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在现有基础上更好诊断、治疗NAFLD也愈发迫切。骨保护素(OPG)/NF-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L)/NF-κB受体活化因子受体(RANK)信号通路是参与骨代谢平衡的重要信号通路。分别介绍了OPG、RANKL、RANK及OPG/RANKL/RANK系统,简述了OPG/RANKL/RANK信号通路通过激活NF-κB调节炎症因子生成,促使NAFLD发展的研究现状。指出OPG/RANKL/RANK系统可作为NAFLD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相似文献   

2.
OPG/RANK/RANKL系统与骨折和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保护素(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和RANK配体(RANKL)是偶联成骨细胞、基质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化、活化及生物活性的3种主要细胞因子,其形成的局部调节体系在骨代谢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OPG/RANK/RANKL系统及该系统在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中的作用,RANKL/OPG比值与骨折的关系,OPG和RANKL对骨折愈合的作用,血清OPG或RAN-KL水平与骨折的联系,OPG基因多态性与骨折关系的研究结果。另外还介绍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OPG/RANK/RANKL与滑膜组织的联系,OPG治疗的相关实验进展。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难治病、多发病、老年病。中医药防治慢性骨关节疾病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如何挖掘有效的经典指导理论,并结合科学的药效学机制加以阐释,是发挥中医药诊疗优势的关键。RANK/RANKL/OPG信号轴与原发性OP(骨痹)的"脾肾两虚-因虚生痰-痰虚致瘀-由瘀致痹"病机密切相关,基于"虚、痰、瘀"论治该病的分子学效应可通过该信号转导途径的分子生物学信息表达,可以说该信号轴是中西医交汇的"桥梁"。基于此,本文就原发性OP的中医"虚、痰、瘀"理论防治与RANK/RANKL/OPG信号轴的相关性,探讨该病的理法方药结合该通路对骨质疏松的调控机制,旨在用客观的分子学依据阐释中医药防治原发性OP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骨质疏松和动脉粥样硬化是伴随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是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危险因素。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二者的临床联系也越来越紧密。OPG/RANK/RANKL通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是骨质疏松研究史上里程碑式的发现。近年来逐渐认识到这种信号传导途径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同样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者对该通路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进行了潜在而广泛的研究。本文就OPG/RANK/RANKL通路作为它们之间联系的桥梁,初步探讨共同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联系,为临床工作中以这些分子作为靶点设计和药物制备提供进一步的综合理念。  相似文献   

5.
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新成员骨保护素(OPG)通过与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配体(RANKL)结合,抑制RANKL/RANK对破骨细胞信号转导的活化,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OPG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也存在相关性。OPG受多种激素、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调控,骨OPG/RANKL比率的改变在各型骨质疏松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OPG已成为新的骨转换指标,但其在血清中的浓度变化和临床意义尚存在争论。由于在动物实验中利用OPG基因和蛋白治疗骨质疏松已取得一定进展,故OPG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相似文献   

6.
OPG/RANKL/RANK系统是近年来发现的在破骨细胞(osteoclast,OC)分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信号传导通路,包括:RANKL(ligand of receptor-activator of NF-KB),或称为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c factor, ODF);其受体是位于破骨细胞细胞膜上的RANK(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是RANKL的假性受体.  相似文献   

7.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升高的全身性骨病。正常的骨代谢依赖于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和破骨细胞调节的骨吸收作用平衡。当骨形成减低、骨吸收亢进时,骨代谢失衡引起骨量丢失。Wnt/β-catenin、RANKL/RANK/OPG等通路是参与骨代谢调节的重要通路,也是各类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作用靶点。目前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通过作用于这些通路的关键靶点,调节成骨细胞和/或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及其功能,发挥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作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其对骨密度、骨转换、骨组织微细结构、药物不良反应及对机体代谢环境的影响等因素。本文旨在总结目前临床应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不同影响,以及对其他组织的作用,探讨各类抗骨质疏松新药的作用特点,以期为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应用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都属于受多因素影响,伴随着衰老的退行性疾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二者之间存在联系.近年来,有许多关于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共同发病机制的研究,并提出骨-血管轴的概念,即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热点机制研究主要包括RANK/RANKL/OPG系统、氧化的脂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Klotho轴、胎球蛋白A和循环的钙化细胞,本文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类风湿关节炎(RA)大鼠关节滑液核因子κB活化受体(RANK)、RANK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以及在RA骨破坏和炎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并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川芎嗪高、低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造模15 d后,连续给药7 d,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关节滑液中RANK/RANKL/OPG表达水平和平均荧光强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D3+T细胞OPG表达明显降低,RANK,RANKL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上变化不明显;经过川芎嗪高剂量治疗后,CD3+T细胞上OPG表达增强,RANK、RANKL减弱,平均荧光强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治疗前后RANK、RANKL、OPG表达变化不明显;低剂量组各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剂量川芎嗪主要通过调节关节滑液中CD3+T细胞上RANK/RANKL/OPG表达起到缓解RA骨损伤和关节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骨保护素与骨质疏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新成员骨保护素(OPG)通过与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RANK)配体(RANKL)结合,抑制RANKL/RANK对破骨细胞信号转导的活化,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OPG基因多态性与骨质疏松也存在相关性。OPG受多种激素、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调控,骨OPG/RANKL比率的改变在各型骨质疏松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OPG已成为新的骨转换指标,但其在血清中的浓度变化和临床意义尚存在争论。由于在动物实验中利用OPG基因和蛋白治疗骨质疏松已取得一定进展,故OPG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抗骨质疏松药物。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强度下降而导致骨脆性增加的全身代谢性疾病。目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用药相对于其复杂的发病机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研发治疗效果明显且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小的药物是目前该领域的热点。氯硝柳胺具有干扰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糖代谢、抗肿瘤、骨代谢等领域均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未来有望通过开发药物的多效性应用于不同疾病的治疗。本文对近年来关于氯硝柳胺通过调控OPG/RANKL/RANK信号通路影响骨代谢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该药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作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点的疾病。骨转换失衡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OPG/RANKL/RANK通路、Wnt/β连环蛋白通路、m TOR/自噬信号通路在调节骨转换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通过靶向抑制上述通路相关因子,发挥增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改善骨微结构、降低骨折风险作用的治疗新药在骨质疏松症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绝经后股骨颈骨折发生与骨代谢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绝经后妇女180例,根据骨质疏松与骨折情况分为对照组82例,骨质疏松症88例,骨质疏松伴骨折10例,所有入选者都进行股骨颈密度的测量,并且进行血清骨保护蛋白(OPG)和k B受体活化子配体(RANKL)检测。结果:骨质疏松伴骨折组的股骨颈骨密度、T分数、Z分数都明显低于其他2组,而骨质疏松症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骨质疏松伴骨折组、骨质疏松组与对照组的血清OPG与RANKL值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骨折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包括OPG和RANKL(P0.05)。结论:绝经后股骨颈骨折发生率比较高,血清骨代谢指标OPG与RANKL检测在临床上可选择性用于预测绝经后妇女的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骨质疏松患病情况及OPG/RANK/RANKL系统在COPD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按2∶1比例随机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腰椎L1~L4及股骨颈的骨密度(BMD),根据骨密度将稳定期COPD患者分为骨质疏松组和非骨质疏松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肺功能及入组当天血清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COPD并发骨质疏松患病率为45.0%;(2) COPD骨质疏松组患者腰椎及股骨颈BMD随肺功能的下降而逐渐减低;(3) COPD骨质疏松组RANKL/OPG比值及血清RANKL水平明显高于非骨质疏松组,但OPG水平差异不显著。COPD骨质疏松组患者血清RANKL水平、RANKL/OPG比值随肺功能的下降而逐渐升高;(4)腰椎及股骨颈BMD与血清RANKL水平、RANKL/OPG比值呈负相关,与FEV1(%)呈正相关,但与OPG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减少、骨折风险增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探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其中遗传因素起到最重要作用。基因甲基化作为表观遗传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参与了骨质疏松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与骨质疏松的发病具有相关性。本文通过回顾骨质疏松相关基因甲基化水平的研究,从骨转换调节的维生素D内分泌途径、雌激素内分泌途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和OPG/RANKL/RANK系统等4条通路的相关基因及其他基因的甲基化水平等5个方面进行综述,并探讨进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骨保护素(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及其配体(RANKL)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滑液中的表达,探讨RANKL、RANK和OPG在RA骨破坏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活动期RA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滑液和健康对照,以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RANK、RANKL和OPG在外周血和滑液中CD3+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D14+单核细胞的表达率及平均荧光强度。结果①RA组治疗前后外周血RANK、RANKL和OPG在CD3+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CD14+单核细胞上的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RANK的表达强度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1)。②RA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上RANKL及RANK的表达率和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滑液,OPG的表达则高于滑液(P<0.01),RANKL/OPG比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RANK表达强度的改变提示其可能与RA炎症的发展和转归有关,而活化的CD3+T淋巴细胞可能通过上调RANK、RANKL的表达,下调OPG表达参与RA破骨细胞的分化和骨损伤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运动训练对老年大鼠骨质疏松及核转录因子(NF)-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RANK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16只24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运动组,每组8只,采用自然衰老的方法复制老年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另随机挑选8只3月龄雄性SD大鼠为青年组。运动组进行8 w跑台运动训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骨代谢指标[Ⅰ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PIC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INP)、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Ⅰ)、Ⅰ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NTX-Ⅰ)];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显微CT(Micro-CT)检测骨微结构;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测定左股骨组织中RANK、RANKL、OPG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青年组比较,模型组血清NTX-Ⅰ、CTX-Ⅰ、RANKL、RANK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PICP、PINP、OPG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右股骨和腰椎骨密度降低,右胫骨和第5腰椎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小梁间隔增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8.
强直性脊柱炎继发骨质疏松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测定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骨密度(BMD)、血清骨保护素(OPG)、可溶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sRANKL)等骨代谢指标及外周血T细胞表面RANKL表达情况,研究RANKI/RANK/OPG系统在AS骨代谢中的作用.方法 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AS患者BM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OPG、s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分析BMD、上述骨代谢指标及临床指标间相关性;流式细胞术(FC)检测外周血CD4+/RANKL+及CD8+/RANKL+细胞表达率;分析它们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相关性.计量资料采用成组设计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①AS患者骨量减少、骨质疏松(OP)发生率分别为47%、37%.②AS组血清sRANKL、TRACP-5b水平及sRANKL/OPG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OPG、BAL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AS组血清sRANKL水平与OPG呈正相关,两者均与TRACP-5b呈正相关(P<0.01.④AS组外周血CD4+/RANKL+细胞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S存在较高的骨量丢失率,其骨代谢特点以骨吸收增强为主,RANKL/RANK/OPG系统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该系统失衡可能是AS骨量丢失机制之一;CD4+T细胞可能通过上调RANKL表达参与AS破骨细胞分化成熟及骨吸收机制.  相似文献   

19.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是一种Ⅱ型跨膜蛋白,是目前发现的惟一具有诱导破骨细胞分化、发育、发挥功能的因子。NF-κB受体激活子(receptor activatorof NF-κB,RANK)是一种Ⅰ型跨膜蛋白,是RANKL的惟一受体,是RANKL发挥功能的关键。骨保护蛋白(osteoprotegerin,OPG)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与RANKL竞争性与RANK结合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近年来通过许多对RANKL的研究发现,它不仅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也在骨代谢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为骨质疏松症及其他骨骼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老年血管钙化、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肾透析以及接受维生素D和华法林治疗的患者常并存骨质疏松症.近年流行病学、血管和细胞生物学、影像学及治疗学的发展证实血管钙化和骨质疏松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除传统引起血管钙化和骨质疏松的因素外,基质Gla蛋白、骨桥蛋白、Klotho蛋白、胎球蛋白A以及RANKL/RANK/OPG系统均参与了血管钙化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