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早产的相关高危因素及其早产儿结局。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该院住院分娩的258例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早产类型分为自发性早产组(186例)和治疗性早产组(72例),对其各自相关的高危因素及其早产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自发性早产中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112例,占60.21%,PPROM是自发性早产的最主要高危因素,其次为早产史、孕期产检次数、孕期先兆流产史、多胎、胎位异常等;治疗性早产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缺氧、胆汁淤积症;治疗性早产组主要以剖宫产终止妊娠,剖宫产率高达90.28%,明显高于自发性早产组(P0.01);自发性早产组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并发症明显低于治疗性早产组(P0.05),两组新生儿治愈率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多种高危因素与早产发生有关,因此应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发现早产潜在的高危因素,积极制定防治措施,减少早产的发生,同时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2.
李海倩  周红银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6):2435-2437
目的:观察医源性早产新生儿及产妇的临床表现及预后,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医源性早产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不同类型早产孕妇和新生儿的围产期临床资料,对不同组别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娩方式、围产期新生儿情况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自发性早产组孕妇平均年龄(26.10±1.80)岁,胎膜早破早产组平均年龄(23.20±2.30)岁,医源性早产组平均年龄(30.70±2.50)岁。医源性早产孕妇中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5例(52.82%),胎盘因素40例(28.17%),妊娠合并症19例(13.38%),宫内生长受限8例(5.63%),医源性早产组与自发性早产组及胎膜早破早产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出生后1 m in 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减少人工流产率、坚持孕期产检、及时发现疾病和治疗、加强监护,是减少医源性早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主要原因和早产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分娩的910例早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早产发生率22%;早产原因依次排位为:胎膜早破、自发性早产、胎盘因素、多胎妊娠、胎位不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症、羊水因素、脐带因素、胎儿宫内窘迫、子宫畸形、宫颈机能不全、子宫脱垂。孕龄〉34W以上的早产儿发生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症(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新生儿死亡的几率明显低于孕龄≤34W的早产儿。结论早产与妊娠并发症和妊娠合并症等密切相关,围产儿结局与胎龄和体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470例早产相关因素及早产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早产发生现状及不同孕周、不同类型早产儿的结局。方法:选择2010年1月1日~2012年5月31日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孕28周~36+6周早产产妇470例为研究对象。结果:①早产发生率:早产发生率为29.03%(470/1 619)。②早产发生孕周:平均分娩孕周33.5周,其中早期早产发生率为15.11%(71/470),中期早产发生率19.87%(94/470),晚期早产发生率64.89%(305/470)。③早产发生的原因:在早产的发生原因排序中,医源性早产占首位,其次为PPROM早产和自发性早产。医源性早产中前5位原因分别是双胎及其相关并发症50例(18.58%),前置胎盘44例(16.35%),子痫前期39例(14.49%),子宫疤痕33例(12.26%),胎盘早剥9例(3.34%)。④不同孕周的早产儿结局比较: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与孕周相关,早期、中期、晚期早产儿的并发症(新生儿窒息、肺部感染、颅内出血、肺透明膜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不同原因的早产儿结局比较:在医源性早产、PPROM及自发性早产中,围生儿死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部感染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在上述原因的早产组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新生儿窒息及NRDS发生率在上述各种原因的早产组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的并发症及死亡率与孕周密切相关,<32周的早期早产儿死亡率和并发症明显增高。减少医源性早产,积极预防PPROM及自发性早产的发生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孕妇发生极早早产和早期早产的高危因素,为降低早产率提供科学指导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分娩的25 715名单胎活产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孕产妇基本信息和其配偶年龄等资料,进行去标识化处理后对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极早早产和早期早产的危险因素。结果2017-2019年共发生早产1 036例(4.0%),其中自发性早产720例(2.8%),治疗性早产316例(1.2%),自发性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性早产发生率(P0.01)。1 036例早产儿中,极早早产26例(2.5%),早期早产140例(13.5%),中期早产78例(7.5%),晚期早产792例(76.5%)。孕产妇高龄、配偶高龄、经产妇、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极早早产和早期早产的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对新生儿的危害极大,尤其是极早早产和早期早产,不仅影响新生儿身体发育,而且增加新生儿发生近、远期并发症的风险。筛选极早早产和早期早产的危险因素,对有此类风险的孕产妇进行早期预测和预防可降低极早早产和早期早产发生率,对提升新生儿存活率,降低早产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早产及自发性早产的母婴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住院的48例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38例自发性早产孕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母婴结局。结果两组孕妇剖宫产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与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略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早产和自发性早产均对孕妇和新生儿健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剖宫产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对病情进展的关注,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积极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早产的临床因素、新生儿结局和胎盘病理学改变。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2014-2016年分娩的442例活产、单胎、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胎盘均送病理检查,并将442例分为胎膜完整(IM)组257例和胎膜早破(PROM)组185例,比较两组早产发生的临床因素、新生儿结局和胎盘病理改变。结果 IM组的早产儿出生体质量明显低于PRO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剖宫产率、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子痫前期和产前胎儿监护异常者明显高于PROM组(均P0.05)。IM组的胎盘急性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的绒毛膜羊膜炎、绒毛膜板炎和脐带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PRO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M组无血管绒毛(AV)和绒毛梗死比PROM组更多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早产儿住院率、转院率和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当将早产儿分为35周和≥35周比较时,早产儿的住院率、转院率和死亡率在35周中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痫前期是IM早产的主要原因,且多伴有异常的胎儿监护和SGA的发生。PROM组早产更容易伴发母体和胎儿的炎症反应。早产儿的发病率、严重病患率和死亡率与分组无关,但与产时的孕龄有明显的关联,35孕周早产儿的发病率、严重病患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分析早产儿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早产的病例200例作为早产组,同期住院分娩的足月病例20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早产组孕妇、足月组孕妇以及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早产发生的主要原因、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胎龄对早产结局的影响以及早产儿出生体重对早产结局的影响。结果医源性早产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为子痫前期,其次为胎儿窘迫、胎盘因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和羊水过少、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组的高龄、早产史、反复流产史、未正规产检、胎膜早破、产前出血、子痫前期和胎儿窘迫的比例均高于足月组(P0.05)。早产儿胎龄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窒息、早产儿死亡和早产儿肺炎的发生率均有相关性(P0.05)。早产儿出生体重和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早产儿窒息、早产儿死亡和早产儿肺炎的发生率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医源性早产的主要原因有子痫前期、胎儿窘迫、胎盘因素、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和羊水过少、重度肝内胆汁淤积症。早产的危险因素有高龄、早产史、反复流产史、未正规产检、胎膜早破、产前出血、羊水过多以及胎儿窘迫。早产儿胎龄和出生体重与早产儿结局有相关性,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早产儿的结局越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与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的关系及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6月在南方医院产科分娩并行胎盘病理检查的28~33+6周单胎孕妇共342例,根据孕妇有无高危因素分为高危组和对照组,对两组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及早产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高危组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的高危因素(OR=2.527,P0.05);高危组早产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死胎、剖宫产、小于胎龄、胎儿窘迫、严重新生儿发病率及围生期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妊娠孕妇,早产胎盘病理缺氧性改变可能预示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并会导致新生儿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10.
135例医源性早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减少医源性早产,改善围产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医源性早产原因、围产儿结局。结果分娩6601例,早产416例,其中医源性早产135例,发生率2.05%。其主要原因为前置胎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及妊娠合并心脏病、胎儿窘迫、疤痕子宫及羊水过少,其中前4种原因占91.85%。胎盘因素成为近年来医源性早产的最主要原因,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医源性早产与自然早产相比,剖宫产率、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围产儿死亡率明显升高,要改善围产儿预后需在产前就重视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作好新生儿窒息的复苏,减少新生儿重度窒息、颅内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危险因素、胎盘病理变化及妊娠结局,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余姚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早产产妇10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早产无合并症无胎膜早破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早产胎膜早破危险因素,比较两组产妇胎盘胎膜病理变化以及妊娠结局。结果早产胎膜早破产妇主要危险因素为流产引产史、生殖道感染、妊娠期糖尿病、胎位异常、宫颈机能不全等。观察组产妇绒毛膜羊膜炎、绒毛间质纤维化、合体结节增多以及胎盘梗死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绒毛膜羊膜炎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产褥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胎膜早破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胎膜早破可引发胎盘病理性改变,引发孕产妇不良妊娠及结局。需密切监测胎膜病理变化,及时改善不良妊娠结局,以确保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2.
547例早产危险因素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华  白丽华  王兆贤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693-3694
目的:分析早产的危险因素,比较单独应用硫酸镁与硫酸镁、舒喘灵联合用药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治疗疗效差别。方法:将本院近7年来547例早产病例的危险因素分类排序,筛选早产的高危因素。将432例早产的临床治疗方法作对比分析。结果:7年来分娩总数10851例,早产发生率5.04%,其中与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为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多胎妊娠、宫颈机能不全、胎儿宫内窘迫、胎盘异常等。硫酸镁与沙丁胺醇(舒喘灵)联合用药治疗早产优于单独应用硫酸镁。结论:早产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胎膜早破是导致早产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硫酸镁与舒喘灵联合应用治疗早产可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宁波市鄞州区咸祥中心卫生院2003-2014年产妇早产状况。方法:248例于该院分娩的早产产妇作为早产组,采用系统抽样随机选出同时期的248例足月产妇作为对照组。专人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年龄、产检次数、分娩时妊娠天数及住院天数),早产可能的相关因素,包括:孕次、产次、自然流产次数、人流次数、产检次数、胎膜早破(PROM)、妇产科疾病既往史、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多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胎盘植入、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位异常、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和助孕技术。将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早产相关因素,并对比2组产妇的分娩情况及新生儿状况。结果:近10年早产发生率为11.93%,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自然流产次数、PROM、妇产科疾病既往史、ICP、多胎妊娠、GDM、PIH、胎盘粘连、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窘迫和助孕技术为早产相关危险因素,产检次数是早产保护因素。而孕次、产次、胎盘植入、人流次数和胎位异常并非早产相关因素。早产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死亡率和专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与自然流产次数、PROM、妇产科疾病既往史等多种因素相关,早产是新生儿死亡及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与自发性早产的临床结果,分析不同早产对母婴结局的影响,以期寻找最佳干预措施来保障母婴生命质量。方法选取自2009年7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早产产妇180例,其中单胎重度子痫前期早产孕妇80例,作为实验组;单胎自发性早产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其分娩结局进行比较分析,并做好相应记录。结果实验组产妇进行剖宫产术72例,占90.0%,对照组进行剖宫产术24例,占24.0%,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产妇死胎发生率,实验组3例,占3.8%,对照组4例,占4.0%,无统计学意义;而通过观测新生儿生命质量,实验组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新生儿相关疾病发生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监护天数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早产与自发性早产对胎儿生命质量均有极大影响,因此应该采取科学的产前监护并经常进行产前检查,以降低早产发生率并提高新生儿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病因导致自发性早产的孕周、保胎时间、早产儿预后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未发生胎膜早破的自发性早产,比较不同孕周、不同原因、不同保胎时间及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导致自发性早产病因依次为宫内感染、瘢痕子宫、双胎妊娠、臀位、羊水过多、生殖道异常等,其中32周前臀位所占比例较大,32周后则比例降低;宫内感染者保胎时间最短,早产常不可避免.结论:①宫内感染是自发性早产的最主要病因,因宫内感染引发先兆早产的保胎时间最短.②在考虑早产儿存活可能性的基础上,剖宫产能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及颅内出血发生率.③发生胎膜早破者较未发生胎膜早破者新生儿感染率明显增高,32周前分娩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32周后分娩者,与是否存在胎膜早破无明显相关性.④产前积极防治感染,能有效减少早产发生,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及患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的原因、治疗方法、结局。方法:对2007年12月~2011年12月300例胎膜早破的住院分娩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生殖道感染和胎位异常是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诱因;利托君、硫酸镁抑制宫缩治疗延长妊娠时间;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减少了肺透明膜病变的发生率;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监测是抗生素应用时间、效果的指标;剖宫产指征主要是胎儿窘迫。结论: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与胎位异常及生殖道感染关系密切;抑制宫缩延长妊娠时间及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明显改善新生儿结局;分娩方式、时机主要依据胎儿宫内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7.
汤斐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783-1785
目的:探讨7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的临床结局。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因PPROM而早产的72例不同孕周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并寻求适当的处理方法,获得满意的妊娠结局。结果:72例PPROM患者发生胎膜早破的诱发因素中阴道炎居首位,占19.44%。孕28~33+6周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及NRDS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孕34~36+6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产胎膜早破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则较足月无胎膜早破组明显增加(P<0.05)。在足月分娩与早产胎膜早破产妇的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宫内窘迫均居首位,早产胎膜早破组的羊水过少、产前感染指征较足月无胎膜早破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针对不同孕周的PPROM患者应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策略,34~36+6孕周PPROM患者建议在积极期待治疗期间及时分娩,以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早产胎膜早破孕妇分娩结局和对新生儿的影响,了解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开始的时间对分娩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更好地掌握对早产胎膜早破孕妇的治疗。方法选取早产胎膜未破259例为A组及早产胎膜早破198例为B组,观察B组在早产孕妇中的发生率及A组与B组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观察B组不同由破膜至开始使用抗生素的时间对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早产胎膜早破占早产孕妇的43.3%,胎膜早破是早产的一个重要原因。A组与B组的胎儿宫内窘迫率、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肺损伤率、新生儿感染率、新生儿肺炎率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孕妇破膜至开始使用抗生素时间≤12h与破膜至开始使用抗生素时间12h的两种情况宫内窘迫率、新生儿感染率、新生儿肺炎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肺损伤率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是早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早产胎膜早破孕妇更易导致难产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更早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能会减少宫内窘迫、新生儿感染及新生儿肺炎,需要掌握抗生素的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19.
57例早产病因与新生儿结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57例早产的病因及新生儿结局,将早产分娩不同孕龄分为28~33+6周,34~36+6周两组,与同期足月分娩50例对照。结果:胎膜早破、妊娠胆汁淤积症、双胎、臀位、妊高征占早产病因前5位,不同孕龄组母亲年龄及人流史无显著差异;而新生儿死亡、窒息及新生儿低体重发生率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低,其窒息死亡发生率越高。提高对早产高危因素的预防及治疗对防治早产、改善新生儿结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金海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9):4120-4122
目的:探讨医源性早产的指征,促胎肺成熟药物的作用,分娩时机的选择及终止妊娠的方法。方法:对本院126例医源性早产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源性早产最常见因素为妊高征(35.71%),其次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以及前置胎盘等。随着孕周增加,尤其是33周以后,在有计划地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下,早产儿窒息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下降。结论:对不可避免的医源性早产,产前定期检查和适当干预,选择恰当孕周终止妊娠可取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