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预存式自体输血不同采集时机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探索安全有效的适于预存式自体输血开展的自体血采集时机。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入院的符合预存式自体输血指征择期手术患者144例,其中试验组:术前2 d内采集自体血患者88例,对照组:手术前3 d及以上患者56例,对2组患者术后1、3 d Hb、Hct、异体血输注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1 d Hb水平较对照组高(118.2±16.5 g/L,111.5±15.5 g/L,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3 d Hb水平较术后1 d降低(112.5±19.7 g/L,118.2±16.5g/L,P0.05),但仍高于110 g/L,2组患者术后Hct变化、异体血输注率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平均住院日较对照组缩短(14.7±5.5,18.8±8.9,P0.05)。结论择期手术患者在术前2 d内进行自体血采集储存对患者术后恢复未产生不利影响,且有助于缩短平均住院日,利于预存式自体输血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预存式自体输血对择期手术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8月符合预存式自体输血指征的择期手术患者51名,分为自体血组(n=20):术前采集自体血、术中回输;异体血组(n=15):术前未预存自体血,术中输异体血。未输血组(n=16):术前未预存自体血,术中未输注异体血。分析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1 d和5 d CD3+、CD4+、CD8+、CD4+/CD8+和NK细胞的变化。结果术后1 d,CD3+(%)、CD4+(%)及NK细胞数(×109),自体血组较异体血组与未输血组分别为59.81±5.82 vs 50.04±4.37 vs 56.28±5.56,31.06±5.77 vs 22.88±3.80 vs 29.00±2.77,0.17±0.06 vs 0.12±0.05 vs 0.17±0.05,自体血组较异体血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5 d CD3+(%)、CD4+(%)、CD4/CD8、NK细胞比例(%)及绝对计数(×109),自体血组、异体血组与未输血组分别为69.56±6.02 vs 59.81±5.38 vs 67.93±7.89,42.91±6.08 vs 31.14±3.99 vs 43.40±3.31,1.73±0.36 vs 1.23±0.37 vs 1.77±0.46,12.53±4.33 vs 7.84±3.41 vs 12.11±3.72,0.21±0.11 vs 0.10±0.06 vs 0.18±0.06),自体血组较异体血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预存式自体输血较异体输血对于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对细胞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存式联合自体回收式输血对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预存式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感染率、血常规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时间(TT)]及细胞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及NK)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感染率2.17%(1/46),与对照组8.70%(4/4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04,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2h及24h的Hb、Hct、PLT、FIB、PT、APTT及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对照组输血后24h及72h的CD3+、CD4+、CD4+/CD8+及NK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24h的CD3+、CD4+、CD4+/CD8+及NK显著下降(P<0.05),72h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CD3+、CD4+、CD4+/CD8+及N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存式联合回收式自体输血安全有效,且对免疫功能无明显抑制,优于异体输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预存式自体输血患者的恢复情况,为自体输血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胸科择期手术100例采用自体输血,术前采血200~1000ML,对照组50例,对照组输异体血,两组患者采血前后及输血前后检测各项血液指标。结果实验组采血前后各项血液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输血前后检测血液指标,输血前后各项血液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存式自体输血实用、安全、对病人手术及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回收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氧合状况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2018年间,我院收治的拟行心脏手术患者69名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输血方式分为观察组(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n=35)和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n=34)。于输血前、后采血,比较两组患者的循环指标、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氧合状况以及免疫功能。结果输血后1h,观察组PaO_2、PvO_2、SvO_2明显高于对照组(t=5.806、12.866、9.326,P0.05),ERO_2明显低于对照组(t=2.166,P0.05);观察组术后1 d,CD3+、CD4+、NK细胞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6.836、4.065、3.231,P0.05),术后7d,CD3+、CD4+、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t=10.808、6.796、6.497,P0.05);输血前后两组患者循环功能、凝血功能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可有效维持循环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稳定,对凝血功能影响较小,相对异体输血更能改善患者血液氧合、减轻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成分单采技术用于预存式自体输血,评估其在成分式预存自体输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以普外科、骨科的择期手术患者中符合预存式自体输血指证患者10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术前采集自体全血、成分单采自体红细胞及未进行自体血预存的3组患者,术前、术后1 d、3 d Hb、Hct、Plt变化,及术后异体血输注率、术后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评价预存式自体成分输血的有效性。结果自体成分血组患者术后1 d、3 d Hb(117.66±18.02)g/L vs.(118.4±16.79)g/L vs.(143.6±10.96)g/L,P0.05;Hct(36.26±4.63)%vs.(36.24±4.85)%vs.(43.17±3.15)%,P0.05;Plt(201.29±58.09)×109/L vs.(202.28±48.06)×109/L vs.(240.11±72.29)×109/L,P0.05均较术前下降;与术前比较自体全血组患者术后1 d、3 d Hb(139.43±12.11)g/L vs.(114.93±15.87)g/L vs.(112.72±17.9)g/L,P0.05;Hct(42.45±3.08)%vs.(35.73±4.3)%vs.(34.08±5.44)%,P0.05;Plt(242.36±56.25)×109/L vs.(205.84±65.73)×109/L vs.(197.89±54.71)×109/L,P0.05均降低;对照组术后1 d、3 d较术前Hb(117.7±18.42)g/L vs.(112.62±18.2)g/L vs.(139.97±11.12)g/L,P0.05;Hct(35.33±5.26)%vs.(33.73±5.42)%vs.(42.33±3.86)%,P0.05;Plt(166.27±57.74)×109/L vs.(154.08±55.75)×109/L vs.(216.13±82.21)×109/L,P0.05均降低,但3组患者术后Hb110 g/L,Hct≥33%。3组患者术后1 d、3 d Hb、Hc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成分血组及自体全血组术后1 d、3 d Plt高于对照组(P0.05)。自体成分血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缩短了术后平均住院日(17.93±7.13)d,(13.09±5.58)d,P0.05,与自体全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09±5.58)d,(14.39±5.13)d,P0.05。自体成分血组患者的异体血输注率与自体全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4%,22.7%,P0.05)。结论将成分单采技术用于自体成分血输注,有利于缩短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异体血输注率,此技术用于自体成分输血具有可行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预存式自体输血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预存式自体输血在手术应用后患者的恢复情况 ,为自体输血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骨科择期手术 1 0 0例 ,实验组 5 0例 ,采用自体输血 ,术前采血 2 0 0~ 1 0 0 0ml,对照组输异体血 ,两组患者采血前后及输血前后检测各项血液指标。结果 实验组采血前后各项血液指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实验组与对照组输血前后检测血液指标 ,除对照组血小板计数输血前后有明显差异 (P <0 .0 1 )外 ,输血前后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预存式自体输血实用、安全、对病人手术及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PABD)在外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以缓解临床用血紧张的局面。方法选取2014年10~12月该院收治的符合PABD指征,并进行PABD输血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实施PABD,并输异体血的10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的术前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术后住院天数及病种分布情况等资料,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的病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降低,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BD在外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自体输血在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3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采取术前预存和术中回收血液的方式回输自体血;并选择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出血及输异体血情况、手术前后血液指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异体血用量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这些血液指标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心脏直视手术中,采用术前预存和术中回收的自体输血方式可明显减少输异体血量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前预存和术中回收自体血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将93例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采用自体输血方法不同分成A、B两组:A组为术前预存式自体输血,B组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结果:A组采血前后各项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d与采血后各项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B组术前、术后各项指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自体输血避免了异体输血带来的潜在危险,节约了血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与异体输血技术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该院进行手术置换人工全膝关节的53例患者作为手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组(A组),选取60例患者作为异体血输入组(B组)。检测术后1d及5d的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血液指标,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与异体输血技术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 A组患者术后1d与术后5d凝血功能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D3+CD4+T细胞、CD3+CD8+T细胞与CD16+CD56+NK细胞的含量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1d与5dTLR2+细胞与TLR4+细胞检测结果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1d与术后5d的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INC-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介素-6(IL-6)的各项指标值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无显著影响,而且能够增强T细胞与NK细胞介导的机体免疫应答反应,同时抑制了TLR2及TLR4受体所介导的炎性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预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老年脑外科手术患者脑组织氧合和乳酸代谢的影响。方法我院确诊治疗的脑外科手术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组和异体组各43例。异体组给予异体输血治疗,自体组给予预存式自体血回输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脑氧合代谢指标和认知功能,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术后并发症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自体组术后1、3、7 d脑氧耗、乳酸生成量低于异体组,脑氧摄取率高于异体组;术后3 d Mo CA评分高于异体组;术后7 d TNF-α、IL-10水平高于异体组,IL-6水平低于异体组;并发症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异体组(P0.05)。结论预存式自体输血可改善脑外科手术患者脑氧合代谢指标和认知功能,降低术后炎性反应,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和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利于术后转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心脏外科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确定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在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5月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择期手术患者200例,其中使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进行术前自体备血的患者100例,年龄21~73岁,心功能分级Ⅱ~Ⅲ级,采血前平均Hb为(147.34&#177;12.69) g/L,Hct为(43.41土3.72)%;使用异体血术前备血的患者100例,年龄18~71岁,心功能分级Ⅱ~Ⅲ级,术前平均Hb为(133.93&#177;25.94) g/L,Hct为(38.24&#177;9.41)%,对比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100例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组使用血液总量319U,100例输注异体血组使用血液655U,两者相比,自体输血组手术血液使用总量、平均异体红细胞量、平均异体血浆量均明显降低(P<0.05).自体输血组采血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轻度降低,但在正常范围内.术后1d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压积均明显高于异体输血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两组患者比较差异不明显;自体输血组患者术后到出院的平均时间为(6.58&#177;1.9)d,异体输血组患者为(10.01&#177;3.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的患者术后未发生感染,而异体输血组患者术后感染率为3%.同时自体输血组患者的住院成本明显降低(P<0.05).结论 改良贮存式自体输血采血法,较异体输血法对红细胞破坏少,血液输注量少,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恢复快,感染率低,经济实用,可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瓣膜病等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贮存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台州医院2013—2014年181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自体血组(n=100)和异体血组(n=81),对2组患者的手术前后各项血液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 d自体血组的血小板分布宽度明显低于异体血组(P0.05),其他血常规、凝血指标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0.05);异体血组术后3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高于自体血组(P0.05);异体血组术后1 d前白蛋白明显低于自体血组(P0.05),术后3 d总蛋白、白蛋白明显低于自体血组(P0.05);异体血组腺苷脱氨酶术后1 d、术后3 d明显高于自体血组(P0.05);自体血组的出血量、输血量明显低于异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贮存式自体输血是1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可避免大多数关节置换术中输注异体血带来的潜在危险,又节约了血液资源,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良预存式自体输血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69例,采用改良预存式自体输血,术前采血400~1200 ml,检测患者采血前及输血后各项血液指标;制订护理计划并按之实施,观察实施效果.结果 169例患者采血前及输血后HCT、RBC和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在输血过程中发生危险.结论 改良预存式自体输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法,系统周密的护理是保证输血过程顺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回收式自体输血对骨科患者血液流变学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相应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骨科就诊的患者67例,分为异体输血组(A组)和自体输血组(B组),分别为31例和36例。A组采用异体输血并常规护理,B组采用回收式自体输血加用预见性护理。输血前及输血后分别检查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输血后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客较输血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输血后红细胞聚集性、红细胞刚性,两组输血后与输血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红细胞聚集性较A组表现出下降趋势。A组异体输血后CD4+、cD4+/CD8+、NK细胞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较输血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输血后与输血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输血后免疫功能变化,B组CD4+、CD4+/CD8+、NK细胞较A组明显增高(P〈0.05),CD8+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采用循证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两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收式自体输血可维持血液流变学的稳定并维持正常免疫功能,配合预见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回收式自体输注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因凶险性前置胎盘拟行剖宫产术的患者37例,根据是否术中行回收式自体输注分为两组,研究组15例行回收式自体输注,对照组22例未行回收式自体输注。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输血量、住院天数、血常规指标、凝血指标及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组术中洗涤前后甲胎蛋白、白细胞、胎儿血红蛋白、羊水成分阳性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输血量、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输血前,两组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输血24 h后,两组WBC、PT、APTT均较前明显升高,RBC、Hb、HCT、PLT明显降低(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除HCT以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C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洗涤后甲胎蛋白、白细胞、胎儿血红蛋白、羊水成分阳性率比较均明显低于洗涤前(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回收式自体输注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产科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汪美君  朱海宏  徐礼峰   《护理与康复》2016,15(7):670-673
目的观察心脏瓣膜置换手术采用预存自体血回输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6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预存自体血回输,对照组采用异体血输血,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血常规观察指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及输血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输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观察组未发生、对照组发生4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后第1天血常规各观察指标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第7天血常规各观察指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预存自体血回输安全有效,能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预存式自体输血在腰椎后路手术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行腰椎后路手术患78名,自体血组和对照组各39例。患者年龄16-70岁,患者心肺功能及身体状况良好,采血前Hb:男≥120 g/L,女≥110 g/L。按照术前是否进行PBD,分为自体血组和对照组。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输血相关费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Hb以及异体输血量。结果 2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Hb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血组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平均总住院时间、平均输血相关费用和异体红细胞输注率(8.95±2.87)d、(12.28±4.05)d、(174.70±323.76)元、7.69%,均低于对照组水平(13.38±8.68)d、(18.49±8.86)d、(779.36±823.15)元、47.22%,2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腰椎后路手术患者采用PBD可有效纠正术中、术后失血性贫血,同时PBD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少,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可显著减轻对异体血的依赖。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异体输血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异体输血量进行对比分析,同时测定两组患者术前3d、诱导前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水平变化。观察组术中异体输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围手术期异体血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诱导前Hct、Hb水平优于术前3d(P〈0.05)。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采取预存自体血输血技术治疗可降低异体输血量,改善Hct、Hb水平,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