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对三硝基苯磺酸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组和康复新液低、中、高剂量组,以三硝基苯磺酸灌肠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和病理组织学评分(HS),测定脏器指数、血清IL-4、IL-17,结肠黏膜MPO、EGF、TGF-β1的表达水平等。结果 DAI结果提示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4、IL-17、EGF、TGF-β1均明显降低,而CMDI、HS、结肠指数及结肠黏膜MPO均明显升高。康复新液各组DAI、CMDI、HS、结肠黏膜MPO均降低(P<0.05或P<0.01),IL-4、IL-17、EGF、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康复新液灌肠能够有效缓解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PO表达,上调IL-4、IL-17、EGF和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布地奈德脂质体温敏凝胶剂(Bud-Lip-TSG)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salt,DSS)致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昆明小鼠的药效作用。方法:建立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Bud-Lip-TSG低、中、高剂量组。测定小鼠给药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AI)、肠黏膜损伤评分(CMDI)、脏器指数、结肠组织病理评分,血清中IL-6、IL-10水平,结肠组织中的TNF-α、IL-10、髓过氧化酶(MPO)水平变化。结果:Bud-Lip-TSG各剂量组小鼠的DAI评分、CMDI、结肠组织病理评分、脾脏指数降低;结肠长度、结肠湿质量、结肠指数增加;各给药组结肠组织中IL-10显著升高,TNF-α水平、MPO活力显著降低,;Bud-Lip-TSG高剂量组血液中IL-6显著降低、IL-10显著升高,Bud-Lip-TSG中、高剂量组胸腺指数显著增加。结论:Bud-Lip-TSG可改善模型小鼠UC症状,对结肠黏膜有修复作用,可改善炎症因子的表达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华蟾素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结肠灌注建立UC大鼠模型。按照大鼠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华蟾素低剂量组(HCS-L)、华蟾素高剂量组(HCS-H),每组6只。对照组、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肠,阳性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灌肠液1.5 g·kg^(-1)灌肠,HCS-L、HCS-H分别予以华蟾素200、400 mg·kg^(-1)灌肠,每日1次,连续14 d。用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进行评分,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胱天蛋白酶-1(caspase-1)、咬合蛋白(Occludin)、带状闭合蛋白(ZO-1)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HCS-L、HCS-H的DAI评分分别为0.11±0.27,2.44±0.54,1.22±0.78,1.33±0.73,1.06±0.61;上述5组的CMDI评分分别为0.17±0.41,2.83±1.17,1.00±0.89,1.33±0.52,0.83±0.7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DAI评分、CMDI评分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HCS-L、HCS-H的DAI评分、CMDI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HCS-L、HCS-H血清中IL-1β、IL-18、TNF-α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结肠组织中NLRP3、caspase-1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升高,Occludin、ZO-1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降低(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HCS-L、HCS-H结肠组织中NLRP3、casepase-1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降低,Occludin、ZO-1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华蟾素可明显缓解UC大鼠症状,改善UC大鼠肠黏膜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的过度激活、降低炎症反应、增强黏膜屏障的完整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方蜚蠊提取物PB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异体抗原联合醋酸建立慢性UC模型,正常组及模型组灌肠给予氯化钠溶液,其余各组分别给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肠炎宁和PB低、中、高剂量药物。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病理组织学评分(HS);测定脏器指数和结肠黏膜指数(CMDI);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4、IL-8、IL-17、INF-γ、CRP、IgG,以及结肠黏膜中TNF-α、MPO、EGF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8、IL-17、INF-γ、CRP、IgG、TNF-α、MPO含量均明显升高,IL-4、EGF含量明显降低(P<0.01,P<0.05);PB各剂量组DAI、CMDI、HS、IL-8、IL-17、INF-γ、CRP、IgG、TNF-α、MPO含量均明显降低,IL-4含量明显升高(P<0.01,P<0.05)。结论复方蜚蠊提取物PB灌肠给药后能够有效缓解异体抗原联合醋酸诱导的大鼠慢性UC,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Th2细胞亚群活化,使倾向于Th1的Th1/Th2平衡向Th2移动,发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调节作用,达到免疫平衡稳态有关。  相似文献   

5.
实验性结肠炎中氧化过度及褪黑素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免疫性结肠炎的影响及有关机制。方法 应用三硝基苯磺酸和乙醇制备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 (5 氨基水杨酸 ,1 0 0mg·kg- 1 )、褪黑素给药组 (2 5 ,5 0 ,1 0 0mg·kg- 1 ) ,每天灌肠给药 1次 ,给药时间从制备模型 1wk后开始至实验结束共 3wk。观察大鼠结肠黏膜损伤指数 (CMDI)、粪便隐血实验 (OB)、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和黏膜病理组织学 (HS)情况 ,并检测结肠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血浆和结肠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 模型组大鼠结肠CMDI、HS、OB程度和MPO水平均比正常组升高 ,褪黑素可改善结肠炎大鼠CM DI和HS ,降低MPO水平和粪便OB程度 ,改善结肠黏膜病理损伤 ,大鼠结肠MDA、血浆和结肠NO含量增加 ,结肠SOD、GSHPx和CAT水平降低 ,MT可降低MDA、NO含量 ,增加GSHPx、SOD和CAT水平。结论 MT对大鼠结肠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MT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影响及有关机制初探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大鼠乙酸性结肠炎的影响及有关机制。方法 制备大鼠乙酸性结肠炎模型 ,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对照组 (5 氨基水杨酸 ,10 0mg·kg-1)、MT给药组 (2 5 ,5 0 ,10 0mg·kg-1) ,采用灌肠方式给药 ,每天 1次 ,给药时间从制备模型 2 4h后开始至实验结束共 7d ,正常及模型对照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肠。实验结束后观察大鼠结肠粘膜损伤指数 (CMDI)、粪便隐血实验(OB)、髓过氧化物酶 (MPO)含量和粘膜病理组织学 (HS)情况 ,并检测结肠组织丙二醛 (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过氧化氢酶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含量。结果 乙酸性结肠炎大鼠结肠CMDI、HS、OB程度和MPO水平均比正常组明显升高 ,MT灌肠可减轻乙酸性结肠炎大鼠的CMDI和粪便OB程度 ,降低MPO水平 ,10 0mg·kg-1MT可改善结肠粘膜病理损伤。同时可见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MDA、NO含量增加 ,SOD、GSH Px和CAT水平降低。MT可明显降低MDA、NO含量 ,增加GSH Px、SOD和CAT水平。结论 MT对乙酸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当归多糖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研究当归多糖对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结肠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免疫性结肠炎模型,灌肠用药21 d后,评价大鼠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检测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与SOD活性,MDA、NO含量及IL-2、TNF-α、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同时检测血浆IL-2、TNF-α、NO水平。结果 当归多糖(250、500、 1000 mg·kg~(-1))灌肠降低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的CMDI值,MDA、NO含量,MPO活性及IL-2、TNF-α水平,使显著降低的SOD活性,TGF-β、IL-10水平升高,血浆NO水平降低不明显。ASP用药呈一定量效关系。结论 当归多糖通过拮抗氧化、免疫调节、损伤修复作用缓解免疫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反应,减轻结肠损伤。  相似文献   

8.
褪黑激素调节巨噬细胞功能减轻结肠免疫损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褪黑素(MT)对大鼠结肠免疫损伤的影响及与巨噬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利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乙醇灌肠制备大鼠结肠炎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5-氨基水杨酸给药组(100 mg/kg)和MT给药组(2.5,5.0,10.0 mg/kg),每大灌肠给药一次,从制备模型d 7开始共21 d.测定结肠粘膜损伤指数(CMDI)、粘膜病理组织学评分(HS)、粪便隐血实验(OBT)和髓过氧化物酶(MPO)、IL-1、TNF-α、NO水平.结果:大鼠经TNBS和乙醇处理后CMDI、HS、OBT和MPO水平以及结肠和血浆中IL-1、TNF-α和NO水平明显高于正常,MT可不同程度逆转上述变化,减轻大鼠结肠免疫损伤.结论:MT灌肠能减轻结肠炎大鼠粘膜损伤,此与MT调节巨噬细胞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新栓对慢性阴道炎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阴道组织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大肠埃希菌、白色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菌液和8%苯酚胶液交叉感染建立大鼠阴道炎模型。经阴道给予空白栓,双唑泰栓(37.84 mg·kg^-1),高剂量(80mg·kg^-1)、低剂量(40mg·kg^-1)康复新栓治疗。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DA、SOD和阴道组织PGE2含量,通过病理组织学评分判断其阴道炎程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中MDA和阴道组织匀浆中PGE2含量显著升高(P<0.01),SOD活力显著降低(P<0.01);大鼠阴道病理组织学评分显著增高(P<0.01),说明大鼠阴道炎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双唑泰栓组、康复新栓高、低剂量组血清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MDA及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1);大鼠阴道病理组织学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康复新栓能有效治疗大鼠的慢性阴道炎,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中MDA的表达及提高阴道组织中SOD的活性,改善阴道组织病变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对急性胃炎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康复新液组,西咪替丁组,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高、低剂量组,连续给药8 d后,采用80%乙醇与20 mg·mL-1水杨酸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灌胃建立胃黏膜损伤模型,以胃炎发生计分及病理组织学评分评价Ento-A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1β(IL-1β)及胃组织匀浆中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的表达水平,探究Ento-A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机制。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康复新液、西咪替丁及Ento-A能显著降低急性胃炎大鼠血清中TNF-α、MDA、IL-1β和升高SOD的表达水平(P<0.05,P<0.01),并能提高大鼠急性胃炎胃组织匀浆中EGF的表达(P<0.05,P<0.01)。结论美洲大蠊提取物Ento-A具有明显的胃黏膜损伤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性因子分泌,抗自由基损伤及促进组织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康复新液对乙酸诱导大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细胞因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乙酸灌肠建立急性UC大鼠模型,除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灌肠给予结肠宁、康复新液2.50,1.25,0.625 g·kg-1,测定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olon mucosa damage index,CMDI)及病理组织学评分(histopathological score,H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以及结肠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iNOS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结肠宁及康复新液高剂量能显著降低UC大鼠IL-6、CRP、iNOS、COX-2、MPO表达,升高EGF的表达水平(P<0.01),改善组织病变情况。结论 康复新液对乙酸诱导的UC有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大鼠体内炎症因子的表达量,上调EGF的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于葡聚糖硫酸钠( 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 UC)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肠黏膜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的影响。方法于 2021年 6—12月建立 DSS诱导的小鼠 UC模型进行基础性研究。将 30只 BALB/c小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除对照组(不造模、不干预)外,其余两组小鼠自由饮用 3%DSS溶液 7d建立急性 UC模型。治疗组每只小鼠每日予小檗碱( 20 mg/kg)灌胃,其余两组则每日予双蒸水 0.2 mL灌胃。使用疾病活动系数( DAI)评估小鼠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结肠黏膜损伤评分(CMDI)、组织病理评分及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PO)对结肠炎症程度进行评估。用蛋白质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肠黏膜中 occludin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第 7日 DAI评分分别为( 0.00±0.00)、(3.23±0.94)、(1.87±0.67)分( P<0.001);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病理组织学评分分别为( 0.40±0.84)、(8.20±1.70)、(4.85±0.97)分( P<0.001);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 MPO分别为( 1.94±0.58)、(4.46±1.13)、(3.11±1.05)U/g(P<0.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 DAI、CMDI及组织病理评分及 MPO升高,而 occludin蛋白水平降低;而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小鼠的临床症状及肠道的炎症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上调 occludin蛋白的表达保护肠黏膜屏障,进而改善 DSS诱导小鼠 UC模型的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栀子浸膏35%和70%乙醇洗脱部位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治疗作用,并采用液质联用鉴定活性洗脱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TNBS诱导大鼠UC模型,不同洗脱部均按生药量2.1 g·kg-1连续灌胃给药7 d,进行体质量测定,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评分,比较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液质联用鉴定药效较好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5%洗脱部位组体质量下降明显改善,DAI和组织病理评分降低,组织中MPO、NO、MDA、TNF-α、IL-6及IL-1β含量均降低,SOD含量升高(P <0.01)。液质联用共鉴定出19个化学成分,其中11个为环烯醚萜类成分。结论栀子35%洗脱部位对UC大鼠有明显治疗作用,环烯醚萜类成分可能是其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具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初步探讨Hcy对结肠炎症损伤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S灌肠+皮下注射NS)、正常对照+Hcy注射组(NS灌肠+皮下注射Hcy)、TN-BS模型对照组(TNBS/乙醇灌肠+皮下注射NS)、TNBS模型+Hcy注射组(TNBS/乙醇灌肠+皮下注射Hcy)。以TN-BS/乙醇混合溶液(100 mg·kg-1TNBS加入等体积NS)灌肠1次制备结肠炎模型后,采用皮下注射同型半胱氨酸(0.03μmol·kg-1,每天2次,间隔8 h,连续30 d)造成HHcy模型。实验结束后通过高效液相荧光法(HPLC-FD)检测血浆和结肠粘膜Hcy水平,进行DAI评分并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评分,结肠组织匀浆检测MPO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NBS模型对照组大鼠DAI和HI评分增高(P<0.01),结肠组织MPO活性增高(P<0.01)。与TNBS模型对照组比较,TNBS模型+Hcy注射组大鼠血浆和结肠粘膜Hcy水平明显增高(P<0.01),DAI和HI评分明显增高(P<0.01),结肠组织MPO活性明显增高(P<0.01)。结论皮下注射同型半胱氨酸可以建立具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实验性结肠炎模型,可用于探讨Hcy在结肠炎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石榴皮水提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石榴皮水提物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SP)组、石榴皮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用2,4-二硝基氯苯(DNCB)复合乙酸法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连续给药4周后麻醉处死动物,观察大鼠结肠大体形态的变化并进行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评分,并测定大鼠结肠重量、肠重指数、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石榴皮水提物中、高剂量组及SASP组大鼠腹泻症状明显缓解。IL-1β、TNF-α、MDA含量和MPO活力显著降低(P〈0.05);病理学检查或尸检可见结肠组织溃疡面积明显缩小,水肿缓解,组织坏死减轻,未见肠壁增厚。石榴皮水提物高、中剂量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SASP组(P〈0.05)。结论:石榴皮水提物能显著缓解DNCB复合乙酸法所致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治疗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