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773-774
目的探讨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方法采用本院2012年6月~2013年8月接受治疗的8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火针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火针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后,35例治愈,2例基本康复,仅3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采用火针治疗后,27例治愈,3例基本康复,10例治疗无效,总有效率为75%,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有效地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经穴位处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穴位处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上加经穴位处中药离子导入进行治疗。结果:2组间总疗效、治疗前后肩痛程度积分改善、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改善、手肿程度改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P<0.05)。结论:经穴位处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良好疗效,比常规康复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中医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淄川区医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SH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上肢功能状况及上臂周径。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屈曲、外展、外旋及内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简化上肢运动评价量表(Fugl-Meyer)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臂周径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SHS患者给予中药针灸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上肢的活动能力,降低疼痛程度,减轻患肢水肿。 相似文献
4.
侯智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14,(5):58-59,66
随着中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致残率和致死率也不断上升。肩手综合征(SHS)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损害。SHS多发于脑卒中发病后的1~3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脑血管病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总共治疗5周.治疗前后均进行疗效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修订的巴氏指数(MBI)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MBI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冷热中药交替浸浴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SHS Ⅰ期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浸浴组和对照组.2组均常规治疗原发病并给予康复训练,中药浸浴组同时给予温度分别为40℃与10℃的舒经活络洗剂交替浸泡患手,每天治疗2次,每次30min,共3周.治疗前、后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患者疼痛情况,记录偏瘫侧手中指的近节指间关节被动屈曲活动范围.结果 治疗后2组疗效比较,中药浸浴组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偏瘫侧手指的关节活动范围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冷热中药交替浸泡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改善患者偏瘫侧手指的关节活动范围,从而有利于促进上肢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7.
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治疗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疗程28d。治疗前后采用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FMA)、视觉模拟量表(VAS)、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对患者的运动功能、疼痛及综合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疼痛程度、综合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靳三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穴位注射+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穴位注射组)各62例,两组在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上肢运动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提高,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8.33%,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的动脉指数(PF)、动脉狭窄(MAC)指数、根基底动脉(VBA)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药泡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中风恢复期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观察,将其随机分为单项组与联合组各30例。单项组仅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联合组则采用中药泡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上肢疼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等指标均优于单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泡洗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恢复期肩手综合征,可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我院住院和门诊中诊断明确的病人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组)、对照组(单纯针刺组),每组均为40例。2组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疗法在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加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患肢Fugl-Meyer(FMA)、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定,观察患侧肩手综合征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与各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相比,治疗组(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结论中药熏蒸疗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以改善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患肢功能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中医药综合康复护理效果。方法:对3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体位、康复训练、中药外敷、外洗的方法。结果:患者症状均明显好转,有效率达93.3%。结论:早期体位、康复训练、中药外敷、外洗综合康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布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包括良肢位的摆放、主被动运动、神经发育疗法、向心性压迫缠绕、运动想象疗法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布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排水法、Fugl-Meyer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定上肢疼痛、肿胀、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肿胀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训练联合肌内效贴布能改善患者疼痛,缓解肿胀,是改善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I期患者93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7例,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肌内效贴治疗,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于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由经专业培训的治疗师于双盲条件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手部肿胀评定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肩部疼痛程度、手部肿胀程度和上肢运动功能。 结果 治疗3周后,实验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2.2±0.9)分和(4.3±1.0)分,手部肿胀程度分别为(81.4±10.8)ml和(129.6±6.1)ml,FMA评分分别为(38.9±4.4)分和(35.1±4.9)分,2组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的VAS评分和手部肿胀程度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肌内效贴结合常规康复训练可有效地缓解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肢疼痛,并减轻水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靶向超声药物导入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卒中合并S H S的患者85例,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靶向超声药物导入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偏瘫上肢上肢简化的Fugl-M yeer运动功能评分(FMA )、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2项指标更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靶向超声药物导入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后SHS的临床症状,提高上肢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入科日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效果96.67%,对照组治疗效果73.33%。结论针刺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SHSA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SHSAS的患者分为综合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综合康复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采用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结果综合康复组有效率、FMA积分和MBI积分的增加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能进一步提高SHSAS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