清中GPDAⅡ的阳性率分别为69.2%和23.1%,癌变时肝组织及血清中GPDAⅡ的阳性率分别升至100%和61.5%,对照组和细胞变性组肝组织和血清中GPDAⅡ全部阴性。结论:癌前病变时肝细胞开始合成GPDAⅡ,随着癌变发展,GPDAⅡ的合成、释放均增加、血中阳性率上升。 相似文献
5.
血清GPDA检测在多种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检测在多种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日立715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动态分析法测定118例各种肿瘤患者以及112例正常人血清中的GPDA活性.结果:74.1%的肺癌,72.2%的胃癌患者血清中GPDA活性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71.4%肺癌肝转移,66.7%胃癌肝转移,69.4%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GPDA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而肝血管瘤患者血清中GPDA活性在正常范围(P>0.05).结论:GPDA活性检测可以为胃癌,肺癌以及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对监测恶性肿瘤肝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SA、GPDA和ADA联合检测对鉴别胸水性质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SA)、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和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鉴别胸水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341例诊断明确的胸水,按照不同病因,分为恶性组、结核组及非结核良性组。检测并比较3组胸水中SA、GPDA和ADA的含量,同时根据ROC曲线得出的Cutoff值,制定胸水鉴别诊断的建议标准。结果恶性胸水组的SA(88.1mg/d l)明显高于结核组(43.4mg/d l)和非结核良性组(31.5mg/d l)(P<0.01)。而非结核良性胸水组的GPDA(17.8U/L)明显低于结核组(68.9U/L)和恶性胸水组(66.5U/L)(P<0.01)。结核组ADA(72.1U/L)明显高于恶性组(13.1U/L)和非结核良性组(8.6U/L)(P<0.01)。三者联合检测对恶性胸水、结核性胸水和非结核良性胸水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5%、96.7%和94.2%。结论联合检测胸水中SA、GPDA和ADA对胸水性质的鉴别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SA、GPDA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唾液酸(SA)和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比色法测定胃癌患者90例、良性胃病患者50例及正常人50例中血清SA值和GPDA活力.结果:胃癌组SA、GPDA值与良性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SA、GPDA对胃癌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65.6%和72.2%.结论:SA、GPDA对胃癌筛查、临床分期和预后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肖波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0,2(3):21-22
本文通过对69例健康人体检和132例各类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的测定,发现69例健康人的GPDA为66.7±20.3 u/L(-X±S),35例肝癌组为196.6±132.1 u/L(-X±S)、12例肝硬化组为155.8±62.9 u/L(-X±S),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31例胃癌和28例肠癌、26例食道癌分别为30.9±13.4 u/L、40.3±22.6 u/L、41.2±25.9 u/L,明显低于健康人组(P<0.01).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肝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浓度 ,GPDA活性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法和连续监测法分别检测肝癌、肝硬化和正常人血清ApoA1浓度、GPDA活性。结果 5 6例肝癌患者、32例肝硬化患者和 30例正常人ApoA1浓度分别为 ( 1 3± 0 31)g/L、( 0 .90± 0 .2 9)g/L和 ( 1.11± 0 .2 4)g/L。GPDA活性分别为( 2 0 0± 110 .4)U/L、( 130 .0± 2 2 .1)U/L、( 79.5± 17.1)U/L ,肝癌组与肝硬化组和正常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化疗后ApoA1浓度为 ( 0 .97± 0 .34 )g/L、GPDA活性为 ( 162± 81 8)U/L。介入化疗前后分别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与血清AFP浓度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ApoA1浓度、GPDA活性均增高 ,介入化疗后均降低 ,血清ApoA1浓度、GP DA活性的高低可作为肝癌疗效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尿液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测定对高血压患者肾脏早期损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检测和比较常规尿检阴性的高血压病患者尿液的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GPDA)、微量白蛋白 (mALB)、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 ,以探讨尿液GPDA在高血压患者肾脏早期损害诊断中的价值。一、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本院住院和门诊的高血压病患者 70例 ,诊断符合WHO标准[1] 。男 39例 ,女 31例 ,平均 5 9 7岁 ( 4 4~ 71岁 ) ,高血压病程为 5~ 2 0年 ,所有患者常规检查尿蛋白均阴性。另取 5 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男 2 7例 ,女 2 3例 ,平均年龄 5 6 6岁 ( 39~ 6 8岁 ) ,既往无肾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2 方法 :收集受试者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尿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诊断肝硬化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本室建立的尿GPDA测定方法,检测87例肝硬化患者和70例正常对照组,并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etyl-β-D-glycosaminidase,NAG)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尿GPDA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肝硬化失代偿组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组。87例肝硬化患者尿GPDA阳性检出率为43.2%,与尿NAG一致,尿GPDA与NAC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尿GPDA能敏感地反映肝硬化早期肾小管损伤,是一项具有良好临床应用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尿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测定对诊断2型糖尿病肾脏早期损害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性肾病 (DN)是糖尿病 (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几乎所有DM患者随病情的发展 ,病程的延长 ,终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病变 ,继而发生肾脏的损害。当常规出现尿蛋白时 ,肾脏病变往往不可逆转 ,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 ,是导致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 。因此 ,早期发现DM患者肾脏受损 ,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 ,阻止或延缓DM的并发症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1996年国外学者在鼠肝、肾中发现了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Glycyl - prolinedipeptidylaminopeptidase,GPDA) ,并提纯和建立了检测方法[2 ] 。国内学者探讨了血清GPDA活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中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与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速率法联合检测76例经内镜活检及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血清中的GPDA及胆碱酯酶含量(选50例正常人血清作对照),并对胃镜检查及外科手术中癌肿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6例胃癌患者中,血清GPDA值较平均值明显下降者60例(79%),与未下降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碱酯酶值较平均值明显下降者65例(86%),与未下降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66%胃癌患者血清中GPDA及胆碱酯酶含量同时明显降低,与未同时下降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正常对照组几乎正常或仅轻度降低.胃镜检查中发现,血清中GPDA及胆碱酯酶明显降低的患者癌肿多浸润超过一个解剖分区,且手术中发现,胃癌浸润深度多已超过浆膜层,并多有局部及(或)远处淋巴结转移.结论:血清中GPDA及胆碱酯酶可作为胃癌的标志物,对胃癌的筛查及胃癌患者预后的判定都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动力学测定法张一兵,张淑琴(附属第一医院检验中心)曾艳华(锦州市太和区妇幼保健所)王炎(北宁市第二医院检验科)GPDA于1966年由NOPSu──HaVu首次被发现,已知此酶主要分布于肝、肾、结缔组织、唾腺以及血清,唾液等体液... 相似文献
15.
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对良、恶性腹水诊断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6 9例良、恶性腹水中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 (GPDA)进行检测 ,并与 Tch、CEA检测比较。结果显示腹水 GPDA在恶性腹水组明显高于良性腹水组 ,分别为 5 5 .2± 30 .0 u/ ml和 19.8± 17.3u/ ml,P<0 .0 1。以 >35 u/ ml为界值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为 94.4%,特异性为 96 .9%与 Tch相似 (P>0 .0 5 ) ,而明显优于 CEA,(P<0 .0 1)。研究表明 :腹水 GPDA为恶性腹水的新标记 ,其价值不亚于甚或略优于腹水总胆固醇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基于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和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myelogram of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lycylproline dipeptidyl aminopeptidase,GPDA)活力测定,国内外未见报道,为AI和MDS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利用Hio改进后的简单易行的测定方法,对32例白血病非缓解(acute leukemia-no-respite,AL-NR)`20例白血病完全缓解(acute elukemia-complete respite,AL-CR)和33例MDS患血清GPDA活力进行测定。结果:AL-NR及MDS组血清GPDS活力较正常组显降低(P>0.01),AL-CR组与AL=-NR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但仍比正常组低(P<0.05),MDS组与AL-NR比较,差异无显性(P>0.05),但与AL-CR组比较差异非常显(P<0.01)。结论血清GPDA活力测定作为AL和MDS等疾病的实验诊断标准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肝癌组织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糖链异质体的变化和对PHC的诊断价值。方法:测定265例HPHC,良性肝病患者及正常对照血清GPDA总活性(TGPDA),利用刀豆素A(ConA)与等量血清孵育法将GPDA分为刀豆素A结合型与非结合型两种异质体。测定非结合型活性,计算结合型活性(总活性减去非结合型活性);同方法PHC患者肝组织中GPDA总活性和非结合型活性,根据测定的蛋白浓度分别计算两者的比活性。结果:PHC患者血清非结合型活性显著高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及急性肝炎组(P<0.05);各受检组血清结合型活性均显著高于与该组非结合型的活性(P均<0.01);PHC患者血清结合型活性与正常人比无 显著差异(P>0.01)。结论:分别以TGPDA及非结合型作为PHC诊断的指标,两者特异性相近,而敏感性,准确率均高于TGPDA。推测非结合型异常增高可能源于肿瘤组织的膜结合部分的过量合成,并从膜结合部分释放入可溶性部分而致。 相似文献
19.
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83例原发性肝癌(PHC),82例其他肝病和60名正常人作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GA)总活性测定,结果显示:PHC患者血清GPDA总活性增高,并明显高于非癌性肝病及正常人组,对PH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1.8%和92.9%。在AFP阳性与阴性的PHC,血清GPDA总活性无显著差异;小肝癌与中晚期肝癌患者,血清GPDA总活性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血清总GPDA总活性测定对诊断PHC(包括早期和AFP阳性的PHC)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同工酶与丙氨酸氨基移换酶比值(GPDA-F/ALT)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同步检测108例肝癌和130例不同良性肝病患者血清GPDA-F与ALT活性,观察GPDA-F/ALT在良恶性肝病的改变,并对肝癌患者GPDA-F/ALT与甲胎蛋白(AFP)的关系,以及GPDA-F/ALT与肿瘤大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肝癌患者GPDA-F/ALT明显高于良性肝病,GPDA-F/ALT对AFP阴性肝癌和小肝癌均有一定诊断价值,GPDA-F/ALT对肝癌的诊断特异性和准确率均高于单项GPDA-F。结论 与GPDA-F相比,GPDA-F/ALT对肝癌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