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贵州省1971-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乙脑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1971-2010年的乙脑发病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贵州省1971-2010年乙脑报告发病率0.61/10万~18.96/10万,呈下降趋势,2004-2010年下降较为明显,但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乙脑发病季节性明显,8月达到高峰;仍以小年龄发病为主,1990-2010年15岁以下儿童病例占89.9%~97.8%;1971-2003年发病率前3位的是安顺市、铜仁地区、遵义市,2004-2010年发病率前3位的是黔西南州、毕节地区和遵义市.2007-2010年目标儿童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比例分别为89.7%、80.0%、81.7%和72.3%.结论 贵州省2004-2010年乙脑防控效果明显;免疫接种未改变乙脑发病的季节性和年龄分布.应进一步加强乙脑监测,提高乙脑常规免疫及时接种率和接种质量;考虑通过强化免疫来提高目标儿童的乙脑疫苗接种率和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2.
胡平  胡永玲  王洋  管境  杨峰 《现代预防医学》2020,(19):3471-3474
目的 分析2013-2018年青岛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乙脑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8年青岛市乙脑资料进行分析,描述病例在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征。 结果 2013-2018年青岛市共报告乙脑病例44例,年均发病率为0.08/10万。病例发病高峰在9月,占总病例数的77.27%。年均发病率前3位的是平度市(0.21/10万)、莱西市(0.13/10万)、城阳区(0.08/10万),发病数占全市的63.64%。男女性别比为1.10∶1。病例以45岁以上人群为主(54.54%),职业构成主要为农民(38.64%)。所有病例均无疫苗接种史,临床表现以发热、抽搐、意识障碍常见,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对全部病例进行随访,13.64%的病例死亡,38.64%留有后遗症。 结论 青岛市乙脑发病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发病高峰后移,45岁以上年龄组发病最多。今后应继续做好乙脑的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预防接种,控制媒介传播,做好健康宣教和加强监测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石家庄市2001-2010年发生的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个案,探索其流行特征、发病强度与蚊虫间的关系,为科学防控乙脑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2001-2010年,采取专病被动监测、疑似脑炎/脑膜炎症状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监测乙脑疫情,回顾分析河北省、石家庄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共同确认的ELISA检测乙脑IgM阳性病例;使用捕蚊管或电动捕蚊器捕获蚊虫等方法于5-10月对媒介蚊虫种类与密度进行监测。结果累计报告乙脑病例75例,死亡2例,年平均发病率、病死率分别为0.08/10万和0.26%。男女性别之比为1.78:1,有5~15岁和≥40岁年龄组2个发病高峰,常住居民与流动人口比为2.57:1。一年四季均有病例发生,但以8-10月为主。淡色库蚊和三带喙库蚊是石家庄市的主要传播媒介,分别占当地蚊虫种类的54.07%和32.83%,乙脑疫情与同期媒介蚊虫密度有相关性(rs=0.5506,P=0.000)。24h内诊断为乙脑的比例为28.95%。结论石家庄市乙脑疫情呈现波动性缓慢上升,流动人口病例逐年增加的趋势;加强疑似脑炎、脑膜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监测对乙脑防治有重要意义;加强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是乙脑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7—2013年泰安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泰安市2007—2013年乙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3年泰安市共报告乙脑病例75例,呈散发状态,年均发病率为0.19/10万;死亡1例,病死率1.33%。整体疫情趋势平稳,2013年度乙脑发病有大幅提高;8—9月份为高发季节,占全部病例的88.00%;发病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55例,占73.33%),小于15岁发病者共计13例,占全部发病的17.33%。患者以农民(46例,61.33%)为主。患者未接种过乙脑疫苗的有28例,占调查病例的37.33%。结论泰安市乙脑疫情仍处于散发状态,2013年受乙脑自然流行周期影响,发病有大幅增加,农村是防治的重点地区。加强乙脑病例监测,落实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是降低乙脑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江苏省乙型脑炎(Japanese encephalitis,JE)流行特征,为JE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7年江苏省JE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JE IgM抗体的检测。结果 江苏省2008-2017年共报告269例JE病例,年均发病率为0.034/10万,JE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χ趋势2=104.47,P<0.001);病例主要发生在7~9月份,8月为发病高峰;病例主要分布于宿迁市、连云港市、苏州市、淮安市和徐州市5市(占72.86%);男女发病比为1:0.72,发病年龄集中在﹤10岁(占80.67%),职业为散居儿童。JE患者血清/脑脊液标本有462份,阳性率为78.35%(362/462);病例以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为主,有接种史的病例占42.75%。经过一系列的防治措施,近几年JE发病数下降明显。结论 江苏省JE发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省JE疫苗的接种人群效果显著,今后应继续做好JE的防控工作,加强宣传教育,同时做好防蚊灭蚊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晶 《现代预防医学》2014,(22):4045-4047
目的分析泰安市1986-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泰安市1986-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数据采用Excel2003和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86-2012年泰安市共报告852例乙脑病例,死亡52例,年平均发病率和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0.54/10万、0.03/10万;各县市区均有发病,呈高度散发状态;7-9月为发病高峰;20岁以上成人占发病总数的56.10%,2004年以后高发年龄有明显后移趋势,不同免疫策略时期,乙脑发病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9,P0.01);职业以农民或城乡打工人群及学生为主,占总报告病例的66.78%。结论泰安市乙脑发病呈持续下降趋势,近年来维持在较低水平,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病例年龄分布有逐渐向成年人偏移的趋势。建议在做好适龄儿童免疫接种的同时,开展成年人乙脑监测,探讨研究成人乙脑发病危险因素,为制定成人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8.
[目的]分析贵州省1952年以来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情动态变化及近年流行特征,为制定下一步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贵州省1952年以来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资料。[结果]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省乙脑疫情形势严峻。2004~2007年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县强化当年发病率即大幅度下降,2007年全省乙脑发病率降至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发病有明显季节性,高峰在7、8月。病例高度分散,高发地区各年有所不同,高发县散在于各地区。病例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6岁以下儿童发病专率最高,地区间、不同县之间高发年龄段不尽相同,2005年以来发病有逐渐大龄化趋势。病例中农村籍较多。[结论]我省乙脑疫情控制效果明显。鉴于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病情况不同,除继续加强乙脑疫苗常规免疫外,综合财力、疫苗供应量等因素,我省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可考虑针对性地分类在不同地区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湖南省郴州市乙脑的变化趋势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郴州市1966-2005年间的乙脑疫情报告资料整理建立数据库,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χ^2等统计学检验。结果郴州市1966-2005年乙脑的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87/10万;学龄前儿童占总病例数的76.65%;乙脑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6、7、8月是发病的高峰期,占全年病例数的93.31%;发病率高的县主要集中于山区和丘陵区。结论乙脑疫苗的免疫接种对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起重要作用,且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加强对学龄前儿童的乙脑疫苗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福州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福州市乙脑疫情资料和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2011年福州市共报告乙脑病例24例,呈散发状态,年均发病率为0.07/10^5;累计报告死亡3例,病死率为12.5%。24例病人中,2007—2011年分别发病2、3、7、4、8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散居儿童12例,托幼儿童3例,学生5例;〈10岁儿童14例6-8月发病的24例;有乙脑疫苗接种史的8例。年均发病率,城区为0.01/10^5,郊区8个县(市)为0.1/10^5。结论福州市乙脑疫情仍处于散发状态,农村是防治的重点地区、儿童是防治的重点人群,搞好儿童乙脑疫苗的预防接种是防控工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07年重庆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特点,探讨乙脑流行高发地区开展防控工作的新途径。方法利用乙脑专病报告系统数据,采用横断面分析方法,结合血清学结果,描述、分析重庆市乙脑发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7年重庆市共报告乙脑344例,发病率为1.09/10万。病例呈散发,具有明显季节特征,多集中在7—8月。猪血清抗体检测,50%阳转率出现在7月下旬,8月下旬阳转率达100%,自然感染率低。结论2007年重庆市乙脑发病处于低流行期,加强常规免疫接种,同时对10岁以下儿童开展查漏补种工作,做好媒介生物监测与健康人群、宿主动物血清实验室检测,完善乙脑报告管理系统,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是控制乙脑暴发、流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广西1990~2007年流行件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制定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0~2007年全区乙脑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0~2007年共报告乙脑病例7 839例,死亡600例,年均发病率为0.95/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7/10万,年均病死率为7.65%,1990~1998年发病率较高,年均发病率为1.29/10万,1999年后发病率明显降低,1999~2007年年均发病率为0.62/10万;疫情以散发为主,偶有局部暴发疫情.结论 广西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各年度发病率波动较大,局部暴发流行的威胁仍存在,应继续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乙脑蚊媒进行抗性检测,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有效做好灭蚊工作,降低蚊虫密度,切断传播途径,减少人群感染机会。方法采用区分剂量法。结果采用相对敏感药物对重点区域进行滞留喷洒,杀灭效果明显,能快速降低蚊虫密度。结论经过长期的化学防治,蚊虫对一些杀虫剂产生了明显的抗性;准确地对流行性乙型脑炎蚊媒抗性及其防治进行分析,提出了有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百色市1996 - 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近20年百色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6 - 2015年百色市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618例,死亡3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6/10万,病死率为5.83%,其中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1.98/10万,2013年发病率最低为0.03/10万;发病高峰为每年的6 - 8月,12个县(区)均有发病,年平均发病率居前二位的为乐业县和凌云县;96.76%病例为15岁以下人群,以散居儿童(52.75%)和学生(36.89%)为主。结论 百色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发病高峰和发病年龄没有明显后移。应在维持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人群、高发地区开展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死率高达5%~35%,幸存病例中30%~50%将留有严重的后遗症[1].云南省为我国乙脑高发地区[2],为此对该省2001-2009年乙脑流行状况进行分析并探讨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三门峡市区家蝇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科学合理使用卫生杀虫剂控制家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微量点滴法测定LD50对家蝇抗性进行评价。结果2007年三门峡市区家蝇对溴氰菊酯、敌敌畏、二氯苯醚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均产生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20.17、69.02、65.91和59.78倍。结论三门峡市区家蝇对溴氰菊酯、敌敌畏、二氯苯醚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均产生了极高抗性,其中以溴氰菊酯的抗性最高。根据抗药性调查结果,以轮换或混合使用杀虫剂,使家蝇抗性得到控制,从而提高杀虫剂灭蝇效果。病媒生物控制应以环境治理为主,辅之以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法规防治,利用综合防治措施来有效防治家蝇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金华市2007--2012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乙脑专病报告系统数据,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7--2012年金华市乙脑发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7--2012年全市共报告乙脑病例33例,死亡1例,平均发病率为0.11/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义乌、东阳和永康市;〈15岁儿童发病32例,占总病例数的96.97%;外省流动人口占总病例数的72.73%;时间集中发生在7、8月;84.85%的患者无明确免疫史,媒介监测绝对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占63.73%。结论近6年金华市乙脑病例以外省无乙脑疫苗免疫史的流动儿童为主,因此提高流动儿童的乙脑疫苗接种率,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自我防护教育是控制乙脑疫情的有效手段,同时应开展媒介蚊虫和宿主动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保山市2005-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报告的乙脑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8年保山市共报告乙脑病例224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1.70/10万、2.68/10万、2.46/10万和2.35/10万,各年皆呈高度散发状态。流行高峰为7-8月,占总发病数的63.84%。主要发病人群为10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76.79%。死亡3例,病死率为1.34%。结论保山市乙脑疫情得到了较好控制,但仍应加强预防接种、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邯郸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乙脑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97—2018年邯郸市乙脑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邯郸市1997—2018年共报告乙脑病例29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15/10万。原19 个县(市、区)均有乙脑病例报告,各地发病情况有差异。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于夏秋季,8—9月份病例最多。年龄组主要分布在5~9岁年龄组,其次为10~14岁、50~54岁和60~64岁年龄组,且呈现向大年龄组推移趋势。排在前 3位的职业分别是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结论 目前乙脑低发态势下,邯郸市乙脑防控工作要在继续保持乙脑疫苗高接种率基础上,关注重点人群(成人)和重点地区,做好健康教育,开展蚊虫监测工作,及时清除蚊虫孳生地,将蚊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