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首发组)和32例复发再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组)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于入院时、治疗2、4及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首发组与复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量表分、阴性症状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4和第8周末,首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量表分、阴性症状分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量表分及一般病理量表分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发组阴性症状分量表分虽也逐渐降低,但至第4周后差异方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末首发组显效率为46.43%,复发组显效率为4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3,P=0.83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剂治疗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阴阳性症状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依从性好,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帕利哌酮缓释剂组和利培酮组,各42例,分别使用帕利哌酮缓释剂和利培酮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第2、4、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在治疗前和8周末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恢复状况。结果PANSS评定:两组在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两组在8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定:两组药物的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P量表评定: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帕利哌酮缓释片优于利培酮。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及阴性症状均有效。但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相对迅速,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整体社会功能改善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单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安全性和社会功能恢复,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8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时间为4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末,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减分率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治疗后,与各组治疗前比较,两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和阳性症状分、PSP均有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第2周和第4周末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分、PSP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治疗终点,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经颅磁刺激和帕利哌酮缓释片都是安全有效、可以耐受的。结论与单一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相比,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改善阴性症状和提高社会功能,;同时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复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38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持续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并比较患者的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和不良反应。结果患者治疗后第4周末PANSS各因子分、总分及PSP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PSP总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2%。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可有效改善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个人及社会功能,且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社会功能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68例,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患者予以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对照组予以利培酮片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4、8、16、24、32和4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价受试者相关指标,同时对患者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57例患者完成48周临床治疗,有11例患者脱落。1PANSS量表结果显示,与治疗前基线相比,两组患者从治疗4周至治疗48周的PAN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治疗24周和治疗32周的PANSS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2PSP量表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从治疗4周至治疗48周的PSP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同时观察组从治疗4周至治疗48周的PSP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MARS量表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从治疗4周至48周的MAR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明显,尤其是其较高的治疗依从性和安全性,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帕利哌酮和氨磺必利对首发未用药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体质量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女性首发未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帕利哌酮组45例患者采用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氨磺必利组45例患者通过口服氨磺必利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体重、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韦氏成人量表(WMS-RS)评分以及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试(MCCB)评分。结果两组血清催乳素水平治疗后各周期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2周体重较治疗前都有显著增加(P0.05),帕利哌酮组增加幅度低于氨磺必利组(P0.05);两组治疗后12周PANSS评分较治疗前都有显著降低(P0.05),但帕利哌酮组治疗后降低的幅度显著高于氨磺必利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和氨磺必利都能导致患者血清催乳素和体质量增加,但是氨磺必利体重增加的幅度更大。两种药物都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但帕利哌酮的治疗效果优于氨磺必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帕利哌酮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血脂、体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各35例。分别使用帕利哌酮缓释剂和奥氮平治疗,疗程均为8周。2组均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同时对比血脂、体质量的影响,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2组疗效均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帕利哌酮缓释剂组在导致体质量增加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奥氮平组(P<0.05),在对血脂的影响方面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的一线用药和维持治疗用药,疗效可靠,导致体质量增加的不良反应少于奥氮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来本院诊治精神分裂症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阿立哌唑组,各30例,帕利哌酮组给予帕利哌酮治疗,阿立哌唑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评分、个人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治疗2周后帕利哌酮组患儿SANS五项因子(思维贫乏、情感平淡或迟钝、意志缺乏/情感淡漠、兴趣缺乏/社交缺乏及注意损害)评分开始明显降低,PSP评分开始明显升高,阿立哌唑组治疗后4周SANS评分开始明显降低和PSP评分开始明显升高,帕利哌酮组改善程度好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4、8周TES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阿立哌唑相比,帕利哌酮能更好的改善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社会功能,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联合社会认知交互训练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及依从性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我院住院的80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服用帕利哌酮治疗,研究组服用帕利哌酮基础上联合社交训练治疗,均干预24周,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erson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scale,PSP)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各评分均有改善;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PSP及ITAQ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会认知交互训练在帕利哌酮治疗基础上可以改善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盐酸哌罗匹隆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哌罗匹隆组。两组患者入组治疗前均停用抗精神病药至少2周。哌罗匹隆组患者给予盐酸哌罗匹隆片口服,初始剂量8毫克,2周后逐渐增加至12-48毫克;帕利哌酮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初始剂量3毫克,2周后剂量逐渐增加至6-9毫克。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 PANSS)、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帕利哌酮组PANSS量表分低于哌罗匹隆组,帕利哌酮组有效率高于哌罗匹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帕利哌酮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阴性症状方面优于哌罗匹隆。帕利哌酮更容易出现体重增加及泌乳素升高,哌罗匹隆更容易出现静坐不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脂代谢影响。方法 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和利培酮单药治疗8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测量如下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AIST)、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OGTT后2h血糖(2hPG),采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的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及阴性症状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BMI、WAIST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的BMI、WAIST、TG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P〈0.05),HDL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之间比较,研究组BMI、WAIST、TG低于对照组,HDL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帕利哌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优于利培酮,引起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小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改善作用。方法:以开放、随机的方法将60例门诊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帕利哌酮和氟哌啶醇治疗,疗程1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8、12、1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精神症状,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持续性操作测验(CPT)、成人韦氏智力量表(WAIS)中的数字广度测验评估认知功能,采用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自评问卷(Q-LES-Q)评估生活质量,采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估社会功能;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各时点PAN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帕利哌酮组WCST、CPT成绩明显好于治疗前及氟哌啶醇组(P0.05或P0.01);Q-LES-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F=8.71,P0.01),且治疗第12及16周时明显高于氟哌啶醇组(t=2.58,2.84;P均0.01)。治疗后两组PSP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帕利哌酮组明显高于氟哌啶醇组(P0.05或P0.01)。结论:帕利哌酮和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精神症状的改善作用相当,但帕利哌酮对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也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48例和齐拉西酮组51例,分别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和齐拉西酮治疗6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2周及6周后,两组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组间比较,以帕利哌酮组PAN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帕利哌酮组个人与社会功能改善显著[PSP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平均(49.85±7.64)分和(60.32±8.24)分];而齐拉西酮组改善不明显[PSP评分分别平均(48.92±5.40)分和((53.38±6.90)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帕利哌酮缓释片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失眠、便秘、泌乳素升高,齐拉西酮主要为心电图QTc间期延长、失眠、头痛、恶心等。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改善社会功能方面均优于齐拉西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及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给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75~150 mg/次,分别于第1天、第8天、第(30±3)天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立哌唑10~30 mg/d。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及各项评分在治疗后各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2.17~6.16,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研究组PANSS评分较对照组降分明显(t=2.03~4.14,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均有效、安全,但前者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帕利哌酮缓释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帕利哌酮缓释片患者68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社会功能,根据PANSS减分率(≥50%为有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技术检测其MDR1C3435T位点的基因型。将有效组和无效组的基因型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治疗前后PANSS及PSP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效组与无效组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未发现MDR1C3435T基因多态性与帕利哌酮的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入组条件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1名,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帕利哌酮缓释片联合rTMS),对照组31例(单纯药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症状;应用数字划消测验(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分别单药治疗8周;治疗前后给予阳性与阴性量表(PAN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给予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检测。结果:帕利哌酮组和奥氮平组分别有48例及45例患者完成观察。治疗8周后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1),且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肝功能异常率帕利哌酮组(21.6%)与奥氮平组(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各时间段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的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奥氮平片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当,且对肝功能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例首次发病住院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估安全性。结果PANSS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临床总有效率为85%,起效时间为1周,有效剂量为6—9mg/d。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8周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均有效,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女性患者疗效、代谢及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平行交叉分组,对96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研究组(帕利哌酮)和对照组(奥氮平),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4周、8周、12周末疗效、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催乳素、体质量的变化。结果研究组47例,实际完成30例,对照组49例,实际完成33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组间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催乳素、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各周期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PANSS)、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胆固醇、催乳素、体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与奥氮平相当,治疗12周后对血糖、甘油三酯影响与奥氮平相近,对胆固醇、催乳素水平升高,体质量增加较奥氮平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舍用艾司西酞普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浓度及阴性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4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利哌酮合用艾司西酞普兰)与对照组(单用帕利哌酮),治疗12周。于治疗第0、4、8、12周监测血清BDNF浓度,同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①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5.7%和64.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O.05);②疗后8、12周,两组BDNF浓度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BDNF浓度升高较对照组明显(t=2.0814,2.4719;P〈0.05);③两组PANSS总分和各阴性因子均较治疗前减少(P均〈0.05),但研究组PANSS总分及各阴性因子分差异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9,2.014,P〈0.05);④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帕利哌酮合用艾司西酞普兰可明显提高BDNF浓度,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