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测定74例老年NSCLC患者(NSCLC组)、3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对照组)空腹血浆DD、FIB水平,比较不同年龄患者及化疗前后血浆DD、FIB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血浆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NSCLC组中年龄大于或等于70岁者DD、FIB水平高于年龄小于70岁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疗效的下降,血浆DD、FIB水平明显升高;化疗后,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患者血浆DD、FIB水平较化疗前下降,而进展(PD)患者较化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1.5个月,与血浆DD、FIB水平呈明显负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684、-0.417,P0.05)。结论老年NSCLC患者血浆DD、FIB呈高水平状态,且与年龄相关,化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但也在一定程度加剧凝血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2.
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前及化疗4周期后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VEGF水平。结果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48例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血清VEGF明显下降,化疗前后分别为(434.52±124.34)pg/mL、(384.45±98.95)pg/mL,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与疗效有关,疗效达CR+PR者血清VEGF水平化疗后(344.59±93.57)pg/mL比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疗效为SD+PD者血清VEGF水平化疗后(417.92±123.53)pg/mL比化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达CR+PR者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疗效为SD+PD者(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全身化疗能够明显影响血清VEGF水平,动态检测化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能反映化疗近期疗效,并可能作为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冯畅  郝吉庆 《中国疗养医学》2023,(11):1218-1223
目的 探讨晚期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患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及变化趋势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EGFR-TKIs治疗的126例晚期LUAD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的D-D和FIB水平,运用两独立样本的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评估各临床特征对D-D、FIB的影响及各疗效治疗前后D-D及FIB变化,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患者之间生存率的差异,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各种可能影响PFS的因素分析并评估其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近期疗效为疾病进展(PD)的患者D-D及FIB水平均上升(P<0.05),而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的患者D-D及FIB水平均下降(P<0.05),且PR组较SD组下降更为显著;治疗前高D-D水平影响晚期LUAD患者EGFR-TKIs治疗的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上皮型钙黏蛋白(E-cadherin)、高迁移率簇蛋白B1(HMGB1)在卵巢癌中的价值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应用ELISA法测定80例初治卵巢癌患者行NAC化疗方案前后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并与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化疗后对患者随访36~60个月,分析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与卵巢癌近远期疗效的关系。结果卵巢癌化疗前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化疗后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低于化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CR+PR组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当;而SD+PD组患者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及CR+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化疗后E-cadherin、HMGB1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经Cox风险模型分析可知,肿瘤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化疗后E-cadherin2.10mg/L、化疗后HMGB1115μg/mL是卵巢癌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前后动态监测血清E-cadherin、HMGB1水平将有助于评价卵巢癌预后情况及复发情况,为下一步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张蕾  刘素勤  王全懂  周涛 《临床荟萃》2012,27(18):1575-1579,F0002
目的 建立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核苷酸切除修复互补基因1(ERCC1 mRNA)表达水平的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并探讨该基因表达水平与铂类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符合入选条件的晚期NSCLC患者60例,化疗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对其外周血标本进行ERCC1 mRNA相对定量分析.患者分别接受4~6个周期的含铂类第三代方案的化疗(具体方案为吉西他滨+顺铂或多西他赛+顺铂),并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标准)对患者化疗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进行评估,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进展(PD).结果 60例患者外周血均检测到ERCC1mRNA的表达.化疗总有效率(PR/PR+SD+PD)30.0%(18/60),总疾病控制率(PR+SD/PR+SD+PD)86.7%(52/60).有效(PR)患者的ERCC1mRNA表达水平(中位值=1.790)与无效(SD+PD)患者的ERCC1 mRNA表达水平(中位值=2.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6,P<0.05).疗效为PR,SD,PD患者的ERCC1 mRNA表达水平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中位值分别为1.790,2.883,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319,P<0.05).ERCC1 mRNA表达水平低于中位值患者(“低”表达)的有效率(53.3%)与高于中位值患者(“高”表达)的有效率(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ECOG PS评分、临床分期、组织细胞病理学分型等因素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①外周血细胞ERCC1 mRNA表达水平与铂类化疗敏感性具有显著负相关.②所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能成功检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ERCC1 mRNA表达水平,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可应用于临床检测工作,指导临床化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 GRP)和神经源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评价小细胞肺癌(SCLC)化疗疗效及其在判断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90例接受标准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或依托泊苷+卡铂)治疗≥2个周期的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化疗前及化疗2个周期后常规采集空腹静脉血,分别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血清ProGRP和NSE水平;评价化疗疗效并分析血清ProGRP和NSE水平与患者化疗疗效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接受2个周期标准化疗方案治疗之后,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47例,稳定(SD)26例,进展(PD)12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60岁、≥60岁)患者的血清ProGRP和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肿瘤直径(4 cm、≥4 cm)、分期(LD期、ED期)、是否远处转移患者的血清ProGRP和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R组、PR组、SD组的血清ProGRP和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PD组血清ProGR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NSE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血清ProGRP高水平组(≥75.3 pg/ml)、低水平组(75.3 pg/ml)与血清NSE高水平组(≥16.3 ng/ml)、低水平组(16.3 ng/ml)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经COX回归分析,血清NSE是有意义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ProGRP在监测SCLC患者化疗疗效方面敏感性高于血清NSE,而血清NSE在判断SCLC患者预后方面敏感性高于血清ProGRP;两种指标相互补充、综合参考,在判断SCLC患者病情进展、化疗疗效以及临床预后方面更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0例,以铂类为基础联合第3代化疗药物进行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IF-1α和VEGF水平,分析其与化疗疗效、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化疗2个疗程后,部分缓解患者(PR)30例,稳定患者(SD)45例,进展患者(PD)35例,总有效率为27.3%,临床受益率为68.2%。PR患者血清HIF-1α、VEGF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与PD患者血清HIF-1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HIF-1α、VEGF水平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近期疗效、是否伴转移性胸腔积液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VEGF可能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有相关性,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评估方面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方案化疗近期疗效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8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应用一线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NSCLC的近期疗效及CRP水平变化。结果共计88例患者纳入统计,患者治疗前CRP升高者23例(26.14%)设为CRP升高组,CRP正常者65例(73.86%)设为CRP正常组,2组间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RP正常组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1.54%、76.19%,均明显优于CRP升高组的13.04%和39.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CRP升高组的患者,化疗后CRP进一步升高者DCR明显低于化疗后CRP下降或升高不明显的患者(P0.05)。结论CRP水平异常升高提示晚期NSCLC患者一线化疗近期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过程中血清同型半胱胺酸(Hcy)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动态监测在化疗疗效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NSCLC化疗患者62例,研究患者化疗过程中检测血清Hcy、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结合患者病理分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化疗有效组血清三项指标与化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在化疗一个周期后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无效组中三项指标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有所变化,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指标在单独肺鳞癌及肺腺癌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LC患者化疗过程中监测血清Hcy水平的变化,有助于观察患者病情动态变化、评估患者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癌化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的变化及对化疗效果的预测。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化疗,于化疗前后检测血浆纤维蛋白水平,分析血浆纤维蛋白水平与疗效间的关系。结果化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疗效患者中,CR、PR、SD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水平较化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D患者化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化疗前血浆纤维蛋白水平≥4g/L组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2.71±3.86个月,而4g/L组为18.31±5.8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水平可预测胃癌患者的化疗效果和生存周期,化疗前血浆纤维蛋白水平越低,生存周期越长,可作为临床预测胃癌化疗效果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对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91例确诊为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初治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进展情况将化疗患者分为进展组(55例)及非进展组(36例),患者均行放疗治疗,依据患者化疗疗效将其分为安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组,治疗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并检测CEA、CYFRA21-1、NSEF变化,评估其与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前不同疗效患者及进展组与非进展组CEA、CYFRA21-1、NS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R、SD患者CEA、CYFRA21-1、NSE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PR患者各血清肿瘤标志物降低较SD患者明显,而PD患者治疗后CEA、CYFRA21-1、NSE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小细胞肺鳞癌患者非进展组仅CYFRA21-1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进展组CEA、CYFRA21-1、NSE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小细胞肺腺癌非进展组CEA、CYFRA21-1、NSE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进展组仅CEA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A、CYFRA21-1可作为评估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腺癌非进展期患者化疗疗效的敏感指标,联合NSE检测对患者近期疗效、疾病进展及预后水平中有重要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化疗前后细胞质胸苷激酶(TK1)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NHL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比较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及疾病进展(PD)患者治疗前后的TK1表达水平及其变化幅度。分析患者治疗后TK1水平与总生存期(OS)及无进展生存期(PFS)的相关性。结果:CR、PR及SD患者治疗后TK1水平明显下降(P0.05)。CR患者治疗前TK1表达水平为1.49±0.34,治疗后为0.45±0.17,变化幅度为(68.12±5.41)%;PR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TK1表达水平分别是2.89±0.58,1.43±0.29及(50.27±4.82)%;P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TK1表达水平分别是3.98±0.78,3.71±0.85和(5.04±0.31)%;S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3.49±0.92,2.45±0.57及(28.65±3.9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K1水平与OS及PFS显著相关(r=0.457,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淋巴瘤患者TK1水平对患者的肿瘤负荷、治疗效果及预后具有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2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化疗疗效进行分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组和无明显变化(SD)+进展(PD)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肿瘤病灶体积及病灶血流情况。结果82例研究对象中,其中有57例化疗有效组(CR+PR组),25例化疗无效组(SD+PD组)。两组化疗前乳腺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后两组乳腺肿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缩小,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CR+PR组肿瘤体积缩小更显著。两组化疗前乳腺内部可见丰富血流信号,以Ⅱ、Ⅲ级血流为主。CR+PR组化疗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表现为乳腺肿瘤内部血流不丰富,以0、Ⅰ级血流为主,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SD+PD组化疗后乳腺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化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比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水平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化疗的63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LT、FIB、D-D水平及观察组治疗前后PLT、FIB和D-D水平的变化;分析NSCLC患者临床特征、凝血功能与患者生存期和领后的关系。【结果】(1)观察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PLT、FIB、D-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观察组治疗后PLT、FIB、D-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化疗后CD3+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3)Log-Rank生存比较显示肿瘤大小、淋巴转移、TNM分期、PLT、FIB和D-D均是影响NSCLC患者生存期和预后的因素(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D-D、FIB是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往往存在凝血与纤溶系统的激活,PLT、FIB和D-D含量与NSCLC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对于评价NSCLC患者预后和生存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血清miR21、let7i的水平变化与奥沙利铂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收治的79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外周血血清中miR21、let7i的水平,病例组采用奥沙利铂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或者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进行化疗,分析miR21、let7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化疗前,病例组患者的血清miR21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前,ECOG(0~1)级、高+中分化程度晚期胃癌患者的血清miR21测定值显著低于ECOG 2级、低分化患者(P0.05);化疗后,CR+PR组患者的血清miR21水平显著低于SD+PD组患者(P0.05)。CR+PR组(低水平miR21)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SD+PD组(高水平miR21)(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血清miR21的水平与ECOG分级、组织分化程度、疗效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采用叶酸受体靶向PCR技术(LT-PCR)定量检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血液标本中循环肿瘤细胞(CTC)含量,分析CTC对SCLC患者化疗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42例SCLC患者的血液标本,采用LT-PCR定量检测CTC含量。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肿瘤标志物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癌胚抗原(CEA)含量。SCLC患者化疗后根据实体瘤RECIST评级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疾病进展(PD)及死亡组,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比较各组间总体差异,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双变量相关分析用Spearman相关检验。结果?LT-PCR检测结果表明,CTC在SCL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为12.05(7.55, 15.81)FU/mL,其阳性率为71.43%(30/42),CTC的表达水平与SCLC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无关(P均>0.05),而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CTC的表达水平与pro-GRP、NSE及CEA均无关(P均>0.05);化疗获益组(PR组、SD组)与PD组患者CTC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R患者中1例CTC表达阴性,死亡患者中1例CTC表达阳性;pro-GRP、NSE及CEA在不同化疗评级SCLC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TC可用于辅助诊断SCLC分期,对SCLC患者的化疗效果具有预测能力,CTC水平越高患者的化疗疗效评级越差。其预测效能优于pro-GRP、NSE及CEA。  相似文献   

17.
目的测定^(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胸苷激酶1(TK1)水平,探讨血清TK1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125)I粒子植入治疗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48例经病理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定期复查胸部CT,根据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分别于治疗前3d及治疗后1、2、3、6个月取患者静脉血,检测各时点血清TK1水平,比较不同疗效评级植入治疗前后血清TK1水平的变化。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随访6个月,48例患者完全缓解(CR)9例(18.7%),部分缓解(PR)27例(56.3%),疾病稳定(SD)7例(14.6%),疾病进展(PD)5例(10.4%),治疗总有效率为75.0%,无死亡病例发生。48例患者治疗后1、2、3、6个月血清TK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CR、PR组各时点TK1水平与SD、PD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CR、PR患者植入治疗后各时点TK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患者植入治疗后3、6个月TK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患者植入治疗后2、3、6个月TK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治疗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可作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有效手段。血清TK1水平可反映术后病情变化情况,尤其在早期疗效评价中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作为监测^(125)I粒子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应用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与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19-fragment,CYFRA21-1)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68例,其中腺癌36例(腺癌组)和鳞癌32例(鳞癌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32例(SCLC组)。3组均采用GP方案化疗,吉西他滨1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5mg/m~2,静脉滴注,第1~3天;每21d为1个周期。化疗2个周期后评定3组疗效,比较3组化疗前、后血清NSE和CYFRA21-1水平。结果化疗2个周期,腺癌组和鳞癌组疾病控制率(58.33%、56.25%)高于SCLC组(31.25%)(P0.05),腺癌组与鳞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3组血清NSE、CYFRA21-1水平均低于化疗前(P0.05);3组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患者化疗前血清NSE、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腺癌组、鳞癌组和SCLC组PR患者血清NSE[(17.60±2.35)、(17.62±2.32)、(27.60±3.35)μg/L]、CYFRA21-1[(2.80±0.65)、(2.73±0.64)、(1.80±0.65)μg/L]水平低于SD[腺癌组:(24.60±3.65)、(5.60±1.04)μg/L;鳞癌组:(24.62±3.62)、(5.59±.042)μg/L;SCLC组:(35.60±3.65)、(3.60±0.47)μg/L]、PD[腺癌组:(32.61±4.32)、(8.90±2.08)μg/L;鳞癌组:(30.60±4.31)、(8.79±2.11)μg/L;SCLC组:(53.40±4.32)、(4.60±0.62)μg/L]患者,SD患者低于PD患者(P0.05)。结论 NSCLC患者应用GP方案化疗的效果优于SCLC,NSE、CYFRA21-1水平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肺癌患者GP方案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在小细胞肺癌(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74例SCLC患者(SCLC组),7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疾病组),60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分析D-二聚体及FIB与SCLC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SCLC患者放疗和化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SCLC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性SCLC(ED-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局限性SCLC(LD-SCLC)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水平与SCLC患者吸烟、肿瘤累及部位、最大肿块直径、远处转移有关(P0.05);FIB水平与SCLC患者肿块数目、病理分型、远处转移有关(P0.05)。SCLC治疗有效组患者放疗和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较放疗和化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情稳定组患者放疗和化疗前后D-二聚体和FI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组患者放疗和化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升高,与放疗和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FIB可作为SCLC辅助诊断、病情监测、放疗和化疗疗效和预后判断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Hcy水平变化在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化疗疗效预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肺腺癌采用培美曲塞化疗患者57例,分别于化疗前和化疗2个周期结束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Hcy水平,对患者临床特征、化疗前后Hcy水平及其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治疗过程中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价治疗疗效为: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9例、稳定(SD)22例、进展(PD)16例,客观有效率(ORR)为33.3%,疾病控制率(DCR)为71.9%,不同临床因素对培美曲塞疗效无显著影响(P0.05)。比较Hcy水平及Hcy水平变化对培美曲塞疗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Hcy水平的高低对疗效无明显影响,治疗后血清Hcy水平正常者DCR明显高于血清Hcy水平异常者,化疗后Hcy水平降低患者ORR及DCR均明显高于血清Hcy水平升高患者(P0.05)。结论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化疗过程中监测血清Hcy水平的变化,有可能用于肺腺癌患者化疗疗效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