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片吸虫病免疫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取决于所用的是虫体粗抗原,部分纯化抗原,还是成虫的代谢分泌抗原(ESP)。作者用ELISA分析了ES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还应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技术,观察肝片吸虫病及其他寄生虫病(血吸虫病、丝虫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肝片吸虫成虫体外培养法,制成代谢抗原,并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该抗原与实验感染的兔、大鼠、羊血清的血清反应;同时研究了抗原组分及其与不同宿主血清的各种反应。抗原制备:(1)全代谢抗原:从实验感染的羊胆管内移取肝片吸虫成虫约100条,在无菌条件下放入装有21199培养基的连  相似文献   

3.
曾报道肝片吸虫和血吸虫之间存在交叉反应抗原或是共同抗原,为了进一步了解用肝片吸虫免疫的小鼠对曼氏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所产生的保护作用,作者作了如下研究。从牛肝取肝片吸虫成虫,洗涤,匀化,冰冻干燥,然后将干虫粉与 pH7. 1,0. 01M 的磷酸缓冲盐水制成肝片吸虫成虫抗原(Fhw-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肝片形吸虫囊蚴经加热、干燥、食用调料等处理后的存活情况。方法将肝片形吸虫囊蚴经1)加热:微波高火30s、60s;沸水10、30s和1、2、3min。2)干燥:室温下自然干燥24、40h。3)食源调料:蒜汁、酱油、醋以及3种等量混合液浸泡10、20、30min;38°白酒及饱和盐水各浸泡10、20、30min。4)4℃下保存10个月。结果 2种加热方式处理后囊蚴全部死亡;放置于玻片上的囊蚴干燥24h,死亡4只,附着于叶片上的囊蚴干燥40h,死亡2只;在蒜汁、酱油、醋中浸泡10、20、30min,囊蚴全部存活;在3种调料的等量混合液、饱和盐水及38°白酒中浸泡10、20、30min后,均有部分存活,另有一部分囊蚴结构清晰但虫体不动,但也无明显死囊蚴的特征;在4℃下保存10个月,仍有存活的囊蚴。结论常用的调料对囊蚴不起作用,自然干燥1~2d不能完全杀灭囊蚴,在低温潮湿环境中可较长时间保持活力。沸水加热10s或微波高火30s即可杀死囊蚴。  相似文献   

5.
已有实验证明肝片吸虫成虫的亚细胞组份能诱导鼠产生交叉抗曼氏血吸虫感染的免疫反应。作者用凝胶过滤以及离子交换层析法从肝片吸虫成虫分离了一种12KD 的抗原。用该抗原免疫的小鼠能产生与曼氏血吸  相似文献   

6.
鉴于用粪检方法诊断肝片吸虫感染的效果极不稳定,往往需要反复进行多次,甚至有些病人一直找不到虫卵,同时对实验动物的疗效考核常用的解剖方法显然不适用于病人,而免疫技术却有明显的优点,因为各种方法如免疫扩散、免疫电泳及对流电泳等已证  相似文献   

7.
粪便中发现虫卵是肝片吸虫病的标准诊断方法,但敏感性差。由于本病治愈者体液中仍有抗体存在,同时,肝片吸虫与其它吸虫有明显的交叉反应,所以血清学诊断也缺乏特异性。本文作者发展了一种可检测肝片吸虫病患者代谢-分泌抗原(ES抗原)和粪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ES78,鼠Ig2α)夹心  相似文献   

8.
粪便中发现虫卵是肝片吸虫病的标准诊断方法,但敏感性差。由于本病治愈者体液中仍有抗体存在,同时,肝片吸虫与其它吸虫有明显的交叉反应,所以血清学诊断也缺乏特异性。作者发展了一种可检测肝片吸虫病病人代谢-分泌抗原(ES抗原)和粪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ES78,鼠Ig2α)夹心ELISA。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肝片吸虫成虫和幼虫能量代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按Tielens等(1981,1984)的方法分别在体外使肝片吸虫囊蚴脱囊获得幼虫,分离12,25,52天龄的肝片吸虫。成虫从屠杀的牛、羊收集,保存在缓冲液中过夜,以清除肠内容物。将成虫和幼虫置匀浆器内,于0℃、在含  相似文献   

10.
肝片吸虫分泌抗原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从肝片吸虫成虫基因文库中筛选出 3个表达肝片吸虫分泌抗原的重组子,以及对 3个重组抗原基因初步表达的研究。平均长度 2.0 kb的肝片吸虫 DNA 的 San 3AI 部分酶切片段与 BamHI 酶切、脱磷的 pUC18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 E.coli DH5α,构建肝片吸虫基因文库大小为 1.5×10~5 重组子。采用免疫印迹方法,用肝片吸虫分泌抗原制备的兔抗血清(1:50)和酶联 A蛋白(HRP-Protein A 1:40),经过初筛、复筛获得 3个反应较强的阳性克隆:pFH16,pFH23,pFH48。对这3个抗原基因表达产物的检测表明,重组子 pFH16 中抗原基因表达最强,pFH48 次之,pFH23 最弱。上述3个肝片吸虫分泌抗原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抗原基因表达、重组抗原的免疫原性和动物保护试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亲和层析纯化胰吸虫抗原免疫活性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对流免疫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渍技术对亲和层析纯化胰吸虫抗原(EPP)的免疫活性作了初步鉴定。结果显示:EPP与兔免疫血清在对流免疫电泳中出现沉淀线,EPP经SDS-PAGE、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后显示4条蛋白多肽,分子量约为59~62、49、27~29、15KD;转印至NC膜上的EPP与兔免疫血清呈现2条带,分子量为49、27KD,而与胰吸虫病牛血清则主要出现49KD的反应带:揭示该亲和层析纯化抗原具有免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往,不少学者相继报告用不同的肝片吸虫抗原免疫,能使小鼠产生显著的抗曼氏血吸虫尾蚴攻击的抗力。作者用小鼠和大鼠进行了类似实验,同时,用血吸虫抗原进行同源免疫实验作对比,以期重现这一结论。各  相似文献   

13.
应用酶联免疫印迹分析姜片吸虫、肝片形吸虫、华支睾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成虫抗原,结果显示,各种抗原的蛋白多肽均多达数十个成分,四种吸虫抗原与同源兔免疫血清产生颜色较深、数量较多(20~40条)的免疫反应区带,与其他三种异源免疫血清及日本血吸虫感染血清显示数量不等的交叉反应性区带。四种抗原共有10个特异的抗原性多肽。  相似文献   

14.
作者最近相继提道应用对流免疫电泳技术,可以确定某些动物和人的肝片吸虫感染活性,检测家兔感染肝片吸虫不同时期化疗效果及其兔疫学变化。实验发现肝片吸虫粗  相似文献   

15.
免疫扩散研究证实,感染肝片吸虫的人和啮齿动物的血清可出现沉淀抗体,成虫提取物与感染3~4周家兔血清用平板双向免疫扩散试验能产生沉淀带。Capron等(1964)指出,这类抗体的免疫电泳可作为肝片吸虫病免疫诊断的技术。作者采用同种成虫抗原和感染肝片吸虫4周家兔及人的血清,应用对流免疫电泳技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肝片吸虫是反刍动物。尤其是羊、牛的一种常见寄生虫。许多其它家畜和野生动物也可感染此虫。肝片吸虫成虫常寄生于终宿主的肝脏胆管,幼虫和成虫引起肝和胆管的损伤,严重感染时可致死。肝片吸虫主要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虽人体感染并不常见,但在欧洲、美洲、亚洲、非洲40多个国家均有病例报告,并有数次流行的文献记载。本文综述了1970年以来发表的有关人体肝片吸虫感染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及其有关的寄生虫学文献。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应用SDS-PAGE对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成虫蛋白组分进行比较分析,并Western blot检测其特异性蛋白分子。方法分别收集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成虫,冰上研磨匀浆,提取上清蛋白,采用SDS-PAGE分析肝片形吸虫和巨片形吸虫差异蛋白组分;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特异蛋白组分。结果虫体蛋白经SDS-PAGE后采用Gel Doc XR+凝胶成像系统对电泳图像进行高灵敏度分析,巨片形吸虫和肝片形吸虫成虫均有37条带,低灵敏分析显示肝片形吸虫成虫蛋白主要7条带,巨片形吸虫成虫蛋白主要有6条带,相对分子质量集中在10×103~70×103。Western blot检测巨片形吸虫有6条反应带,分别在150×103、100×103、75×103、50×103、34×103、23×103等位置;肝片形吸虫5条反应带,分别在55×103、37×103、34×103、23×103、15×103等位置。与血吸虫、囊虫、广州管圆线虫、旋毛虫的交叉反应蛋白为75×103、100×103、75×103组分(巨片形吸虫)和60.34×103组分(肝片形吸虫)。结论肝片形吸虫成虫与巨片形吸虫成蛋白组成有差异不明显,抗原特异的蛋白在23×103、15×103等位置,且22×103~24×103组分占比较大(在在肝片形吸虫占48.4%,巨片形吸虫占77.3%)。其特异的蛋白酶类有待经质谱分析后用于诊断抗原及疫苗研究,而15×103组分可能是肝片形吸虫特有的可区别于巨片形吸虫的蛋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一种简便、一步法的纯化Fh_(arc)2抗原的抗体亲和层析及应用这些抗原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检测兔肝片吸虫的原发性感染。采用CNBr活化琼脂糖凝胶4B制备抗体柱。柱1抗体是由感染肝片吸虫后6~10周的家兔混合血清所制备。抗体制备:以硫酸铵沉淀分离IgG,并按5~10mg/ml凝胶  相似文献   

20.
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免疫酶染色试验和间接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免疫酶染色试验及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对比检测了51份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和50份健康人血清,两法的阳性率分别为92%和88%;假阳性率分别为2%和4%,应用IEST和IFAT双比检查22份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20份慢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及15份并殖吸虫病患者血清。IEST出现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4%、5%和0;IFAT出现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4%、10%和0。表明两法诊断华支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