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转甲状腺素蛋白(transthyretin, TTR)、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 binding protein 4, RBP4)表达与妊娠期代谢综合征(gestational metabolic syndrome, GM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103例GMS患者为观察组, 另外选取同期单胎妊娠、无并发症的健康妊娠孕妇100例为对照组。孕前进行身高、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检测, 确诊GMS后, 进行血清标志物及血压检测。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TT...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线粒体抗病毒蛋白(MAVS)和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在手足口病(HFMD)患儿的表达水平,探索其在HFM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科和西安市儿童医院就诊的82例HFM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和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EV71重症(18...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减压术病人血清视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陷窝蛋白-1(Cav-1)水平变化及其对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重症颅脑损伤减压术病人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12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组。术后连续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GOS=4~5分,82例)和预后不良组(GOS=1~3分,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VILIP-1、Cav-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血清VILIP-1、Cav-1对病人预后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研究组血清VILIP-1、Cav-1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VILIP-1、Cav-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ILIP-1、Cav-1预测重症颅脑损伤减压术病人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848(0.797~0.899)、0.817(0.766~0.868),二者联合检测的AUC(95%...  相似文献   

4.
食管鳞癌survivin蛋白和P6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ESC)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63蛋白的表达与ESC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65例ESC组织中survivin蛋白和P63蛋白的表达,探讨两者与ESC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survivin蛋白在ES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5.4%,其表达越强,组织分化程度越低(P=0.00)、TNM分期越晚(ⅡB期和Ⅲ期,P=0.00)、淋巴结转移率越高(P=0.00)、两年生存率越低(P=0.00);(2)P63蛋白在ESC组织中的阳性细胞百分数为(43.2±24.7)%,其阳性细胞百分数越高,组织分化程度越低,但阳性细胞百分数的高低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两年生存率无关(P均>0.05);(3)survivin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的病例中,其P63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数明显高于survivin呈阴性和弱阳性表达的病例(P均=0.00)。结论ESC组织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ESC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和预后有密切关系,它的高表达提示肿瘤患者预后不良;而P63蛋白对ES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KD)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28例早期DKD患者与128例体检健康者, 分别设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晨起尿ACR与血清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淀粉样蛋白A(AA)、胱抑素C(Cys C)水平, 采用Pearson检验方法对尿ACR与AA、Cys C的相关性作出评估,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CR对DKD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的尿ACR与血清BUN、Scr、AA、Cys C水平分别为(39.68±5.25)mg/g、(4.13±0.81)mmol/L、(65.52±10.18)μmol/L、(4.21±0.68)mg/L、(1.01±0.13)mg/L, 对照组的尿ACR与血清BUN、Scr、AA、Cys C水平分别为(10.98±1.91)mg/g、(4.29±0.88)mmol/L、(68.05±12.46)μmol/L、(14.86±2.57)mg/L、(1.82±0.34)mg/L;研究组的尿ACR与血清AA、Cys C水平较对照...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骨形态生成蛋白对骨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按照Cochrane协作网制订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计算机检索MEDLINE(1966~2010年6月)、EMBASE(1974~2010年6月)、Cochrane图书馆(2010年第6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10年6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4~2010年6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0年6月)及万方数据库(1979~2010年6月)。手工检索相关的中英文骨科杂志和会议论文。纳入骨形态生成蛋白治疗骨折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提取资料,并对其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随机对照试验。6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骨形态生成蛋白(BMP)可以提高治疗急性骨折的愈合率[RR=1.40,95%CI(1.10,1.79)P=0.007],但不能提高骨折不愈合的愈合率[RR=1.09,95%CI(0.93,1.27)P=0.27];另外,应用BMP治疗骨折后发生疼痛的不良反应减少[RR=0.85,95%CI(0.74,0.99)P=0.03],但对感染没有作用[RR=0.96,95%CI(0.68,1.36)P=0.83]。[结论]骨形态生成蛋白(BMP)可以提高急性骨折的愈合率并减少疼痛不良反应的发生。但限于纳入研究在方法学方面的局限性,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RCT进一步论证其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孕妇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4(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4, SFRP-4)、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 HSP60)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GDM孕妇作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产检的健康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FRP-4、HSP60水平, 收集入选人员临床资料, 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SFRP-4、HSP60水平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ROC曲线分析血清SFRP-4、HSP60对GDM患者不良妊娠结局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与GDM组年龄、孕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孕周、孕次及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  相似文献   

8.
葡萄糖调节蛋白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葡萄糖调节蛋白 (glucoseregulatedproteins,GRP)是细胞为了适应内质网应激状态所产生的一类应激蛋白 ,与热休克蛋白 (heatshockprotein ,HSP)有较高的同源性。GRP首先发现于 1977年 ,Shiu等发现在无葡萄糖介质中培养鸡胚胎成纤维细胞的过程中可以诱导产生两种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780 0 0和 94 0 0 0的蛋白 ,即命名为GRP78和GRP94。GRP94是内质网内数量最多的糖蛋白 ,只存在于脊椎动物。而GRP78从酵母到人类的体内都有发现。其生理功能是协助蛋白质的正确折叠和装配 ,并具有其他多种生物学功能。在随后的研究中 ,又相继发现了另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钙网蛋白(CRT)、驱动蛋白超家族蛋白5A(KIF5A)在三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CRT、KIF5A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2月125例三阴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石蜡样本,患者均为女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RT、KIF5A蛋白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锌指蛋白A20、NF-κB p65蛋白及P-gp蛋白在人原发性肝细胞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并探讨其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期间于华西医院肝脏及血管外科行手术切除的32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的肝癌组织标本及对应的癌旁组织26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收集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锌指蛋白A20、NF-κB p65蛋白及P-gp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5%(28/32)、81.3%(26/32)及65.6%(21/32),高于癌旁组织中的61.5%(16/26)、34.6%(9/26)及30.8%(8/26),P<0.05。锌指蛋白A20的表达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表达情况及肝硬变情况有关(P<0.05);NF-κB p65蛋白和P-gp蛋白的表达均与HbsAg表达情况有关(P<0.05)。结论锌指蛋白A20、NF-κB p65蛋白及P-gp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而在癌旁组织中呈低表达;3种蛋白可能对肝脏肿瘤的良恶性判断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蛋白(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sfrp)4、sfrp5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对血管钙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2020年6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93例DKD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血管钙化分为钙化组60例和非钙化组13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frp4、sfrp5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DKD血管钙化患者血清sfrp4、sfrp5水平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sfrp4、sfrp5水平对DKD患者血管钙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钙化组血清sfrp4(339.78±32.04)μg/L及钙磷乘积(55.69±6.73)mg2/dL2、甲状旁腺激素(372.03±60.28)ng/L、尿素氮(5.49±0.73)mmol/L、血肌酐(139.74±38.01μmol/L)、C反应蛋白(104.78±25.33)mg/L、肿瘤坏...  相似文献   

12.
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内毒素(ET)的水平及意义。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1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胰腺炎组),其中轻症患者76例,重症患者42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MGB1、PCT、CRP、ET水平。急性胰腺炎组入院时血清HMGB1、PCT、CRP、ET分别为(85.55±8.40)ng/L、(1.65±0.43)g/L、(15.50±2.01)mg/L和(0.31±0.09)EU/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后3 d血清HMGB1、PCT、CRP、ET水平达到高峰;重症患者入院时、入院后3、7 d血清HMGB1、PCT、CRP、ET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者(P<0.05);HMGB1与PCT、CRP呈正相关(r=0.344和0.319,P<0.05),PCT与CRP呈正相关(r=0.401,P<0.05)。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HMGB1、PCT、CRP和ET升高,与病情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多梳蛋白4(Cbx4)和含FERM结构域蛋白4A(FRMD4A)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12例胃癌患者的手术标本(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及临床病理资料,用qRT-PCR和免疫组化法中检测标本中Cbx4、FRMD4A mRNA与蛋白表达;分析胃癌组织Cbx4和FRMD4A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及生存率的关系,并分析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Cbx4和FRMD4A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Cbx4及FRMD4A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T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明显有关(均P0.05);Cbx4、FRMD4A蛋白阳性表达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各自阴性表达组患者(χ~2=15.42,P=0.000;χ~2=21.55,P=0.00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Cbx4(HR=2.754,95%CI=1.827~4.151,P=0.000)和FRMD4A(HR=3.129,95%CI=2.282~4.290,P=0.000)蛋白表达水平以及T分期(HR=1.432,95%CI=1.241~1.652,P=0.005)、远处转移(HR=1.257,95%CI=1.208~1.308,P=0.032)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bx4及FRMD4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患者的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对胃癌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探究R-脊椎蛋白1(RSPO1)、β-连环蛋白(β-catenin)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2017年5月—2020年5月,25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RSPO1、β-catenin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分析RSPO1、β-catenin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临床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癌组织中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3(CDCA3)与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5(CDCA5)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获取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 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细胞中CDCA3、CDCA5的表达水平。分析CDCA3、CDCA5蛋白表达水平与肾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肾癌组织中的CDCA3、CDCA5蛋白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均P<0.001)。CDCA3、CDCA5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均P>0.05);CDCA3、CDCA5蛋白表达水平与肿瘤最大径、TNM分期、病理级别、淋巴结转移、复发均有相关性(均P<0.05), 且肿瘤最大径≥2 cm、TNM分期越高、病理级别越高、有淋巴结转移、有复发时, CDCA3、CDCA5的阳性表达率越高(均P<0.05)。CDCA3、CDCA5阳性肾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均较阴性患者显著降低(均P<0.05)。肿瘤最大径≥2 cm、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hedgehog (Hh)信号通路中的Shh和Ptch蛋白在前列腺癌(PCa)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两者在PCa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100例PCa标本及癌旁正常组织中Shh及Ptch的表达.结果(1) Shh和Ptch在PCa中较癌旁正常组织呈高表达,且两者呈正相关;(2) PCa组织中Shh、Ptch的表达程度与病理分级(Gleason分级)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 (3) PCa组织中Shh与Ptch表达程度与患者术前PSA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PCa中Shh和Ptch的高表达激活了Hh信号通路,且Shh和Ptch表达程度与病理分级相关,与PC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为协同作用,Shh、Ptch有可能成为PCa诊断及治疗的理想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周期蛋白A与周期抑制蛋白p27kip1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周期蛋白 A(Cyclin A)和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蛋白 p27~(kip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肝细胞癌(HCC)和22例肝硬化(LC)组织中的周期蛋白A和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7~(kip1)的表达。结果 35例HCC中23例周期蛋白A高表达,12例低表达;22例肝硬化中4例周期蛋白A高表达,18例低表达,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HCC中周期蛋白 A与p27~(kip1)呈正相关(P<0.05)。结论 周期蛋白A 高表达可能是肝硬化中肝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造成肝癌细胞不断增殖的原因。周期蛋白A高表达与p27~(kip1)蛋白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治疗药物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和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DMARDs)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探讨SAA、CRP在RA药物治疗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3月来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肝素结合蛋白(HBP)、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术后肺部细菌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肺癌患者VATS术后肺部细菌感染发生率;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细菌感染将患者分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蛋白C(proteinC ,PC)、蛋白S(proteinS ,PS)在布加综合征 (Budd -Chiarisyndrome,BC -S)时的变化规律 ,了解其变化与中医辩证分型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 (ELISA) ,定量测定血浆PC、血浆游离蛋白S(freeproteinSFPS)及血浆总蛋白S(totalproteinS ,TPS)含量 ;免疫吸附收色底物法 (发色底物法 )测定血浆PC活性。 结果 :BC-S病人血浆PC、活性蛋白C(activateproteinC ,APC)、TPS、FPS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1) ,但在中医辨证分型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 :PC、PS的降低反映了BC -S的共性病理损害 ,与肝功能损害及抗凝蛋白合成障碍有关。对于中医辨证尚需从其它方面寻找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