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孤立性肺结节动态增强MRI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用动态增强MRI对 4 4例孤立性肺结节的增强模式进行定量分析。在动态增强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基础上 ,测量病灶的最大增强线性斜率 (SS)、强化峰值 (PH) ,以及在增强后 1、2、4min时的信号强度改变率 (E1、E2及E4)。结果 恶性结节和炎症性结节较结核球有更高的SS[(4 4 4± 1 4 0 ) % /s、(3 99± 0 71) % /s、(0 86± 0 37) % /s,P <0 0 0 1]和PH(99 4 9± 2 0 5 2、10 8 2 0± 11 90、14 12± 5 92 ,P <0 0 0 1) ;炎症性结节在 4min时信号强度改变率E4高于恶性结节 [(12 0 0 2± 6 95 ) %与 (6 7 0 3± 18 0 4 ) % ,P <0 0 0 1]。结论 动态增强MRI能反映病灶的血供信息 ,为孤立性肺结节性质的鉴别诊断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诱发性大鼠肝硬化性肝癌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MRI与电镜表现. 材料与方法 16只由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导的肝硬化性肝癌大鼠行肝脏SPIO增强前后MR扫描,再行肝脏病理学及电镜检查. 结果 肝癌在T1WI上为低或等低信号,T2WI为较高信号.SPIO增强T2WI上,正常肝实质、肝硬化组织信号强度(SI)较增强前明显下降,肝癌SI较增强前无明显下降,其对比噪声比(CNR)升高,病变显示清晰.SPIO增强T1WI上正常肝实质及硬化肝组织SI无明显下降,肝癌SI较增强前升高,其CNR较增强前降低,病变显示不清楚.电镜下正常肝组织枯否细胞(KC)内溶酶体丰富,可见较多黑色颗粒状SPIO粒子,胞浆内可见大的SPIO簇.肝硬化组织细胞间隔增宽,胶原纤维明显增多,KC数量无明显减少,其内溶酶体有所减少,可见散在SPIO粒子,胞浆内可见较大的SPIO簇.肝癌组织KC数量减少或消失,癌细胞内细胞器基本消失,核异型. 结论 诱导性大鼠肝硬化性肝癌MR信号表现与人类肝癌相似.SPIO增强肝脏信号改变和KC数量及吞噬功能有一定关系.SPIO增强T2WI不仅能提高肝癌的对比,且能间接反映KC数量,可以预测肝癌组织学分级.  相似文献   

3.
正摘要目的以CT肝动脉增强(CTHA)影像为参照标准,对照对比剂增强(CE)超声与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对肝细胞癌(HCC)与发育不良性结节(DN)动脉性富血管程度的评估。方法54例连续病人纳入研究,其中组织学证实HCC57个,DN(高分级)3个。所有病例均接受了CE超声、钆塞酸二钠增强MRI与CTHA检  相似文献   

4.
正目的探讨侵袭性乳腺癌对比增强超声(CEUS)动态参数与传统及分子学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75例侵袭性乳腺癌,团注2.4 mL六氟化硫微泡对比剂后行增强超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SPN与AO CT增强比值在螺旋CT动态增强薄层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及临床观察证实79例成年患者肺部孤立结节(直径≤3 0 cm)进行研究,其中周围型肺癌 47 例,结核瘤 23 例,炎症结节7例,错构瘤2例。在静脉注射碘对比剂100 ml(3 5 ml/s)前后,对病灶进行一系列薄层扫描,测量增强前后各扫描层面的CT值,计算结节的最大增强 CT值和 SPN/AO值,分析结节的增强类型。 结果 肺癌和炎症结节的最大增强值(47±15 Hu和45±19 Hu)大于结核瘤的最大增强值(18±9 Hu)(P<0 01),肺癌和炎症结节 SPN/AO值(40±20%和 45±29%)大于结核瘤的SPN/AO值(12±12%) (P< 0 01),肺癌和炎症结节的最大增强 CT 值和 SPN/AO 值无显著性差异(P>0 05)。 结论 SPN与AO CT增强比值在螺旋CT动态增强薄层扫描中能准确判断SPN的增强程度,可提高SPN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正目的采用对比增强MR成像(CE-MRI)比较局灶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和胰腺导管腺癌(PDA),评估动脉期(AP)病变对比(Contrast_(AP))鉴别这两种疾病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增强CT作为对照标准,回顾性对照分析了增强超声(US)在局灶性肝脏病变(FLL)相关的肝脏灌注异常(hepatic perfusion disorder,HPD)方面的诊断价值与特征。材料与方法该研究经当地机构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知  相似文献   

8.
正摘要目的比较3D和2D对比增强血管壁MR成像(CE-VW)对颅内外动脉巨细胞性动脉炎(GCA)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这项前瞻性的双中心研究经国家伦理委员会批准,  相似文献   

9.
增强和非增强MRA对肾动脉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MRA对肾动脉性高血压诊断的价值。方法:搜索Pub/Medline、Ovid、CNKI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所有用MRA对肾动脉性高血压进行诊断的文献,提取相关文献数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数据分析采用Excel2003和MT软件,进行异值性检验,得到合并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合并的比数比(OR)值。结果:共检索到文献50篇,其中有非增强的2D、3DTOF和PCMRA技术文献32篇和动态增强MRA技术(DCEMRA)文献18篇,文献质量水平为1和2级。利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处理,DCEMRA技术的合并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1%(CI:95.2%~98.5%)和94.8%(CI:93.4%~96%),合并比数比(DOR)为311.31(CI:173.23~559.45),加权SROC面积(AUC)为0.9875,SE为0.0031,Q值为0.9561,SE0.0072。非增强的MRA技术的合并敏感度为92.9%(CI:90.3%~95%),特异度为87.6%(CI:86%~89.2%),合并比数比(DOR)为98.411(CI:56.781~170.56);加权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37,SE为0.0055,Q值为0.9259,SE0.0094,两方法的合并DOR和Q值及AUC比较(P<0.05)。结论:入选文献均有较高的水平。MRA有较高的准确性,而显示DCEMRA血管造影比非增强的MRA技术对肾动脉性高血压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孤立性肺结节增强扫描CT值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增强薄层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 (SPN)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3 7例孤立性肺结节 (直径≤ 3cm)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 ,比较增强前后CT值变化 ,分析结节强化程度和强化类型对其良、恶性鉴别的意义 ;并对不同组织学类型肺癌强化程度和强化类型进行初步探讨。结果 恶性SPN强化值 ( CT值 )≥ 3 0HU ,良性SPN强化值 <3 0HU有显著性差异 ;不同组织类型肺癌强化程度和强化类型不同。结论 增强CT扫描能显示SPN的强化特征并有助于定性诊断 ,是鉴别SPN良、恶性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评价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在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定量评价中的作用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37例孤立性肺结节(直径≤4cm,24例恶性,6例良性,7例炎性)患者,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以4ml/s的流率注入对比剂90ml).记录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及灌注值,孤立性肺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灌注值=时间-密度曲线最大斜率/大动脉强化值.结果恶性(37.98±17.97HU)与炎性(43.86±14.20HU)结节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5.65±6.43HU)结节(P<0.001;P<0.001).恶性与炎性结节强化值无显著差异(P=0.647>0.01).炎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20.78%±4.14%)明显高于良性(2.00%±2.26%)与恶性(14.63%±6.22%)结节(P<0.001;P=0.021<0.05).恶性结节与大动脉强化值比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78.39±55.18ml/min/100g)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2.13±2.84ml/min/100g)与恶性(33.91±15.58ml/min/100g)结节(P<0.001;P=0.001<0.01).恶性结节灌注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01).炎性(39.36±9.57HU)与良性(37.73±8.39HU )结节增强前的CT值明显低于恶性(45.73±4.21HU)结节(P=0.04<0.05;P=0.014<0.05).炎性与良性结节增强前的CT值无显著差异(P=0.836>0.01).结论 MSCT动态增强能提供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有助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延迟碘增强(LIE)双能CT(DECT)选择性单能影像评估陈旧性心肌梗死(CMI)的影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方法 20例有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史的病人行心脏LIE-  相似文献   

13.
孤立性肺结节CT动态增强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评价CT动态增强特性对孤立性肺结节 (SPNs)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49例SPNs分为 3组 ,恶性组2 9例 ,炎性组 12例及其它良性结节组 8例 ,均做了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动态增强时间 -密度曲线走势 ,评价强化峰值 (PH)和强化方式在 3组间有无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抗CD3 4抗体标记血管内皮 ,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 ,分析PH与MVD有无相关性。结果  3组SPNs时间 -密度曲线走势不同 ;恶性组和炎性组PH均高于其它良性组 [PH分别为 ( 4 5 .4± 19.0 6)HU、( 5 3 .7± 10 .98)HU、( 9.0± 4.77)HU ,P <0 .0 1] ,恶性组与炎性组PH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PH与MVD呈正相关 (rs=0 .62 3 3 ,P <0 .0 1) ;3组SPNs的强化方式有极显著差异 (Ρ <0 .0 0 1)。结论 SPNsCT动态增强扫描可反映结节的血管化程度、血流动态变化过程及强化特征 ,有助于对结节性质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动态增强CT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67,自引:4,他引:67  
目的 利用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SPNs) ,并探讨该方法在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80例患有无钙化的SPNs (直径≤ 30mm)的患者进行动态增强CT扫描。评价SPNs的时间 密度曲线 (T DC)模式 ;记录其增强前密度值、增强峰值 (PH)、SPN与主动脉PH值的比值 (S/A)以及SPNs的强化模式 ;计算SPNs的灌注值。结果 恶性、良性及炎性结节显示了不同的T DC模式。恶性和炎性结节的PH (P <0 0 0 0 1;P <0 0 0 0 1)和S/A比值(χ2 =32 6 2 ,P <0 0 0 0 1;χ2 =15 4 6 ,P <0 0 0 0 1)显著高于良性结节 ;而恶性和炎性结节之间的PH(P =0 96 )和S/A (χ2 =0 35 ,P =0 5 5 )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炎性结节增强前密度低于恶性结节(P <0 0 5 )。恶性和炎性结节的灌注值均高于良性结节 (P <0 0 0 1,P <0 0 1) ,而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灌注值之间的差异则无显著性意义 (P =0 6 3)。结论 动态对比增强功能CT提供了SPNs血流模式的定量信息 ,并可用于无创性地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 R动态增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3例孤立性肺结节行M R动态增强,绘制MR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测量病灶的强化峰值(PH)、最大线性强化斜率(SS)、最大强化率(Emax)及1、2、3、4、5、6min时的信号强化率(E1、E2、E3、E4、E5、E6).结果:恶性结节及炎性结节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良性结节,恶性结节及炎性结节的PH、SS、Emax、E1~E6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P<0.01).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均强化明显,但两者之间的PH、SS、Emax、E1~E6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R动态增强能反映孤立性肺结节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摘要目的后期增强(LE)多层CT(le MDCT)可以用来观察肥厚性心肌病(HCM)的心肌(内部)纤维化。LE与不良心脏病变有关。本研究重点是通过le MDCT显示可能与LE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腺瘤性息肉癌变(APC)的MRI增强表现特点.方法 观察8例直肠腺瘤性息肉(AP)和APC共10枚病灶的MRI冠、矢、轴多方位增强扫描图像,并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结果 10枚直肠AP中,带蒂9枚,宽基底1枚;管状腺瘤1枚,绒毛-管状腺瘤4枚,绒毛-管状腺瘤伴局部癌变5枚.5枚AP增强扫描均呈“三环”状强化;5枚APC中4枚呈“煎蛋”样强化,1枚呈“铺路石”样强化.结论 直肠APC MRI增强扫描呈现“煎蛋”样强化,是否为APC的特征表现,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正摘要目的判断双源CT(DECT)碘增强影像定量分析技术是否能够提高对表现为磨玻璃结节(GGN)的侵袭性腺癌与非侵袭性腺癌及微侵袭性腺癌(MIA)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在这项前瞻性研究中,共有34例病人,39个GGN,所有病人均行DECT检查,之后行肿物完全切除术。对各种定量影像参数进行评估,包括虚拟平扫影像(VNC)及碘增强影像。结果在39个GGN中,原位腺癌(AIS)4个(10%),MIA 9个(23%),侵袭性腺癌26个(67%)。当只对VNC影像进行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超声造影在乳腺实性病灶中的不同增强模式,探讨该技术对乳腺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onoVue观察乳腺实性病灶55例,各组别包括腺病25例,纤维腺瘤20例,乳腺癌10例。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从以下方面评价:①ROI曲线的增强时相及强度;②病灶增强的目视特征;③病灶增强的边界特征。结果:53例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ROI曲线形态显示增强均为快速增强型,各组别增强起始时间及达峰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腺病组与纤维腺瘤组的峰值强度与增强持续时间高于乳腺癌组(P>0.05)。病灶增强的目视特征:80%腺病病灶和95%纤维腺瘤表现为均匀增强型,乳腺癌组均表现为周边增强或不均匀增强。病灶增强的边界特征:70%的纤维腺瘤和80%的乳腺癌病灶表现为边界清晰型,76%的腺病病灶表现为无边界型。结论:乳腺实性病灶的不同增强模式能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CT动态增强与三维血管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性诊断价值.方法 对26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采用动态增强扫描,计算病灶最大CT净增值,绘制时间-密度曲线,并利用随机工作站,行肺结节的三维血管重建.根据肺结节增强后的最大CT净增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其周围的血管特征,对病变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1)孤立性肺结节动态增强、三维血管重建对病变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2)孤立性肺结节动态增强和三维血管重建相结合,其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71%、84%.结论 动态CT增强与三维血管重建相结合可明显提高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